通航 发表于 2008-10-11 17:34:40

浅析新城疫


本病于1926年首发与印度尼西亚,同年发现于英国新城,为有别于鸡瘟(即流感---也称欧洲鸡瘟),即根据发现地名而命名,故名新城疫(也叫亚洲鸡瘟)。1935年发现与我国的河南省,50年代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
根据不同毒株至病性的不同,临床将其分为5种类型即:嗜内脏速发型,嗜神经速发型,中发型,缓发型,肠型。根据临床主要表现将其归纳为:“各龄速发至死性,广泛出血内脏型;呼吸困难冠发紫,软退歪脖神经型;中发感染产蛋下,死亡仅见育成鸡;缓发即为温和型,表现轻微却常有;肠型感染无症状,临床诊断易误诊”。新城疫对养殖业造成过巨大影响,与禽流感相比庆幸的是“疫苗对不同毒株间,有交叉保护作用---即免疫一种疫苗,对其它毒株均可产生良好免疫力。
临床免疫体会:
干油合一调有效,两弱两中三油苗:
干即活苗,油乃灭活苗,调是调节增效,合一是两种疫苗同时接种,两次弱毒苗,两次中毒苗,三次灭活苗(含:新支减联苗一次)。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任何不利因素均可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应答低下,如:母源抗体水平,上次免疫残余抗体水平,机体健康水平,免疫应激反应,饲养环境影响,营养水平,疫苗质量,免疫程序等等。干油合一可较好解决或减小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黄芪多糖,左旋咪唑,白细胞介素,蜂胶,均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间接起到疫苗免疫增效作用,不赞成免疫时盲目超剂量,那样事得起反,乃至造成免疫麻痹。
临床处治体会:
目前市场上各类抗病毒类药物,名目繁多神乎其甚不敢妄言,就其愚意:“抑制病毒,调理机体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驱邪扶正,消除症状”。卵黄抗体,感染性核酸制剂有效,如果采取紧急接种方法,要赶在发病初期(中晚期不用),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尽可能的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加味双黄连,黄芪多糖,及其它抗病毒类中药,临床对温和型效果良好,不赞成大剂量应用弱毒活苗。
在上述基础上添加抗生素目的是治标,即治疗控制该病引发的病理变化如:败血症,呼吸病变,消化异常,生产下降等。

高志强 发表于 2008-10-11 20:18:17

抑制病毒,调理机体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驱邪扶正,消除症状
不错

宁远 发表于 2008-10-11 20:26:18

学习了

医博士 发表于 2008-10-13 12:16:5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析新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