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城疫现状的一些看法
新城疫是OIE确定的4大A类传染病之一.从多年来诸多专家学者从各地分离的新城疫毒株可以毫无疑问的确定,目前,中国流行的新城疫主要是基因VII型,约占众多分离毒株的70%左右.而较老的1,II,III,VI也时有发生.而基因VII型呈主要流行趋势.尽管目前广泛使用的LaSota,c30,属于基因II型,V4属于基因I型,但与基因VII型却有高度的同源性.其防疫效果不次于属于基因VII型的I系.说明这么多年来,新城疫仍未发生血清型上的变异.
曾有专家建议重视I系的使用,因为它属于基因VII型,防疫效果更好.但在实践当中,我却没有看到理想的效果.仍然建议蛋鸡在50---60日龄时谨慎使用,因其毒力较强,在鸡体HI抗体不齐,体质较差时,使用操作不规范等等情况下,经常因疫苗散毒,约在一周左右,造成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发生之后还需要用V4疫苗5倍量紧急接种,效果很好.但在100日龄以后使用I系却基本看不到因散毒发病的情况.说明跟日龄也有一定关系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问题,就在所有的疫苗当中感觉V4的效果相对较好,可能跟其广泛的温度适应性有关,所以,在疫苗的保存及运输上的保证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有一点,我至今也不能确定其原因,就是既然L系,C30,V4和基因VII型高度同源,那为何在防疫良好的鸡群仍时常发生新城疫.我想,可能跟目前鸡群潜在的免疫抑制病有关.再一种情况就是要排除其他病因.
虽然基因VII型目前流行甚广,但其死亡率不高,造成的产蛋性能降低却使养殖户损失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还应注意在疫苗频繁使用的重压之下,新城疫的血清变异肯定会很快到来,到那时,新城疫的爆发及损失会不亜于禽流感.
随想随说,可能不连贯,敬请同志们见谅. 虽然基因VII型目前流行甚广,但其死亡率不高,造成的产蛋性能降低却使养殖户损失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还应注意在疫苗频繁使用的重压之下,新城疫的血清变异肯定会很快到来,到那时,新城疫的爆发及损失会不亜于禽流感.
同感 感谢版主支持 虽然基因VII型目前流行甚广,但其死亡率不高,造成的产蛋性能降低却使养殖户损失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还应注意在疫苗频繁使用的重压之下,新城疫的血清变异肯定会很快到来,到那时,新城疫的爆发及损失会不亜于禽流感.
怕 引用楼主问心无愧于2008-10-11 10:47发表的 对新城疫现状的一些看法 :
新城疫是OIE确定的4大A类传染病之一.从多年来诸多专家学者从各地分离的新城疫毒株可以毫无疑问的确定,目前,中国流行的新城疫主要是基因VII型,约占众多分离毒株的70%左右.而较老的1,II,III,VI也时有发生.而基因VII型呈主要流行趋势.尽管目前广泛使用的LaSota,c30,属于基因II型,V4属于基因I型,但与基因VII型却有高度的同源性.其防疫效果不次于属于基因VII型的I系.说明这么多年来,新城疫仍未发生血清型上的变异.
曾有专家建议重视I系的使用,因为它属于基因VII型,防疫效果更好.但在实践当中,我却没有看到理想的效果.仍然建议蛋鸡在50---60日龄时谨慎使用,因其毒力较强,在鸡体HI抗体不齐,体质较差时,使用操作不规范等等情况下,经常因疫苗散毒,约在一周左右,造成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发生之后还需要用V4疫苗5倍量紧急接种,效果很好.但在100日龄以后使用I系却基本看不到因散毒发病的情况.说明跟日龄也有一定关系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问题,就在所有的疫苗当中感觉V4的效果相对较好,可能跟其广泛的温度适应性有关,所以,在疫苗的保存及运输上的保证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支持! 楼主说的很好 ,新城疫大家经常说,要重视起来,作为防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现在提到禽流感人人惧怕,倘若有那么一天,国家采取有力得当措施控制住后,新城疫就会成为下一个禽流感 改善养殖趋势是关键 支持 是啊,但新城疫将要产生新的血清型我看不大可能. 新城疫大家经常说,要重视起来,作为防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感谢以上三位的支持 说的好!顶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