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会东 发表于 2008-10-4 21:12:51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

  消毒的重要意义:消毒的目的是清除或杀灭外界环境、肠道中、禽体及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它是净化环境的主要环节,是看不见的卫生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一项重要防疫措施。
  一.空舍消毒:
1、出栏后清舍速度要快, 3天内清理完毕,舍内、工作间地面、墙壁及舍外周围5米之内地面用3%火碱液洒消毒,用量为1-2升/平方米。
2、经彻底清洗打扫和消毒后,将网铺搬到舍内铺好,并把开食盘、料桶、饮水器及日常使用设备一并放到舍内,窗户封好,于进雏前4-5天熏蒸消毒,一是用液体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40毫升甲醛、20克高锰酸钾。二是液体甲醛喷雾,1公斤甲醛兑水9公斤,用量为每立方米18毫升甲醛原液。熏蒸时舍内环境温度都要达到21℃以上,湿度70%以上,封闭要严,消毒后鸡舍封闭24小时以上
3、 进雏当天,用刺激性较小的季铵盐类消毒剂喷雾消毒。
4、 空舍消毒期间不得有动物进入鸡舍,尤其是要避免小区内人员相互窜舍
二.饮水消毒:
1、水箱、水线每周清理1-2次,用抹布蘸消毒药擦洗箱壁及箱底,放出污水再冲洗一次。水线清理用10号铁线拴上布条蘸消毒药,在水管内来回抽拉。饮水器每日洗刷2次。推荐使用广口塑料桶、塑料袋做水箱。
2.水质消毒药提倡用氧化电位消毒剂,每组鸡每批4袋药(用法详见使用说明),用疫苗时停用3天(前一天、当天、后一天)。21日龄以后用1天,停2天。
  三.环境消毒:
    环境消毒也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措施之一,工作间墙壁、地面、鸡舍周围、人员出入鸡舍的必经之路,每天要用3%的火碱水喷洒消毒一次。鸡粪每天清理1-2次。清除鸡舍周围的杂草、杂物及散养家禽。
  四.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可除尘、增湿、消灭病原体,尤其是电动喷雾器,雾滴直径小于10微米,可在空中停留15-20分钟,借助呼吸,雾滴可达鸡呼吸道深部,从而切断了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途径。消毒剂首选氧化电位消毒剂,其次为碘制剂、季铵盐类消毒药。
1. 1周内的雏鸡不宜带鸡消毒,活苗接种的前后2天,禁止带鸡消毒;
2. 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消毒效果较好;
3. 消毒液温度在30-40℃为宜;
4. 每次用量为配制好的消毒液30-50毫      升/平方米;
5.氧化电位消毒剂50-100毫升/立方米;
6.消毒的顺序是:天棚、墙壁、网上、地面,坚决不留死角
  五、脚消毒:
1.门口设脚消毒槽,冬季用生石灰,其他季节用3%火碱。
2.消毒槽内放消毒垫比较适用,选用海绵、麻袋片、饲料袋等原料均可。
3.每天更换或添加一次消毒液。
4.工作站门口必须设脚消毒槽,防止服务人员、养户间相互传播病原体。
5.门口设消毒槽要持之以恒,长期使用,要改变消毒槽只给服务人员使用的错误做法
  六.车辆消毒:
拉雏车、拉料车、毛鸡车是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要对接近鸡舍的这些车辆用3-5%的过氧乙酸消毒,重点是轮胎的消毒,车辆离开后,立即用3%火碱液喷洒轮胎所接触的地面。用量为1-2升/平方米。
  七、粪便消毒:
鸡粪中存有大量的病原体,而且鸡粪中的营养物质非常适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
1、发酵池法:
每组鸡在距鸡舍20米以外、下风头处挖一个7立方米的发酵池,将每天清除的粪便倒入池内,堆积要疏松。上盖塑料布,出栏后运走。如果鸡群患传染病,则粪便要彻底发酵。
2、堆积法:
不具备挖池的鸡舍,鸡粪应及时运走,远离鸡舍做堆积发酵处理。

hz春欢 发表于 2008-10-4 22:12:34

防重于治。 :):):)

spsyq 发表于 2008-10-4 22:33:53

说的很细致,

韩大夫春! 发表于 2008-10-5 14:37:45

支持一下

彬哥 发表于 2008-10-11 13:06:21

要是把消毒液的作用机理写清楚就更佳好了。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08-10-11 14:13:27

消毒工作贵在坚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