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诊断与防治系统培训(连载5)
(4)口腔及口角健康家禽口腔湿润,黏膜呈灰红色,口腔内温度适宜,口腔及上鄂裂无异物。病禽则口腔温度、湿度、黏膜颜色、上鄂等发生明显的变化。
口腔内温度升高、干燥:见于急性热性传染病及口腔炎症,如鸡新城疫、禽流感、口炎等。
口腔内温度过低:见于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慢性中毒所致的严重贫血;也可见于频死期的家禽。
口腔黏液、唾液分泌增加:见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霍乱、有机磷农药中毒、口腔炎症。
口腔流涎,并伴有大蒜味:见于散养家禽误食喷洒有机磷农药的蔬菜、谷物等引起的中毒。
口腔或口角流血:见于敌鼠钠中毒、住白细胞虫病;偶见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口腔或口角流出煤焦油样液体:见于鸡肌胃糜烂症。
口腔黏膜有黄白色隆起的小结节: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烟酸缺乏症。
口腔黏膜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假膜或溃疡:见于白色念珠菌病;也可见于白喉型禽痘。
口腔上鄂内有淡黄色干酪样物质: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波氏杆菌病;偶见于传染性鼻炎。
口腔外部及口角形成黄白色假膜:见于霉菌性口炎。
(5)冠、肉髯、耳垂
正常(鸡)冠、肉髯及耳垂是由皮肤褶所形成的。(鸡)冠、肉髯、耳垂的异常变化有:畜牧人/h|#S#g2n}.^M
鸡冠、肉髯色泽苍白:见于考氏住白细胞虫病(白冠病)、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结核病、伤寒、副伤寒、慢性白痢、严重的绦虫病、蛔虫病、内出血(如肝破裂)、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如铁、钴)的缺乏。另外也见于产蛋高峰期的健康家禽。
鸡冠、肉髯发绀,触之高热:见于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禽霍乱、传染性鼻炎、李氏杆菌病、肉鸡腹水综合征等;也可见于盲肠肝炎、有机磷农药中毒。
鸡冠、肉髯呈紫黑色,温度降低:见于频死的家禽。
鸡冠、肉髯呈樱红色:见于一氧化碳中毒。
鸡冠、肉髯呈蓝紫色:见于家禽亚硝酸盐中毒、蝰乙醇中毒、亚硒酸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禽霍乱、成年鸡的维生素B1缺乏。
鸡冠、肉髯、耳垂有棕色或黑褐色结痂:见于皮肤型禽痘;也可由家禽的相互争斗啄伤所致。
鸡冠、肉髯有一层黄白色鳞片状结痂,呈白色斑点或斑块状:见于皮肤真菌病(冠癣)。畜牧人6KHG^ ~e*rB
肉髯肿大、肥厚:见于慢性禽霍乱、鸡黄脂瘤病、鸡类脂肪中毒、结核菌素阳性试验;也可见于肉鸡肿头综合征。
鸡冠、肉髯发育不良或缩小:见于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或其它肿瘤性疾病、严重的寄生虫病、蛋白质缺乏症等。
鸡冠倾倒:见于去势的公鸡和停产母鸡。
(6)眼睛
家禽的眼睛包括上下眼睑和第三眼睑以及眼球等。检查时应首先观察眼睛的形状和清洁度,健康家禽的眼睛圆而有神。其异常变化为:
眼睑肿胀、流泪:见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鸭瘟、鸭流感、慢性禽霍乱、败血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眼炎;禽舍内福尔马林气体、煤油燃烧气体以及氨气的刺激。也可见于维生素A缺乏、禽流感、嗜眼吸虫病、眼内线虫病。
眼睑肿胀、瞬膜下形成球状干酪样物:见于霉菌性眼炎;眼结膜内有隆起的小溃疡灶及不易剥离的豆腐渣样渗出物,见于白喉型禽痘;眼结膜内有黄白色凝块,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
眼结膜充血、潮红:见于家禽的急性热传染病。
眼结膜充血或眼内出血:见于住白细胞虫病;也可见于禽流感;偶见于眼睛外伤。
眼结膜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大肠杆菌性眼炎、衣原性眼炎、副伤寒、生物素及泛酸缺乏症。
眼结膜有出血斑点:见于禽流感。
眼结膜苍白:见于慢性传染病及严重的寄生虫病,如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结核病、伤寒、副伤寒、慢性鸡白痢、严重的绦虫病、蛔虫病、家禽的内出血(如肝破裂)。
角膜混浊、流泪:见于氨气灼伤;也可见于维生素A缺乏。
虹膜褪色、瞳孔缩小:见于马立克氏病;也可见于有机磷中毒。
瞳孔散大:见于阿托品中毒;也可见于频死期的家禽。
瞳孔反射消失、晶状体浑浊:见于禽脑脊髓炎。
眼的切迹综合征:表现为眼睑上出现一个小痂或糜烂,然后发展成裂纹,一侧还贴附着一小片肉,多见于笼养产蛋鸡,目前病因不清。
(7)鼻腔和鼻液
家禽有两个互相连通的狭窄而呈圆形的鼻孔,位于上喙基部背侧。检查时可用右手固定头部,先看两侧鼻孔周围是否清洁,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稍用力挤压两鼻孔,观察鼻孔内有无分泌物或异物。其异常变化有:
鼻腔有多量粘液脓性或浆液性分泌物:见于传染性鼻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败血霉形体病、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慢性禽霍乱、禽流感、慢性呼吸道病。
鼻腔有牛奶样或豆腐渣样分泌物: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传染性鼻炎。
(8)眶下窦
眶下窦又称上颌窦,为一略呈三角形的小腔,有口与鼻腔相通。常见的异常变化有:
眶下窦肿胀:见于慢性呼吸道病、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