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防治对策!
禽流感(A1)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本病的特点是病毒具有多型性(亚型多、各亚型毒力差异大)、易变性(病毒可通过基因重排、基因置换使其抗原性和致病性发生变异)和临诊症状多样性。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品种和年龄均可发病。临床症状变化很大,与病毒毒力、有无混合感染、年龄等因素有关;强毒株所致高致病性AI传播快(3—5d全群感染发病)、病程短(1一2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90%一100%;产蛋率大幅下降(50%一70%以上)甚至停产;病鸡不食,呼吸道症状明显,冠、髯发紫,头部肿大,震颤或共济失调,脚鳞有紫色出血斑。剖检时有全身败血症病变,头部、颜面部皮下胶样或出血性水肿,腺胃出血、胰脏有出血、坏死,明显的卵黄性腹膜炎和卵子严重充血。弱毒株所致低致病AI则有消化道、呼吸道一般症状,产蛋率下降15%一35%左右,且可持续3—6周;软壳蛋、畸形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浅;死亡率0一15%左右。剖检时较为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内有脓样或干酪样物)和卵黄性腹膜炎。
对策: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用于当地毒株血清型一致的灭火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对低致病性AI用金刚烷胺有一定效果,抗菌类药物可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辛苦了 油苗接种是预防禽流感最关键的环节 防重于治,得了病什么都晚了!损失很大 学习 防重于治,得了病什么都晚了!损失很大 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