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秤 发表于 2008-8-27 16:18:17

雏鸡死亡的原因

雏鸡死亡的原因

一、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
农村养鸡户育雏很难掌握合适的育雏温度.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二、密度过大,相互挤压
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者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每平方米鸡舍面积的养鸡数量,一般为:1~2周龄雏鸡,每平方米可饲养30~40只,随着周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至7~8周龄,每平方米饲养10~15只.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三、疾病预防工作不力
农村养鸡户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暖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雏鸡不能及时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等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农村育雏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预防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鸡出现症状后才采取有关措施,工作被动效果差。
四、饲料种类单调、营养不全面
农村养鸡,一般选择自产,的玉米、大豆或是剩饭、青菜等单一饲料喂鸡,缺乏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严重地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雏鸡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及当地饲料来源及种类,因地制宜的配制雏鸡的全价饲料。
五、鸡舍的卫生差
农村养鸡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鸡舍地面或炕面的垫料长期不更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高、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定期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六、鸡舍的通风换气不好
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陈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如果浓度达到5.8%,鸡群就会出现异常;浓度增至15.2%,则出现昏睡.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起疾病.育雏室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较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广大养殖户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会有效地减少雏鸡的死亡,获得好的效益。

枣庄鸡农 发表于 2008-8-27 17:45:04

支持 :)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08-8-27 17:49:11

一言难尽

尤步得@168 发表于 2008-8-27 19:34:34

总结的不错..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鸡苗质量问题.

6500sy 发表于 2008-8-27 20:13:26

:lol 好在有就是饲喂次数防治暴饮暴食及水料槽的数量是否充足

焦作yyz 发表于 2008-8-27 20:52:19

引用第3楼lyybd168于2008-08-27 19:34发表的:
总结的不错..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鸡苗质量问题.
这一个因素最关键,鸡苗质量差,其他做的再好也难!

王毅 发表于 2008-8-27 20:58:58

引用第3楼lyybd168于2008-08-27 19:34发表的:
总结的不错..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鸡苗质量问题.

大秤 发表于 2008-8-28 08:13:40

谢谢大家的支持

看准了就干 发表于 2008-8-28 08:56:41

每条前缀:农村养鸡。好像农村人不会养鸡,除了养几只土鸡的,你见过给鸡喂剩饭的?
为什么农村养鸡就控制不了温度呢?农村养鸡有不防疫的的吗?请举下手!又不消毒的吗?再举下手。
拜托楼主,我们农村养鸡没那么差,本地多数是网上平养,防疫 用药 都是照程序来。鸡舍也都说得过去,而且我们不光注意自己的卫生,还很注意鸡群的卫生。
我们少数人都上网,只需在本网转一圈,再打几个电话,就OK了。

天使123 发表于 2008-8-28 10:45:19

好多不敢苟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雏鸡死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