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沙门氏菌的措施——9、防止应激
本帖最后由 王振勇 于 2015-2-1 09:19 编辑应激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出现兴奋性增高,代谢增快,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缓,采食量降低,机体抵抗力下降。在应激时由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往往导致沙门氏菌感染加重。
在生产中,根据应激的因素可分为可预计应激和非预计应激。可预计应激是指生产过程中可预计到的应激现象,如换料、分群、免疫、断喙、运输等,在养殖过程中,这些应激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些应激现象就要提前做好预防应激的工作,在应激发生前及时采取降低应激强度的方法,如逐步过渡换料,分群、免疫、断喙前使用电解多维、运输前可以适当使用镇静剂如安眠酮等,以降低应激的强度。非预计应激是指一些突然发生的应激现象,如突然性惊吓(动物突然进入鸡舍、生人进入鸡舍、突然断电等),这些应激因素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如鸡舍设置防鸟、防鼠、防动物进入的设备,配备备用电源等,制定管理条例、奖惩措施,加强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以减少应激现象。 感谢分享 学习了 你讲的这些对控制沙门氏菌作用微乎其微,沙门氏菌阳性鸡终生带菌,源头净化是控制沙门氏菌的唯一有效措施,只是投入比较大。 清茶1号 发表于 2015-2-1 14:11
你讲的这些对控制沙门氏菌作用微乎其微,沙门氏菌阳性鸡终生带菌,源头净化是控制沙门氏菌的唯一有效措施, ...
净化措施在目前中国的养殖业还很难做到,不仅要求对阳性鸡全部淘汰,而且后续的管理工作要求更高,必须保证不会再被沙门氏菌污染,不然前期的所有工作都将大打扣折。净化的成本很高,对大多数鸡场来讲难以承受。作为广大的养殖户只要坚持这些措施,就可以将沙门氏菌的危害大大降低。 只能说你对鸡白痢净化工作不是太了解。 沙门氏菌的净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通过一次检测淘汰阳性鸡就能解决的,还要求以后要定期进行检测,并要通过加强管理措施保持不再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的污染途径很多,包括饲料污染、饮水污染、野鸟携带、鼠类携带、动物动物携带、人员携带、环境污染等,这些都要严格把关,避免发生再次污染现象。仅靠一次检测淘汰阳性鸡的方法是无法长期保持阴性状态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