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讨论一下所谓的“新母鸡病”是怎么一种病。
请大家讨论一下所谓的“新母鸡病”是怎么一种病。 还没听说过学习 ...........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时陆续暴发。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冬夏尤为严重。发病原因有:
1.血氧太低当夏季室内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时造成血氧含量过低。
2.呼吸性碱中毒鸡群靠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CO2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
3.血液粘稠度增高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续排尿散热,血液因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导致心力衰竭而死。
4.营养不足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减少所致。
5.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晚间活动量减少,热量不易散出,凌晨1-2点为死亡高峰。
该病症状分为急慢性两种:
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开产后当鸡群产蛋率达到20-80%时死亡最多。在表面健康、产蛋较好的鸡群内白天检查不出病鸡,但第二天早晨可见鸡死在笼中,越是高产鸡群发病率越高。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重体况很好,剖检可见肝脏质脆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因病鸡有消化道症状,腺胃糜烂和卵黄充血破裂等现象,故往往被误认为大肠肝菌、新城疫和流感病等。
慢性病鸡肌肉神经麻痹导致瘫痪或偏瘫。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3天转好,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如与其它病混合感染时产蛋下降幅度会更大,蛋壳品质下降。经治疗后,2-3周能恢复。
防治措施:饮水中加入抗热应激药物,配合多维素,加强通风。夜间12点开灯半小时,加水加料增加鸡群活动量,及时挑出病鸡。通过以上措施基本上能控制病情,不死鸡,效果十分明显。
总而言之,提高蛋鸡夏季生产性能,关键在于改变思想观念。
第一、增加饲料营养浓度,不是单纯的增加成本,当鸡群采食量减少10%时,相应增加10%的投入,使每斤全价料成本增加6-7分,并未增加养鸡户的额外开支(如一群鸡在室温21-25℃时采食100斤料而在30℃以上时只采食90斤,少吃10斤料,按0.8元/斤把少吃的8元料款再投入到90斤料中应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是把由鸡嘴中省下的7分钱再还给它而已)。况且一年当中夏季需要营养会更多一些。
第二、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
第三,一些人认为鸡群没死鸡或死鸡很少而引不起高度重视,殊不知尽管症状很轻,这时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鸡已经发病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只有从改善环境,增加营养和及时用药防治出发,才能使鸡群安度夏季,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效益。 饲养的蛋鸡在产蛋率10%—70%时常出现零星死亡,鸡发病初期呼吸短促、张口呼吸、体温升高42.5—43.5℃双腿麻痹,瘫痪、排乳白色蛋清色粪便或白、绿、黄色粘稠粪便。手触泄殖腔可摸到鸡蛋。零星死亡不断。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往往会造成产蛋率上升缓慢或大量下降,严重者可造成严重死亡。雏鸡和青年鸡时往往造成多种免疫失败或免疫抑制,使鸡群疫病不断,影响发育、或造成死亡,常会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这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新母鸡病(单核细胞增生症或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什么原因导致该疾病的发生呢?生产上又如何预防核治疗呢?
一、发病原因:新母鸡病是有单核细胞增生症病毒(鸡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一经感染,可不同程度的造成腔上囊、胸腺、脾脏和淋巴细胞凋亡。降低鸡的自体免疫功能。如和其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白血病、新城疫、法氏囊病毒)协同所用造成二重感染核多重感染的更加严重的免疫抑制病的发生。该病毒早期以侵害胸腺为主;后期以侵害淋巴细胞为主。解剖时法氏囊、脾脏、胸腺、淋巴细胞均表现非典型病变,肉眼不以观察。这种病变是鸡群免疫抑制及其他疾病(非典型新城疫、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H9禽流感、大肠杆菌等)易感和持续感染的根本原因。
二、其它因素:饲养管理不当是诱发该病感染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光照强度过大,光照时间延长过快,密度过大,上笼过早,产蛋率上升过快;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效价差;维生素供给不足;钙磷比例不当,蛋白质含量过高;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鸡体污染;鸡舍温度过高;长发常见病和烈性传染病的诱发因素等,均可诱发新母鸡病的发生。
三、预防措施:
1.生产上应加强育成鸡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上笼时间,一般应掌握在开产前2周龄将育成鸡入笼。
2.光照补充应掌握在从20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至16小时为止,光照强度以每㎡3-5瓦为宜,高度距地面2米,并保证舍内光照均匀。
3.产蛋初期产蛋料应逐渐更换,幷严格控制蛋白质的含量14%以下,钙磷比例掌握在4:1,维生素保持平衡,尽量多给。
4.开产前重点做好新城疫、减蛋综合症、H5或H9禽流感、支气管炎灭活苗的接种。选则有正规有信誉、质量好的厂家。如哈兽研,等厂家的疫苗。
5.冬季注意解决保温和通风的矛盾,夏季做好降温的同时,再不影响通风的情况下,鸡舍周围种一些藤蔓植物,遮蔽阳光,改横向为纵向通风,使流经鸡体的风速加大;改善鸡舍卫生环境,及时清粪,及时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因素。
6.定期预防流行性、季节性、易发、易感的病毒及细菌性疾病,黄芪多糖对新鸡病的感染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并能提高鸡的免疫力,抵御免疫抑制作用的发生。 学习了
Re:请大家讨论一下所谓的“”是怎么一种病。
夏季高温以及鸡群体重不足是发生新母鸡病的主要原因. “新母鸡病”这种病常在资料上看到,原因分析也有好多种,但实践中还没见到这样的鸡群,主要原因应该是饲养管理方面的。你看过这类资料,你就会和这种病联系上,许多养鸡户不知道“新母鸡病”,他的鸡群也没有这种病,就像猪的“附红体病”,原先好像都没有这种病,不知道哪位专家开发出这种病,一夜之间似乎全国的猪都得了“附红体病”,现在有一篇文章“附红体————被夸大的一种疾病”。现在只要有资料介绍一种病,卖兽药的马上把这种病和药推销给所有养鸡户,养鸡户对照资料看看自己的鸡,奶奶的,还真发生这种病了啊! 谢谢,学习了 谢谢1楼................又学到新知识了 谢谢大家学习了 谢谢楼主,学习了 营养少,应加强营养,并消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