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沙门氏菌的诊断与防治
鸡沙门氏菌病一.概述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高并难以根除;病雏以白痢为特征,成年鸡为慢性经过并终身带菌;鸡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常为散发的传染病;鸡副伤寒是由多种可运动的沙门氏菌引起的地方流行性传染病。
二.流行特点
1 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2、鸡伤寒:主要危害1月龄以上的成鸡,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主要发生于鸡、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3、鸡副伤寒: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0日龄内的幼雏。
三、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1、鸡白痢:
(1)临床症状;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粘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成年鸡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大幅下降,营养不良。
(2)剖检变化:肠炎、肝肿大,呈土黄色,卵黄不吸收或吸收不良,呈黄白色豆腐渣样,心肝等有白色小结节,腹腔脏器覆盖有纤维素样物,肾暗紫或苍白,成年鸡卵巢萎缩、变形,卵黄呈青色或黑色变性,切面干酪样,有的伴有心包炎。
2鸡伤寒
(1)临床症状: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2)剖检变化:急性病例多表现肝、脾和肾红肿(雏鸡尤其明显);亚急性和慢性病例:肝肿大呈棕绿色,肝实质有灰白色粟粒大坏死灶。脾肿大1~2倍,亦有粟粒大坏死灶。心包积水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肌有凸起的灰白色坏死灶。卵泡出血、变形,变色,或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3鸡副伤寒
(1)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萎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2)剖检变化:雏鸡肝脏淤血,肿大,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脾脏肿大3~4倍,肠壁增厚,内有淡黄绿色内容物。
四、防治方法:
(1)沙门氏菌病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首先应对种鸡进行定期检疫,淘汰阳性鸡;
(2)孵化过程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配合严格的卫生消毒;
(3)育成阶段尽量减少应激;
(4)磺胺二甲基嘧啶与TMP按5:1并用,每公斤饲料加入200毫克,混饲,连用2周。
(5)庆大霉素按每升水加2万——4万IU,连饮3-4天。
(6)阿莫西林每升水加100毫克混饮,连用3-5天。
(7)氟苯尼考每升水加40毫克混饮,连用3-5天。
(8)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每升水加入50毫克连用3-5天 我的鸡就是沙门氏菌,用了4天的头孢噻呋钠,效果不明显啊,头痛啊 谢谢 顶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