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人生 发表于 2008-7-19 09:13:37

谁能说下从球虫的感染到繁殖可以致病时期大约需要都久啊?

谢谢了 

尤步得@168 发表于 2008-7-19 11:38:31

球虫病的发育受到自身本质和外界因素影响,不同于细菌病和病毒病,某些虫种在无性繁殖的代数和每个发育阶段需要时间有变化,卵囊壁在肌胃中被磨碎,释放出孢子,进入小肠黏膜并开始繁殖,至少经过两代无性繁殖,随后进行有性繁殖.在此过程中,小的能运动小配子寻找大配子并与之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发育成卵囊,卵囊从肠黏膜上释放,随粪便排除.这个过程需要4-6天,具体时间依种而定,尽管在达到显现期时卵囊仍可能要排数日.在有些虫种最严重的组织损伤可能发生在第二代裂殖体崩解释放期.

鸡晓岚 发表于 2008-7-19 11:42:29

球虫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
(1)无性繁殖:卵囊(合子)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高温高湿),经1—3天就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孢子化卵囊),(当气温在22~30℃时一般只需要18~36小时),其中含有4个发育的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又含2个孢子。这种孢子化的卵囊被雏鸡吞食后,就能引起感染。卵囊随饲料和饮水进入雏鸡的肌胃,由于肌胃运动和胃液的作用,囊壁被溶解,子孢子就游离出来,随同胃内容物进入盲肠,钻入盲肠粘膜的细胞内,摄取营养,形成滋养体。滋养体进一步发育成裂殖体,进行裂体繁殖成许多新个体,称为裂殖子。在吃进卵囊后的第3天,裂殖体破裂,放出第1代裂殖子,裂殖子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继续发育,破坏粘膜组织。一部分裂殖子钻入新的细胞内,重新发育成为滋养体,进一步发育成为新的裂殖子。如此周而复始,肠粘膜组织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一般来说,鸡在吃进球虫卵囊后第4天盲肠出血,第5-6天为出血高峰,第7天停止出血(鸡还没有死亡的话)
(2)有性繁殖: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裂殖子,形成雄性和雌性配子,取代裂殖体。雄性配子和雌性配子结合后形成合子(即卵囊),合子表面很快形成一层被膜,然后随同粪便排出体外,条件适宜时发育成为孢子化的卵囊,当被易感鸡食入后即可感染。

小石 发表于 2008-7-19 16:21:42

学习了

漫步人生 发表于 2008-7-20 15:50:05

谢谢

小鸟乱飞 发表于 2008-7-22 10:02:10

7天,三个阶段、

浪迹天涯 发表于 2008-7-22 19:38:36

抗球虫药种类很多,而其作用峰期(指药物对球虫发育起作用的主要阶段)因药物而异。如作用于第一代无性增殖的药物,预防性强,但不利于动物对球虫免疫力的形成;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即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对动物抗球虫免疫力的形成影响不大。不论使用何种抗球虫药,经长期反复使用,均可产生明显的耐药性。常用药物有磺胺类(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噁啉钠)、三嗪类(地克珠利、托曲珠利)、离子载体类(莫能菌素钠、盐霉素钠、马杜米星铵、甲基盐霉素、拉沙洛西钠)、二硝基类(尼卡巴嗪、球痢灵即二硝托胺)、其它(氯苯胍、常山酮、氯羟吡啶、氨丙啉)。
用药注意事项
      1.为了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通常是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轮换用药是指一种抗球虫药连用数个月后,换用另一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抗球虫药。穿梭用药是指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抗球虫药,即开始使使用一种药物,到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例如开始时使用盐霉素、马度米星等聚醚类抗球虫药,到生长期时使用地克珠利等化学合成药。联合用药是指在同一个饲养期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既可延缓耐药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2.病鸡食料减少,最好选用水溶性抗球虫药,病情严重时应注射青霉素。3.抗球虫药通常毒性较大,使用时不得随意加大剂量,因为它除了增加抗秋虫药的毒副作用外,甚至还能影响球虫的免疫力。拌料要均匀,否则会中毒。4.在治疗过程中补充维生素,如畜禽水溶多维。

漫步人生 发表于 2009-3-9 23:23:41

号忘了 最近才找回 谢谢了各位的   答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能说下从球虫的感染到繁殖可以致病时期大约需要都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