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当前养禽业的严重危害及应对措施
霉菌毒素对当前养禽业的严重危害及应对措施2008—07—18
今年全国范围内由于气候的因素,使得谷物在生产及存储中出现了大量的霉变现象,给养殖业造成了相当严重损失。为了帮助养殖者提高认识、减少损失,现介绍关于霉菌毒素的相关知识及我们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 谷物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发生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它们是由于各种植物和环境因素相关的应激反应或霉菌生长条件的改变造成的。饲料用谷物易受到霉菌的侵袭,霉菌生长需要获得碳水化合物(由谷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2~25℃)。当作物受到干旱、湿度过高、虫害、收割时的机械损伤、植物活力降低等情况下都可受到霉菌的感染。
公认的两大类霉菌为田间霉菌和仓库霉菌:在收割前的作物中有田间霉菌生长。镰孢霉被认为是常见霉菌毒素的一种来源,他们生长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70%)和作物含水量(>23%)。田间霉菌经常引起胚珠死亡,种子或核仁皱缩,胚虚弱或死亡。仓库霉菌包括曲霉属和青霉属,它们产生的几种霉菌毒素对养猪业具有重要影响。这些霉菌甚至在湿度14%~18%和温度为10~15℃条件下也可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黄曲霉菌,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仓库霉菌,经常在收获前的作物中产生高浓度黄曲霉菌毒素。
二、 霉菌毒素中毒发生机理
霉菌中毒发生的最重要因素是易感动物接触被污染的谷物: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被认为是霉菌毒素中毒的易感因素,由于大多数常见霉菌毒素代谢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的毒性与霉菌毒素原形的毒性不同,因此减少或增加外源性化合物代谢的药物可影响机体对霉菌毒素的反应,这类药物对黄曲霉菌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作用,较对单端孢霉毒素的作用大。
一些霉菌毒素的联合可增强彼此的作用或减少产生相加效应:例如黄曲霉毒素与赭曲霉毒素联合,据报道,有些霉菌毒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改变免疫功能。现已证实黄曲霉毒素、有些单端孢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A对家畜和实验动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由于黄曲霉毒素的相互作用往往被误认为是传染性疾病,因此霉菌毒素引起的疾病很难发现或确诊。只有终止接触毒素后正常的免疫功能才有望恢复。
三、 临床霉菌毒素中毒
畜禽对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与其对化学毒物的反应相似,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对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已知霉菌毒素,其反应通常是亚急性或慢性的,出现的临床症状经常是微细的和不明显的。往往表现为生殖周期紊乱,产蛋率下降,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然而,了解动物对特定霉菌毒素的临床反应状况对于霉菌毒素中毒的鉴别诊断和临床预后评价是重要的。
禽类霉菌毒素病的诊断与预防
近年来养禽生产中曲霉菌病有上长的趋势,表现出如下临床特点:
1、曲霉菌性肺炎、气囊炎、腹腔炎
临床特点:呼吸道感染严重,表现呼吸困难,产蛋下降,喘气,精神萎顿,垂翅缩颈,眼鼻流液,下痢。雏鸡死亡率可达50%,青年鸡可达10~20%。剖检变化:气囊混浊有数量不等的小米或绿豆大小结节,呈灰白色,肺气囊与胸浆膜外有黄色的干酪样物象熟蛋黄,肺组织散在黄白色小米粒大小的结节。腹气囊、腹膜,肠粘膜形成黑色霉斑。注意本病与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肝周炎、心包炎相区别,肝周炎、心包炎。心脏表面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性膜,肝脏肿大,表面也有一层黄白色的纤维膜,有时扩展至整个腹腔。而霉菌引起的心包炎、肝周炎表面是一层纤维压片,镜检,可以看到圆形或椭圆性大小不等的孢子。由于误诊为大肠杆菌病,病程比较长,在这种情况下,菌丝已形成孢子,很少查到菌丝和菌丝体,只能查到大量孢子。
2、曲霉菌眼病
进来不少鸡场20~50日龄鸡群(包括肉鸡和蛋鸡)发生不同程度眼病,其特点是流泪,一测或两侧眼瞬膜下形成黄色干酪样物,致使眼睑隆起,有的病鸡在角膜中央,导致眼睛失明,看不见食物而饿死。
3、鸡(鸽)的念珠菌病
病鸡发育受阻、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缩颈、嗜睡、羽毛松乱,有的素囊胀满,触摸感觉柔软,将鸡倒提有酸性内容物从口腔流出。剖检变化主要集中在消化道,以嗉囊最为重要,嗉囊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薄膜,严重者扩充到口腔食道和腺胃,剥离后有溃疡面,肠道内有灰白色稀粥状内容物。肝脏稍有肿大。
治疗:(1)饲料轻度污染用霉可吸拌料按0.5千克/吨的量进行;饲料中度污染用霉可吸拌料按0.5~0.8千克/吨的量进行;饲料高度污染用霉可吸拌料按1~2千克/吨的量进行。
(2)霉净剂拌料:预防量0.5~1.0千克/吨,被污染或长期贮存的饲料按2.0~3.0千克/吨的量进行拌料。
(3)硫酸铜:1:3000倍雏鸡饮水,1:2000倍成鸡饮水。每天1~2小时,注意不可全天饮水,否则腐蚀消化道粘膜。造成消化不良。
(4)增喂速溶多维、复合维生素等。
四、用药分析
(一)霉可吸是奥特奇的专利产品,在美国、加拿大、南美、亚洲等国家做的试验一致表明:霉可吸能广谱吸附霉菌毒素。对玉米赤霉菌素、橘霉素、烟曲霉菌毒素和赭霉毒素有广谱的显著结合能力,对黄曲霉菌毒素则具有极其显著的结合能力,而且是强结合,也就是说毒素一旦被吸附则难摆脱。
作用机理:霉可吸的主要成分是酿酒酵母细胞壁的活性提取物。经改性后的酵母细胞可降解霉菌毒素,而酵母细胞壁的提取物—酯化甘露聚糖则可广谱吸附霉菌毒素。
产品特性:
(1)强有力的吸附性能,吸附性能不受肠道PH值变化的影响。
(2)专门针对霉菌毒素设计的产品
(3)吸附容量大,可显著降低肝脏毒性。
(4)吸附性能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添加量小,不占饲料配方空间,不破坏饲料营养成分。
(5)100%的有机产品,有显著改善生长性能的作用。
(6)经科学与实践证明的已获专利的产品
添加量:附猪和奶牛
畜种 污染程度
高度污染 中度污染 低度污染
种畜禽 1~2千克/吨 0.7~0.8千克/吨 0.5~1.0千克/吨
肉禽 1~2千克/吨 0.5~0.8千克/吨 0.5千克/吨
蛋禽 1~2千克/吨 0.5~0.8千克/吨 0.5千克/吨
猪 1~2千克/吨 0.5~0.8千克/吨 0.5千克/吨
奶牛 20~30克/头•日 10~15克/头•日 10~15克/头•日
奶牛TMR 0.5千克/吨
(二)霉克清含有各种吸附性粘土矿物质、硅酸盐类和螯合剂等,与霉菌毒素及各种基团可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而减少了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而免于被消化道吸收,使细胞免于被各种基团的氧化作用侵害,从而抑制了霉菌的生长和防止了霉菌毒素再度产生。 楼主在什么地方弄到的,挺不容易的。辛苦了 还是精灵王了解我呀 很好,值得收藏,临床上常见的是肉毒梭菌中毒,死亡率高没有特效药,楼主帮帮忙收集些好资料,谢谢了 不错 谢谢分享! 真是好东西 不错,学习了 楼主在什么地方弄到的,挺不容易的。辛苦了 不错,收藏了. 谢谢 那尽量改为网养就可避免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