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肠炎防治方法
在肉鸡消化道疾病中,肠炎最常见。本病是肠黏膜的剧性炎症,通常侵害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引起肠炎的主要因素是饲养管理不当,如饲喂腐败变酸、发霉变质的饲料;饲喂不定时定量,以及缺乏沙砾等。此外,天气突然变化,中暑受寒,食物中毒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肠炎多发生于2周龄~3周龄,是肉鸡能否正常出栏的最大障碍,对肉鸡的生长有极大的影响。患鸡低头闭目,无神,不食;羽毛逆立,无光泽,双翼下垂,喜站在热源旁或挤堆一起取暖,腿有时麻痹,拉稀,排出白、棕、绿、黄各色或混合色稀粪,并沾满肛门周围,最后多因衰弱而死亡。
防治:找出发病原因,改善饲养管理,严禁喂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饲喂定时定量,防止过饮暴食;发病时可对症施治:1.氟哌酸,混饮浓度50ppm;2.复方二甲氧苄氨嘧啶,混饮浓度1000ppm;内服每只鸡10mg~20mg,每日2次;3.活性炭,每只鸡0.2g~1g,每日1次;或在混料中拌入2%的木炭末饲喂,也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谢谢楼主的分享 谢谢楼主的分享 谢谢楼主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