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鸡病简介
五)马立克病( MAREK'S DISEASE )
马立克病最早发生於 1907 年,但一直到 1957 才被视为重要的鸡病,系由泡疹病毒所引起,通常感染 16 周龄以下的鸡只,往往造成肉鸡及替换鸡群大量损失。本病往往引起周围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不正常细胞的增长,因此又有人称家禽麻痹症。除了神经系统外往往还引起内脏器官及其他组织的损害连包括皮肤毛囊,较显着的损害如肝脏、肾脏、脾脏、生殖器等形成肿瘤,在这种情形下,神经损害或许不会出现。某些病鸡死亡往往没有任何马立克临床症状,但大部份感染的鸡会有不同程度的麻痹,周围神经的损害特别是脚及翅膀神经,由内脏肿瘤往往不易区别淋巴白血病或马立克病,因此需经实验室诊断。
传播途径:
疾病可由病鸡的毛囊屑而传播,泡疹病毒能存在养鸡的环境数月之久,尤其在灰尘中,经由吸入含病毒的灰尘而快速被空气传染。其他如灰尘附於衣服,饲料袋及各种设备时,病毒便很容易进入鸡舍。
预防方法:
目前对马立克病无治疗方法,因此只有由预防接种着手。一日龄接种沙氏马立克病疫苗能提供鸡只有效的免疫。接种後 2 周内必需严格执行隔离,以避免早期感染导致降低疫苗效果。
(六)AE 禽脑脊髓炎
( AVIAN ENCEPHALOMYELITIS )
此病最早於 1930 年发现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生於小鸡 1 ~ 3 周龄及成鸡产蛋期间。AE 往往造成产蛋降低及小鸡死亡等严重损失,易与传染性囊炎、新城鸡瘟、维他命 E 或 B2 缺乏症等混淆。
症 状:
小鸡:翅及腿的麻痹,头颈震颤。麻痹可能单侧或双侧,头部可能震动很快,死亡因不良於行而不能取得饲料,饮水而加重,随发病的表面康复,复原者约 35%可能发生眼睛白内障及盲目。
成鸡:短期生产停顿及孵化率下降。
传播途径:
由感染的种鸡经由介卵传染,或由感染鸡的鸡粪平行传染。
预防方法:
更换小母鸡可使用沙氏 AE 疫苗预防接种,接种时间约在 10 周龄至产蛋前 4 周以饮水方法投与。
(七)喉气管炎
( LARYNGOTRACHEITIS )
一种由病毒所引起的呼吸器官病,主要见於中鸡及大鸡,死亡率平均约 12%最高可达 50%。
急性喉气管炎会产生严重的呼吸器官症状,喘息、肺鸣、咳嗽、锐叫、流泪及流鼻涕、头後仰吸气,吸气带有高声喘气,此乃因气管集结血液,大量死亡无疑是由於窒息引起。病严重时产蛋量下降。轻微喉头气管炎颇像传染性支气管炎,必需要有实验室诊断来证明。
病 变:
主发至於气管、喉头、气囊及眼睛。气管病变的特徵是出血、渗血、组织坏死。血及渗出物可能会乾酪化,称为「假膜」,有些鸡可能会由口中咳出。
传播途径:
病毒可能经由空气或器具衣服等传播,而主要的是家禽直接接触传染,或是经由保菌鸡的传染。
预防方法:
沙氏喉头气管炎疫苗推荐使用点眼接种。
一般推荐於 4 周龄时点眼,但在特殊状况下,例如场内爆发本病或邻近鸡场正在流行时,可提前至 10 日龄接种。蛋鸡及种鸡於 16 ~ 20 周间 ( 产蛋前 ) 需再补强一次 学习了 :)
重要鸡病简介-1
一、前 言预防传染病之根本是杀灭病原体,或是采用适当的消毒,以及遮断病原体侵入鸡体内之径路,从人、其他动物 ( 最近是鸡以外之各种鸟类已成问题 ) 及不同日龄和不同系统的鸡等之隔离饲养,注意由空气、饲料、水以及各种器具类等之传染来源。又为要防止鸡病独自之传染径路的介卵传染,除要彻底种鸡之卫生管理之外,种蛋卫生也要注意。使鸡个体及鸡群具有抵抗性,而最後之抵抗性靠人工的手段即为疫苗接种。
疫苗分为生疫苗 ( 活毒疫苗 ) 与不活化疫苗 ( 死毒疫苗 );疫苗接种後对其传染病之预防效力,即免疫之生成方法是因疫苗之种类、接种计划、接种方法,以及被接种的鸡之健康状态等而有不同。接种後并不是从翌日就会产生免疫,一般需要 1 ~ 2 周间。总之,疫苗究竟是预防传染病,而不是使用於治疗疾病或者传染病追切时才使用。
疫苗接种若在传染病媒有发生时,其真正价值即不明,因此好像是浪费的投资而较易被忽视,然等待附近发生传染病之後才接种则已迟了。还是依照合於各养鸡场之计划,在鸡之饲养管理过程中,疫苗接种应作为一年中例行计划来进行。
传染病之预防并不是祗靠疫苗就能济事。疫苗虽有非常大的效果,但为要使其发挥十分的效率时,在平时应并行良好的卫生管理。
二、活毒疫苗
活毒疫苗进入鸡体内後,疫苗病毒就开始复制繁殖,以逐渐达成免疫所需的抗元量。使用时应注意:
(1)注意疫苗保存的温度,过高温度会导致疫苗病毒的死亡。疫苗中的病毒量如比规定量减少时,较难达到免疫效果。除注意保存温度 2 ~ 7℃之外,接种时要避免直射日光。
(2)溶解後之疫苗应尽快的使用。如时间过久效果会变差。
(3)一度溶解的活毒疫苗和经开栓过的疫苗,如有接种剩下的不可保存起来再使用,因其对效力会变差。
(4)使用过的空瓶,空安瓿以及残液应烧毁。
接种疫苗作免疫时,所必要的病毒量必需进入鸡体。一只至少给予一剂量 ( dose ) 就行。接种方法很多,除皮下、肌肉内、腹腔内注射之外,还有饮水投与,点眼、点鼻、喷雾接种等,以下关於注射和经口投与以外接种方法来谈一谈应注意事项。
点眼接种:以疫苗所附带的容器,确实把疫苗点一滴於单侧之眼睛。鸡要保定至疫苗确实进入为止。
点鼻接种:使用疫苗所附带的容器,以指头一面轻轻塞住单侧孔,且确实滴下一滴疫苗於另侧之鼻孔内,然後把塞住的指头放开。鸡要保定至疫苗完全被吸入於鼻孔内为止。
饮水投与:本法不必将鸡一只一只抓因此较省力,可是投与条件较难。尤其是不注意水质时疫苗中之病毒会受损害,因而免疫所需的病毒量会减少,有时会完全死灭而变为无效,应加予注意。并不是任何水都可使用。在非常强的酸性或硷性,以及铁分多的水均不良,因此,若要利用水来使用者,必须五加仑的清水中,添加 3.2 盎司脱脂奶粉中和使用。( 即约以脱脂奶粉泡水 210 倍,约每公升添加 4 ~ 5 公克脱脂奶粉 )。
自来水等含有氯气者应添加硫代硫酸钠或煮沸放置一晚等之处理而减少氯对疫苗病毒之影响。自来水中氯含量不一定是固定的,普通水五公升添加硫代硫酸钠 0.1公克。
饮水投与其次要注意的是,鸡因个体不同,饮水量也参差不一,特别要注意 1 ~ 4 日龄总饮水量少,因此在此日龄尽量采用点眼或点鼻接种较为理想。
给水器要准备足够所给与的鸡三分之二以上能同时饮水的量,而且要避免阳光直射,饮水用具要清洗,不得残留消毒剂等。铁制给水器有时会损害疫苗病毒因此不太理想。所投与的鸡要适当时间断水,而使疫苗在短时间内饮完。
喷雾接种:本法不要抓鸡因此可省力,利用此种方法由鸡之呼吸系统使之发生免疫,接种反应比其他接种方法来得强,因此如有诱发其他疾病时,即应使用抗生物质等。若因本法对获得免疫发生参差,则需要检讨喷雾器,以及接种操作法使全鸡只获得均一免疫。
当喷雾时粒子过大,或喷雾进行中如喷雾器发烧时即会损害疫苗病毒。还有喷雾器一定要使用疫苗用的喷雾器,喷雾颗粒的大小也应注意。
把所定量之疫苗装入乾净的疫苗用喷雾器,从离开鸡只 1 ~ 1.5 公尺之地方喷雾於离开鸡只之头上约 10 ~ 20 公分程度之地方。
平饲之场合,集中於一至数处,或在鸡舍内作隔间从入口以二只程度单侧通行使其移动。
笼饲之场合,尽量在同一地方喷雾 2 ~ 3 次。又返回喷雾者所行走的方向喷雾时,因鸡会面向喷雾者因此会喷沾在鸡头上。
本法通常使用於预先经点眼、点鼻接种等处理之四周龄以上之鸡。但是依状况在有前处理之原则下,在十四日龄程度亦可使用。
经由防疫接种使鸡群获有最佳的免疫力
绪 言
鸡只通常可藉由三种方式获得免疫力:
(1)自然感染後恢复健康。
(2)由亲代种鸡移行抗体所获所的被动免疫。
(3)经由预防接种获得後天主动免疫。
由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方式相当危险。鸡只暴露於野外强毒株自然攻击下时,可能还没有产生足够免疫力之前就已发病损失了。
由亲代种鸡获得移行抗体 除非种鸡已接受特殊设计能产生整齐且高保护力移行抗体的疫苗 否则相当不可靠。此类免疫的原理是:使种鸡血流中拥有抗体,而当其产蛋时可将其中部份抗体存於种蛋里,於是当小鸡孵化时,小鸡体内血液中也拥有部份这种抗体。移行抗体的免疫力往往随小鸡个体之不同而有甚大的差异,且被动免疫力下降很快,维持不久。
经由预防接种所获得的免疫力 後天主动免疫既安全且稳定。一个设计完整理想的疫苗,以其适当的病毒 ( 抗元 ) 微粒,可使小鸡产生轻微感染。於是鸡只即可 (1) 藉此在呼吸道上产生有抵抗力的组织。(2) 经由疫苗的刺激产生抗体,以使入侵的病原病毒不活化,而具备对抗疾病的能力。
通常,反应较强的疫苗产生免疫力也较高。( 虽然并非所有的疫苗都如此 ) 这种经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也均比实际所需要的为高,且产生的紧迫也较小。
理想的活毒疫苗应该是:选取适当纯化、稳定、高抗元性的株化病毒,经过适当地渐进减毒处理所制成。接种後能使小鸡产生足够强大的免疫力却仅产生最小的紧迫反应,这即是我们所称的最佳的免疫效果 ( Optimun Immunity )。
美国沙氏大药厂所出品的禽用疫苗能提供小鸡产生强大的免疫力以对抗田间强毒病原体的侵袭,却能避免过强的接种反应,而导致严重的二次性感染。
沙氏疫苗能帮助您的鸡群获得最佳的免疫力!
沙氏新城活毒疫苗:设计提供细胞免疫 ( Cell - 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 为主之免疫力
沙氏公司所出品的新城活毒及支气管活毒,接种後能在呼吸道上皮组织 ( Respiratory Epithelium ) 繁殖。经由上皮细胞之助,疫苗刺激使产生许多小型淋巴球 这些淋巴球将充塞於呼吸道黏膜组织之中。这些淋巴球将成为防御新城或鸡瘟或支气管炎的防御主力。
新城活毒或支气管炎活毒疫苗也能够刺激产生血液中的循环抗体 ( Circulating Antibody )
疫苗需接种於健康的鸡只:
接种时,我们需注意是否有营养不平衡、疾病,接种操作是否适当,以及是否能大量适当地接受疫苗病毒。
鸡只若不能顺利利用饲料中的营养,身体组织修补及成长的速度即会减缓。接种後,免疫能力的产生将受到干扰。
疾病的存在也会使产生免疫力的效果变差。
此外,若疫苗不按照原制造厂的规定去操作,也可能不会使疫苗发挥最佳效果。
有时鸡群暴露於大量野外强毒攻击之下,毒力偶有盖过 ( overpowers ) 抵抗力的情形。这种情形主要在没有能够完全正确接种,致使感染鸡散布病原到有感受性鸡时发生。
总之,要使鸡群发挥最佳免疫效果必须避免鸡体本身营养不平衡,( 不健康的鸡只需俟复原後再接种 ) 正确地操作使用疫苗,以及避免曝露於大量病毒攻击之下。
选择适当的疫苗,按照最正确的方法去接种
疫苗毒株的不同以及接种方法的差异,乃为适应不同状况而设计。
以新城鸡瘟活毒疫苗为例,沙氏提供两种不同的 B1 型疫苗。即一般为人所熟知的 B1 株及 Lasota 株。
两者均能激发良好的免疫力以及引起很轻微的感染。B1 株疫苗是最弱毒,在首次基础免疫中安全性也最高,通常是点眼、点鼻、或以饮水方式接种。
另一种 B1 型的 Lasota 株,产生免疫力的情祥也非常好,而其产生的循环抗体 Circulating Antibody 数目可能较 B1 株稍稍多一些。由於此一原因,有人较偏好使用力速达株,特别是应用在补强免疫时。
至於 IB 疫苗,沙氏也拥有康州型及麻州型两种毒株。
就新城鸡瘟、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是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性疾病而言,其最重要的免疫作用型式仍为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组织所引发的细胞免疫。
接 种 方 式 优 点
点眼或点鼻 每一只小鸡均可得到适当剂量的疫苗。疫苗可达到上呼
吸道组织并激发重要的“细胞免疫”。
安全性大 避免过量及引发过程的反应。
喷 露 能激发重要的“细胞免疫”反应。节省人工,适合大量
快速操作。喷雾时,疫苗病毒附着在羽毛及垫料上,会
使疫苗效果更佳。
饮 水 节省人工,操作方便,可大量同时使用,疫苗反应较
小。
操作注意:
1.疫苗需在适当低温 ( 2 ~ 7℃ ) 保存,直到要使用直前才可取出。
2.仔细参照使用说明。
3.疫苗启封後需整瓶用尽。未用完的疫苗,及使用後的空瓶需烧毁。
4.仅接种於健康鸡只。尽量同时使用於同一鸡群。
5.接种後,记录下疫苗批号、使用日期、终效日期、地点、方式及接种後反应情形,以备日後追踪。
优良品质的疫苗是获得最佳免疫力的基础:
所谓优良的疫苗,必需能产生强大的免疫力,又能保有良好安全性。沙氏出品的疫苗正秉具者两方面的特性。
沙氏疫苗在检验上所花费的时间远比制造上所花的时间为多。例行性的试验包括效力试验、纯度试验、安全试验、鸡胚胎试验、细菌学试验、含湿度试验,以及双重康福否定试验。
沙氏公司首创 MS ( Mycoplasma synoviae ) 抗元 最近 MS 已确认为屠宰场肉鸡污染源之一,我们确认,沙氏疫苗绝对 MS - Free 沙氏公司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家发展出 MG (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 商用抗元的公司。PPLO ( MG ) 引起的 CRD 在全世界各地养鸡场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沙氏制造疫苗的种蛋,及种鸡场以及疫苗本身均再三进行 MG 否定试验,以确保疫苗的纯洁。此外沙氏公司在疫苗种子毒及疫苗本身首先进行双重康福 COFAL 否定试验,以确保无白血病毒 L.L. 的迷入。
当然,疫苗本身的效力还有赖田间使用人员的正确防疫计划,正确保存及操作使用来配合。
沙氏公司以自豪及谨慎的态度来进行各项试验工作。沙氏所发展出来的许多检定技术,常为整个疫苗工业界所接受,并成为美国农业部的官方标准。
测量血液中的抗体有助於我们了解,但是并非能完全测出整个免疫力
接种疫苗之後,采血测量血中的抗体,是通常我们用来判定疫苗反应的一个方法,但是这样未能完全测出整个免疫力。例如:有时我们发现 ND 抗体在接种过不久降到很低,而以强毒注射攻击却 100% 免疫而健存。
测量血中抗体的方法,一般对 ND 采用血球拟集抑制 ( HI ) 或血清中和 ( SN ) 法,而 IB 多用血清中和法。我们认为,能够对抗强毒攻击是最终判定的疫苗接种效力的最好方法,而这也是我们所称“最佳免疫力”的目的。
设计防疫计划
在设计防疫计划时,必需考虑多种因素:气候状况、鸡龄、该地疫情、病史、鸡只密度、……以及鸡只种类 ( 肉鸡、蛋鸡、或种鸡……等等 )
防疫计划不容易订出适合所有场的计划,每一步骤都需考虑该场个别状况。
我们期望沙氏药厂所出品的疫苗能够适合绝大多数的鸡场,并且都发挥高度效果。但是请记住:免疫力是由鸡只本身产生,并不是由玻璃瓶中的疫苗制造出来的。没有一种疫苗,在任何情况下的效力均达 100%。
蛋鸡种鸡参考接种计划表
鸡 龄 接 种 疫 苗 备 注
1日龄 马立克双价疫苗 MD 及小鸡痘疫苗 ( C - N - POX ) 颈後
皮下注射
4日龄 新城,支气管炎混合疫苗 NB 点 眼
7日龄 鸡慢性呼吸器病疫苗 MG - Bac 颈後
皮下注射
2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ND - Lasota 点眼或饮水
14 ~ 20 日龄 甘保罗 2 号活毒疫苗 BURSINE - 2 饮 水
16 ~ 18 日龄 甘保罗活毒疫苗 BURSINE 饮 水
21 ~ 28 日龄 甘保罗 2 号活毒疫苗 BURSINE - 2 饮 水
4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喷 雾
8 ~ 10 周龄 可利查菌苗 CORYZA - VAC 注射 0.5 ml
9 ~ 10 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ND - Lasota 喷 雾
80日龄 鸡脑脊髓炎疫苗 AE 仅种鸡使用,泡饮
11 ~ 12 周龄 甘保罗活毒疫苗 BURSINE 仅种鸡使用,泡饮
12 ~ 14 周龄 可利查菌苗 CORYZA - VAC 注射 0.5 ml
13 ~ 16 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osota 喷 雾
16 ~ 17 周龄 支气管炎疫苗 IB - Mass - Ⅱ或 IB H - 52 喷雾 ( Mass - Ⅱ )
饮水 ( H - 52 )
16 ~ 18 周龄 鸡慢性呼吸器病疫苗 MG - Bac 胸部
肌肉注射
16 ~ 18 周龄 甘保罗死毒疫苗 BURSINE - K 仅种鸡使用,注射
0.5 ml 颈後皮下
30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喷 雾
以後每隔 10 周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喷 雾
注:(1) 6 ~ 12 周龄间需选 1 天接种大鸡痘疫苗 ( Poixine ),但注意离其他疫苗接种 10 天以上。
(2)可利查菌苗皮下注射,在某些发病较早地区,可在 35 ~ 42 日龄时增加注射 1 次 ( 0.3 ml )。
(3)甘保罗疫苗接种,请再酌参" 推荐甘保罗防疫计划 ″配合使用。
(4)饮水接种前注意限水,水槽内不得残留消毒水,并添加脱脂奶粉以增加疫苗稳定。
(5) 4 周龄以上可视场内疫情作喉头气管炎 ILT 点眼。
(6)甘保罗 2 号活毒疫苗之使用,因各场之状况不同,使用前请详阅说明书。
仿、肉鸡参考接种计划表
鸡 龄 接 种 疫 苗 备 注
1日龄 马立克疫苗 MD
小鸡痘疫苗 C - N - POX
皮下注射
4日龄 新城,支气管炎混合疫苗 NB 点 眼
7 ~ 16日龄 甘保罗 2 号活毒疫苗 BURSINE - 2 饮 水
14日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点眼或饮水
15 ~ 24日龄 甘保罗 2 号活毒疫苗 BURSINE - 2 饮 水
16 ~ 18日龄 甘保罗活毒疫苗 BURSINE 饮 水
4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饮水或喷雾
8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喷 雾
13周龄 新城力速达疫苗 Lasota 喷 雾
※甘保罗防疫计划请酌参" 推荐甘保罗防疫计划 ″配合使用
※饮水接种要点同前页所述。
重要鸡病简介-2
(一)新城鸡瘟 (NEWCASTLE  DISEASE)本病已被养鸡业者公认为最主要的损失原因之一,鸡群死亡率可能高达 100%,而育成鸡的死亡率较成鸡为高。本病之感染源为一种病毒,传播迅速,对不良环境有高度抵抗力;又本病之病毒有很多种类型,在美国地区流行的死亡率较低,被称为美国型,在亚洲地区流行的死亡率较高者,被称为亚洲型。
传播途径:
本病於鸡只间之传播容易、迅速,可经由鼻腔、口腔之排泄物及粪便而传染;也可藉空气或由於机械的方法 ( 例如车船 ) 由一地传至他地,或由飞鸟 ( 例如麻雀 ) 之媒介而传播;康复的鸡也可能带菌而传染给其他鸡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从孵化业者的观点来看一孵化蛋及外壳都可能带有病毒。这些污染种蛋仍会污染孵化机。
病 徵:
新城鸡瘟袭击之迅速几可使全部鸡群於 3 ~ 4日内悉数毙死。另一方面,本病之发生情形也可能非常之温和以致於难以察觉。本病之病徵可能单独为呼吸器病变,亦可能单独为神经性病变,或两者皆具。
新城鸡瘟一般的症状为喘气、咳嗽、嘶鸣、气管发出嘎嘎声,食欲丧失、早期烦渴,在热源附近集挤成堆、以及神经症状。神经症状通常於发生呼吸症状後 1 ~ 2 天出现,约占有鸡群之半数。神经症状包括腿或翼全部或部分的麻痹,进一步的病态是:头垂下於两腿之间或後仰肩上,头部震颤、头颈部回转,步态蹒跚,并有所谓「望星式」之姿态。
最初病徵出现後之三、四天至四周随时皆可能死亡。
成鸡之症状除了产卵率急速下降外,其他较育成鸡为不明显。通常为喘气和咳嗽、食欲废绝,同时产卵率急降至零。且可能休产 4 ~ 6 周。存留於体内的卵排出後呈软壳或变形。呼吸道之病徵一般持续四至十天,雏鸡新城鸡瘟之症状很明显。
虽然神经症状可以用来鉴别雏鸡之新城鸡瘟与其他呼吸器病,但不能分辨某些有神经症状的疾病。正确的诊断有赖於实验室之检查。
解剖病变:
尸体解剖不能与其他呼吸器病辨别。气管含多量黏液,可能有支气管肺炎;气囊通常呈混浊或变为黄色。腺胃、筋胃及小肠可能有出血地区。产卵鸡除了呼吸系统之变化外,卵囊滤泡可能呈不规律及软化,其内容物有流入体腔内之趋势。
预防及控制:
预防新城鸡瘟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与新城鸡瘟同样具有很大的威胁力,因此我们建议接种混合疫苗以预防两种传染病。沙氏药厂出品之新城鸡瘟疫苗及新城一支气管炎混合疫苗中的 BI 株活毒效果优良。( 接种时间请参看接种计划 )
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病鸡群须隔离以预防本病之传播。发病鸡场不能与其他鸡场交通。进雏前鸡舍、设备及四周环境须彻底清洗并用「爱用发克 80」等 Iodophor 类消毒水消毒。
(二)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
本病易由空气或其他疾病而传播,几乎可以立即打击整个鸡群,发病期间约为十至十四日。
病 徵:
幼雏和成鸡之呼吸道均传出杂声,包括气喘、浊鸣音 ( 因气管内粘液增多所引起 )、咳嗽。幼雏常流鼻涕、眼睛潮湿、鼻窦炎肿。鸡只消沉而不活泼,且喜胃聚一角、食欲锐减。有时遭感染之幼雏会有高达 60%死亡率。
患病之产蛋鸡和种鸡其产蛋率急降,且多变形、粗糙、或变成软壳蛋。蛋质差、蛋白含水且卵黄变形。患病後的鸡群很难恢复病前的产蛋率。
解剖病变:
尸体解剖後可发现鼻管、鼻窦及气管有卡他现象,死鸡之气管下部和支气管常有乾酪状栓塞。气囊中通常含有乾酪状物或呈混浊状,但此并非本病特徵,其他许都呼吸器病亦有类似症状。
无产鸡经剖检观察後可发现输卵管受损,或有部分闭塞现象,卵巢外观则呈正常现象。
预防及治疗:
预防接种可迅速产生免疫力,以抵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侵袭。因为新城鸡瘟常随本病而威胁鸡群,所以我们建议以混合疫苗预防两种疾病的发生。
本病一旦发生,便极难以控制,也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受感染的病鸡应尽量使其舒适,提高育雏室内之温度,防止直射风。治疗除了给予抗生素或磺胺剂以外,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剂「维它美」或泡饮禽用电解维它精,可以帮助鸡群早日恢复健康。
(三)鸡痘 ( FOWL  POX )
鸡痘通常有两种类型:(一)乾燥型 ( 皮肤型 ):在鸡冠、脸和肉垂等部位,有小泡疹及痂皮。(二)潮湿型:感染口腔和喉头粘膜,引起口疮或黄色伪膜。皮肤型鸡痘较普遍,潮湿型鸡痘之死亡率较高 ( 可达 50%,但通常不会这样高 )。两类型可能同时发生,也可能单独出现;任何鸡龄都可受到鸡痘的侵袭,但它通常於夏秋两季袭侵成鸡及育成鸡。本病可持续 2 ~ 4 星期。通常死亡率并不高,但患病後产卵率会降低达数星期。
传播途径:
健康鸡禽因与病鸡接触而传染。蚊子与野鸟皆是本病的传播者。虽然鸡痘由病毒引起,但传播却相当缓慢。
病 徵:
(一)乾燥型鸡痘的病变部分很大,呈白色隆起,後期则迅生长变为黄色,最後才转为棕黑色。2 ~ 4 周後,痘泡乾化成痂癣。本病徵状於鸡之冠、脸、和肉垂出现最多。但也可出现於腿部、脚部以及身体之其他部位。
(二)潮湿型鸡痘会引起呼吸困难、流鼻涕、眼泪、脸部肿胀、口腔及舌头有黄白色之溃疮。
解剖病变:
在潮湿型鸡痘中可发现位於口腔、喉头、及气管开口处之粘膜有溃疮现象。这些粘膜上的溃疮很难除去,所以粘膜上常遗留出血裂口。溃疮往往成长而形成乾酪状伪膜。肺部偶而充血而气囊呈混浊状。
预防措施:
鸡只以「沙氏鸡痘疫苗」实施翼膜穿刺法接种。若鸡只处於危险地区,应尽量提早 ( 甚至 1 ~ 2 日龄 )。若补充鸡群於二日龄接种温和鸡痘疫苗 ( 小痘 ),则 6 ~ 12 周龄须再次以沙氏鸡痘疫苗 ( 大痘 ) 补强接种。
(四)传染性可利查 ( INFECTIOUS  CORYZA )
传染性可利查 ( Infectious  Coryza ) 是一种属於呼吸器官的疾病是由 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 细菌所引起的,在 1931 年首先被分离,接着在世界其他地区若干的菌株,陆续被分离证明,目前已知可分为 A、B、C 三种血清型。
就经济学的观点而言,如果鸡只感染此种疾病,鸡场所遭遇的命运可以说比鸡只死亡还严重,因为鸡只不会死亡,不断地消耗饲料,而所产的蛋又少,感染此种疾病的鸡只,淘汰率常高达 20%左右。
传染途径:
最主要的病源是鸡只本身,病鸡鼻腔之泌物,常是感染的最佳媒体,治愈的病鸡,看似健康,而本身常是带菌鸡,同时还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细菌也经常经由器具、设备、工作人员、空气而造成感染。
病 徵:
首先我们发现感染鸡只会打喷嚏,接着可以在鼻腔及窦中发现有黏稠性的物质阻碍着,此种黏稠性的分泌物具有臭味。更严重时,此种黏液变成乳酪状,累积於窦腔及眼睛,使得脸部看起来特别地肿。在某些病例中,肉垂也会肿大。
预防方法:
饲养管理方面必须采取「统进统出」的饲养方式,不同日龄的鸡只不能饲养在一起,使用沙氏「可利查菌苗」的接种可以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重要鸡病简介-4
(八)甘保罗病 传染性滑氏囊炎( GUMBORO DISEASE ;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
甘保罗病 又称为传染性滑氏囊炎,或传染性粘液囊病 是一种经常发生於 50 日龄以下小鸡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目前已知全世界各主要鸡只生产地区皆有此病存在。由於本病病毒对於消毒剂或是一般清洁方法的抵抗力都很强,因而一旦发生了本病,病毒就能永远存在该场内。虽然病毒的毒力可能有变异 有时会变强,有时野外毒力也可能减弱,但是病毒却长久存在,极不容易清除。
本病的潜伏期相当短 实验室接种显示接触 24 小时之内就能感染,而 2 ~ 3 天之内就能出现临床徵状。临床病徵通常发生於 3 ~ 6 周龄的小鸡,但 3 周龄以下或 6 周龄以上小鸡很少有临床病徵。典型临床症状常呈突发地逆羽、水样下痢、震颠等等,其後小鸡变得沉郁、衰颓、不愿被移动。另外,早期白色下痢便往往也引发啄肛的现象。死亡率在 20%以下,但感染率则为百分之百。病程约 5 ~ 7 天,蛋鸡似乎要比肉鸡更易感染,死亡率也稍为高一些。感染的早期,滑氏囊呈肿大,甚至有出血的情形,而感染 6 天之後,肿胀会逐渐消失,接着滑氏囊开始萎缩。有时本病会被误诊为球 病,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早期感染 破坏鸡只免疫系统,造成对疾病抵抗力及其他疫苗免疫力的降低
远较上述病情见严重得多的是,甘保罗病毒对於鸡只免疫系统所造成的损害。使小鸡免疫系统受到永久性的破坏,不但使小鸡对抗其他疾病的能力要大为下降而易罹患其他疾病,并且对於接种疫苗的免疫效力也会大为降低。此型的甘保罗往往发生於 21 日龄以下的小鸡,由於其临床症状轻微,甚至外观完全正常,更使得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本病的感染。破坏免疫系统型甘保罗病 ( 次临床型甘保罗病 ),对养鸡业者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更重大的影响。
鸡只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主要产生免疫能力的器官,是滑氏囊以及胸腺。滑氏囊制造构成体液免疫的 B 细胞,而胸腺则生产构成细胞免疫的 T 细胞。幼龄鸡只的滑氏囊及胸腺均是被“ 设定 ”为产生主动免疫的器官。甘保罗病毒 ( IBDV ) 不仅会攻击滑氏囊,也会对胸腺造成损害。如果 3 周龄以前发生感染,那麽这种损害就会终生存在。但如果是 3 周龄以後才感染本病,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是暂时性。而可在感染之後 2 ~ 3 周恢复。因而,对於 3 周龄以前的小鸡,我们必须加以有效的预防。
利用移行抗体来避免初生雏的早期感染
由母鸡所获得的被动免疫移行体,在防止小鸡早期感染上甚有帮助。我们可以藉着使母鸡保持高强移行抗体的方法 美国沙氏大药厂已开发成功了一种种鸡用的死毒疫苗 ( BURSINE - K ),可以藉着种鸡接种 ( BURSINE - K ) 使初生初雏获得高力价移行抗体,而免於感染甘保罗病。由於移行抗体的半衰期仅 3 ~ 4 天,要使小鸡体内有主动免疫的能力,仍需於适当日龄再接种甘保罗活毒疫苗。
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关系甘保罗防疫计划的成败:
制造甘保罗活毒疫苗必须考虑的因子相当复杂,尤其是采用的毒株要有适当的最佳免疫效果,却又不能毒力过强而导致接种後会损害到滑氏囊本身。一些反应过强的毒株 ( Hot - strain 型 ) 制成的疫苗,使用不当会伤害到小鸡,而过弱的毒株,效果较差,免疫力也不稳定。沙氏大药厂所开发的甘保罗活毒疫苗,采用乔治亚大学所分离的 Lukert 株加以弱毒化处理,开发过程中曾在美国 11 家大规模种鸡、蛋鸡、肉鸡场进行过长期时间试验,证明绝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而免疫能力非常好。许多场里都证明了使用甘保罗活毒疫苗後,鸡只增重及存活率都较未使用疫苗的对照组要好得多。这是因为使用了甘保罗疫苗,对许多不显性感染的疾病,以及未知因予疾病的抵抗力要增强了许多之缘故。直到不久以前,在美国还有许多人依赖野外毒,或强毒力的疫苗来免疫 这样做当然甚为不妥,因为会使甘保罗病的因子长期保存在鸡群里。但是现在我们已可以应用新开发的高免疫力,高安全度的沙氏甘保罗。
甘保罗的防疫计划应考虑的各项因素:
甘保罗的防疫计划稍复杂些。当我们拟定甘保罗接种计划的时候,我们最好能确知该批亲代母鸡抗体的强度。为能达成有效的主动免疫,关键在於接种时被动免疫的抗体要低,以免疫苗的作用受到移行抗体的影响。如果小鸡体内还有大量移行抗体存在时就予以接种,活毒疫苗将不会发挥完整的免疫效果;如果太晚接种,或是移行抗体以降到很低的时候才接种,小鸡就有感染本病的危险了。
如果亲代种鸡能予以免疫 ( 沙氏大药厂已研发制出甘保罗死毒疫苗推荐於 16 ~ 18 周龄接种於种鸡 ) 可使整个产蛋期间的抗体都保持一个相当高而稳定力价。例如说在第 35 周所生的蛋与第 50 周所生的蛋具有等量有效的移行抗体,则小鸡首次活毒疫苗接种 ( 1 ~ 4 日龄 ) 可以免去。
研究人员已获得结论,种鸡在 3 周龄前接种活毒疫苗,8 ~ 11 周龄在泡饮活毒一次,产蛋前 3 周再补强接种油性死毒疫苗一次,则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免疫效果。第三次的油性死毒补强注射能引发“ 回亿现象 ”,而使整个产蛋期内皆有甚高的免疫抗体。他们并且比较过,若种鸡补强接种使用活毒,则效果不如油性死毒,因为抗体下降很快,无法在整个产蛋期都有高力价免疫力。如果小鸡的亲代母鸡都已有完整的免疫,那麽我们建议小鸡仅做一次活毒饮水接种。上述的推荐乃基於整个鸡群被动移行抗体的强度,以及 IBD 抗你的半衰期而做的整体考虑。
如果我们对於亲代种鸡的历史不清楚,或者小鸡的来源不相同,那麽我们接种的方法就要改变。一般来讲,约 5 ~ 10% 小鸡的移行抗体都很低,甚至完全没有防止感染的能力。而且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天要增加 5 ~ 7%小鸡沦为易感染群。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 1 日龄就需接种活毒疫苗,14 ~ 18 天前後再接种一次。必要时,21 ~ 18 日龄进行第三次接种。当然如果该地区病毒毒力并不很强,在 14 ~ 18 日龄时接种一次即可。
鸡场应按个别的需要调整防疫计划:
接种的时间,可能依地区之不同而有差异。但是“ 为何 ”以及“ 何时 ”接种的观念却是一样的。在後面,我们提供一个约略的防疫计划供做开始控制甘保罗病的一个参考。各位可以酌参各场的实际情况加以修订适切的接种计划。
甘保罗病 由一种散布极快,对外界抵抗力极强的病毒引起:
By rapid - spreading resistant virus
鸡甘保罗病,有称为传染性滑氏囊炎 IBD,是以侵犯鸡滑氏囊,淋巴系统坏死性变化为主徵之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近年来的报告指出,由於本病引起抑制抗体产生而造成诱发他病疫苗失效及使他病增加严重性等,因而受到相当重视。为养鸡界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本病病原为 IBD 病毒,对外界的感染具有极强的抵抗性。对一般消毒水、清洁剂的抵抗力亦很强,因而基於此性质,一度感染传染性滑氏囊炎的鸡场,病毒 ( IBDV ) 往往长期残存,连续成立感染,极不易清除。
本病已知不论临床型 ( 湿性 ) 感染,或次临床型 ( 不湿性 ) 感染均已遍布全世界所有养鸡场的国家。日本方面确认 1964 年侵入的 IBDV 病毒,在极短时间内漫延全国,现已几乎侵润於所有鸡群 ( 1982 年,板田雅哉 )。国内方面的报告亦指出,台湾地区甘保罗病的阳性率相当高。
临床型 ( 湿性感染 ) 甘保罗: Clinical form
通常发生於 3 ~ 6 周龄的小鸡,典型的症状包括突发性地逆羽、白色下痢、沉郁、震颤、啄肛等等。感染率高达 100%,而一般死亡率不高,复原相当快。整个病程约 5 ~ 7 天。
次临床型 ( 不湿性感染 ) 甘保罗:一个无声的杀手!
Sub - Clinical form , a quiet killer!
外表正常,而实际滑氏囊炎免疫系统已受损。
鸡只的免疫中枢有二处。气管两侧有 7 对淋巴组织,称为胸腺 ( Thymus )。另一为位於鸡泄殖腔背壁的滑氏囊 ( F 囊 ),抗体便由此分化产生。胸腺与滑氏囊为鸡免疫机构的中枢器官。另外在眼下有哈德林腺 ( 副泪腺 ) 亦为重要淋巴组织,但此部位产生的防御主为对呼吸性感染局部免疫主要机构,而滑氏囊及胸腺即正是 IBDV 甘保罗病毒所攻击的标的器官! 学习了 :lol 你自己看完过 顶下 学习了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