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浆膜炎的症状、病因和预防治疗
简介鸭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尤其是鸭蹼伤口感染、天气剧烈变化更容易引发。
症状
典型特征就是病鸭的眼、鼻分泌物增多,排黄绿色稀便,运动失调,头颈战栗和昏睡,不愿走动,捆挤成堆。2-6周龄的中鸭大多数表现两腿软弱,不能站立,全身发抖,频频点头或头颈左右摆动,身体后翻或侧向一侧,挣扎时不停地拍打两翅,后蹬两腿。慢性病例,头颈歪斜,呈转圈运动,吃食困难,逐渐消瘦死亡。解剖会发现全身浆膜表面均匀覆盖有纤维素渗出,尤以心包腔内和肝脏表面最为明显。
颈部瘫软、摇晃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体重减轻和淘汰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病症病原
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胞,不能运动,纯培养菌落涂片可见到菌体呈单个,成对或呈丝状,菌体大小不一,瑞氏染色菌体两端浓染,墨汁负染见有荚膜。最适合的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鲜血 绵羊、琼脂平板、胰酶化酪蛋白大豆琼脂培养基等。该菌根据琼脂扩散试验分为8个血清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保护性。
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感染鸭,火鸡、鸡、鹅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它应激因素等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经蛋传递可能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该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
预防措施;
鸭子浆膜炎最主要的是要做好预防工作,改善鸭场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尽量减少不良应激,建立合理完善的消毒和防疫制度。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各种佐剂的灭活苗,采用灭活疫苗免疫鸭群,一般需要免疫两次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力,肉鸭在7~10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每只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2~0.5毫升,相隔1~2周后进行二免。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较多,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流行的血清型有所不同,甚至同一鸭场、同一批鸭群也可能同时存在多个血清型,而且本病常常继发大肠杆菌病,因此有条件的鸭场可针对当地流行血清型,自行筛选相应同型菌株研制疫苗,或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制作多价“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治疗措施:
鸭浆立克—鸭浆膜炎特效药
每袋100g兑水500斤。重症400斤,不需加量,连用3-5天
采用这种方式治疗的病例收到的治疗效果:
1、鸭浆膜炎,用药后两天明显见效,正常一天见效。
2、顽固性泻痢速效药,用药一天即可见效。
3、对头孢、丁胺、庆大等无效的顽固性大肠杆菌,用药一天见效。
山东久旺科技www.jiuwangyaoye.com,电话18866466929,QQ151179024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