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管的气囊和没有血管的组织
气囊有没有血管?机体内能正常生长的组织是不是都有血管分布?没有血管的组织肯定不会发生炎症吗?这些都是大家时常争论的话题,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教科书里或被实证。
气囊是有血管的,只是相对较少,这在解剖学上已被实证。
机体内有不少组织没有血管,它们生存的很好,如软骨、玻璃体等。请千万不要纠结于“没有血管就没有营养供给”,它们的营养是通过组织液的扩散得到的;同样的道理,这些没有血管的组织也会发生炎症,如软骨炎、玻璃体炎,白细胞的游出和化学趋化物质的释放都是通过组织液来进行的。 其实好多话题的答案就在教科书里,只不过大家热衷于钻研疑难杂症,反而把这些基础理论给忽略了。 有的朋友说基础理论没有什么用,发表在论坛只是为了显摆!此言错矣。
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恐怕连一本《禽病学》都不能读懂,研究疑难杂症很可能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如大家争论的肾型传支的水泻问题,《禽病学》上病理组织学上已经明明白白地说了,是肾小管“漏”了。就不要纠结于水是否来自于肠道了。
还有某位专家发明的那个“流感肺”,不就是一个淤血水肿嘛。禽肺病毒和鼻气管鸟疫杆菌等都会出现这样的病变,原因就是肺毛细血管收缩、组织缺氧、内皮细胞受损、微血管纤维素栓塞、继而播散性凝血罢了。 再有前几日和东海居士叫板的那个酸碱平衡障碍的问题,这绝对不是毫无用处的显摆。
严重的感染、休克、缺氧和腹泻都会造成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如果得不到纠正会延误治疗甚至挂掉的。
这就需要视情况补充小苏打、平衡液和葡萄糖。 最急性的禽霍乱见不到明显病变,那它们因何而死?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休克的发生机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最有意义。 基础最有意义。
您说的太正确了 论坛中很多印象派,想当然的看病,想当然的用药 分析的很有道理,理论和实践结合对养殖和疾病诊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基础很重要啊 这些年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只顾捉膜疑难病了,把很多基础知识都忘记了 潇湘雨竹老师说的太对了,基础的东西确实是最重要的,人们往往注重了一些外表现象而相当然的确定认为是这个原因,但这个原因往往正是错误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