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英 发表于 2014-5-5 10:33:24

中兽药理论及使用原则

中兽药来源于中药,是历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和延伸发展。那么,什么是中药呢?由于中药的来源是动植物和一些矿物等,但又以植物类居多,所以也被称为中草药。而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并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的,能够充分反映我国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若干特点的药物才被称为中药。这其中就具备了中药在使用中的一些理论和性质,以及它独特的应用形式,是医学理论的升华,而不是简单的中草药。
中药的性能,也就是每种药物的性质和功能,其中包括药物的性质、味道、作用部位和趋向,以及补泻功能和有毒无毒等几个方面。但性和味则是中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使用依据,离开了性和味,那么中药在医疗实际中也会失去它的本来作用。
一. 中药的性和味
中药的“性”即性质,也叫四气,分别是寒、热、温、凉,其中寒凉是一类,温热是一类,有着性质上的区别。除了寒热温凉四气以外,还有一个“平”性,但也因为其多少也具备一些寒热偏性,所以习惯上扔称为四气。中药的四气在疾病治疗中的意义,《内经》中曾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说,就充分说明了中药的使用原则。比如,疾病的性质是热,那么就需要根据其热势的程度,而选择有寒凉性质的药物。同样,如果疾病的性质是寒,也要根据其程度的轻重而选择具有温热性质的药物。这是中药使用的基本法则,不可违越。
中药的“味”通常说就是药物的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五味,它与药性一样,也是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实,中药的味还有淡、涩两种,只不过是此五味是最基本的,而淡、涩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和很难辨清的两种。因此习惯上扔称为“五味”。中药的“味”代表了药物的作用趋向,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药味相同其作用也相同或相近。比如,酸有收敛和固涩的作用,苦有泻下和燥湿的作用,甘有补益和缓急的作用,辛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咸有软坚和散结的作用等等,也都是药物作用的一种共性。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味两个方面的作用,性相同而味不同其作用也明显不同。比如,同为寒性药物,但一个是辛寒,一个是甘寒,辛寒者有发散表热的作用,而甘寒则有清内热、益阴的作用。反之,味相同而性不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明显的区别,如同是辛味,但其中一为辛温,一为辛寒,辛温可解表散寒,辛寒可疏散风热。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不可将性和味孤立地看待,应该加以综合的理解和认识。
二. 中药的归经
    归经,简单的说就是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作用的趋向性,或者说是只对某脏腑、经络作用明显而对其它脏腑、经络无作用或作用较小。也就是药物对机体作用的选择性,或者靶向性。它是以中兽医学的脏腑理论、经络学说为基础,以临床治疗为依据。因为,机体的病理症状实际上就是脏腑、经络对疾病的反应,亦即疾病对脏腑、经络伤害的表现。因此,运用中药的归经理论,可以有选择性的、准确地用药,以达到治疗目的。归经理论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点:1.它有助于临床选择适宜的药物,使药物的作用有明显的针对性。2.有的药物能够治疗多种病症,以归经为主线可以执简御繁,即有利于理解药物的功能,又有利于记忆药物的特性。
药物的归经和四气、五味共为中药的性能,运用药物的归经应该结合四气、五味共同参考。归经与四气、五味的关系是:四气、五味可针对于病性,归经可针对于病位。比如风寒表证,其病性为寒,治疗需温需散;病位为表,治疗需选归肺经的药物。那么麻黄味辛性温,可归肺经,温可驱寒,辛可散邪,而肺主皮毛(表),因此可用。当然,根据证候的不同也可选择其它的药物。
三. 中药的使用原则
中药在疾病临床中有着广泛的优势,但由于自身理论的特性,使用中也应严格遵循其方式方法,以达到合理选药,正确运用。其中第一便是药物的配伍问题,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轻则减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配伍的内容分别有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关系(这些内容很多资料中都有,篇幅所限,此处略去)。在这七种配伍形式中,应用最多的和最理想的组合形式是相须。相须的意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到一起,其作用效果增强。比如麻黄与桂枝的配伍就是相须为用,使发汗解表的作用增强,还有桑叶和菊花、银花与连翘等等都是相须为用,增强治疗效果。另外,药物的配伍还有味与味转化的问题,也就是两种味组合可改变原有的性质或功效,也是需要掌握的。比如“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这在《伤寒论》所载桂枝汤中体现的非常突出。桂枝汤中有桂枝(辛)、白芍(酸)、炙甘草(甘),它的组合原理是:桂枝与炙甘草辛甘化阳,白芍与炙甘草酸甘化阴,从而体现了驱邪敛阴,调和营卫的治疗思想。
对于中药的应用,除单味药使用外,两种药物以上的就会出现配伍关系,因此,应该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例如鸡的呼吸道疾病,在准确辩证的基础上,首先就应该考虑归肺经的药,然后再考虑疾病的寒热性质选择药物。疾病属于风寒的,可选用麻黄、杏仁等;疾病属于风热的,可选用银花、连翘等。至于药味,大多辛味药物也都归肺经,有解表的作用。再比如,鸡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因为大都具有温热性疾病表现,所以,大部分的清热解毒类药都可以相机使用,但一定要掌握药物的归经理论和配伍关系,不可将方剂搞成药物的堆砌,而失去治疗效果。
作者:王留英
此文发表在《兽医导刊》2014年第4期第45页“老王说中药”栏,转载注明

羚羊 发表于 2014-5-5 11:15:40

zhanghr122 发表于 2014-5-5 11:18:26

老僧写的东西太深奥了,得耐心看

养殖事业部 发表于 2014-5-5 13:30:59

问心无愧 发表于 2014-5-6 13:45:42

对中医不懂,无法讨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兽药理论及使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