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炎
伊宁市养殖户饲养的900羽罗曼雏鸡,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经采用聚肌胞、金蟾健囊散及利巴败毒散治疗3天,停止死亡,此次发病共死亡雏鸡354羽,死亡率为39.3%。1 发病情况?该养殖户采用架上网格平养育雏,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MD液氮疫苗,2~4日龄使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混合饮水,从第6天上午发现个别鸡精神萎靡,远离鸡群,晚上发现死亡6羽,第2天死亡80羽,第3天死亡175羽,死亡呈急剧上升趋势,第9天确诊为雏鸡IBD,遂用药治疗,第10天病情基本控制,第11天停止死亡,继续给药1天,全群逐渐恢复正常。
2临床症状?
起初鸡群饮水量增加,采食量下降,精神尚好,之后发现少数雏鸡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第2天早上近2/5精神出现萎顿、懒动,排出白色或黄色水样粪便。部分雏鸡无神、嗜睡,怕冷,羽毛松乱、无光泽,皮肤干燥,以喙着地。有的伏于地上呈现昏迷状态,肛门附近无粪便粘涂或少数出现肛周羽毛被粪便污染。?
3 剖检变化?死亡鸡喙部呈紫色,尸体脱水,胸肌、腿肌色泽暗,未见出血斑点,法氏囊微肿大,黏膜潮红,有的呈点状出血,肝脏略肿大,呈灰色,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褐黑色的出血坏死带,肠黏膜出血,卵黄吸收良好,其它未见异常。?
4实验室诊断
无菌采取肝脏、脾脏、心脏血液接种血平板和普通肉汤培养基,72 h未见细菌生长。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为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6小结?
1 10日龄雏鸡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笔者临床工作中遇到了3次群发,前2次因发现早、治疗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本次因为发现与诊断较晚,才导致如此高的死亡。?
2 综合3次的发病原因,可能为母源抗体不足。另外育雏时舍温不恒定以及禽舍中有强毒持续存在,也是早期暴发IBD的原因之一。
3 对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剖检变化,文献多认为腺胃有出血,肝脏无明显变化,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多次遇到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坏死带和肝脏有异常发灰的病变,最后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炎的。因此,笔者认为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坏死带及肝脏异常发灰,可能是某些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诊断依据。 经验啊 :) 近几年传染性法氏囊的流行表现很多新特点.
1 发病日龄提前,有的在一周龄内句发病..
2 流行病程延长,病程长的达20天.
3 重复发病,有的蛋鸡或土鸡反复发病2-3次.
3有的鸡群表现急性流行,发病急,流行快.
4高死亡率,有的急性鸡群死亡率高大40%以上.
急性病例往往发病快死亡率高,但相对病程短,恢复快..楼主描述的病例就属于这种情况...楼主的治疗措施对疾病有一定作用,疾病得以控制是否是药物的作用值得探讨. 是典型法氏囊吗? 为什么不注射卵抗呢 怎么发现这么晚,法氏囊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啊 越来越不好养了! 是啊,现在真是多难之秋啊。这些都是咱养殖户的惨痛经验啊 庆大这时不宜使用 是啊,传染性法氏囊很好看出来啊!
卵黄抗体紧急接种啊! hehe 楼主你太厉害了,忽悠了一大堆的人,你说的外观和解剖是有些对不上号的。也许是你没写。了解了解 :):):):):) 第二天死亡80羽时还没有一点法氏囊的剖检症状?第9天才发现是不是太晚了?本来可以死少很多鸡的 引用第13楼kgs于2008-07-16 17:01发表的:
第二天死亡80羽时还没有一点法氏囊的剖检症状?第9天才发现是不是太晚了?本来可以死少很多鸡的
是晚了,任何治疗效果不会太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