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巴氏杆菌病诊断
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一)、病料采集肝、心、心血或局部病变组织。
(二)、检验程序
1.染色镜检 取病料涂片或以组织脏器新鲜切面压印,滴加几滴甲醇,作用2—3min,自然干燥,然后以瑞氏或美蓝染色镜检,可见呈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
注意:在检查病料涂片时,只看到少数两极浓染的细菌,不能立刻就诊断为巴氏杆菌病,必须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综合诊断,因为可能是健康带菌者,另外其他细菌也可能有两极着色的现象。
2. 分离培养 用无菌操作法采取病死禽的肝脏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和普通肉汤培养基中,置37度温箱中培养24h,可见在血琼脂平皿上长出圆形、湿润、表面光滑的露滴状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边缘整齐;在普通肉汤中呈均匀混浑,放置有粘稠沉淀,振摇时沉淀物呈瓣状生长,表面有灰白色菌环。
3.生化试验 以接种针钓取纯培养的菌落于生化试管内,37度培养24—48h,可见如下结果:
表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
培养基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甘露醇 甘露糖 山梨醇木糖乳糖 肌醇 水杨苷
反应
+ + + + + - - - - -
培养基
尿素明胶M.R V.P 靛基质菊糖鼠李糖硝酸盐还原氧化酶 接触酶
反应
- - - - + - - + + +
培养基
运动力溶血 麦康凯生长 水杨素
反应
- - - -
4.动物试验
取24h肉汤纯培养物(或将病料用生理盐水制成1:10的悬液),接种小白鼠皮下或腹腔注射,剂量0.2ml/只,如细菌为强毒巴氏杆菌,感染动物于24h内死亡,动物死亡后,应立即剖检,取其心血、肝、脾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或作分离培养。
若进行病原性检查,可用该菌的24h肉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日龄的鸡,如细菌为强毒巴氏杆菌,感染动物于24—48h内死亡,出现典型的症状和病变,从病变内脏中可分离到该菌。
5.禽巴氏杆菌的鉴别
表禽巴氏杆菌的鉴别(生化特性)
菌名
项目
多杀性巴 鸡巴氏 溶血性巴 鸭瘟巴氏 耶新氏属巴
氏杆菌 杆菌 氏杆菌 杆菌 氏杆菌
阿拉伯糖
-U - - - +
糊精
-U + -U - +
卫矛醇
-U - - - -
果糖
+ + + - +
半乳糖
+ + + - +
葡萄糖
+ + + - +
甘油
+U + + - -
肌醇
- V +U - -
菊糖
- - - - -
乳糖
-U - +U - -
麦芽糖
- + -U - +
甘露醇
+ + + - +
甘露糖
+ + + - +
蜜二糖
- +
茧蜜糖
-U +U +U - +
棉子糖
-U + V - -
鼠李糖
-U - - - +
水杨素
- - - - +U
山梨糖醇
+U V + - -
蔗糖
+ + + - +
木糖
+U - +U - +
明胶
- - - +U +
溶血
- - + - -
硫化氢
+U +U +U - V
吲哚
+ - - -U -
石蕊牛乳
- - SI.酸U SI.碱 SI.碱
麦康生长
- - +U - +U
运动
- - - - +(25℃)
甲基红
- - - - +
硝酸盐还原
+ + + - +
尿素酶
- - - V +
注:U=通常;V=易变;SI.=凝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