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群“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区别
秋冬季节 鸡群“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虽一字之差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风热感冒发热而不恶寒,肢体比较伸展;其因伤阴,所以初期饮水量会增加,鸡体多表现为脱水的症状;风热感冒多为咳嗽较清亮,但不会有“康复”的假象,一般发病初期1天~2天采食量下降迅速,甚至减半出现。风寒感冒由于恶寒、肢疼,引起鸡群精神沉郁发蔫,运动不畅,下肢寒冷上部热(因寒邪多侵害下部);风寒感冒由于伤阳,所以初期多不渴不贪水;呼吸道症状较沉闷,如呼噜,其中前期早晨和傍晚气温低的时候鸡群精神状态尤为不振,而在气温回升的中午和上午,精神状态比较好,甚至给人有“康复”的假象;初期采食量下降较慢甚至不明显。对于蛋鸡而言,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前期蛋壳颜色都会变淡,只是风寒感冒比较明显;而风热感冒在产蛋率上下降较快。风寒感冒多发于冬季和秋冬交替的季节;而风热感冒多发于夏季和夏秋交替季节。治疗风寒感冒须用辛温的药物,风热感冒须用性凉之药物,使其热邪降低或排除体外。
西医上“感冒”这个病没有准确的名称,如果硬要归类只能趋向于流感,但流感的发病过程和造成的损失与之又有较大不同,现就以产蛋鸡群“温和型流感”的临床表现讲一下。
临床症状一般发病前几天鸡群产蛋率及采食量呈异常升高现象;此后鸡群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初期以打喷嚏为主,然后是明显的湿性罗音、沉闷呼噜声,后期出现间歇性明显的喘鸣音,并于5天~7天后出现陆续的肿头肿脸鸡;粪便先是黄色料粪,然后变稀,即黄绿色稀粪;蛋壳颜色明显变浅白,约占30%,软皮蛋、薄壳蛋比平时多1倍左右;产蛋率每天降4个点~5个点,总共约降20个点~30个点,2周后开始回升,3周~4周恢复至原有产蛋率的90%左右;整个病程,鸡群死亡率较低,死亡鸡以卵黄性腹膜炎为主,但后期因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绝产鸡等淘汰的鸡约占全群10%。治疗采用对症治疗:1.强心--扩张血管,强心醒脑。2.扶正驱邪--提高机体免疫力,排毒解热。3.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4.恢复肾脏功能--中药保肾。
秋季天气转凉,广大养殖户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鸡舍的保温工作,预防鸡群患感冒,同时注意区分“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对症下药,保障鸡群安全。 说的好,注意温差就不会发生。 注意温差就不会发生 说的很有道理,谢谢您的帖子。 西医讲支原体。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鸡感冒了。我们一般专业人员不把鸡感冒做话题探讨。我们谈鸡感冒时就严重了,因为鸡的感冒是瘟病,就是禽流感(欧洲鸡瘟)!一般哺乳动物才谈感冒,因为它们的感冒是良性经过的。采取退热,解表等措施效果明显,很快耐过。 说的很有道理,谢谢您的帖子。 注意温差就不会发生 本无风热感冒!只是疾病的演变!感冒多是风寒!
回 8楼(fei) 的帖子
fei:本无风热感冒!只是疾病的演变!感冒多是风寒! (2013-10-12 13:46)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这个观点我基本赞同,风热感冒理论上存在,实际养殖过程很难遇到 谢谢分享!气温回升症状减轻就不是恶寒了,得温可解的是畏寒。不解的是恶寒。表里之别。恶寒用通阳之法(辛温)。畏寒用补阳之法(温里)。
回 10楼(禽始皇) 的帖子
禽始皇:谢谢分享!气温回升症状减轻就不是恶寒了,得温可解的是畏寒。不解的是恶寒。表里之别。恶寒用通阳之法(辛温)。畏寒用补阳之法(温里)。 (2013-10-13 08:48)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太高深了 看不懂啊求前辈指点下啊 啥叫辛温 啥叫温里啊 风热感冒不是没有,而是入里很快,基本上还没看到大群表证阶段便已入里,所以给我们的印象是鸡没有风热感冒。 另外,鸡的风热感冒往往会与某些传染病共同发生。 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就会转成风热感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