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 发表于 2008-6-19 07:32:57

一些药理学重点(转)

一.拟胆碱药的临床应用
利用本类药物的M样作用进行疾病治疗:缩瞳或治疗胃肠弛缓、食道梗阻、子宫弛缓、胎衣不下、子宫蓄脓、排除死胎、尿潴留。N样作用治疗重症肌无力、箭毒中毒等。
本类药物作用快而强,多数药物选择性小,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应用须谨慎,选择明确的适应症,严格控制用量。过量中毒时,可用阿托品解毒。
二.拟肾上腺素药临床应用
1.休克:去甲肾上腺素药为缩血管药的代表,用于一时未能补充血容量的休克,如中毒性、心源性和麻醉药血管扩张所致的休克,小剂量短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常用于感染性休克,血容量补足,心输出量不足。肾上腺素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
2.收缩血管: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用于黏膜炎症、过敏性疾病,配合局麻药等。
3.支气管平滑肌:肾上腺素用于支气管喘息的急性发作,麻黄碱用于轻症的治疗或预防,异丙肾上腺素作用快而强,但选择性差,心血管不良反应多。
三.局麻作用机理
稳定神经膜,阻碍Na+内流,制止去极化。是封闭Na+的内口,与Na+内侧的受体结合,使Na+通道蛋白构象改变,促使Na+通道闸门关闭。
四.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火酶

(1)水解酶:如 倍它-内酰胺酶 
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2)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酶等将相应的化学集团结合到药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
2.改变靶位结构
(1)改变靶蛋白结构    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倍它-亚基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
(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与倍它—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3)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如:细菌对倍它—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如: 磺胺药
5)其他,入主动外排作用
五.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阿莫西林钠盐和阿莫西林三水化物盐。在碱性溶液中可迅速破坏,应避免与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合用。主要剂型有可溶性粉、片剂、胶囊、注射用粉针、注射用混悬液、注射用油剂和长效注射油剂等。
药理作用:抗菌谱,G+、G-(杆菌、球菌),对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比氨苄青霉素增强2~3倍。与克拉维酸(棒酸)联合应用,可克服它不能耐青霉素酶的缺点,从而增加抗菌谱,扩大临床应用。
药动力学特点:内服的生物利用度是青霉素的5倍,是氨苄青霉素的2倍。
应用:防治家禽呼吸道感染,对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禽伤寒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也有显著疗效。
六.头孢菌素类
1.应用:内服或注射,主要用于宠物,耐药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很少作为首选药。
2.不良反应:过敏。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3.临床应用:第一代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第二代可用于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第三代用于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尿路的严重感染,有效控制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第四代用于对第三代耐药的细菌感染。
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1.化学结构相似
基本结构:糖元+氨基糖(通过氧桥连接)
2.体内过程相似
吸收:为有机强碱,口服难吸收,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浓度高;可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消除:不被代谢,原形肾小球滤过排泄。
3.抗菌谱相似
G-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阴性球菌效差。
G+球菌:对耐药金葡菌有效,对链球菌无效。
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肠球菌、厌氧菌:无效。
4.抗菌机理相似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起始、延伸、终止)——静止期杀菌药
(1)         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2)         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结合,使mRNA上的密码错译,导致异常的、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与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mRNA错译,阻止移位;
(3)         终止阶段:组织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亚基的解离。
5.细菌的耐药机制相似
天然耐药:厌氧菌——药物透过细胞膜为能量依赖需氧过程
 链球菌、肠球菌——细胞壁通透屏障作用
(1)      产生钝化酶:如乙酰转移酶
(2)      细胞通透性下降:如绿脓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
(3)      修饰靶蛋白(P10蛋白):结核杆菌对链霉素耐药
(4)      缺乏主动转运功能:厌氧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
6.主要不良反应相似
耳毒性:损伤第八对脑神经,造成持久性耳聋
肾毒性: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如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肌毒性:氨基糖苷类可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氨基糖苷类与钙离子结合,阻止钙离子参与乙酰胆碱的释放所致
防治:避免与肌松药合用;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和钙剂抢救。
八.链霉素
第一个用于临床,亦是第一个抗结核药。抗菌谱:对结核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强。耐药性:细菌对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临床应用:兔热病、鼠疫——首选(人医)
兽医:肌肉注射,主要治疗结核病及其他全身性感染的疫病,如乳牛结核病。口服,专治肠道疾病,对痢疾杆菌、密螺旋体等致病微生物,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口服链霉素治疗猪、羊、牛、马、犬、鸡、鸭、鹅等畜禽的肠炎、痢疾和猪由密螺旋体引起的下痢病,具有明显疗效。治疗泌尿道感染宜同服碳酸氢钠使尿呈碱性。
不良反应:耳毒性最常见(前庭损害为主),其次为肌毒性过敏性休克,亦有肾毒性。
九.庆大霉素
临床最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多数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较强抗菌作用,是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应用:耐药金葡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所致感染。耐药性维持时间短,停药后易恢复敏感性。不良反应:同链霉素。但对肾脏有严重损害作用,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及延长疗程。
十.卡那霉素
药理作用: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抗菌活性稍强
应用: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金葡菌所致感染。
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大,仅次于新霉素,细菌易耐药
十一.新霉素
药理作用:对革兰氏阴性阳性菌、钩端螺旋体、结核杆菌及某些原虫均有作用,对放线菌、真菌、病毒无作用。是氨基糖苷类毒性最大者,可致永久性耳聋和肾损害。
预防、治疗畜禽肠道细菌性疾病,尤其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
十二.阿米卡星
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其抗菌普较卡那霉素有所扩大,对绿脓杆菌有效。耐酶(钝化酶),对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绿脓杆菌所产生的钝化酶稳定。用于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的细菌感染。
国外用于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尤适用于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也可子宫灌注治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氏菌引起的马子宫内膜炎、子宫炎和子宫蓄脓。
十三.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机制和抗菌特点
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单位在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aa-tRNA在该位置上的联结,从而阻止肽链延伸和细菌蛋白质合成;其次四环素类还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胞内的核苷酸和其他重要成分外漏,从而抑制DNA复制。
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都有效,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对铜绿假单胞菌、病毒与真菌无效。四环素类属快速抑菌剂,高浓度时也有杀菌作用。
十四.氯霉素的抗菌特点
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是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的首选药。对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为杀菌药,对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也有效,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十五.氯霉素的作用机制
与核糖体50S亚基上的肽酰基转移酶作用位点结合,阻止P位上肽链的末端羧基与A位上氨基酰tRNA的氨基发生反应,从而阻止肽链延伸,抑制蛋白质合成。
结合位点与大环内脂类、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十分接近,能互相竞争作用靶点,产生拮抗作用。
十六.氯霉素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一是可逆性血细胞减少,二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与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内线粒体中的与细菌相同的70S核蛋白体有关。也可产生胃肠道反应和二重感染。
十七.喹喏酮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抗菌谱广:G-(绿脓),G+(金葡菌),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
杀菌力强
吸收快,分布广,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阻止浓度高,半衰期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尿中浓度高;
抗菌作用独特,无交叉耐药性
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皮疹、头痛、眩晕
十八.喹喏酮类抗生素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氟喹喏酮类药对人体细胞拓朴异构酶Ⅱ影响较小。
抑制拓朴异构酶Ⅳ:在G+菌中。
十九.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抑菌药,磺胺药的结构和PABA相似,因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TMP对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敏感性>哺乳类二氢叶酸还原酶50000倍。磺胺药+TMP,双重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
耐药机制:通过基因突变或质粒介导产生耐药性。合成过量的PABA。产生低亲和性的二氢叶酸合成酶。降低膜的通透性。改变代谢途径而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各磺胺药间有交叉耐药性。
二十.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全身感染,肌注、静注或内服。一般与TMP合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常用药物有SD、SM2、SMZ、SMD、SMM等。
肠道感染,选用肠道内服难吸收的磺胺类,一般与DVD合用,常用药物有SG、PST、SST

泌尿道感染,选用作用强、排泄快、乙酰化率低、尿中药物浓度高的药物,如SMM、SMD、SM2等,与TMP合用。
局部软组织和创伤感染,SN、SD-Ag。
原虫感染,SQ、磺胺氯吡嗪、SM2、SMM、SDM等,用于球虫病、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猪弓形体病等。
其他,脑部细菌性感染-SD,乳腺炎-SM2。
不良反应:急性中毒,静注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表现为神经症状。
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1周以上,主要症状为:1。结晶尿、血尿、蛋白尿;2。消化道障碍和多发性肠炎;3。造血机能破坏,贫血、凝血延长、毛细血管渗血;4。幼畜、幼禽免疫系统抑制;5。家禽增重减慢、产蛋下降、畸形蛋增多。
二十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一)抗炎:炎症是机体防御内外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保护机制,但过强的炎症反应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非特异性,强,各种原因所致炎症反应均有效。
1)   急性炎症:抑制渗出和细胞浸润,显著减弱或消除炎症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改善全身状况。
2)   慢性炎症: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减轻后遗症。
抑制炎症体征的同时,也降低机体防御、修复功能,引起原发疾病加重,使疾病复杂化。
抗炎作用机理:
(1)      抑制粒细胞进入炎症区域:与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及生物效应有关
(2)      稳定溶酶体膜,减轻炎症时细胞与组织的损伤
(3)      收缩血管,减少渗出
(4)      增加细胞基质对黏多糖酶的抵抗力
(5)      抑制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
(6)      抑制结缔组织增生
(二)抗免疫: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治疗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于免疫过程中多个环节,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
作用特点:抑制巨噬细胞处理、吞噬抗原;抑制免疫母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破坏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并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血液中LC下降
(三)抗毒素: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对抗内毒素,对外毒素无作用;退热;缓解毒血症症状 
(四)抗休克:
稳定生物膜: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形成,防止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内脏血管收缩。
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心血管对儿茶酚的敏感性,血压升高;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解除血管的痉挛,改善微循环。
增强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不能中和毒素。减少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五)影响代谢:升高血糖、促进糖原形成;增加蛋白质分解、抑制合成;促脂肪分解;长期使用致水、钠潴留而引起水肿,骨质疏松。
应用:母畜代谢病:升高血糖、促进糖原形成。感染性疾病:抗内毒素,抗炎。关节炎疾患。皮肤疾病。眼、耳科疾病。引产。休克。预防手术后遗症
二十二.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医源性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长期应用引起的物质代谢及水盐代谢紊乱(皮肤变薄、肌肉萎缩、向心性肥胖)。2)诱发及加重感染:对感染易感性增高。3)诱发或加重胃溃疡(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阻碍组织修复)。4)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水肿和低血钾(留钠排钾作用)。5)骨质疏松(促进骨胶原蛋白分解及降低血钙)、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促进蛋白分解)。6)幼畜生长抑制(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反刍兽怀孕后期使用会造成流产。
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由于大剂量GCS反馈抑制ACTH分泌,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功能不全。2)反跳现象:指症状控制后,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而出现的原有症状的迅速出现或加重。
注意事项:1)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合理使用药物,防止滥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2)禁用于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糖尿病、骨软症、骨折治疗期、角膜溃疡等,不得用于疫苗接种期、妊娠期;3)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必须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配合使用;4)能抑制变态反应,对代谢和血细胞有较大影响,故在用药期间可影响实验室诊断,应予注意;5)不能长时间使用,停药要慢慢减量。
二十三.

病原
疾病
首选药物
其他药物
葡萄球菌
化脓、乳腺炎、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心内膜炎等
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
恩诺沙星、氨苄西林、氟苯尼考SM2等
链球菌
同上及肺炎
同上
同上
其他:猪丹毒杆菌、破伤风梭菌、产气夹膜杆菌等

同上
同上
大肠杆菌
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膜炎等
环丙沙星、庆大霉素、SMZ

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及其他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沙门氏菌
肠炎、下痢、败血症、流产等
氟苯尼考、环丙沙星
强力霉素、氨基糖苷类、及其他喹诺酮类、SM2

巴氏杆菌
霍乱、肺炎、运输热等
链霉素、恩诺沙星
其他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土霉素、SM2

绿脓杆菌
创伤感染、泌尿道、呼吸道感染、败血症、乳腺炎等
多黏菌素
庆大霉素、羧卞青霉素
支原体
猪喘气病、禽慢性呼吸道病、牛肺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泰妙菌素
其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真菌
曲霉菌性肺炎、念珠菌病、鹅口疮等
制霉菌素
克霉唑
二十四.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严格掌握适应症,不滥用抗菌药物;剂量足,疗程够;避免局部用药和不必要的预防用药;病因不明时不轻易使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株感染应用敏感药物或联合用药;尽量减少长期用药。
二十五.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目的:扩大抗菌谱、减少用量、增强疗效、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指征: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感染。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必须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和机理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组合。

八年 发表于 2008-6-19 08:42:40

LZ可否提供.doc格式文档,不胜感激!

cowboy2 发表于 2009-5-14 14:54:13

楼主辛苦了。无私奉献,可赞

标准兽医 发表于 2009-5-15 14:02:32

好贴,顶一下楼主

洪哥1988 发表于 2009-5-17 09:47:31

楼主辛苦了。

zhang900900 发表于 2009-5-19 23:09:31

楼主辛苦了。谢谢

ndyzlwx 发表于 2009-5-27 10:04:22

引用第2楼cowboy2于2009-05-14 14:54发表的:
楼主辛苦了。无私奉献,可赞


dy小董 发表于 2009-5-27 10:17:42

谢谢你辛苦了

热呼呼 发表于 2009-5-27 15:07:16

楼主辛苦了。谢谢

zhhtzhhx 发表于 2009-5-31 09:51:34

暖阳 发表于 2009-6-6 08:22:49

楼主辛苦了好好学习

任健 发表于 2009-6-6 13:42:11

引用第2楼cowboy2于2009-05-14 14:54发表的:
楼主辛苦了。无私奉献,可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些药理学重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