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之乡考察记——突泉县禽产业发展现状、措施及方向
序言:说起内蒙,自然少不了蓝天白云,少不了成群的牛和羊,少不了载歌载舞的民族习俗,这些都是我们能联想到的。但,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内蒙突泉有如此深厚的白羽肉鸡文化,想象不到这里建有一个精致的白羽肉鸡博物馆。
此次考察之行,得益于今年4月份鸡病专业网在沈阳主办的“肉鸡行业和肉鸡放养企业(龙头)发展趋势探讨高峰会”的牵线,此次会议突泉主抓农业的王县长带队参加,并在会议上有了相邀参观的约定。在这之前,王县长已经是鸡病专业网的常客,从王县长2008年带领突泉人民发展肉鸡产业伊始,就每天关注鸡病专业网的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办公室冯主任也是。
9月7日,在常春藤智库的组织下,考察活动启程。根据安排,本次考察活动由常春藤智库、鸡病专业网、潍坊富言禽病研究所、畜牧大集网四家单位7人组成,分别从郑州、山东、北京出发,最终在内蒙突泉汇合。内蒙的高速公路并不宽,我们经过很多地方是两车道或四车道,但由于地广人稀,公路并不拥挤。
---------------------------------------------------------------------------------我是分隔符--------------------------------------------------------------------------------------------------
突泉县禽产业发展情况
突泉县位于兴安盟西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过渡地带。总面积4889.5平方公里,辖6镇3乡,188个行政村,人口31.5万,其中农业人口24.6万,耕地217万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61元,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扶持的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近年来,针对财政穷县、人均耕地少、资源匮乏、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现实,围绕盟委盟行署“加快四个转变、建设四大基地”的总体思路,我县着力培育禽产业,坚持“一业为主,率先突破”,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集约的现代农业转变,通过五年的努力,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成为全区肉鸡养殖第一大县,2012年被中国特产协会命名为“白羽肉鸡之乡”,并在工信部注册了网络域名。
一、突泉县禽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地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以来,我县把禽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截至2012年末,全县肉鸡养殖规模小区总数达到97个、专业村32个,标准化鸡舍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肉鸡养殖能力达到5000万只。五年来,我县克服财政困难坚持对禽产业基地建设进行扶持,每平方米标准鸡舍补贴60元,累计投入补贴资金6000余万元; 2013年,我县又规划禽产业用地20万平方米,进一步推动禽产业提档升级。到“十二五”期末,全县鸡舍面积计划达到200万平方米,肉鸡养殖能力计划达到1亿只,禽产业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二)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在加快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按照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投入财政引导资金8000余万元,相继引进福润禽业、安达牧业、松森牧业三家龙头企业,禽产业形成了基地养殖、种禽饲养、鸡雏孵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培训指导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2008年引进江苏雨润集团,投资1.87亿元,建成福润禽业公司肉鸡屠宰厂,年可屠宰肉鸡3000万只。2009年引进吉林安大集团,投资3.98亿元,建成安达牧业公司15万套种鸡场、18万吨饲料厂、1500万只鸡雏孵化厂、3000万只肉鸡屠宰生产线、40万套种鸡场和养殖技术培训中心。2011年4月引进辽宁松森牧业公司,投资1.33亿元,建设30万套种鸡场,3000万只鸡雏孵化厂、18万吨饲料厂。全县种鸡养殖规模达到85万套,饲料加工能力达到36万吨,鸡雏孵化能力达到4500万只,肉鸡屠宰能力达到6000万只。
(三)龙头企业带动效果明显。突泉县的禽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产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促进了我县肉鸡产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内蒙古安达牧业有限公司入驻以后,在产业推进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养殖户只需要提供养殖场所、养殖人员,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饲养管理,安达牧业向养殖户赊销鸡雏、饲料、药品,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保底价回收毛鸡,回收毛鸡时企业再扣回投入成本,为养殖户减少流动资金投入,降低了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近期受“速生鸡”事件和H7N9禽流感的影响,肉鸡市场一直低迷,安达牧业仍然坚持每斤4.6元保底价回收政策(近期市场价4元左右),企业投入近千万元,承担市场风险,让利于养殖户,保证了养殖户的效益和养殖积极性,为突泉县禽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养殖效益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单只肉鸡成本约24.5元(鸡雏3.5元,饲料16.5元,防疫1元,燃料费1.5元,水电0.8元,人工1.2元);肉鸡饲养周期为50天,每只出栏重量约5.5—6斤左右,按平均价每斤4.6元计算,售价约27元,每只鸡利润2.5元左右。每平方米鸡舍单批可饲养9只,560平方米标准鸡舍每批可饲养5000只,每年可饲养5批、25000只。每座鸡舍年收入可达6.25万元。到“十二五”期末,我县肉鸡养殖能力计划达到1亿只,按每只利润2.5元计算,可获利2.5亿元。
二、采取的主要做法
(一)行政主导,增强产业发展推动力。一是专项推进。县委、政府成立禽产业专项推进组和禽业协会,聘请专家编制规划,每年年初确定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二是强化考核。制定考核办法,严格考核监督,业务部门专业验收、县四大班子拉练检查。各乡镇年度考核1000分当中,农业产业富民工程占200分,而禽产业分值就达到80分,让主导产业“唱主角、坐正席”。三是化解养殖风险。协调中华联保险公司开展鸡舍保险业务,县乡财政给予保费补贴。设立肉鸡养殖风险基金,县乡财政、龙头企业、养殖户共同投入,发生重大疫情、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较大时,对养殖户进行补贴,四方联保降低肉鸡养殖风险。
(二)多元投入,破解基地建设资金瓶颈。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整合资金育产业,解决基地建设“高投入”问题。一是财政补贴,县财政每年投入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标准鸡舍每平方米补贴60元。二是整合资金。围绕禽产业编制、申报项目,整合捆绑整村推进、土地整理、能源沼气、危房改造、卫生厕所、广播电视等涉农项目资金累计达2300万元。三是贷款融资。成立担保公司,每年吸纳银行贷款1100万元投入肉鸡养殖基地建设。
(三)龙头拉动,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引龙头”,福润、安达、松森公司落户后,县委政府成立了联络小组,由一名县领导专门为企业协调服务。引导企业向养殖户赊销鸡雏、饲料、药品,无偿提供技术服务,保底价回收肉鸡,为养殖户减少流动资金投入,降低了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
(四)内引外联,着力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坚持走出去学习。选派大学生村官、青年带头人、农民技术员和防疫员赴吉林德惠、山东泰山禽校学习,培养产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坚持请进来示范。定期邀请内蒙农大、沈阳农大等院校专家教授开展养殖技术讲座和实地指导。还引进外地养殖能手及示范户30余人,引领指导农民发展肉鸡养殖。推行立体化、无害化、自动化养殖模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五)强化服务,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防疫管理。发挥干部、合作社作用,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每个小区都建立了综合服务站,乡镇干部轮流值班,聘用专职防疫员,统进统出、封闭式管理。二是打造绿色品牌。严格饲料添加剂管理,解决药物残留和疫病防治问题,从源头保证肉鸡产品无公害生产。
三、发展前景及努力方向
随着我县禽产业的不断发展,肉鸡业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要把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改善饲养环境、确保产品安全确定为重要的发展内容,推动我县肉鸡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总体素质提高,确保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扶持,解决资金瓶颈。一方面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重点扶持禽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殖流动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和农户协调贷款,通过融资方式带动民间资本投向肉鸡养殖产业,切实解决缺少资金的问题。
(二)扩大招商,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按照我县“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县肉鸡养殖能力要达到1亿只,我县还需要建设肉鸡屠宰能力4000万羽的生产加工企业、25万套的种鸡饲养厂、24万吨饲料加工厂和标准化养殖基地100万平方米,为实现这些建设目标,我们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引导龙头企业扩大规模,牵动肉鸡产业快速发展。
(三)延伸链条,积极发展肉鸡产循环经济。我县要在种禽饲养、鸡雏孵化、饲料加工、养殖基地、肉鸡屠宰、技术培训等产业链条完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鸡粪有机肥加工、肉鸡产品熟食加工、羽毛及屠宰下游产品加工等产业,增加肉鸡产业附加值。
(四)完善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建立融资担保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实行价格保底机制,防范市场风险;建立双服务防疫机制,防范生产风险;建立商业保险机制,防范自然风险;建立风险基金机制,防范意外风险。通过以上五种机制的制定和落实,为禽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五)健康养殖,确保肉鸡产品质量安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饲养肉鸡准入的门槛也会提高,而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是未来肉鸡行业发展的方向。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肉鸡产业链,发展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改善禽舍环境、推广绿色无有害物质或无有害物质残留的优质饲料、严格科学的饲养管理及培训高素质的饲养管理人员,以健康的养殖方式保证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创建品牌,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我县肉鸡产业已经走过了初级发展的阶段,进入创品牌、拓市场的时期,我们将整合县内企业及养殖规模等资源,全面监管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储藏运输、市场销售等各环节,通过产品检测、商标认证打造突泉绿色健康肉鸡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肉鸡产业发展柱状图养殖能力鸡舍座数孵化规模屠宰加工能力种禽饲养规模饲料加工能力领导关怀白羽肉鸡产业发展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到突泉县视察禽产业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到突泉调研自治区常委曹征海在安达牧业调研自治区纪委书记张力来我县调研禽产业自治区人大副主任赵忠到福润禽业调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双连来我县视察禽产业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韩志然在福润调研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来我县调研禽产业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李荣禧在福润禽业调研盟委书记王程熙来我县调研禽产业盟长杜学军到杜尔基禽类养殖小区调研 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呵护和扶持,这些大企业很难生存下去,更不用谈如何发展壮大。
回 1楼(子丑) 的帖子
子丑: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3-09-18 10:47)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政府的有效统筹和高度重视,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其中有效统筹和高度重视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只重视不有效统筹就会造成盲目重视、无序发展、畸形发展;只做到有效统筹,不重视推进,就谈不上发展。突泉县政府在这方面做的不错!:)
回 5楼(adm) 的帖子
政府的有效统筹和高度重视,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其中有效统筹和高度重视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只重视不有效统筹就会造成盲目重视、无序发展、畸形发展;只做到有效统筹,不重视推进,就谈不上发展。突泉县政府在这方面做的不错!河南畜牧领导们都干嘛去了,怎么感觉不到他们对于畜牧业的大力支持啊:lol真羡慕,俺这没人管,领导只管开发区的招商。不过,想盖鸡舍,上边就来找你麻烦。
回 6楼(子丑) 的帖子
河南畜牧领导们都干嘛去了,怎么感觉不到他们对于畜牧业的大力支持啊河南畜牧局系统总体给人感觉还是可以的,家禽交易会也办的很不错。不要要求太高,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