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肉鸡养殖指南
“817”肉鸡简介:据了解,“817”肉鸡是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于1988年推向市场的,当时山东省德州和禹城地区扒鸡生产量很大,但是苦于没有专用品种,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家禽研究所专门立项,作为“七五”期间的一个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用当地品种与引进品种杂交,他们尝试了多项杂交组合,进行了无数次试验,与1988年8月17日确定了最终的杂交组合,并向市场推广,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他们把经过杂交组合生产出来的肉鸡称为“817”肉鸡。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817”父系是快大型肉种鸡,如AA+、科宝、罗斯308、罗斯708等,母系多采用褐壳商品蛋鸡。“817”具有很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此鸡也是以产肉为主,在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方面的管理皆与大中型肉鸡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杂交优势,此品种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腹水症,胸骨囊肿,腿病等的发生,并可加大饲养密度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一:饲养管理
(一)鸡苗选择及密度确定
1、鸡苗的质量是肉鸡饲养的基础:对鸡场的鸡群状况(如种鸡日龄、产蛋情况)和免疫情况有所了解。雏鸡须孵自52克~65克重的种蛋,体重大于35克,同一批雏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父母代鸡群;雏鸡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雏鸡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无肿胀,不残留黑线,肛门周围羽毛干爽;眼睛圆而明亮,站立姿势正常,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对拐腿、歪头、眼睛有缺陷或交叉嘴的雏鸡要剔除;鸡爪光洁,不呈干燥脆弱状;雏鸡出壳时间在孵化20.5天~21天之间。
2、寒冷季节一般密度确定在15只/米2;炎热季节一般确定在12.5/米2。
(二)育雏准备工作
1、制定合理的清洁程序
根据上批次疾病发生情况制定下批次的清洁程序
2、安装调试设备
主要为检查风炉、供料设备、供水设备、及供电设备室否工作正常。
3、试温、试湿
在接雏前12小时育雏室点火升温、增加湿度,使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控制在50%。雏鸡入棚后再缓慢把温度及湿度什至标准水平。
(三)饲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温度及湿度的要求
育雏温度:1-3天34-35摄氏度,4-7天32-33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摄氏度。但夜间要高于白天。好处:促进卵黄吸收,降低鸡白痢、脐炎等发病率,降低传支的发生率,避免压死。夏季温度高,每周降3度;冬春季节温度低,每周降2度; 温度计,相当于雏鸡背的高度处。应该根据雏鸡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尤其是夜间更为重要
湿度控制育雏期要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65%~70%为宜。育成期因排泄量大,要防止高湿,爆发球虫,一般要求55%~60%。第一周相对湿度过低会影响以后的均匀度和生产成绩。前3-4日龄的相对湿度应至少控制在70%,即使温度低于要求的标准,也要保持鸡舍最小新鲜空气及湿度以控制呼吸道的发生。
(四)通风与保温
1~2周以保温为主,但不要忘记通风,第3周应增加通风量;饲养后期随肉仔鸡生长速度的加快,鸡只需要氧气亦相对增加,此阶段的通风换气尤为重要。夏季以减少热应激为主。第4周后以通风为主,特别是夏季闷热天气,要加大通风。
(五)开食判断的标志
1、雏鸡采食24小时以后,超过80%的雏鸡嗉囊应该是满的。48小时以后,超过90%的雏鸡嗉囊是满的。到72小时,所有的雏鸡嗉囊应该是满的。如果,嗉囊充满的程度没有达到标准,说明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雏鸡的采食效果。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2、采食和饮水的特点
刚出壳的雏鸡依靠卵黄提供营养,味觉系统不发达,采食没有选择性。当建立对饲料颜色、形状等条件反射时进行选择性采食,并一旦有一只学会,其他可通过摹仿很快学会。1-2周龄雏鸡采食无一定的频率, 随日龄增加采食次数减少,而每次采食时间增加,采食量加大。家禽有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缺水时,家禽会不断的绕着饮水器走圈,并不断做吸水动作。鸡的饮水量受年龄、饲料、温度、时间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此外,饮水量还与用具、用具颜色及饲料形态有关。如用饮水槽供水比用乳头式饮水要多;浅兰色的饮水器比用黄色的饮水器饮水多。
(六)分群
在管理上重点抓好均匀度,根据体重大小适时分群和调群,确保群体均匀发育,便于集中出售。
(七)光照管理
目前饲养肉鸡大多施行24小时全天连续光照;或施行23小时连续光照,1小时黑暗,光照强度:1天~5天每平方米3.5瓦6天-15天2.7瓦,16天以后1.5瓦。需要养殖户朋友注意的是育雏期前十天内不易用节能灯,出栏前一周不易用节能灯。
(八)日常管理
1. 饲喂次数及空料 :
每天早上添料时应把剩余料清扫干净,如果较多,就不加料等吃完后再加。
2.三号料的合理使用。
为提高后期的生长,在鸡群平均每只鸡进食将达到1.5公斤料时必须逐渐更换3号饲料。以便为后期增重做充足的准备!
(九)养好肉鸡的两个关键技术
1.加强早期饲喂
如果前期生长稍有受阻,以后很难补偿。当雏出壳后开食时间晚,处于早期饥饿状态,卵黄吸收很快。加强早期饲喂,供给蛋氨酸、赖氨酸等必须氨基酸充足的日粮,可减缓卵黄囊消失的速度。
2.保证采食量
采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舍内温度过高超过25℃时,每升高1℃,每只鸡总采食量减少10g.②饲喂次数。③分群时间和密度。④光照
(十)后期死亡原因
1、新城疫抗体水平低诱发新城疫造成鸡只死亡。
2、忽视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从而造成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3、腹水症和猝死综合征。
二:常见疾病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及其防治
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是一种以鸡只腺胃肿大、黏膜溃疡、脱落和肌胃龟裂、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目前该病在肉鸡养殖业中呈上升趋势,蛋鸡偶见。患病鸡群因增重缓慢且病程长造成高死淘率,从而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据作者近年来的临床观察、病理剖解和治疗经验,将此病的一些认识阐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 流行特点
家禽传染性腺肌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雏鸡多发。目前,该病在817肉鸡上的特点为:发病频率逐渐增多(自2010年5月份以来),发病趋向于低日龄,临床症状更为明显,但发病后腺胃的肿胀、溃疡变得不典型,而肌胃溃疡等病变切越来越严重,如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则造成的死亡越来越高;发病区域在扩大,目前在全国各地均可见到该病发生。
二 临床症状
雏鸡发病最早见于2日龄,鸡群精神状态良好,采食、呼吸均正常,但羽毛略显蓬松,鸡群过料,颜色为微黄色。
三 剖检变化
腺胃水肿,肌胃角质层颜色变深,呈纵向龟裂,十二指肠、空肠水肿,剪开外翻,十二指肠粘膜呈糠麸样,肠内容物为未消化的饲料。根据肌胃角质层糜烂程度分为四度感染,一度:一条线,肌胃角质层靠近腺胃端有一条白色溃疡线;二度:两条线,肌胃角质层内侧有两三条白色突起;三度:是个圆,肌胃角质层上有不明显黄豆大圆点状溃疡;四度:肌胃角质层溃疡灶呈火山口状。
四 病因分析
(一)外源性感染(外源性腺肌胃炎)
1 饲料原料中生物胺的作用。如堆积的鱼粉、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生物胺耐高温,在高温的条件下不易灭活。生物胺可刺激腺胃产生大量的乳酸而使胃酸浓度增加,同时大量幽门螺旋杆菌滋生,进而使肌胃发生溃疡。
2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存在。 镰孢霉菌产生的T2毒素具有腐蚀性,可造成腺胃、肌胃上皮粘膜坏死;桔霉素是一种肾毒素,同时也能使肌胃出现糜烂。
(二)内源性感染(内源性腺肌胃炎)
1 先天性免疫缺陷和继发性免疫缺陷、免疫抑制
机体在免疫缺陷的状态下可通过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结构而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为消化和副交感神经及消化液密切相关。但此时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功能均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同时肠道内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及埃希氏菌菌群细菌数量增加,在厌氧梭状芽孢杆菌及埃希氏菌群细菌的共同作用下氨基酸被脱羧基形成生物胺,在生物胺作用下胃内环境改变(胃酸增多),同时大量幽门螺旋杆菌滋生,进而使腺胃肿胀肌胃发生溃疡、龟裂。
2 神经系统功能低下和内分泌系统紊乱
在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同样会造成腺肌胃炎的发生,其原理与免疫缺陷造成腺肌胃炎的原理相同。
(三)应激性腺肌胃炎
鸡只因体温高、代谢旺盛,所以抗应激能力较差,机体在应激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到免疫系统的整体运转。结果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功能,最终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从而使氨基酸被脱羧基形成生物胺进而引起腺胃肿胀肌胃溃疡。
五:防治措施
(一):防
1 禁止生物胺及霉菌毒素的外源性供给。
2 调整先天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
3 减少鸡群应激的发生。
(二)治
1、外源性腺肌胃炎
味舒宝(每80克拌料25kg)+ 制霉菌素(每kg饲料2万单位),连用4天。
2、内源性腺肌胃炎
A:诺利奇(75kg水/100g)+甲硝唑可溶性粉(每150kg水/100g)饮水+胃舒宝每(80克拌料25kg),连用3天。
B:诺利奇(75kg水/100g)连用3天+胃康灵(每2000只鸡1000克)连用3天。
3、应激性腺肌胃炎
百分之一沙粒(铁锅炒)+胃康灵(每2000只鸡1000克)拌料,连用4天。 高温季节如何养好肉鸡夏季天气炎热,给鸡群带来了强烈的热应激,过去有些生产肉用仔鸡的养殖场,一直不敢在夏季饲养。因夏季易使鸡群产生强烈的热应激,造成鸡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抗病力差、死亡率增加,怕得不偿失。其实,只要认真对待,饲养管理跟上去,不仅能养好,而且成本并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夏季肉仔鸡饲养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消除热应激对肉仔鸡造成的不良影响,夏季肉仔鸡饲养管理必须从降低舍温、加强综合性管理等措施入手加以克服,以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做好以下8项措施:
1.做好防暑降温夏季饲养肉鸡最要紧的则是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首先舍内通风要好,当舍温超过肉仔鸡生长的温度时,要敞开门窗,安装排风扇等通风设备,通过增加舍内的空气流通量来降低舍温。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进风口设置水帘系统。其次,瓦式房舍可向屋顶喷洒凉水。无隔热系统的屋顶最好采取屋顶涂白措施,将阳光反射掉,从而大大降低舍内温度。白色反光涂料的配方是熟石灰9.1公斤,对水19.9公斤。门窗上沿墙设遮荫设备,既有利于热气的散发,避免阳光的直射,又能防止雷阵雨侵袭。夏季室温最好能保持在28℃以下,以利鸡的生长。
2.选择适宜密度夏季肉仔鸡密度过大,不利于鸡舍热量的散发,很容易导致肉鸡热衰竭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肉仔鸡采食和饮水,耽误肉仔鸡生长。夏季肉仔鸡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比正常饲养密度减少10%。另外,鸡群不宜过大,每群以300只左右为宜。群与群间用隔栅栏隔开,以利于舍内空气流通。(1~2周龄30~22只/平方米;3~4周龄22~12只/平方米;5周龄至出栏12~10只/平方米。) 3.巧调日粮结构试验证明,在25℃以上时,鸡舍温度每升高1℃,鸡采食量就下降1.6%,饲料利用率随之降低。因而应对日粮营养和组成进行适当调整,使日粮维持适宜的营养水平,以弥补由高温应激引起养分摄取量的不足。为了满足肉鸡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预期体重,可在日粮中提高蛋白质水平10%~15%,并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以减少鸡采食腻感,增加日粮中多维素含量。用颗粒饲料,可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从而提高鸡的总摄入营养量。夏天,鸡食欲减弱,中午炎热时可多喂给西瓜皮、块根、青菜之类青绿多汁饲料,既解渴又降温,有利于鸡的休息。为提高鸡的采食量(可采用喂低钙饲料),比如单独补充骨粒、贝壳粒,任鸡自由采食;另外,还可选用安全有效的调味剂。
4.改变喂养方法夏季天气炎热时,可采用夜间喂料,每晚10点到次日晨6点是最凉爽时间,有利于鸡的采食,而白天则让鸡休息。其方法是:适当调亮灯光,增加兴奋性,夜间喂4~5次,并通过振动料桶,驱赶鸡群运动以保持鸡旺盛的食欲。
5.添加应激药物为避免或降低高温等因素引起肉鸡应激反应,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0.1%镇静剂氯丙嗪,可降低肉鸡基础代谢和产热量,有利于维持热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增重速度;在饲料中添加0.25%柠檬酸,可缓冲肉鸡体内血液碱性造成的危害,从而可提高肉鸡在热应激状态下的日增重;在饲料中添加0.05%的阿司匹林,能显著地减轻热应激,提高生产性能。据资料介绍,在饲料中添加酵母铬或吡啶酸铬,也有提高肉鸡在高温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作用。此外,也可选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或增强免疫机能的中草药,如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等。
6.供给充足饮水炎热天饮水时间长,会影响肉鸡生长。因此,要设置足够的水槽,放置高度合适,分布均匀,保证每至幼仔鸡都能喝到水,水温保持在10℃左右。在三伏天里,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要每2小时换水1次,每天刷洗消毒饮水器具1次,保证供给充足清洁饮水。要保持鸡舍内外排水畅通,舍内清洁干燥。
7.适当加喂青料在夏季饲养肉鸡,饲料是否新鲜,对能否养好肉用仔鸡关系较大,更应注意饲料是否腐败、变质,应严禁饲喂变质饲料,一定要现拌现喂。夏季如喂干粉料,由于气温高,鸡群采食口味差,可以适当多喂一些多汁饲料和青绿饲料,借以增加食欲,又可以补充维生素不足,但其量一般不能超过喂料量的1/3。
8.做好疾病预防炎夏饲养肉仔鸡,还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清除蚊蝇孳生地,减少传染病的媒介,食槽要经常洗刷,定期消毒,保证鸡群健康。要定期清除粪便,并多通风,使无不良气味。如果舍内湿度过高,就会抑制体内水分散发,影响新陈代谢,容易使病菌繁殖,诱发疾病,不能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尽力保持鸡舍环境卫生,并3-5天消毒1次。注意选用对鸡危害小的药物,及时消灭蚊蝇等害虫。加强对鸡群的观察,注意鸡群精神状态、行为表现、采食情况及粪便形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感冒与气囊炎的混合感染
一:病因分析
1、环境因素:育雏期舍内温度低、湿度大或早晚温差较大;育成期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粪便清除不及时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2、应激因素:换舍、转笼、免疫、喷雾等强应激。
3、机体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家禽感染法氏囊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等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免疫和治疗失败。、
4、大肠杆菌、鼻气管鸟杆菌、支原体的继发感染。
二:发病特点
1、本病主要发生于10日龄以后的鸡群,特别是在做完第一次法氏囊疫苗后表现比较明显
2、本病传播快,前期症状较轻,中后期多为混合感染
3、病程较长,治疗不及时或延误病情者死淘率较高。
4、主要以甩鼻、咳嗽、呼噜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且逐渐蔓延发展。病鸡眼睛变形,眼结膜发炎,流泪。
5、发病中后期或病重鸡群,鸡群精神沉郁、采食量不升或明显减少,病鸡拉黄白或黄绿色稀粪。
三:临床与剖检症状
1、气囊炎
气囊混浊增厚,有黄色浓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附着,以胸气囊病变最为典型;腹气囊也会出现混浊、增厚,腹腔常有大量小气泡;肠道淋巴滤泡轻微肿胀或肿胀并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病重鸡群或发病中后期,剖检症状为“气囊炎”、“腹膜炎”、“心包炎”、“肝周炎”,个别鸡在鸣管和肺部有黄色干酪样物堵塞。
2、支气管堵塞
鸡群突然发病,并且迅速波及全群。临床主要表现为闭目俯卧,张口、伸颈、喘气,常常可见病鸡仰头向天、闭着眼睛张口喘气,叫不出声音,个别鸡发出“呴——呴——”的尖叫声,采食量严重下降,最后因窒息而死亡;剖检主要病变在支气管与肺部,用剪刀剪开气管下端,特别是鸣管(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与肺部连接处常出现黄色干酪物栓塞
四:防治
1、防
此病症是多病因呼吸系统综合症,平日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粪,定期消毒很重要,舍内要干爽、清洁,注意通风换气;同时要降低饲养密度,平衡营养,减少应激,提高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诱因(温差、鸡舍空气质量)。
2、治
(1)抗病毒:克毒欣康
(2)退热:双黄连、退热佳
(3)清肺:喉喘康口服液
(4)控制气囊炎、多西环素+杆利康、炎必克、呼易通
(5)恢复肝肾功能、八正散关于免疫缺陷的介绍 免疫缺陷是指由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失常或欠缺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过程一 免疫缺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变化(一)临床症状1鸡只表现采食量比正常情况下偏低;精神较正常鸡差,体重跟不上日龄标准。2、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机体抵抗力低、各项生理指标低于正常标准。(二)剖检变化1、胸腺、脾脏、法氏囊重量低于正常标准2、十二指肠、卵黄帝后两厘米处、回肠淋巴滤泡长期处于肿胀状态。二 造成免疫缺陷的原因(一)饲料及营养1、饲料中营养含量不足(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脂肪等):特别是对雏鸡来说尤其重要,一般情况下一月龄内的小鸡是免疫系统逐渐健全的一个过程,如果在这时期饲料品质不好或配比不合理,极易引起免疫缺陷。2、饲料中霉菌的存在:如果日粮中含有霉菌毒素鸡只的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显著降低同时导致淋巴细胞对分裂源的增殖能力大大降从而造成免疫缺陷。(二)环境因素 1、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免疫细胞的分裂和生成因此可引起免疫缺陷。2、密度:密度对采食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影响采食,结果引起免疫缺陷。3、应激:在应激情况下免疫细胞增殖减慢从而引起免疫缺陷。(三)疾病因素1、病毒性肠炎的存在:病毒性肠炎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采食量结果引起免疫缺陷。2、慢呼的长期存在:慢呼本身就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鸡只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免疫系统的各项组成部分都处于停滞状态从而引起免疫缺陷。三:免疫缺陷的调节和治疗1调节1.1 调节所需药物及营养物质:左旋米唑、黄芪多糖、磷先胺、黄芪饮、锥菊多糖、蛋白能量、及维生素。1.2 方法:1左旋米唑、抗病优、瘟败康连用4天。2治疗2.1 病毒性肠炎引起的免疫缺陷。治疗原则:先治后调。方案:新克立克加科德感清,连用4天。然后调节,抗病优、威必妥连用3天。2.2 慢呼引起的免疫缺陷:治疗原则:先调节后治疗。用左旋米唑加抗病优调整,然后用新宏畅饮水。2.3 腺肌胃炎引起的免疫缺陷:治疗原则:先治疗原发病后调整。胃康灵+诺利奇连用3天,然后抗病优+瘟败康连用3天。2.4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功能造成影响时可用以下中药方案。2.4.1 侧重影响免疫功能时(此种情况一般会造成机体低热)可用以下方案。黄芪9克、党参8克、白术6克、防风3克、生牡蛎9克、陈皮6克、山药9克、金银花20克、板兰根20克、大青叶20克、干草10克、前胡10克。(每只鸡0.5克)。2.4.2 侧重影响内分泌系统时(鸡只易惊群)可用以下方案① 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每只鸡1克拌料或水煎服)。②在芬、仙灵脾、制黄精、生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每只鸡0.5克拌料或水煎服)。2.4.3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可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
黄芪9克、党参8克、白术6克、防风3克、生牡蛎9克、陈皮6克、山药9克。(每只鸡0.5克)。
关于肠毒综合征的一点新看法 肠毒综合症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冬季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任何日龄都能发生,特别是15~90日龄的鸡多发,30日龄高发,产蛋鸡也能发生,肉鸡发生频率较高。 一、病原及表现症状
肠毒综合征主要病原为霉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梭菌等,临床中较常见的症状是排肉丝样、西红柿样便,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震颤、乱窜、起跳、尖叫、兴奋不安等症状也时有发生。因感染的病原不同,作用于机体时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笔者总结了肠毒综合征的病原及表现症状。
1.病原为霉菌和大肠杆菌时表现为:呼吸困难、消瘦、精神沉郁、排黄绿色稀便,感染严重的鸡群死亡率很高,尤其是雏鸡发病较多。剖检可见肠道水肿,气囊、肺有霉斑。
2.病原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时表现为:呼噜、羽毛蓬乱、粪中带血或呈酱红色,鸡冠苍白、消瘦、黏膜上有坏死斑点,内膜呈麸皮样,粪便发黄,带血丝较多。
3.病原为大肠杆菌和病毒(非典型新城疫、轮状病毒)时表现为:大群精神基本正常,但采食量提高较为缓慢,粪便稀薄,严重病鸡粪色发绿,内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剖检可见气囊充血、有粘液,肝肿大,肠壁变薄,粪便内常见未消化的饲料,腺胃有零星出血点,肠道淋巴滤泡肿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直肠有点状及条状出血,胸腺充血。
4.病原为梭菌、大肠杆菌和小肠球虫时表现为:鸡头部震颤、尖叫、奔跑,粪便为烂鱼肠样及西红柿样。剖检可见肠道水肿,像麸皮样,内有西红柿汁样便,有的内有淡黄色泡沫样物质,个别鸡出现心包炎、肝周炎,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5.病原为梭菌、大肠杆菌、小肠球虫和病毒(非典型新城疫、轮状病毒)时表现为:鸡采食量急剧下降,死亡率较高,大群精神沉郁,逐渐消瘦,冠色苍白,表现为一定的呼吸道症状。病鸡体温升高、头震颤、尖叫、四处乱窜,有神经症状;肠内容物不仅有红色西红柿样物质,还有黄绿色消化不良的内容物,肠壁水肿,剪后自然外翻,个别有黄白色气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十二指肠淋巴滤泡肿胀突起,直肠有点状出血。
二、发病机理
本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感染了球虫和细菌等病,引起小肠黏膜发炎,导致肠壁出现肿胀、增厚、出血等表现,继而引起大量的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坏死,使肠道的腺体分泌和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营养缺乏、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下降;另一方面,因为球虫等病原的大量繁殖可引起肠道炎症,使黏膜上皮细胞崩解脱落,同时也消耗了养分而造成皮下厌氧环境,使随饲料进入的魏氏梭菌等厌氧菌感染加快,繁殖能力增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外毒素,进一步引起肠道发生损伤,并引起中毒;另外,由于大肠杆菌等肠道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使毒素产生增加,从而导致病鸡出现兴奋、疯跑、中毒加深,继而引起精神沉郁、昏迷、瘫痪、头颈震颤等神经症状。
三、4个治疗误区
误区一:强制止泻
很多鸡病都能引起腹泻,肠毒综合征更是如此,发生肠毒综合征后病鸡通常排黄色、暗红色、褐色糖稀样的粪便,很多兽医工作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立即用药止泻,仿佛止泻成功与否决定了治疗的成败,但是肠毒综合征死亡率高的原因不在于腹泻,而是自体中毒,因此如果强制止泻反而加剧了自体中毒,死亡率会不降反升,或者是投药数天后效果不佳,按照中兽医上所说的,发生肠毒综合征应该是引导排毒,而不是一味止泻。
误区二:发病早期用猛药攻之
在肠毒综合征发现的早期,人们往往像对待其它传染病一样,抓紧时间下猛药治疗,但结果往往是用药后死亡率立刻显现,并且治疗两个疗程以上才有所减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革兰氏阴性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可导致肠道消化功能紊乱,使球虫繁殖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再加上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革兰氏阴性菌死亡解体释放的超剂量内毒素,可引起机体调节系统紊乱甚至休克死亡。
误区三:治疗时用多种维生素
多种维生素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但是鸡患肠毒综合征时要禁止使用,不但如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它致病菌引起的消化道也不能用。因为发生肠毒综合征时,肠道功能已经紊乱,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有害的物质却没少吸收。同时饲料在消化道内和脱落的肠黏膜混合在一起,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此时如果增加多种维生素,一则吸收不了,二则增加了肠内容物的营养反而利于有害菌繁殖,对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四:拌料给药
肠毒综合征会导致鸡不断勾料(把料筒的料勾到地上),再加鸡只发病后采食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此时拌料给药,就会导致饲料被大多数健康鸡和症状轻微的鸡吃了,病鸡没食欲,或者吃的很少,达不到治疗效果,不能产生应有的疗效。 收藏。。。。。。。。。。。。 分享了。谢谢楼主! 楼主辛苦了,多谢!
内容来自[手机版] 分享了。谢谢楼主! 收藏了,谢谢楼主! 楼主辛苦了。收藏。 提点意见 养殖技术就不多说了就说这817的发明者是山东家禽研究所吗这是在哪儿抄袭来的啊一点不靠谱 小心定你个网络大谣的罪名;P 很好,谢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收藏 很实用,学习了。 楼主费心了,顶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