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海 发表于 2013-7-12 10:17:01

H9N2的发生特点

近几年北方(白羽鸡)和南方(黄羽鸡)的肉鸡养殖过程中,温和型禽流感(H9N2)发病率逐渐增    多,发病鸡群常常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张口呼吸、尖叫等症状,常与大肠杆菌和霉形体混感,死淘率可达10-30%。如何控制H9亚型的禽流感成为肉鸡能否成功养殖的关键之一。
1、肉鸡温和型禽流感(H9N2)的流行特点:
1.1此病多发于快大型白羽肉食鸡群和三黄鸡群,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造成鸡的气管和肺部发生病变。
1.2各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生,但主要发生在30日龄以后的鸡群; 最近肉鸡有发病日龄提前的趋势。
1.3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北方主要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节;南方冬季发病率较高。
1.4本病一但在鸡场发生,很难消除。
2、肉鸡温和型禽流感(H9N2)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2.1 病鸡采食下降,精神沉郁,离群呆立,乍毛,少数肿眼流泪,流鼻汁。鸡群前期临床表现不明显,采食量变化不大;后期鸡群精神不振,采食量严重下降,出现大批死亡。
2.2 病鸡张口伸颈呼吸或咳嗽甩头; 鸡只蹦高死亡,死亡鸡肚皮朝上,且多为体重大的,死亡的鸡嗉囔和肌胃都有饲料,类似猝死。
2.3 病死鸡主要表现为:早期气管充出血严重,似地毯状,支气管有黄白色的干酪物堵塞。后期解剖鸡只气管充出血严重, 气管内黄白色的块状分泌物;支气管有黄白色的干酪物堵塞,肺脏淤血出血。肝脏有纤维素性渗出,心包混浊,气囊有干酪物,肠道充出血。肾脏肿大。
3、温和型禽流感(H9N2)发病原因
3.1病原方面:
H9N2病毒本身是弱毒,肉鸡单独感染H9N2很少表现临床症状,一般无死亡。但与大肠杆菌或葡萄球菌等能产生胞外酶的细菌混合感染后,胞外酶能裂解弱毒,从而使病毒毒力增强,临床症状明显,死亡增高。 攻毒病原感染率死亡率H9N21%0%H9N2+O18100%60%O1860%30%H9N2+O7890%70%O7840%20%H9N2+O1100%80%O120%20%H9N2+O280%60%O250%30%*O1、O2、O18、O78为大肠杆菌不同血清型。
3.2H9亚型禽流感与其它病原体有相互协同作用。
H9N2病毒主要感染和损伤呼吸系统,为细菌的继发和并发感染创造了机会,增加了新城疫、传支等病毒性呼吸道病疾病的易感性;反之,当鸡群感染新城疫、传支等病毒或霉形体后,也会损伤呼吸道,增加对H9N2的易感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感染鸡群后,比单一病原体感染临床症状明显。
3.3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免疫抑制病(如马立克、法氏囊、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等)能使鸡群感染H9N2后临床症状加重,死亡增加。
肉鸡养殖中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因素是使用IBD病活疫苗,尤其是中等偏强毒力的活疫苗。这一类疫苗能对肉鸡法氏囊造成损害,影响免疫后各种疫苗抗体的产生;同时还能引发呼吸道,使鸡群感染H9N2后临床症状加重,死亡率增高。
3.4肉鸡自身的影响。
经过现代遗传育种培育的肉鸡品系具有以下特点:
3.4.1 饲养周期短、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3.4.2 组织器官与体重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内脏器官的发育(尤其是心肺)远远低于肌肉的生长速度,从而导致器官的功能不能满足机体生长的需要。
3.4.3免疫应答差:
以上特点决定了肉鸡在整个饲养期都处于育雏阶段,个体娇嫩,抗病能力差。近年来,中国的饲料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全价的饲料使肉鸡的生产性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在高速生长的同时,对管理、疾病防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5 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养殖条件比较落后,鸡舍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强,自身调节能力差,表现为:
3.5.1 温度不均匀,忽高忽低,温差大。现代肉鸡对温度的要求苛刻,生产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及管理人员的疏忽,会出现以下问题:
3.5.1.1 高温:高温会导致肉鸡呼吸加快,血液中CO2的水平降低,体内的酸碱平衡发生改变,抵抗力下降;高温还会导致肉鸡采食量下降,每超过标准温度1℃,肉鸡会降低采食1.5-2克,并会导致肉鸡的终生采食量低,抗病力差。
3.5.1.2低温:低温受凉会损伤肉鸡的天然屏障---黏膜系统,从而增加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支病毒与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病原的易感性;低温还可导致肉鸡卵黄吸收不全,细菌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增高;
3.5.1.3温差大:常导致肉鸡采食量出现波动,抵抗力下降,对大肠杆菌、H9N2、新城疫、传支等的易感性增高。
3.5.2通风:肉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对通风要求高。NH3等有害气体能损伤肉鸡的黏膜系统,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支病毒与大肠杆菌、霉形体等病原的易感性增高。   有试验表明,肉鸡在20㎎/L氨浓度的环境6周,能使呼吸道组织产生大面积的组织学变化,而H9N2主要引起上呼吸道的损伤,二者的协同作用会使鸡群的呼吸道加重,死亡增高。
3.6、活疫苗的影响:ND、IB等活疫苗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会对呼吸道上皮细胞产生损害,使肉鸡对H9N2、ND、大肠杆菌、霉形体等病原的易感性增高。生产中肉鸡常常在20-30日龄进行ND的二免或三免,在H9N2易感期内免疫极易诱发H9N2的发病,使临床症状加重,死亡增加;如果鸡群感染H9N2病毒后使用上述活疫苗,会使鸡群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死亡率高。
3.7、鸡苗质量与用药。
鸡苗质量差(大肠杆菌与霉形体阳性率高)的肉鸡一旦发生H9N2亚型禽流感后极难控制。现在,部分养殖户重视对病毒性疾病的药物预防而忽视对大肠杆菌与霉形体病的预防。药物对病毒病的预防效果极差,并且抗病毒药物中常常含有退烧药,经常使用会导致机体的生理机能紊乱,抵抗力下降。
4、综合防制。
4.1 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
4.2加强对新城疫、传支等疾病的预防,调整免疫程序与方法。
4.2.1 重视新城疫的免疫。不免疫新城疫灭活疫苗或免疫剂量不足,主要依靠冻干疫苗的鸡群,常在20-40日龄发生新城疫,这一阶段也是肉鸡H9N2亚型禽流感的的高发日龄,因而肉鸡应免疫新城疫灭活疫苗,建议使用剂量为0.4-0.5毫升/羽。
4.2.2 改进法氏囊疫苗的免疫方法。使用法氏囊亚单位灭活疫苗可有效的消除冻干疫苗的免疫抑制和副反应。
4.2.3加强免疫监控。连续的抗体检测可以发现本场新城疫与H9N2的发病规律,从而为免疫程序的调整和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4.3加强管理,减少应激。
4.3.1严格控制温度。在鸡舍内有代表性的位置悬挂温度表,注意观察。温度表仅代表局部温度,而不同位置、鸡之间、鸡与地面的温度都不尽相同;另外,要考虑在同一温度下有风与无风时的不同;鸡群脱温后的最适宜温度为18-22℃,要注意观察鸡群的状态;每次免疫与扩群要提高温度1-2℃。
4.3.2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通风换气是个宝,任何药物替代不了”,在通风时要避免肉鸡受凉,否则极易引发疾病。4.3.3重视对大肠杆菌与霉形体的联合预防。在选购优质鸡苗的同时,合理的使用预防、治疗大肠杆菌与霉形体的药物,减少或延迟呼吸道的发病时间;在每次免疫前后要注意使用维生素与药物。
4.4 正确认识H9N2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作用。
鉴于H9N2亚型禽流感单独感染鸡群不发病,当与细菌性疾病、支原体混感和鸡群抵抗力下降(如天气突然变化,转群、降温等)时,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应加强细菌病和支原体的预防和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的抵抗力。以上工作没作好时,疫苗的保护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在做好饲养管理和控制细菌性疾病、霉形体的前提下免疫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4.5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
最近对我国分离到的几十株H9N2病毒做毒力试验、攻毒试验和基因测序,分析表明H9N2呈区域特点,分四个不同的流行株,山东主要表现为H9N2IV群,其免疫原性、致病性与以前的疫苗株有较大的差异。接种与流行毒株相近的疫苗可产生较好的保护。

羚羊 发表于 2013-7-12 10:31:37

收藏了,字太小了,费眼

易农111 发表于 2013-7-12 10:57:11

关注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H9N2的发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