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免疫学基础知识(专载)
免疫的概念“免疫”一词,在习惯语言中可指免疫力,免疫功能或免疫接种,其具体含义各有所不同。
【免疫力】
传染病古代成为瘟疫。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瘟疫患者康复之后,对该病即有抵抗力,在一定时期内可免于再患,于是称这种现象为“免疫”,若指对该病的抵抗力而言,则称为“免疫力”。
【免疫功能】
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是动物机体识别并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抗原性异物主要指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后面将具体叙述。免疫作为一种生理功能有三方面作用:
1、抗感染作用 当某种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可立即识别出它们不是自身物质而是外来异物,并为清除这些异物而作出一系列反应。这种反应简而言之是体内产生两类物质,一类称为特异抗体,可与该微生物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另一类是效应细胞(致敏淋巴细胞),可对该微生物进行吞噬与杀伤。特异抗体与效应细胞共同将入侵的微生物消灭之后,仍继续存在一段时期,使机体对该微生物继续保持抵抗力,这就是传染病康复者的免疫力。
2、自身稳定作用 动物体内某些细胞衰老或损伤,免疫系统即不再将其视为自身物质,而作为异物予以清除,以保持健康。
3、免疫监视作用 动物体内常有一些细胞发生变异,这些变异细胞会无限增殖,形成肿瘤。免疫系统发现变异细胞即作为异物予以杀伤、清除。
【免疫接种】
是指接种疫苗,习惯上往往简称免疫。例如我们说;“对雏鸡可以在16-18日龄进行法氏囊炎的首次免疫”这句话里免疫二字就是指接种疫苗。
免疫力的分类
上述传染病康复者的免疫力,只是免疫力的一种类型。家禽的免疫力按其来源以及有无针对性,分为两大类:“非特异性免疫力”与“特异性免疫力”。
【非特异性免疫力】
又称“先天性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抗病能力,主要包括皮肤与黏膜阻止微生物入侵的屏障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体液中许多成分的抗感染作用等。这类免疫力的特点是抵抗所有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不是专门针对某一种微生物。“非特异”就是没有针对性的意思。
此外,“物种免疫”也属于先天性免疫力,例如鸡不会感染猪瘟。
【特异免疫力】
又叫“获得性免疫力”,是出生后获得的。这类免疫力有针对性,例如鸡被注射了马立克氏病疫苗,就获得了对该病的免疫力,该免疫力对其他传染病是无效的。“特异”就是专门针对某一种传染病的意思。
家禽的特异免疫力可以在自己体内产生(自动免疫),也可以从体外输入(被动免疫)。
1、体内产生 即免疫系统在外来抗原的刺激下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效应细胞。凡病毒、细菌等有致病性的微生物都是抗原,疫苗也是抗原,所以家禽感染某种微生物或被接种某种疫苗,都能产生特异免疫力。
2、体外输入 即输入特异抗体,可由母源输入,也可由注射输入。母禽具有保护下一代的天性,会将自己获得的各种特异抗体输入蛋黄,孵出的雏禽便带有母源抗体,其免疫作用维持的时间比较短,由几天至二十余天不等。人工注射输入是将含有高浓度特异抗体的血清或蛋黄液注入家禽肌肉,这种方法可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炎,以及防治小鸭病毒性肝炎,小鹅瘟等。注射后免疫力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约为10-20天。
综上所述,家禽免疫力的分类可归纳如下:
免疫力;1、非特异免疫力
2、特异免疫力:(1)体内产生(自动免疫):A、由感染产生
B、由接种疫苗产生
(2)体外输入(被动免疫):A、母源输入
B、注射输入
免疫系统
家禽机体由骨骼、肌肉、血液循环、消化、呼吸、生殖等十多个系统组成,专司免疫功能的也有一个系统,即免疫系统,它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一级免疫器官)包括骨髓、法氏囊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二级免疫器官)包括脾脏和淋巴组织。“中枢”与“外周”是指功能的分别,不是指所在位置,外周免疫器官并非都在禽体外周。
1、骨髓 是造血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骨髓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细胞,叫“多功能干细胞”(图一),它随血液运行到机体不同部位,就分化为不同的免疫细胞,例如运行到法氏囊就分化演变为B淋巴细胞,运行到胸腺就分化演变为T淋巴细胞,体内所有一切免疫细胞均由它分化而成。此外,骨髓本身也是多功能干细胞分化为某些免疫细胞的场所。
2、法氏囊 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直肠末端)上方,鸡的呈梨形,鸭的呈筒形。囊内壁有许多皱褶,囊腔基底部有一很细的短管与泄殖腔相通。鸡的法氏囊在3周龄约有豌豆大,4月龄达最大,约有小葡萄大;鸭的法氏囊在3月龄达最大,约如铅笔粗,2厘米长。家禽性成熟后,法氏囊逐渐退化。
由骨髓提供的多功能干细胞在法氏囊分化成熟为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它们大部分转移到脾脏等二级免疫器官储存。B细胞受到病毒、细菌等抗原的刺激,即作出一系列免疫应答,最后生成特异抗体。法氏囊的主要功用在于产生B细胞,抗体则大部分在二级免疫器官生成,仅有少部分在法氏囊生成。
3、胸腺 位于颈部两侧皮下,鸡每侧7叶,鸭每侧5叶,各叶约如小扁豆,连成链状,肉红色或微黄。家禽性成熟后,胸腺退化,仅留残迹。
来自骨髓的多功能干细胞在胸腺分化成熟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其中大部分也是转移到脾脏等二级免疫器官储存。当某种抗原进入机体时,一般来说T细胞与B细胞同时做出免疫应答,B细胞应答产物是特异抗体,T细胞应答产物是效应细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消灭抗原。由于T细胞大部分在脾脏等二级免疫器官储存,效应细胞也就主要在二级免疫器官生成。
4、脾脏 位于腺胃右上方,成年家禽的脾脏约有白果大,呈棕红色,鸡的近于球形,鸭的略呈立体三角形。脾脏内有来自法氏囊的B细胞和来自胸腺的T细胞,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也是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的重要场所。
5、淋巴组织 肉眼明显可见的只有盲肠扁桃体,此外许多器官的粘膜层均有弥散性淋巴组织,眼部的哈德氏腺淋巴组织最为丰富。
盲肠扁桃体位于盲肠起始端粘膜下层,两侧各一个,从肠外可见该部稍膨大,剪开肠壁可见它比麦粒大些,表面呈鱼子状,正常为黄白色。盲肠扁桃体是免疫应答的较重要的场所,主要在消化道起局部免疫作用。。
哈德氏腺又称副泪腺,在眼眶内眼球下方,呈带状,肉红色。它是眼球的辅助器官,是眼的一部分,本身不属于免疫器官,但其中弥散性淋巴组织特别丰富,免疫应答水平较高,在颜面部和上呼吸道起局部免疫作用。
在呼吸、消化等器官的粘膜层,都广泛分布弥散性淋巴组织,它们与粘膜融合,肉眼看不到,其免疫应答产物具有局部免疫作用,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
【免疫细胞】
所有参加免疫应答以及与之有关的细胞都成为免疫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和粒细胞三类,具体名称比较多,这里择要介绍。
淋巴细胞包括上述B细胞和T细胞,此外还包括两种杀伤细胞,即K细胞和NK细胞,它们能杀伤感染病毒的细胞和肿瘤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非常重要,它对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不仅有强大的捕获吞噬能力,而且捕获之后即对其抗原部分加工处理,使抗原性增强,然后呈送给B细胞与T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也是一种抗原呈送细胞,当某种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该细胞可使其刺激免疫应答。
粒细胞又有嗜酸性、嗜中性、嗜碱性的分别,都具有吞噬微生物的作用。
以上介绍了家禽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此外由于我们经常提到“体液”这个词,为了说明它的含义,这里再简介一下淋巴循环。
血液流到各部位的毛细血管时,一部分血浆就携带营养物质渗出,扩散到肌肉细胞的间隙,称为组织液。大部分组织液仍渗回毛细血管,其余则渗进淋巴管,称为淋巴液。淋巴液在由小到大的各级淋巴管中逐渐汇集,最后流入大静脉,这一过程称为淋巴循环。淋巴管遍布全身,几乎与血管一样多,由于淋巴液无色,所以我们只看到血管,看不到淋巴管。淋巴液中含有抗体和多种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作用。
上述组织液和淋巴液,再加上血液,总称体液。
病原微生物
下面述及抗原、疫苗、传染病等内容时,经常要提到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这里简要加以介绍。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和衣原体。其中能致病的就称为病原微生物。
1、病毒 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微生物,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数万倍才能看到。如将一般细菌或动物细胞的大小比为鸡蛋,病毒的大小仅如芝麻。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心是髓核,外面是衣壳,有些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囊膜。由于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因此一个病毒就称为一个病毒粒子,而不是一个细胞。
病毒是寄生性微生物,它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必须寄生在易感动物的活细胞内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如果其寄生的细胞死亡,病毒也随之死亡。从病禽消化道、呼吸道及羽囊等处排出的病毒是释放在细胞之外的,它们在自然界不能繁殖,但能存十天至数百天之久,当有机会侵入家禽机体时,就在细胞内繁殖,引起疾病。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由其寄生的细胞进行复制。一个病毒粒子穿入细胞,即脱去衣壳,释放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化功能,使细胞内以该病毒为样品,产生其部件,装配成许多下代病毒,它们或使细胞裂解,或穿出细胞,再进入别的细胞。
病毒有耐冷畏热的共性。它们在家禽体外时,温度越低,存活越久,所以活病毒疫苗要冰冻保存。
病毒性传染病用疫苗进行预防的效果比较好,但已经发病时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抗菌药品的作用是破坏细菌的新陈代谢,而病毒靠寄生生存,无自身的代谢,所以这些药品对病毒无效。自然环境中的病毒可用消毒剂或日光进行杀灭。
2、细菌 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依形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包括弧菌)三类。其直径或长度比病毒大几十至几百倍,用普通显微镜就可以观察。
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其结构与鸡蛋相似,相当于蛋壳、蛋白和蛋黄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的细菌长有鞭毛,能做有限的运动。
细菌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代谢过程中能产生对畜禽有害的物质,称为细菌毒素。
细菌在家禽体内和外界都能进行分裂繁殖。在外界只要温度、湿度、营养等条件适宜,繁殖很快。将少许细菌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在37℃培养十几小时,就能长出肉眼可见的细菌聚合物,称为菌落。
细菌病可以用药物防治,人工免疫的效果则不如病毒病。
3、支原体 这种微生物一度被称为霉形体,现在仍用原来名称,叫支原体。
其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结构比细菌简单,但能独立生存。它没有真性细胞膜,只有极薄的胞浆膜,不足以保持固定形状,因而呈多形性。支原体主要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有效药物很多,但人工免疫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发病。
真菌和衣原体所能引起的家禽疾病发生较少,不能进行人工免疫,故从略。
抗原
距今大约100年,免疫研究者从血清中发现一类具有抗感染作用的蛋白质,取名抗体,同时将刺激动物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以表示它与抗体的对应关系。虽然后来发现抗原使机体产生的抗感染物质除抗体之外还有效应细胞,但抗原这个名称继续沿用。
【抗原的概念】
自然界的抗原很多,诸如病毒、细菌、细菌毒素、血清蛋白等都是抗原。凡抗原必须具备两种性质,即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不具备这两种性质就不能算是完全抗原。
1、 免疫原性 亦称抗原性,这种性质就是能刺激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产生免疫应答。免疫应答产物包括特异抗体与效应细胞。
2、反应原性 就是抗原能与它刺激产生的抗体和效应细胞发生特异反应。与抗体的反应是相互结合,双方同时失去活性;与效应细胞的反应就是抗原被这些效应细胞攻击破坏。所谓“特异”反应,就是这种反应有严格的相互针对性,一种抗原只能使机体产生一种抗体,该抗体只能与该抗原结合,而不能与别的抗原结合;效应细胞方面也是如此。
以上两种性质综合简而言之,就是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随后它们又被免疫应答的产物消灭。
【构成抗原的条件】
抗原的化学成分一般是蛋白质,也有的是脂蛋白、脂多糖等,但并非所有这些物质都是抗原。构成抗原必须具备许多条件,其自身条件主要是异物性和一定的理化特性,在此前提下,还要取决于宿主的情况。
1、异物性 机体自身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没有抗原性,必须是异种或异体物质才有抗原性,种属关系越远,抗原性越强。例如鸭与鸡种属关系比较近,鸭血清蛋白对鸡是弱抗原,对兔子则是较强抗原;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对畜禽当然是强抗原。
2、理化特性 蛋白质及脂蛋白等,只有分子量很大,结构复杂而稳定,进入机体不易被消化分解,能存在较长时间,才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如果分子较小,结构简单,进入机体很快被消化分解,就起不到抗原作用。
3、宿主应答的差异 宿主是指抗原所作用的动物机体。同一种抗原作用于不同宿主,免疫应答水平有很大差异。例如法氏囊炎活毒疫苗用于鸡是良好抗原,却并非用于所有动物都能产生良好免疫应答。
【特异抗原、共同抗原、交叉免疫】
我们说病毒和细菌是抗原,实际上一个病毒粒子或一个细菌并非整体都是抗原,抗原只是其表面的一种微小结构,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无法将决定簇单独分离出来,所以将整个的病毒、细菌视为抗原。
什么样的抗原决定簇,就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什么样的抗体,该抗体只能与抗原决定簇结合。假设一个决定簇像人的右手,它刺激产生的抗体就像右手套,只能套在右手上。手只分左右,而各种病毒和细菌的决定簇有无数种,抗体也就有无数种,它们一一对应。
一个病毒粒子表面有许多抗原决定簇,它们是否都相同呢?这就要看是什么病毒。
某些病毒,例如鸡新城疫病毒,虽然有不同毒株,其致病性与抗原性强弱不等,但所有毒株,其病毒粒子的抗原决定簇都是相同的。凡属这种情况,人工免疫的效果就比较好,选用任何一个弱毒株制成疫苗,其使鸡体产生的抗体,对所有新城疫病毒都有100%的针对性。
另一些病毒,如鸡法氏囊炎病毒,情况就不同了。该病毒许多不同毒株,在一个毒株内部,所有病毒粒子上的抗原决定族是相同的,而不同毒株之间,决定族就不是全部相同。假设有甲、乙两个毒株,甲毒株病毒粒子上有10个决定簇,其中7个是方块形,3个是半圆形;乙株病毒粒子上有10个决定簇,其中7个是方块形,3个是三角形。就这种情况来说,半圆形是甲株特有的,三角形是乙株特有的,称为特异抗原;方块形是两株共有的,称为共同抗原。假如用甲株制成疫苗,对于乙株,就只有共同抗原起作用,即交叉免疫力为70%。凡属于这种情况,免疫效果就要差一些。
细菌的抗原比病毒要复杂得多。一个细菌,其菌体、菌膜表面及鞭毛上都有许多抗原决定簇,分别称为O抗原、K抗原和H抗原,其中O抗原是主要抗原。同一种细菌的不同菌株,抗原差异往往比较大,交叉免疫程度较低。所以家禽的细菌目前只有少数几种能进行人工免疫,主要是禽霍乱、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及大肠杆菌病等,其菌苗常用两个以上菌株制成,以求抗原范围较宽,虽如此,免疫效果总的来讲仍不及病毒病。
病毒株与细菌株抗原类型可用血清学方法鉴定,一个大的类型称为一个血清型,其下还可分出若干亚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抗原差异比较大。亚型之间抗原差异相对较小。例如鸡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或者说没有不同血清型;鸡“传支”病毒已发现有26个血清型;鸡法氏囊炎病毒有两个血清型,分别称为I型与2型,仅I型有致病性,其下有若干亚型,还有些暂时未能定为亚型的称为变异株。
体液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分别由B细胞和T细胞介导。
由B细胞介导,即抗原刺激B细胞,B细胞增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抗体存在于体液中。这样形成的免疫力称为“体液免疫”,这种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由T细胞介导,即抗原刺激T细胞,T细胞增殖为效应细胞。这样形成的免疫力称为“细胞免疫”,这种免疫应答称为“细胞免疫应答”。
多数禽病如鸡新城疫、法氏囊、小鹅瘟等,其免疫力是以体液免疫为主,也有一些禽病如鸡马立克氏病、喉气管炎等,其免疫力是以细胞免疫为主。这里首先介绍体液免疫应答。
1、 体液免疫应答的机制 病毒、细菌等微生物进入家禽机体,很快就有一些被巨噬细胞识别为异物而捕获,其余逃避了捕获的则进行增殖,增殖过程中又不断有一些被捕获。巨噬细胞对捕获的微生物进行消化、降解,但保留抗原决定族,并加工处理,最后这些抗原决定族存在于巨噬细胞的表面,呈送给各部位的B细胞与T细胞。抗原经巨噬细胞这样处理,其刺激免疫应答的效力大大增强,那些未经巨噬细胞捕获处理的微生物则基本上不能刺激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所呈送的抗原必须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正好吻合,并因吻合而能结合,才能启动免疫应答,犹如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一样。一个B细胞表面有很多抗原受体,它们全部相同,所以一个B细胞只能对一种抗原应答。根据对小鼠的研究,其脾脏中有2亿B细胞,至少能对1千万种抗原应答,这一数目非常之大,所以每一种抗原总会有数量不等的B细胞与之应答。
经巨噬细胞加工过的抗原不仅向B细胞呈送,同时也向T细胞呈送,T细胞即产生协助物质,对B细胞的应答给予协助。
由以上介绍可知,一种抗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使B细胞应答,即它经过巨噬细胞捕获加工,与B细胞受体吻合,又T细胞协助。这些条件都具备了,B细胞即开始应答。此时B细胞膨大并反复分裂,经几天时间,其增殖的后代分化为两种新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少数为长寿记忆细胞。
浆细胞不断向体液中分泌抗体。其寿命为3~6天,随着免疫应答继续进行,新的浆细胞也继续产生。但抗体不可能无限增多,一方面是体内有调控机制,再一方面,抗原逐渐被抗体消灭,免疫应答也就停止。
长寿记忆细胞能长期记住使它产生的那种抗原,当同一种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时,其刺激免疫应答的效力就会由于长寿记忆细胞的作用而比第一次大很多倍。
2、抗体 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简写为Ig,主要有三种,即IgM、IgG、IgA。
IgM是接种疫苗之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其抗感染效力中等偏强,起先锋作用。但其分子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局限在血清中,而且维持的时间比较短。
IgG继IgM之后产生,它占全部抗体的大半,作用力度强,持续的时间长,而且分子较小,能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所以是抗感染的主力。一次免疫接种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IgG产生的数量.
IgA大部分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及眼部粘膜表面,是局部抗体,能阻止微生物入侵,具有十分重要的防卫屏障作用。这种抗体也有一部分存在于血清中。
从总体上讲,抗体存在于全部体液中,以血清中含量为最高,蛋黄中含量大致与血清中相等。
抗体的抗感染作用,主要是与相应抗原结合,成为免疫复合物,使抗原失去活性。例如1个IgG分子可以结合2个抗原决定簇,1个存在有粘膜表面的IgA分子可以结合4个抗原决定簇等。这种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即什么抗原使机体产生什么抗体,该抗体只能与该抗原结合。由于所有抗体都是针对某种抗原的,都是特异抗体,因而在提到抗体时就不一定都要加上特异二字。
抗体还有其他多方面的抗感染作用。例如抗体与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结合,可使他们吞噬能力大大增强,同时抗体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调理,便于吞噬细胞进行吞噬,这些称为“调理吞噬作用”。再如某些细胞被病毒寄生或向肿瘤演变,抗体与它们结合,即能促进K细胞对它们进行杀伤。
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种疫苗初次接种,机体应答水平较低,再次接种则应答水平显著提高。
(1)初次应答: 从接种疫苗到抗体出现,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初次应答潜伏期比较长,一般来说,活病毒苗为3~4天,活菌苗为5~7天。潜伏期之后逐渐产生抗体,这次产生的数量比较少,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抗体的组成中IgM较多而IgG较少,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结合力)稍差,交叉免疫较弱。因此,一种疫苗初次接种后,机体不能形成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至于实践中有的疫苗可以只用一次,如鸡减蛋综合征油乳苗等,对此我们在述及有关传染病时再分别讨论。
(2)再次应答(回忆应答):同一种疫苗首次接种后,间隔一定时间再次接种,即启动再次应答。
第二次接种后,原有的抗体暂时下降,但经两天左右,即反弹上升,迅速显著超过原有水平。因而再次应答虽然开头有一个抗体下降过程,但总的讲,潜伏期短,抗体产生的数量多,维持的时间长。此次抗体以IgG为主.IgM减少;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增强;某些需要交叉免疫的疫苗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等,此次交叉免疫作用增强。
同一种疫苗第三次接种,机体应答水平会更高一些,第四次接种仍可再高一些,往后第五、第六次接种,如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就不能再无限提高。
在禽病免疫实践中,如何应用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原理安排免疫程序,要根据各个传染病的具体特点分别讨论。这里有两点是普遍应当注意的:
第一,活病毒疫苗与活菌苗首次接种后,必须间隔一定时间,等抗体已上升到顶峰并已开始下降,才能再次接种。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抗体和长寿记忆细胞还没有产生或产生的数量还很少,此时进行第二次接种就不能正常实现再次应答,而且会干扰初次应答,造成紊乱。第二次接种后也要间隔一定时间才能接种第三次,往后每次都是如此。应当间隔多长时间,要根据不同传染病及不同疫苗的特点分别讨论。
第二,活病毒苗与活菌苗第二次接种后,原有抗体暂时下降,往后每次接种都是如此,所以接种后两三天禽群有可能出现感染,故在此之前应搞好舍内卫生消毒。
细胞免疫应答
绝大多数抗原,包括自然界的病毒、细菌及各种疫苗,都是既能刺激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又能刺激T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应答。只有少数结构简单的抗原,如某些细菌的鞭毛蛋白等,它们仅能刺激B细胞,不能刺激T细胞,刺激B细胞也只能产生IgM一种抗体,不产生长寿记忆细胞,这些简单抗原不用于制造疫苗。
1、 细胞免疫应答的启动 这一启动过程与体液免疫应答相似。巨噬细胞捕获到病毒、细菌等抗原进行加工后,在向B细胞呈送的同时,也向T细胞呈送,只要该抗原与T细胞的抗原受体吻合,即启动应答。
T细胞有好几种。开头是少数T细胞应答,它们有的释放协助物质,协助B细胞应答,有的释放淋巴因子,促进更多的T细胞应答。
T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平时呈静止状态,不增殖,亦无免疫效应。它一旦受到相应抗原的刺激,即被“致敏”,亦称“激活”,开始增殖分化。经几天时间,其增殖的后代分化为两类细胞:数量多的一类称为“致敏淋巴细胞”,因为它已有免疫效应,又称为“效应T细胞”,简称“效应细胞”。另一类数量少的,是长寿记忆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T细胞的应答就会由于长寿记忆细胞的作用而比第一次强很多倍,这同前述体液免疫应答是一样的。
2、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 前面讲过T细胞有好几种,其中有两种分别称为Td细胞和Tc细胞,它们被抗原致敏后增殖的后代就分别称为致敏Td细胞和致敏Tc细胞,这是两种主要的效应细胞,各以不同方式发挥其效应。
(1)致敏Td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炎性反应即“发炎”,是动物机体的一种防卫反应。当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机体某一部位进行破坏时,体内各种吞噬细胞即向该部位集中,进行围歼,于是该部位成为一个“战场”,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同时全身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例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炎区主要在喉部和气管,全身则表现萎靡、减食等症状。炎性反应是非特异性防卫反应,即使不给家禽接种任何疫苗,它也会针对各种病源微生物发生炎性反应,但其抗感染力量比较弱,往往不是以战胜疾病,而在致敏Td细胞的参与之下,炎性反应的抗感染作用就会大大增强。
致敏Td细胞的效应方式主要是合成,释放多种淋巴因子。淋巴因子是蛋白质一类的物质,其本身不能直接杀伤微生物,但起一种介质作用,能使巨噬细胞的活性大大增强并向炎区集中,这对炎区是非常重要的支援。作用于巨噬细胞的淋巴因子主要有三种,分述如下。
巨噬细胞活化因子:它使巨噬细胞表面皱褶增多,对微生物粘着力增高,同时细胞内溶酶体也增多,因而对病原性异物的吞噬杀伤能力大大增强。
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它诱导巨噬细胞向炎区集中。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它抑制炎区巨噬细胞的移动,使其留在炎区发挥抗感染作用。
淋巴因子及巨噬细胞的作用基本上是非特异性的,不时针对某一种抗原,而是针对各种病源微生物。但淋巴因子的产生,是某种特异抗原使Td细胞致敏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Td细胞所介导的是特异免疫。
(2)致敏Tc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正常细胞一旦被病毒寄生,就成为免疫系统消灭的对象,所以称为“靶细胞”。致敏Tc细胞对靶细胞有一种毒性作用,使其细胞膜损伤,通透性改变,钾离子从细胞内排出,钠离子和水分进入细胞,以致靶细胞膨胀解体。致敏Tc细胞攻击破坏一个靶细胞之后,自己完好无损,又去攻击下一个靶细胞。它的这种攻击时高度特异性的,什么病毒作为抗原使它致敏,它就攻击该病毒寄生的细胞,对其他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去攻击。致敏Tc细胞对肿瘤细胞也有重要的杀伤作用。
(3)细胞免疫的其他效应:前面叙述致敏Td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只介绍了3种,都是作用于巨噬细胞的。除此之外,致敏Td细胞还能释放干扰素,也属于淋巴因子,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
干扰素是一种蛋白质,它能诱导机体细胞产生另一种蛋白质,叫“抗病毒蛋白”,对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有抑制作用;干扰素本身则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以上两方面作用都是非特异性的,不是针对某一种病毒和肿瘤,而是针对所有病毒和肿瘤。
不仅致敏Td细胞能产生干扰素,病毒侵入各种细胞时,细胞内也会产生干扰素,这是细胞对病毒的抵抗反应。此外还可以用人工合成的诱生剂使细胞内产生干扰素。以上干扰素来源不同,作用相同。
体内存在少量干扰素时,对B细胞的免疫应答有增强作用,大量干扰素则对免疫应答有抑制作用。一般认为,给家禽接种一次活疫苗之后,家禽体内的干扰素会迅速升高,在5—7天以内,如再接种各种活病毒疫苗,免疫效果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因而制订免疫程序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刚出壳不久的雏禽免疫功能还不健全,产生干扰素的能力有限,这方面问题不大。
病毒性疫苗
预防家禽传染病的生物制品,过去的分类是:用病毒制成的称为疫苗,用细菌制成的称为菌苗。现在是总称疫苗,下分病毒性疫苗、细菌性疫苗和其他疫苗。我们在这一节介绍病毒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的分类】
病毒性疫苗分为活病毒疫苗和死病毒苗两类。
1、活病毒疫苗 通常简称活疫苗、活毒苗、活苗,是用无致病性的弱病毒制成的,接种之后,可使家禽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免疫力,抵抗强毒感染(有致病性的病毒称为强毒)。
活苗是应用最广的疫苗,它同死苗相比,主要有四方面优点:
(1) 活病毒刺激免疫应答有力,可以较快地形成免疫力。
(2) 活苗接种后,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方面同样能形成良好的免疫力,而死苗的作用主要在于体液免疫,在细胞免疫方面作用甚微。
(3) 活病毒接种到体内能增殖,接种量比死病毒少得多,费用低廉。
(4) 有些活苗可采取饮水、气雾等方法接种,省工省事,而死苗必须逐个家禽进行注射。
活苗也有一定的缺点:首先是运输、保存必须符合冷藏和冷冻要求,接种时操作要快,否则一部分病毒死亡甚至全部死亡,就要减效或失效。其次是活苗在体内作用的时间比较短,不易形成高水平抗体,其作用还会受母源抗体与某些抗生素的干扰。在安全性方面,活疫苗能使机体局部或全身出现一定的反应,对饲养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活苗的这些缺点,通过合理使用,大多是可以避免的。
2、死病毒苗疫苗 简称死苗或灭活苗,是用甲醛等药品将病毒灭活(杀死)之后再加上佐剂制成的。佐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油乳剂、氢氧化铝及蜂胶等,都能增强灭活苗的抗原性,延长其在体内作用的时间,并促进机体应答。病毒性灭活苗的佐剂一般采用乳剂,由白油与乳化剂配制而成。
油乳剂灭活苗大多为单相,即油包水型,也有的是双相,即油包水—水包油型。所谓“水”,是指含病毒的液体,先将其中的病毒灭活,再将这种病毒水分散成极细小的微滴,悬浮于油乳佐剂中,即得成品。其外观应为乳白色,无油乳分层现象,无沉淀物,黏度较低(双相苗的主要优点是黏度低)。其内在质量是含死病毒越多越好。注射后局部有轻度肉芽肿是正常现象,但不应严重。
灭活苗与活苗相比,主要优点是:
(1)灭活苗注射后不是很快吸收,而是在局部形成抗原库,持续释放抗原,不断刺激免疫应答,作用可达到20余天。同时灭活苗中的佐剂对机体来说也是异物,在局部能使巨噬细胞聚集,高效率地捕捉抗原。佐剂还能促进T细胞的应答,弥补死病毒对T细胞刺激较弱的缺点。由于这一系列作用,灭活苗注射后经20余天,抗体就能积累到很高水平,形成坚强持久的免疫力,这是活苗所难以达到的。
灭活苗注射后最初几天,抗体水平虽然还不高,但佐剂通常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也有非特异的抗感染作用。
(2)灭活苗基本上不受母源抗体和上次免疫接种残佘抗体的干扰,也不受抗生素干抗。
(3)某些灭活苗,如鸡“传支”、法氏囊炎等灭活苗,可以用强毒制造,其效果较好。病度的毒力与抗原性不是成正比,但成正相关,毒力强的抗原性也较强。还有些新发现的病毒病,如鸡腺胃炎,研制活苗需用多年时间培育无致病性弱毒株,先用强毒试制灭活苗则快得多。
(4)灭活苗不需要冰冻保存,在运输与保存期间一般不会失效或明显减效。
(5)灭活苗安全性非常好,不会引起全身反应,不散播病毒。
灭活苗也有它的缺点:
其一,是死病毒对T 细胞作用很弱,主要刺激B细胞应答,因而死苗主要适用于体液免疫为主的传染病,如鸡新城疫、法氏囊炎等。
其二,是灭活苗注射后缓缓释放抗原,每日释放量有限,加之T细胞应答差,对B细胞的应答不能提供足够的协助,因而灭活苗如果单独使用,启动免疫应答的力度就比较差,形成免疫力很慢。灭活苗也不能使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产生局部抗体,不能在这些重要门户建立防御屏障。因此,鸡新城疫等许多传染病的免疫,可以单用活苗,却不能单用死苗,而最好是“活+死”,两苗同时使用,或“先活后死” ,相隔7天左右,这样开头活苗启动应答有力,是在育雏期、青年期单用活苗,用过两次以上,鸡体内已经形成免疫记忆,对该抗原比较敏感,开产前就可以单用死苗。
也有个别传染病可以单用死苗。例如鸡减蛋综合征,实践中单用死苗即能达到良好免疫效果,就不必再用活苗,以免散播病毒。
灭活苗缺点之三,是死病毒注射到体内不能增殖,用量比活病毒大几十倍或更多,再加上佐剂,灭活苗的价格就比活苗高得多,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病毒性疫苗的各类产品】
活苗或死苗由于生产厂家所用原料与工艺不同,就形成多种多样的产品。下面先从毒株谈起,介绍这些产品。
1、 毒株 制造疫苗所用的病毒,在安全性、抗原性、遗传稳定性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国内外有许多专家致力于培育理想的疫苗病毒,每培育成功一种,或者偶尔从家禽体内分离到比较理想的一种,就称为一个“毒株”,并给它命名。很多毒株只用于科研,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才能用于制造疫苗。
一种疫苗的毒力及抗原特性,主要取决于所用毒株。疫苗瓶签上是否注明毒株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注明,例如:
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C—30株);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株)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52株)
鸡传染性法氏囊中等度力活疫苗(B87株)
再一种是以专用名称代替毒株名称,例如鸡新城疫弱毒活苗,在我国用B1株制造的称为II系苗,有F株制造的称为III系苗,用Lasota株制造的称为IV系苗。
还有一种,是某些疫苗用国家规定的毒株制造,瓶签上就不注明。例如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是用FC—126株制造的,瓶签上一般不注明。
2、鸡胚苗与细胞苗 制造疫苗胡主要工作是培养病毒,病毒必须在易感动物的活细胞内才能复制繁殖,所以常用活鸡胚培养病毒。一般是将受精鸡蛋孵化到第9-10天,接种毒种继续孵化,约经两天,收获鸡胚液等成分,其中就含有大量病毒,这样制成的疫苗称为鸡胚苗或鸡胚组织苗。再一种方法是从鸡胚内取出某些活细胞,置于特制大型玻璃瓶内培养病毒,这样制成的疫苗称为细胞苗。在某些疫苗例如鸡法氏囊炎活毒苗来说,鸡胚苗产量较低,成本较高,但质量较好。
3、冻干苗与液体苗 用鸡胚或体外细胞培养病毒,收获含病毒夜体,加上保护剂,分装于小瓶内,经冷冻真空干燥,密封瓶口,即制成冻干苗。其在瓶内为微黃或微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底瓶壁脱离,加稀释液迅速溶解。有些疫苗如鸡新城疫II系与IV系苗也可以不加保护剂,不进行真空干燥,将鸡胚液装瓶,入冰库冻结即可,称为液体苗或湿苗,其化冻后为无色或淡红色液体,瓶底部有少量沉淀物,经振摇均匀分散。
冻干苗的突出优点是较耐贮藏,有效期较长,效价可靠性较好,因而被广泛应用。新鲜湿苗由于病毒末受冻干过程的损伤,效价较高,但不耐贮藏,在同样温度下有效期比冻干苗短得多,尤忌反复冻融,每冻融一次,效价要损失一半左右,所以液体苗现已很少用。下面是新城疫II系、IV 系冻干苗与液体苗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有效期(中国兽药典1990年版)
贮藏温度 冻干苗有效期 液体苗有效期
零下15度 2年 1年
0-4度 8个月 3个月
10-15度 3个月 20天
4、克隆苗 克隆是英文Clone的译音,意为无性繁殖的纯种。一般疫苗中的病毒严格来讲不能算是纯种,因为各个病毒粒子在毒力和抗原性等方面并非完全一致,而是稍有差异,稍有优劣之分。为了获得优良纯种,就要从一株病毒中选择一个(只能是一个)最优病毒子进行繁殖,其繁殖的后代群体因为全是一个病毒粒子的复制品,无疑极纯,就称为克隆株,用其制成疫苗就称为克隆苗。举例来说,鸡新城疫IV系苗是用La Sota(纳苏塔)毒株制造的,该毒株中各个病毒粒子稍有优劣差异,从中选择最优的一个粒子繁殖出后代群体,就称为Lasota毒株的克隆株。所谓“最优”,也在于研究者如何选择,因而Lasota毒株克隆株非止一个,其中著名的有荷兰的C-30株、美国的N-79株等。用这些克隆株制成的IV系苗,质量优于用Lasota毒株制成的“普通”IV系苗。
克隆苗只能体现一个病毒粒子的抗原特性,而某些疫苗,如鸡法氏囊炎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一般希望其抗原谱较宽,这些疫苗是否适宜用克隆株制造,尚在研究之中,但已有成功的产品。例如荷兰从鸡传性支气管炎弱毒中克隆出MA5株,制成疫苗,对呼吸型与肾型“传支”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5、SPF苗 SPF的意思是“无特定病原”,即“无特别规定的若干种病原微生物”。对禽用疫苗来说,要求其中不混有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减蛋综合征病毒等20余种病原微生物,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制成的疫苗就称为SPF苗。
制造疫苗要用鸡胚或其中的活细胞培养病毒,如使用普通鸡胚,其中大多带有母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它们很容易混进疫苗。普通鸡胚还含有多种母源抗体,干扰病毒繁殖,影响疫苗效价。因而普通鸡胚不能用于制造疫苗,否则制成的疫苗不仅效力较差,还会传播多种病原。例如混有支原体的疫苗给鸡群接种后,经几天时间,该鸡群就可能发生慢性呼吸道病。为了制成无特定病原的高效价疫苗,即SPF苗,必须在严密隔离的、高度净化的鸡舍内饲养SPF鸡,生产SPF蛋,提供SPF鸡胚培养病毒,同时还要有高度净化的制苗场所,防止疫苗被污染,这样才能制成SPF苗。
按理所有活疫苗都应当是SPF苗,我国目前由于SPF鸡的饲养数量不能满足制苗需要,一部分疫苗还不是SPF苗,但只要是正厂家的产品,一般都接近SPF水平,使用效果也比较好。
6、二价苗与三价苗 用某种病毒两个或三个毒株制成的疫苗分别称为二价苗、三价苗。这类疫苗与克隆苗正好相反,克隆苗是抗原极纯,二价苗与三价苗则抗原谱较宽,可针对较多的血清型,适用对象主要是鸡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7、联苗 用两种不同病毒联合制成、可以预防两种传染病的疫苗称为二联苗,依此类推还有三联苗与四联苗。联苗的优点主要有两方面:
(1)就活苗来说,将两种或三种病毒按规范制成联苗,可避免相互干扰。例如对蛋用雏鸡通常在10日龄前后接种新城疫IV系苗与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苗,养鸡户自己将这两种混合接种,如果H120苗的抗原量大于IV系苗,就会对IV系苗的免疫作用造成一定干扰,而IV系+H120二联苗是按无干扰的要求制造的,使用既方便,效力又可靠。
(2)就油乳剂灭活苗来说,其价格比较高,又要逐个鸡注射,使用联苗就经济而方便。例如鸡新城疫与减蛋综合征二联油乳苗被广泛应用,效果比单苗不差。但制造三联、四联油乳苗,对水相(病毒液)要进行浓缩处理,保证有足够的抗原量,效果才能比得上单苗。
8、基因工程苗 是运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微生基因而制成的疫苗,主要品种有亚单位苗、活载体苗、基因缺损苗等。它们都不含完整的病毒,所以安全性非常好,缺点是分子小,不易被巨噬细胞捕捉,免疫原性较差,需加入高效佐剂和免疫增强剂来弥补这一缺点。目前这类疫苗尚处于大中研制阶段。
【病毒性疫苗的运输与贮藏】
活苗从出厂到使用,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
活苗出厂冷藏运输市县兽医站冷冻保存冷藏运输乡镇兽医站冷冻保存冷藏运输养殖户使用或冷冻保存。
以上各环节都带“冷”字,冷藏是指10度以下,冷冻是指0度以下,它们连接起来称为“冷链”。只要有一个环节未达到“冷”的要求,活苗效价就要降低甚至失效。而死苗则忌冰冻,一经冻结即失效。因此,各种疫苗一定要按厂方的要求进行运输与贮藏。下面介绍这方面的一般知识。
1、活苗的运输 在家禽常用活苗中,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必须冷藏运输,其他活苗一般要求气温超过10度时冷藏运输,气温10度以下可以用普通包装运输。运输时间要尽量缩短,运到后立即转为冷冻贮藏或抓紧使用。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都从严掌握,除了寒冷的冬季,对活疫苗都采取冷藏运输。有条件的最好用冷藏车,一般是用保温箱或大口保温瓶,将疫苗与冰块一齐放在里面,做到苗不离冰。运输过程中冰块融化在所难免,只要箱内或瓶内温度不超过10度即无妨,如果超过在再加冰块。为了防止疫苗瓶签受潮脱落,冰块应分装在若干塑料袋内,将袋口扎紧。
2、活苗的贮藏 活苗贮藏温度越低,有效期越长。下面根据农业部南京药械厂1997年的产品说明书,介绍常用活苗在不同温度下的有效保存期,国内其他厂家的产品亦可参考。
鸡新城疫活疫苗(I系):在零下15度不超过2年,2-8度不超过6个月,10-15度不超过3个月,25-30度不超过10天。稀释后应放冷暗处,限2小时内用完。
鸡新城疫活疫苗(Lasota系,即IV系):在零下15度不超过2年,2-8度不超过8个月,10-15度不超过3个月,25-30度不超过10天。稀释后应放冷暗处,限2小时内用完。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H120、H52株)系:在零下15度不超过1年,0-4度不超过半年。稀释后应放冷暗处,限2小时内用完。
鸡痘活疫苗:在零下15度保存不超过18个月,0-4度不超过12个月,25度不超过1个月。稀释后应放冷暗处,限2小时内用完。
鸡马立克氏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在零下15度不存不超过1年,0-4度不超过6个月。稀释后周围应放冰块,并限1小时内用完。本品专用稀释液应保存在2-15度冷暗处,有效期2年,用前应置2-8度冰箱或盛有冰块的容器中预冷。
鸭瘟活疫苗:在零下15度保存不超过18个月,4-10度不超过8个月。稀释后应放在冷暗处,限2小时内用完。
下面再根据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1997年的产品说明书,介绍两种疫苗的保存期,国内其他厂家的产品亦可以此为参考。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活疫苗(B87株):在零下15度保存期为1年。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在零下15度以下保存为1年,0-4度不超过6个月。
上述保存期都是从疫苗制成之日算起,而疫苗制成后要在冷链上转移,温度不可以能是恒定不变。例如一批鸡新城疫IV系苗制成之后,在厂内零下15度保存了40天,随后5-9度运输了30小时,接着在兽医站零下8-10度保存了60天,其剩佘保存期如何?这就很难精确回答。所以购买疫苗要注意瓶签上标明的是制造日期还是失效期。如果是失效期,就应看一下说明书,了解这失效期是按什么保存温度确定的。例如鸡新城疫IV系苗,若以制成后2年为失效期,就是指一直在零下15度保存而言,实际上它不大可能一直在零下15度保存,因而其实际失效期要比瓶签上的效期要早一些。还应注意不同的疫苗的耐贮性有差别,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法氏囊炎苗、“传支”H120与H52苗及喉气管炎苗,即使一直在零下15度保存,有效期也不超过1年,对这些疫苗在有效期方面的要求就更要严格些。
3、关于进口活苗的贮藏 进口活苗一般要求2-8度保存,如无此条件,也可冰冻保存,因为活病毒均有耐冻共性,但冰冻温度不宜太低,否则由于其金属瓶盖与玻璃瓶冷缩系数的差异,有可能出现瓶盖松动,使瓶内失去真空,这对疫苗效价有一定影响。
4、油乳佐剂与铝脱胶佐剂灭活苗的贮藏 这类疫苗切忌冻结,冻结一次即失效。最佳保存温度为4度,数周的短期保存温度不宜常温下,夏季应置阴凉处。下面根据黑龙江生物制品一厂1997年的说明书,介绍三种灭活苗的保存期,其他的产品亦可以此为参考。
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在4度保存,有效期为1年,20度为6个月,保存期间应尽量避免摇动。
鸡产蛋一降综合征灭活苗:在4度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20度为6个月,保存期间应尽量避免摇动。
新减二联灭活疫苗:在4-10度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病毒性疫苗的安全使用】
安全包括两方面,即鸡群安全和饲养环境安全,这两方面都很重要。
1、活苗的接种量 活苗接种量适当加大,免疫力产生较快,水平较高。但接种量过大,造成强烈应激与免疫抑制,效果反而不好。有些活苗接种量过大能引起近似发病的严重反应,例如鸡新城疫活苗能引起精神萎靡与神经性扭头,法氏囊炎活苗能引起昏睡,喉气管炎活苗能引起眼部肿胀等,这些严重反应有时能导致个别或少数鸡死亡。
接种量以多大为适宜,要根据疫苗种类、接种方式、首免还是二免以及禽群体质来决定。从疫苗来说,其安全性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
无毒力苗----只有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一种,用量加大不影响安全,只是增加费用。
弱毒力苗----如新城疫II系IV系苗、传支H120苗、鸡痘苗、鸭瘟苗等,接着量安全范围较宽,一般增加50~100%。
中等毒力苗----如新城疫I系、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等,加量须慎重,一般增加50~100%,不宜超过。
有残余致病性的活苗----主要是喉气管炎活苗,原则上不加量,将滴眼时浪费的补上即可。
从接种方式来说,注射接种不浪费疫苗,每只家禽注射量均匀;滴眼鼻有滴偏、溢出及剩余疫苗等浪费,刺种也有类似情况;饮水免疫每只家禽饮量不均匀,疫苗病毒在饮水中有一部分死亡。在确定活苗接种量时,对这些因素要加以考虑。至于饮水免疫用苗量要比滴眼鼻加倍,这是指新城疫II系IV系苗而言,对法氏囊炎和脑脊髓炎活苗来说,它们本来就适于饮水免疫,用量比滴口腔稍加即可。
后面介绍各种传染病的免疫程序时,都注明疫苗的参考用量。
2、防止疫苗病毒污染饲养环境 疫苗病毒并非绝对无致病性,例如新城疫I系秒病毒对幼龄雏鸡有致病隐患;鸡喉气管炎活苗病毒残存致病性;禽脑脊髓炎活苗病毒有一定致病性,只不过接种的是青年鸡,发病亦无症状,而对幼雏与成年鸡均能致病。还有些疫苗病毒遗传性不很稳定,如污染饲养环境,多次回归鸡体,其毒力会返强,成为致病隐患。因此,使用活病毒疫苗应注意以下两点:
(1)本地没有发生的病毒性传染病,不要使用其活疫苗。
(2)每次接种活苗之后,对疫苗空瓶、接种用具、滴眼鼻与注射的场所等,都要认真进行消毒。尽管这种消毒不可能十分彻底,而且家禽体内还会排出一些疫苗病毒,但消毒工作做好了,使疫苗病毒在饲养环境中残存很少,它们在细胞外又不能繁殖,也就不足以造成危害。
3、油乳剂灭活苗的安全使用 油乳苗由死病毒制成,对禽体无致病性,对环境无污染,问题是要防止注射部位出现严重肉芽肿。主要措施是:
(1)务必选用优质油乳苗,从外观上看其黏度应较低。
(2)注射部位以胸肌为好。注射于颈部皮下有时引起肿头现象;注射于腿部尤其是小腿,局部肿胀往往比较严重;翅根肩头肌肉不丰满,也不适于注射油乳苗。
(3)注射剂量不要过分加大。一般规定雏鸡注射0.25毫升,大鸡注射0.5毫升,如考虑到操作时可能掌握不准,适当加量,雏鸡可用到0.3毫升或1/3毫升,大鸡可用到0.6~0.7毫升,不宜过多。免疫效果主要在于油乳苗的质量,加大用量增效有限。
细菌性疫苗
细菌性疫苗过去称为菌苗,常用的仅有禽霍乱菌苗等个别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规模养禽的发展,细菌性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目前鸡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以及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等,均有菌苗可供选用。
1、细菌性疫苗的分类 细菌性疫苗分为活菌疫苗和死菌疫苗两类,后者应用较多。
(1)活菌疫苗(弱毒苗):是用人工诱变方法培育出若毒菌株而制成的,其优点是活细菌刺激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都比较有力,产生免疫力速度快,水平高,而且活细菌接种到家禽体内能繁殖,只需少量接种,费用较低。但制苗菌株必须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可靠的安全性,培育非易,所以目前较为常用的或菌苗只有两种:一种是预防鸡“慢呼”的支原体活疫苗(支原体苗通常归为菌苗),问世不久而前景看好;再一种是禽霍乱或疫苗,制苗菌株有多种,安全性与免疫期均不很理想。使用活菌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接种前数日至接种后十余日,对家禽不能给予任何抗菌药品,具体停药天数见有关细菌病部分。
(2)死菌疫苗(灭活苗):一般采用强毒菌株或标准菌株,经人工大量培养,进行灭活处理,再加上油乳或铝胶、蜂胶等佐剂而制成,比较易于生产。其主要优点是对家禽和环境都很安全,注射前后不必停用抗菌药品。缺点是刺激细胞免疫应答的力度较差,一般都在制苗时加入免疫促进剂,如左旋咪唑等,以增强效力。
细菌的代谢产物(排泄物)有毒性,称为细菌毒素,不同细菌的毒素其毒性强弱不等。死菌苗含菌量较大,也就含有一定的毒素。因而某些死菌苗,例如大肠杆菌油乳苗,给家禽注射后有时出现精神不振,采食减少等现象,一般经2—3天可自行恢复正常。
上述活菌与死菌苗也可以按一定程序联合使用,以增强免疫效果。
2、细菌性疫苗的应用策略 细菌性疫苗免疫效果总的来讲比病毒性疫苗要差些,细菌病又可以用药物防治,那么是否有必要使用细菌苗呢?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某种细菌病如果在当地普遍流行,危害较大,且该病又有免疫效果比较好的菌苗,就值得应用。例如鸡传染性鼻炎,虽然容易治疗,但经常复发,影响生长和产蛋,要费开支也很大,况且优质鼻炎苗的免疫效果已能达到基本控制发病,用苗后全群鸡生长和产蛋可以基本不受鼻炎影响,偶有个别或少数鸡发病其症状也比较轻,挑出来隔离治疗即可,无碍大局,像这种情况就值得用苗。而有些细菌病,例如鸡沙门氏菌病,虽然危害也比较大,但目前尚无效力可靠的菌苗,有些只是试验产品,就不宜轻易使用。
(2)细菌苗不用则已,如果用,就要及时地、高标准地用好。例如鸡鼻炎苗、“慢呼”苗等,都应按规定日龄接种两次,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如果只用一次,或者该用时不用,发病才用,这些都难以收到满意效果。
(3)预防细菌病不能单纯依靠菌苗,必须搞好饲养管理,加强卫生预防。如果禽群稠密拥挤,舍内通风不良,湿度太大,冬季寒风侵袭,夏季持续闷热,再加上饲料配合不当,多种维生素不足等,这些众多的致病因素就会突破接种菌苗所形成的免疫力,导致家禽发病。虽然预防病毒病也同样要加强饲养管理,不能单纯依靠疫苗,但预防更要重视这个问题。
【免疫程序】
为了使家禽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比较坚强的免疫力,往往要多次进行接种。在多大日龄首次接种,什么时候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接种,称为免疫程序。单独一种传染病的免疫程序比较简单,整个饲养期的综合免疫程序就比较复杂,要将多种疫苗的多次接种合理错开,还要与断喙(切嘴)、转群、上笼等活动错开。由于各地具体情况和兽医人员的见解不同,综合免疫程序不可能搞一个统一的模式。这里先介绍制订综合免疫程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然后推荐几种程序供参考。
1、 制订综合免疫程序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1) 确定对那些传染病进行免疫接种,应根据本场饲养条件来考虑。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养禽场,防病措施应以隔离消毒为主,只需对最重要的传染病进行免疫接种,每种疫苗接种次数也不必过多,这样不仅降低成本,而且疫苗中活病毒、活细菌对禽舍的污染可降到最低限度。另一种情况是专业户小规模养禽,隔离消毒条件较差,家禽不断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工免疫抵抗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对当地流行的主要传染病都应积极进行免疫接种,而且对某些传染病要适当增加用苗次数,以建立比较坚强为的免疫力。
(2) 雏鸡在一周龄之前,体质较弱,免疫功能不健全,母源抗体水平也处于高峰,此时除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外,如无特别需要,宜避免接种其他疫苗。
(3) 1月龄以下雏鸡免疫接种的项目比较拥挤,一般应间隔5--7天接种一次,同种活苗从首次接种到第二次接种间隔的时间更应长一些,法氏囊炎中等毒力活苗应间隔7天以上,新城疫IV系苗应间隔10天以上。1月龄之后免疫接种项目比较稀,容易错开,应间隔10—14天。
(4) 一次接种活苗最多3种,以1--2种为好。活苗与死苗同时接种,每次合计也不要超过3种,但同一传染病的活苗与死苗可以算一种。
(5) 新城疫活苗(II系、IV系、I系)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活苗(H120、H52株,肾型株),要么同时接种,要么间隔2周以上接种,否则新城疫活苗的免疫作用要受一定干扰。如果同时接种,须注意“传支”活苗的用量应比新城疫活苗稍少一些。
(6) 法氏囊炎中等毒力活疫苗对法氏囊有暂时性轻度损伤,该苗应单独接种,接种前后各5天内不要接种其他疫苗。
(7) 雏鸡切嘴应在6--8日龄进行,间隔2--3天再接种疫苗。切嘴一定要用电热切嘴器或电热剪,不宜使用烧红的烙铁或电烙铁止血,否则往往造成强烈应激活伤残,使雏鸡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对以前接种的马立克氏病疫苗都有不利影响。70日龄前后修嘴,也不宜采用土法,并应视修的轻重,在前后数天内不要接种疫苗。
转群和上笼,对鸡也是强应激,前后至少各一周不要接种疫苗。
2、建议免疫程序 下述程序中“1剂量”是指“1个免疫剂量”即1羽份疫苗
(1)蛋鸡父母代与商品代
出壳后24小时以内:马立克氏病疫苗1.5—2剂量皮下注射。
6--7日龄:(切嘴,切否酌定)
8—10日龄(不切嘴的7—9日龄):IV系苗2剂量+H120苗1.5剂量混合滴眼或滴鼻,同时在颈中部皮下或胸肌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2剂量(用否酌定)。
14—15日龄: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2剂量滴口腔或饮水。
21—23日龄:IV系苗2剂量滴眼或滴鼻或胸肌注射,新城疫油乳苗0.25毫升胸肌注射(种鸡宜用,商品蛋鸡用否酌定)鸡痘苗1剂量翼下刺种(4—10月份必须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用否酌定)。
28—32日龄: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2剂量饮水。
37—40日龄:H52苗3剂量饮水。
45--50日龄:鼻炎苗0.5毫升胸肌注射,慢呼活苗1.5—2剂量滴眼(两苗全用、用一种或全不用酌定)。
60日龄(不修嘴的60-70日龄):IV系苗2剂量胸肌注射(21-23日龄注射过新城疫油乳苗的,此次也可用IV系苗3-3.5剂量饮水),鸡痘苗2.5-3剂量刺种。
70日龄:(修嘴)
80日龄:H52苗4剂量饮水。
90日龄:禽脑脊髓炎活疫苗饮水,种鸡1.5剂量,商品蛋鸡0.5剂量(限本病流行地区使用,商品蛋鸡用否酌定)。
100日龄(不上笼的100-110日龄):I系苗2剂量肌注,新减联二联油乳苗0.7毫升肌注。
110日龄:(上笼)
120日龄:鼻炎苗0.5-0.6毫升胸肌注射,“慢呼”活苗1.5剂量滴眼(选用两种或一种最好与45-50日龄相同)。
130日龄:H52苗4剂量饮水,种鸡肌注法氏囊油乳苗0.5毫升。
260-280日龄:新城疫油乳苗0.6-0.7毫升肌注,种鸡同时肌注法氏囊油乳苗0.5毫升。
(2)肉鸡父母代:出壳后24小时以内:鸡马立克氏病疫苗1.5-2剂量皮下注射。
6--7日龄:(切嘴,切否酌定)
8—10日龄(不切嘴的7—9日龄):IV系苗2剂量+H120苗1.5剂量混合滴眼或滴鼻,同时在颈中部皮下或胸肌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2剂量(用否酌定)。
14—15日龄: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2剂量滴口腔或饮水。
20—22日龄:IV系苗2剂量滴眼或滴鼻或胸肌注射,新城疫油乳苗0.3毫升胸肌注射,鸡痘苗1剂量翼下刺种(4—10月份必须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用否酌定)。
25—27日龄: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2-2.5剂量饮水。
33-35日龄:H52苗3剂量饮水。
45--50日龄:鼻炎苗0.5毫升胸肌注射,慢呼活苗2剂量滴眼。
60日龄(不修嘴的60-70日龄):鸡痘苗2.5-3剂量刺种。
70日龄:(修嘴)
80日龄:IV系苗2.5剂量或I系苗1.5-2剂量肌注。
95日龄:H52苗4剂量饮水。
120日龄:鼻炎苗0.5-0.7毫升胸肌注射,“慢呼”活苗2剂量滴眼
日龄:禽脑脊髓炎活疫苗饮水
135日龄(不上笼的135-145日龄):I系苗2剂量肌注,新减联二联油乳苗0.7毫升肌注。
150日龄:(上笼)
160日龄:H52苗4剂量饮水,法氏囊油乳苗0.5-0.6毫升肌注。
300日龄:新城疫油乳苗0.7毫升肌注,法氏囊油乳苗0.5-0.6毫升肌注。
(3)肉用仔鸡:出壳后24小时以内应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原理见该病部分。其后的免疫程序以下三种供选择。
7-9日龄:IV系苗2剂量滴眼鼻。
14-15日龄: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2剂量饮水。
20-22日龄:IV系苗2剂量胸肌注射或滴眼鼻,新城疫油乳苗0.3毫升胸肌注射(如油乳苗黏度较高,为保护胸肌肉质,可注于颈中部皮下,不要靠头太近)。
25-27日龄: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2-2.5剂量饮水。
说明:此程序对防止38日龄之后零星发生新城疫效果较好,惟20-22日龄的注射较费工。
第二种:
前一种20-22日龄“活+死”改为单用IV系苗3剂量饮水,32-33日龄再用IV系苗3-4剂量饮水,只要全群饮量较均匀,1-1.5小时饮完,效果也较好。此程序适用较大鸡群。
第三种:
3-4日龄:C-30+Ma5二联苗1.5-2剂量滴眼鼻,或7-10日龄用IV系+H120+28/86二联三价苗2剂量滴眼鼻
14-15日龄:法氏囊炎首免同第一种程序。
21-23日龄:C-30+Ma5二联苗2剂量或IV系+H120+28/86二联三价苗2剂量滴眼鼻,同时在胸肌或颈中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乳苗0.3毫升。
25-27日龄:法氏囊炎二免同第一种程序。
32-33日龄:如上次未注射新城疫苗油乳苗,此次用IV系苗3剂量饮水。
说明:此程序适用于肾型传支流行地区。
免疫接种
将疫苗用滴眼、滴鼻、滴口腔、饮水、刺种及注射等方法,使其进入家禽机体,成为免疫接种。认真细致地搞好免疫接种对于保证免疫效果十分重要。
1、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1) 应尽可能在晴朗适温天气接种疫苗。夏季酷热,冬季阴冷,春秋季阴雨连绵等天气,家禽精神沉郁,免疫功能不在最佳状态,最好不在此时接种疫苗,可适当推迟。
雏禽免疫接种由于时间性强,育雏室内小气候也比较好,就不一定要考虑外界天气。
(2) 活苗接种后,家禽体内原有的特异抗体(与该抗原对应的抗体)先是被中和掉一些,水平所下降,约经两三天才反弹升高,随后超出原有水平。抗体暂时下降有可能引起发病,尤其是新城疫法氏囊炎等疫苗接种之后,发病危险较大,因而接种活苗之前对禽舍要认真进行一次消毒,以利接种后的安全。
(3) 疫苗临用前应再看一下瓶签,确认疫苗名称、头份、有效期等无差错再用。同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已松动的不能使用。
(4) 注射器、针头、橡胶管、滴管以及其他接种工具,要先用清水反复冲洗,再蒸煮10分钟消毒,冷凉后使用。
(5) 稀释疫苗时不要随意加抗菌药品,以免影响疫苗效价。例如马立克氏病疫苗稀释液中如加进抗菌药品,其酸碱度和渗透压就会改变,严重破坏疫苗效力。非SPF苗中加抗菌药品对于杀灭可能存在的支原体等微生物并无多大作用,因为抗菌药品一般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直接杀菌。
(6) 一般疫苗规定稀释后2小时以内用完,马立克氏病疫苗规定稀释后1小时以内用完,都应争取提前,分别于1小时和半小时以内用完。为此疫苗应当稀释一瓶用一瓶,用完再稀释下一瓶。
(7) 从接种疫苗之前两天至接种后三天,家禽饮水中最好加抗应激药品(一般用水溶性多维素),以减轻应激反应,增进免疫效果。在产蛋期接种疫苗,这样做可以减轻对产蛋的不利影响。
(8) 注射活苗,禽舍与饮水当天禁用消毒剂;滴眼、滴鼻、滴口、饮水及喷雾的方法接种活苗,从当天算起3天以内,禽舍与饮水中不要使用消毒剂。
(9) 已知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等,有暂时的免疫抑制作用。众多抗菌药品对免疫应答分别有影响,尚待逐一研究。为了稳妥起见,疫苗生产厂家一般都明确规定,在对使用抗菌药品,宜选用毒副作用比较轻微的,例如喹诺酮类药品,包括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氟哌酸等。
抗病毒药例如病毒灵以及清热败毒类中药,从接种活病毒苗前两天至接种后一周不能使用。
接种活细菌苗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喂给抗菌药品以如前述。
(10) 关于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又称免疫扶正剂,适用于家禽的主要是左旋咪唑,它是一种驱虫药,又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所谓“调节”,就是家禽免疫细胞活性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时,左旋咪唑可起到扶正作用,使之恢复到正常或接进正常的水平。对健康家禽进行免疫接种没有必要使用左旋咪唑,通常是鸡群发生法氏囊炎康复不久,或由于其他原因免疫功能减弱时,可以接种疫苗的当天起,于每千克饲料中加左旋咪唑8片(每片25毫克),连用3-4天。注意不要按驱虫剂量投药,驱虫剂量较大,不能连用数天。
另一类药品是免疫抑制剂,需要提出的主要是地塞米松,属激素类药品,有平喘作用,可缓解鸡慢性呼吸道病的症状,但效力短暂,不能抗菌,并严重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反而影响康复。对家禽接种各种疫苗之后两周以内不能喂给这种药品,平时也不能滥用。
(11) 接种活苗后对空瓶、用具及落地疫苗要进行消毒。采取饮水接种的水槽和饮水器换上清水继续使用即可。注射油乳苗之后对注射用具要用热碱水洗净。
2、 免疫接种的方法
(1) 滴眼与滴鼻:适于接种鸡新城疫II系与IV苗、“传支”H120与H52苗等。工具可用滴管、5毫升注射器(针尖磨秃)、冲洗过的眼药水空瓶等。这一接种方法的优点是疫苗滴进眼鼻之后,上呼吸道可很快产生局部抗体阻止感染,随后体液中的抗体也能达到较高水平。但操作人员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才能善始善终滴好每一只鸡。
技术要点:
①稀释疫苗最好用蒸馏水,无此条件可用冷开水,不宜用生理盐水。
②每只鸡滴两滴,一滴的大小应为0.03-0.04毫升,即每毫升25-33滴。
③假设一瓶疫苗准备滴250只鸡,用多少水稀释,要根据每一滴的大小来计算。先用所用滴管或注射器滴1毫升清水看有多少滴,假如是30滴,250只鸡需要500滴,增加20%准备操作中浪费和最后剩余,就需要600滴,稀释用水量就是600÷30=20毫升。冻干苗本身体积甚微,可以不计。以上计算会有一定的误差,滴完一瓶之后下一瓶再适当调整。
④稀释过的疫苗最好放在冰块中,每隔几分钟轻轻摇动,防止沉淀。
⑤抓鸡方法,对10日龄前后的小鸡可采取“反抓”,即鸡尾部超前抓住,反过来腹部向上,鸡就不再挣扎,其头在手掌后部,一侧眼鼻朝上,正好滴苗。比较大的鸡就要两人操作,一人抓鸡取“正抓”,鸡头超前,另一人左手稳定鸡头,右手滴苗。
⑥滴眼与滴鼻相比,眼内有哈德氏腺,应答水平较高,鼻孔则有时堵塞或摇头甩出疫苗,所以凡睁眼的鸡都应滴眼,少数闭眼的就滴鼻。
⑦每滴一滴,应抓稳鸡等两三秒,看着疫苗从眼中耗进去或鼻孔吸进去才算完成。如果流出较多,这一滴就不算,重补一滴。
⑧为了争取速度,两滴疫苗可以滴在一只眼或一个鼻孔内,也可眼鼻各一滴。如果技术熟练,每一滴都有把握滴好,也可以每鸡只滴一滴,疫苗按每鸡一滴稀释。
(2) 滴口腔:适于接种鸡法氏囊炎和禽脑脊髓炎活苗。这两种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接种疫苗宜顺应这一途径,采取滴口腔或饮水。
技术要点:
①稀释疫苗用生理盐水比较好,咸味可促使鸡下咽,但也可用蒸馏水或冷开水。
②对雏鸡滴法氏囊炎苗,每鸡两滴,工具和稀释用水量的计算与滴眼鼻相同;对比较大的鸡脑脊髓炎苗,可用连续注射器,不装针头或装粗针头(磨秃),每鸡滴灌0.1-0.2毫升,按此计算稀释用水量。
③疫苗应滴在舌下让鸡咽下去,不要射向咽喉。
④滴口腔前后各停止喂食1小时。
(3) 饮水:将疫苗混于水中让鸡群饮服,习惯说法叫“饮水”或“饮水免疫”。这种方法虽然省工,不惊扰鸡群,但疫苗病毒在饮水中有一部分死亡,每只鸡饮量不均匀,免疫效果的可靠性和整齐度都比较差。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可采取饮水免疫:一是鸡法氏囊炎和禽脑脊髓炎活苗,其特性适宜饮水免疫;二是“传支H52”苗,用于大鸡滴眼鼻不便操作,不一定每只鸡都能滴好,该苗又不宜注射,可按规定加大剂量饮水;三是对产蛋鸡每两个月左右用一次新城疫IV系苗,以维持较高免疫力,如采取注射就要惊扰鸡群,影响产蛋,饮水则比较适宜。
技术要点:
① 水质必须洁净,不含消毒剂,无污染。最好用深井水,如果是很浅的井水,盐碱又比较重,就要煮沸、静置、冷透,弃去底部沉淀物再用。城市自来水含漂白粉,河塘水大多污染,都不能使用。
②水中先加0.3%脱脂奶粉再加疫苗,可延长疫苗活性。但国内很少有脱脂奶粉供应,不用亦可,注意勿以全脂奶粉代替。
③不要用金属饮水器,可用塑料或陶质饮水器。配疫苗水也不能用金属水桶,可用塑料桶或小水缸。
④饮水器数量要充足,保证2/3以上的鸡能同时饮水。
⑤饮水中加过疫苗之后,应在1—2小时(最好1—1.5小时)以内饮完。时间太长疫苗效力降低,时间太短每只鸡饮量不均匀。为此事先对鸡群要停供饮水2--4小时(依季节而定),使其有较强饮欲。停水后每只鸡1—2小时的饮水量大约是:蛋鸡16—18日龄10毫升,28—30日龄17毫升,38--40日龄26毫升,开产前80毫升。由于饮水量取决于很多因素,最好提前一天用清水试饮,得知最佳饮水量,第二天再饮疫苗水。
⑥夏季饮水应在早晚凉爽时进行。疫苗水应避免阳光直射。
⑦由于每只鸡饮进的疫苗不均匀,疫苗用量不要过分加大,以免有的鸡饮进太多,出现不良反应。
(4) 注射:许多疫苗例如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I系苗、水禽苗及各种灭活苗等,都要注射接种。新城疫IV系苗用于大鸡也宜注射。
技术要点:
① 肌肉注射的部位最好在胸肌,要防止刺到胸骨范围之外而刺入肝脏或体腔。对于比较大的鸡,活苗也可注于肩头肌肉丰满处或大腿外侧(不能注于小腿),油乳苗注于这两个部位有时肿胀较严重,应注于胸肌。
② 皮下注射部位在颈前部背面,不要靠头太近。用左手将此处皮肤捏起来,右手持注射器,针头近于水平刺入皮下。
③稀释活苗要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不用要冷开水。
④气温较低时,油乳苗应置于25—30度温水中使其增温至20度左右再用。
⑤各种灭活苗开瓶后应当天用完。
⑥为了防止注射针头在家禽之间传播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防止在鸡与鸡之间传播新城疫,注射疫苗原则上应当每只家禽换一个针头(可用50—100个针头轮煮轮用),这在实践中虽然有一定困难,亦不能过分降低要求。一般对目测健康的家禽注射活苗可以每5—10只换一个针头,注射灭活苗可以每10--20只换一个针头。如鸡群中有可疑新城疫病鸡,则一定要做到每只鸡换一个针头。只有对刚出壳的雏禽注射疫苗不一定要换针头。
灭活苗中的灭活剂,至少要24小时以上才能杀灭微生物,所以它对阻止针头传播微生物没有可靠作用。用酒精棉球擦一下针头不但没有什么消毒作用,而且活苗不能接触酒精。
(5) 刺种:这种方法专用于接种鸡痘苗,后面述及鸡痘免疫时再介绍。
(6) 喷雾与气雾:这两种方法的“雾”有很大不同。喷雾免疫是用普通喷雾器(如灭蚊、理发喷雾器),喷出的是粗雾滴,可用于对雏鸡接种新城疫IV系克隆苗。方法是将雏鸡集中在一起,10日龄以下每1000只用150--250毫升蒸馏水稀释疫苗,在鸡的上方50厘米处均匀喷完,15分钟后将鸡放开。由于雾滴较粗,大部分落在鸡身上,只有少部分进入鸡的上呼吸道,其作用主要是产生局部抗体,因而不能用这种方法代替滴眼鼻。一般是在确有必要时,对雏鸡在1--3日龄进行喷雾,有防止早期感染新城疫的作用,但维持时间不长,到7—10日龄仍要按正常免疫程序用IV系苗滴眼鼻。
气雾免疫要用专门工具,叫气雾喷雾器,喷出的是细雾,能长时间弥漫在空中,被鸡吸入呼吸道深部,用此法接种新城疫和“传支”弱毒活苗效果很好,但应激强烈,容易诱发“慢呼”等病,对4周龄以上的雏鸡进行二免才能使用这种方法。一般养鸡专业户饲养规模不大,很少采用气雾免疫。
免疫抑制
免疫接种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一方面在于免疫程序、疫苗质量和接种质量,另一方面还在于家禽免疫系统能否正常应答。当免疫系统受到损害时对疫苗的应答能力以及抗感染能力就要降低,这种情况称为“免疫抑制”,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1、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 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
关于病毒感染造成免疫抑制的机理,目前所知道的还是有限的。已知有八九种病毒能损害家禽的重要免疫细胞,包括骨髓细胞、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等,家禽被这些病毒感染,就要导致暂时或永久性免疫抑制,所以称为“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以区别一般的病毒感染。
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主要有:
(1)免疫系统的病毒性疾病,包括鸡传染性贫血和法氏囊炎,其造成的免疫抑制最为严重。
(2)病毒性肿瘤病,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这些疾病表现为个别或少数鸡发生肿瘤并拌有永久性免疫抑制,但感染了病毒而没有发生肿瘤的鸡由于某些免疫细胞受到损害也要造成免疫抑制,只是相对较轻,通常也不是永久性的。
(3)某些呼吸道病毒和呼孤病毒的感染,包括鸡新城疫、喉气管炎和各型病毒性关节炎。这些感染如果是急性发病,往往造成比较严复的免疫抑制,但一般是暂时的,随着疾病痊愈,免疫功能也就恢复正常。
关于以上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后面免疫各论中将进行讨论。
2、引起免疫抑制的其他因素 家禽免疫系统比较敏感,很多因素都能引起免疫抑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当这些因素消除时,免疫功能即逐渐恢复正常。
(1)各种细菌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白痢、伤寒、副伤寒),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2)原虫病,尤其是旷日持久的球虫病,使家禽体质下降,免疫功能相应减弱。
(3)喂给霉变饲料,霉菌毒素有免疫抑制作用。
(4)长期喂给过量的棉仁饼、菜子饼等低毒饲料,造成慢性积蓄中毒。一般来说未经去毒处理的棉仁饼在饲料中不宜超过5%,连用两个月要停用半个月,1月龄以下雏鸡量最好不用。
(5)饲料中维生素不足或粗蛋白水平偏低。这方面特别要重视维生素A,当其缺乏时,免疫应答明显减弱。一般禽用多维素标明每千克含维生素A5400万单位,临用时实际含量可能稍低,每50千克饲料应添加15克以上。
(6)长期饲养管理不良,如拥挤、潮湿、阴暗、通风不畅、温度不适等。在这种情况下,家禽发育不良,体重偏低,一部分弱禽更处于似病非病状态,其免疫功能都低于正常水平。
总之,家禽良好的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时正常免疫应答的基础,对家禽和弱禽虽然必要时也可以接种疫苗,但效果比较差。
抗体检测
家禽大多数传染病是以体液免疫为主,对这些传染病来说,检测抗体有多方面作用:一是某些疫苗最好根据雏禽母原抗体水平确定首次接种的日龄;二是一般活苗接种后2周左右、灭活苗接种后3-4周检测抗体,可以得知接种效果;三是对某些传染病定期检测抗体,监视其下降情况,可以及时再次接种疫苗;四是诊断某些传染病时,抗体水平与整齐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以细胞免疫为主的传染病,如鸡马立氏病、喉气管炎等,检测抗体则没有什么意义。
检测抗体简便实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红血球凝集试验和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分别简称HA试验和HI试验,这两项试验要配套进行;二是琼脂双向扩散试验,简称琼扩试验。这些试验虽然比较简单,但也要经过2-3周的培训或实习才能独立操作,单纯看教材不可能掌握操作技术。下面简要介绍试验原理与基本操作,目的是让养禽专业户大体有所了解,以便配合兽医部门进行抗体检测。
【红血球凝集试验(HA试验)】
1、试验目的 本试验用于检测抗原液(即病毒液)目的是测定其中抗原(病毒)含量,为下步HI试验作准备。
2、试验原理 某些抗原,包括鸡新城疫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经过处理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具有凝集鸡和其他某些动物红血球的特性。试验时用生理盐水对抗原液进行“倍比稀释”,即稀释倍数从2、4、6、8、16倍……依次类推直至512倍、1024倍或更稀,将红血球分别加进这些稀释液观察,能完全凝集红血球的最大稀释倍数就是该抗原液的凝集价。凝集价越高,抗原含量越多。
3、试验方法
(1)制备红血球悬浮液。 用灭菌注射器吸取3.8%柠檬酸钠溶液1—1.3毫升(约为采血量的1/4),接着从成年鸡(最好是公鸡)的心脏或翅下血管抽血4-5毫升,两者混合,血液即不凝固,然后拔出针头,将血液缓缓注入有刻度的离心管,以每分钟3000转离心5分钟,使红血球沉于管底,用滴管吸取上清液弃去,再加生理盐水至离心管上部,稍摇晃,使红血球浮起,再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如此反复4次,即洗出纯红血球于管底,看刻度可知其体积。这是1只鸡的红血球,最好用2-3只鸡的红血球混合,加生理盐水配成红血球悬浮液,置4度冷藏箱内可保存数日备用。临用时摇匀取出适量,再加生理盐水配成0.8%的红血球悬浮液。
(2)取洁净微孔板,该板有8排V型孔,每排12孔,其96孔检测一份抗原液用一排孔。操作分三步:
第一步:用定量移液器从第1孔至第12孔各加生理盐水25微升。
第二步:用定量移液器吸取抗原液25微升加进第1孔,挤压移液器三次混匀,吸出25微升加进第2孔,再挤压三次混匀,吸出25微升加进第3孔,如此进行倍比稀释至第11孔,挤压三次吸出25微升弃去。第12孔不加抗原作对照。
第三步:用定量移液器向1—12孔各加0.8%红血球悬浮液25微升。加毕将微孔板放在电动振荡器上振荡1分钟,使红血球与空中液体充分混合。也可用手工振荡。
(3)以上操作完成后,将微孔板放在37℃恒温箱内20—30分钟当对照孔(第12空)中红血球集中沉到孔底呈现红色圆点时,即可观察结果。凡孔中红血球与对照孔同样呈圆点的是未凝集,弥散下沉呈浅红色是已经凝集。根据凝集到第几孔判定凝集价,第1孔为2,第2孔为4,第3孔为8,依此类推第11孔为2048。凝集价也可写成1:2、1:4、……1:2048等。
4、制备4个凝集单位扽抗原液 这是下一步做HI试验需用的低浓度行原液。假设备用抗原液经HA试验测定其凝集价为512,512÷4=128,将该抗原液用生理盐水稀释128倍即为4个凝集单位的抗原液。
【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试验)】
1、试验目的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或蛋黄中抗体水平,大多是检测及新城疫抗体。
2、试验原理凡能凝集红血球的抗原,只要用相应抗体与之混合,即因中和作用而抑制凝集。试验时对血清或蛋黄进行倍比稀释,根据能完全抑制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即可判定血清或蛋黄中抗体水平。
3、采血送检将内径2毫米的专用塑料管剪成每段10--12厘米长,一端剪成斜口,即是采血管。用三棱针刺破鸡翅下静脉,迅速以采血管斜口接引血液流入管内,长度应达7--8厘米,然后将采血管一端在洒精灯上烧软捏扁封口,放进冷藏瓶送检。检测之前将采血管以每天钟1000转离心5分钟,血清即 浮到上部,剪去下端封口即 可倒出血清。
每幢鸡舍应随机捉5%的鸡采血送检。如果鸡很少,采血也不能少于20只,否则抗体水平的差异显示不足,影响正确判断。用鲜蛋送检应取同一天的蛋,以免一只鸡有两个以上的蛋在内。
4、试验方法 取96孔微孔板,每份血清用一排孔。操作分五步:
第一步:用定量移液器向1-12孔各加生理盐水25微升。
第二部:用定量移液器吸取待检血清25微升加于第1孔,挤压三次吸出25微升加于第二孔,如此进行倍比稀释至第11孔,挤压三次吸出25微升弃取,第12孔不加血清作对照。定量移液器吸过一份血清就要换一个滴头。
第三步:用定量移液器向1-12孔各加4个凝集单位的抗原液25微升。
第四步:将微孔板振荡1分钟,然后放进37度恒温箱30分钟,让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
第五步:从恒温箱取出微孔板,用定量移液器向1-12孔各加0.8的红血球悬浮液25微升,振荡1分钟,在20度左右的常温下放置20-30分钟,也可放在37度恒温箱内20余分钟,当对照孔(第12孔)中红血球已被凝集,弥散沉于孔底时,即可观察结果.凡抑制凝集的,红血球是集中沉于孔底程鲜红色圆点,没有抑制凝结的则与对照孔相同。必要时可将微孔板稍倾斜从背面看,凡抑制凝结的,红血球向下流动。
5、抗体水平的表达 血清在第1孔是2倍稀释,第2孔是4倍稀释,第3孔8倍,以此类推,至第11孔是2048倍。能完全抑制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既是抗体水平,以LG2表达。例如第3孔8倍,8孔是3LG2,第9孔512倍,512=9LG2。简而言之抑制到第几孔,抗体水平就是几LG2。现在一般称滴度,抑制到第几孔就是几个滴度。例如成年鸡新城疫抗体水平为7-9滴度就子处于良好免疫状态。
检测蛋黄的方法,是用灭菌注射器抽吸蛋黄0.5毫升 ,与8%柠檬酸钠溶液0.5毫升混合均匀,即可像血清一样检测。蛋黄抗体与血清抗体,两者水平基本相同。由于蛋黄在加进第一孔之前已用柠檬酸钠溶液稀释,检测结果就要增加1个滴度,例如抑制到第8孔,要算9个滴度。
【琼脂双向扩散试验(琼扩试验)】
1、试验目的 在些病毒不具有凝集红血球的特性,不能做HA和HI试验,但适宜做琼扩试验。可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也可用已知抗体(阳性血清)测未知抗原。大多是检验鸡法氏囊炎和脑脊髓炎抗体。
2、试验原理 琼脂板中密布微笑孔隙,抗原和抗体都能在孔隙中扩散,两者相遇即发生凝结,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观察试验结果时出现沉淀线阳性,否则为阴性。
3、制备琼脂
取精制琼脂粉1克,氯化钠8克,1%硫柳汞溶液1毫升,加蒸馏水至100毫升,水浴溶质化,调整PH为7.0-7.4,用无菌纱布夹薄层脱脂棉过滤,向直径8厘米的玻璃平皿中注入15毫升,放平,自然冷却凝固,即制成琼脂板。如此制备若干,置4度冷藏箱内可保存数日。
临试验时在琼脂板上打孔每7个孔为1组—中央1孔,周围6孔,孔的直径4毫米,中央孔与周围各孔的距离4毫米,孔深至底。一块琼脂板可打孔数组。打孔工具最好用专门的打孔器,在琼脂板上按下去,7个孔即一次打成,也可用粗细如鹅毛管的金属管打孔。打毕,将玻皿底部在酒精灯火焰上绕几圈稍加热,使琼脂板底稍融化,封住孔底,即可进行试验。
4、试验方法 检测血清抗体有的只需测出阳性率,由的要测出抗体效价,方法有所不同。
(1)检测抗体阳性率:例如对初生雏鸡检测法氏囊炎母源抗体,取10只采血,若有8只检出该抗体,阳性率即为80%。检测方法是琼脂板上打孔完毕后,中央孔注入标准抗原液,外周4个孔注入4只鸡的血清,另外2个孔分别注入标准阳性血清和生理盐水作对照,以上都要注满而不溢出。然后将琼脂板放进37℃恒温箱,经24小时取出,如果中央孔与阳性血清孔之间出现沉淀线,与生理盐水孔之间无沉淀线,即可观察4个试验孔,出现沉淀线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如果所有各孔之间均无沉淀线,可将琼脂板放回恒温箱,数小时后再观察。
(2)检测抗体效:用于治疗的高免血清,例如鸡法氏囊炎高免血清等,需检测抗体效价。方法是先在微孔板上用生理盐水对待检血清进行倍比稀释,稀释倍数一般为4、8、16、32倍。试验时中央孔注入标准抗原液,外周6个孔编号,1—4号孔依次注入上述倍比稀释的血清,5号孔注入阳性血清作对照,6号孔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均注满而不溢出。然后将琼脂板放进37℃恒温箱,经24小时取出,若两个对照孔正常,即可观察试验结果。假设中央孔与1--3号孔之间都有沉淀线,与4号孔之间无沉淀线,这就说明被但的的检血清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凝集反应的最大稀释倍数是16倍,其效价即为1:16。
高免血清及同类制品
高免血清、高免蛋黄液及免疫球蛋白制剂,都是以特异抗体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制品,用于鸡法氏囊炎、小鸭病毒性肝炎及小鹅瘟等传染病,有治疗和短期预防作用,效力维持2—3周。
1、高免血清对健康家禽进行2-3次加强免疫之后宰杀取血,即可制成高免血清。例如对肉用仔鸡接种大量法氏囊炎活毒苗并同时注射组织灭活苗,隔两周再注射组织灭活苗,此后12--15天宰杀取血,提取血清,即使法氏囊炎高免血清。另一方法是利用法氏囊炎康复鸡的血液也可制成高免血清。
对高免血清的质量要求主要是效价高,无污染,溶血较轻微。
效价;优质法氏囊炎高免血清效价应在1:64以上,1:32亦有较好疗效,1:16尚可使用。
污染:血清如被细菌污染,即含有细菌毒素,注射后能引起严重反应。无污染的血清由于血清蛋白是弱抗原;注射后也常出现过敏反应,但一般经数小时可恢复正常。养禽户使用血清。最好先注射十余只家禽,观察数小时确认安全再用。
溶血:纯净血清为淡黄色,一般溶进少量血红素,液态呈嫩红色,冻结时黄色中带红.如呈暗红、棕红色,就是溶血过多,虽于效价无大影响,但可以看出工艺粗糙。
高免血清须冰冻保存,临用时升至常温再注射.开瓶后应于半天内用完,以防污染注射高免血清之约10天至2周,其效力已衰退,如有必要即可接种相应的活病毒疫苗.
使用高免血清的隐患,是供血家禽体内的某些病毒,如白血病及传染性贫血病毒等会传播被注射的家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单位试用哺乳动物供血已取得成功。例如对山羊多次注鸡法氏囊炎组织灭活苗,然后采血制成高免血清,疗效也很好,其中则不含鸡易感病毒.
2、高免蛋黄液 对健康母禽进行2~3次加强免疫,然后再定期免疫,其蛋黄中就一直含有高水平抗体。将蛋黄加2~2.5倍生理盐水稀释,搅成匀浆,过滤,加抗菌防霉剂,即制成高免蛋黄液。其优先点主要是成本低,产量多。
就同一只家禽来说,蛋黄与血清,两者抗体水平基本相同,蛋黄液是经过稀释的,用量当然要加大。但实际应用的血清与蛋黄液,来源不同质量不等,蛋黄液不一定都比血清差,应根据其效价确定效量,效价不明时,蛋黄液用量比血清增加50%~100%即可。
蛋黄液注射后吸收稍慢,注射过多有时引起局部肿胀,超过1--1.5毫升应分两点注射。
蛋黄液比血清更容易被细菌污染。临用时升至常温,应为嫩黄色匀浆,有凝块的不能用。即使外观无异常,最好也是先注射十余只家禽,观察数小时确认安全再用。
蛋黄液的其他性质与血清基本相同。
3、免疫球蛋白制剂 免疫球蛋白制剂就是特异抗体(IgG),一般从高免蛋黄中提取,经过浓缩和精加工,成为注射剂,效价高,无污染。疗效显著优于血清和蛋黄液。目前这种制剂价格较高,生产上很少应用,今后价格有希望降下来是一种前景看好的产品。
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
一、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ND)俗称鸡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免疫鸡群中一部分低水平免疫鸡发病时症状较轻,称为“非典型新城疫”。
由于疫苗和免疫程序的不断改进,目前急性暴发的新城疫已经不多,非典型新城疫则十分普遍。预防措施的要点,是必须提高鸡群免疫力的整齐度,使每一只鸡对本病都具有比较强的免疫力。
【流行特点】
1、传染源本病传染源除新城疫病鸡、死鸡及其污染物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健康带毒鸡,这些鸡数量不多,但不断向鸡群中散播新城疫强毒。
免疫接种并不能完全阻止强毒感染,抗体水平相当高的鸡群通常也有少数个体感染强毒,只是不发病而呈隐性带毒排毒。据有关学者调查,成年鸡群新城疫HI抗体6~11个滴度的,其强毒感染率为3.6%,5个滴毒以下的,强毒感染率为11%。另一项调查表明,若干目测健康的鸡群,其强毒感染率平均为12%,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时达30%以上。由于健康鸡群中有强毒传播,每一只鸡都在强毒侵袭下生存,一旦有些鸡抗体水平降至保护线以下,不但这些鸡首先发病,而且由于其大量排毒,又引起更多的鸡发病。
抗体达到什么水平为保护线,大体上讲,14日龄以下3个滴度,14~60日龄4个滴度,60日龄至产蛋期6个滴度。如果感染强毒数量很大,以上均需提高1个滴度。一般性的免疫接种,鸡群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往往比较差。例如21~23日龄第二次免疫接种,如果单纯用Ⅳ系苗滴眼鼻,不一定每只鸡都滴得很好,还可能有些病弱鸡应答较差,结果只能是大多数鸡的抗体达到预期的6个滴度,而有些鸡仅刚够或略微高于4个滴度,这些鸡不久就可能发病。因此,采取活苗与死苗联用等多种措施提高鸡群免疫力的整齐度是十分重要的。
2、急性新城疫急性新城疫可全群暴发或个别发生,原因分别是免疫接种基本无效,或个别鸡漏免等。病鸡缩头闭眼废食,呈严重病态。特征症状是:口咽部蓄积大量黏液并有时流出,呼吸困难并发出湿性呼噜声,冠髯青紫,排暗绿色恶臭稀粪,部分病鸡嗉囊充满酸臭液体。病程3~5天,病鸡大部死亡,少数耐过的出现扭头等神经症状,最后被迫淘汰。剖解病死鸡,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是腺胃乳头点状出血,泄殖腔粘膜弥漫性充血出血,小肠粘膜有枣核型或不规则型出血溃疡。非特征性病变(不是本病特有的病变)主要是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卵泡膜充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等。
3、非典型新城疫非典型新城疫病鸡有低水平免疫力,症状较轻,多数可以康复。其发生较多的日龄是:蛋鸡:20~60日龄和260日龄之后,肉用仔鸡5~6周龄之后。
蛋鸡20~60日龄:发病原因主要是首免与二免采取饮水免疫或滴眼鼻操作较差,二免过晚,3周龄之前感染法氏囊炎造成免疫抑制等。发病时一部分鸡精神、食欲不振,排黄绿稀粪,零星出现死亡,死鸡腺胃、泄殖腔及小肠有近似急性新城疫的病变。
蛋鸡260日龄之后:开产前接种的疫苗至此时效力已经衰退,对一部分鸡的保护作用已很脆弱,稍有应激即引起发病。通常先出现个别死鸡,解剖病变似急性新城疫,随之一部分鸡呼吸时发出呼噜声,全群产蛋率下降一至三成,棕壳蛋发白,有一些轻度畸形蛋。减食与黄绿粪症状有时轻度出现。
肉用仔鸡5~6周龄之后:肉用仔鸡对本病疫苗应答水平稍低,接种两次Ⅳ系苗不足以免疫到出栏,5~6周龄之后常有一部分鸡发病,并继发“慢呼”、大肠杆菌病等,不断出现个别死亡。解剖病死鸡可见腺胃、泄殖腔与小肠有近似急性新城疫的病变,喉头常充血。
【预防策略】
从长远讲,养鸡专业户应积累资金,积极扩大饲养规模,由庭院饲养转变为村外建场饲养,这样就能比较严密地搞好隔离消毒,对新城疫等各种传染病逐渐从免疫预防为主转向净化预防为主。在目前条件下,除尽可能搞好隔离消毒外,必须加强免疫,尤其要提高鸡群免疫力的整齐度。这方面的主要措施:一是不要单纯使用活苗,蛋鸡应加用2~3次油乳苗(包括产蛋期1次),肉用仔鸡也应加用1次;二是适当增加免疫接种次数,每次适当加大疫苗用量;三是滴眼鼻及注射等操作务必十分认真;四是搞好饲养管理,使每一只鸡对疫苗都具有良好的应答能力。
【血清型】
新城疫病毒的不同毒株,毒力有强、中、弱之分,对呼吸、消化和神经器官的亲嗜性也有所不同,但抗原都相同,没有不同的血清型,这是搞好人工免疫的有利条件。
【免疫力】
1、免疫力的组成鸡对新城疫的免疫力由循环抗体、局部抗体和细胞免疫三方面组成。
(1)、循环抗体:即血清型抗体,是主要免疫力,其水平可用HI试验测定。
(2)、局部抗体:即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的lgA,对阻止新城疫病毒入侵具有十分重要的屏障作用。当局部抗体薄弱时,病毒很容易入侵体内,即使循环抗体水平在保护线以上也能发病。局部抗体不能检测,但可根据所用疫苗及接种方法来判断。只有接种活毒苗才能产生局部抗体,尤以滴眼鼻效果为最佳,饮水与肌注稍次,单纯注射油乳苗不能产生局部抗体。饲料中维生素A不足时,严重影响局部抗体的产生。
(3)、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对于抵抗新城疫也具有一定作用。例如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时紧急接种Ⅳ系或Ⅰ系苗,有时接种后两三天症状即明显减轻,这主要就是细胞免疫在发挥作用,因为此时还不可能大量产生抗体。雏鸡首次接种活苗,循环抗体产生慢,数量少,也是细胞免疫和局部抗体率先发挥作用。
由于鸡对新城疫的免疫力由以上三方面组成,所以用HI试验测定的血清或蛋黄抗体滴度并不代表全部免疫力,但能反映主要免疫力的水平,仍有重要参考意义。
2、血清抗体消长的一般规律鸡群从7~10日龄至开产前,一般要经过4次免疫接种,抗体才能上升到9~10个滴度的高水平。中小规模养鸡不一定要检测抗体,但对抗体消长的一般规律应当有所了解,以便心中有数,下面从母源抗体开始简要介绍。
母源抗体:雏鸡母源抗体比其母亲低1个滴度,大多为5个滴度左右,出壳后每4.5天下降1个滴度,降至3个滴度为首免适宜日龄。例如1日龄抗体为5个滴度,即可于9日龄首免。实践中一般不测定母源抗体,而本着“适时稍早”的原则,于7~10日龄首免。如果测定,可用种蛋蛋黄,或取1日龄雏鸡16~20只从心脏采血。
首免抗体:7~10日龄首免,由于免疫系统是初次应答,加上残余母源抗体的干扰,因而血清抗体产生慢,数量少,主要是局部抗体和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其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故间隔2周左右应及时进行二免。
二免抗体:20~25日龄单用Ⅳ系苗二免,约经14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大多数雏鸡应为6个滴度,少数5个滴度,此后每40天下降1个滴度,60日龄之前保护线为4个滴度。如二免加用油乳苗,3周后大部分雏鸡抗体可达7~8个滴度,足以保护到开产前,但为稳妥起见,60~70日龄亦应进行三免。
三免抗体:60~70日龄用Ⅳ系或Ⅰ系苗三免,经10~14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大多数鸡应为8~9个滴度,此后每2个月下降1个滴度,保护线为6个滴度。
四免抗体:100~120日龄用活苗(Ⅰ系或Ⅳ系)与油乳苗四免,3周后大分部鸡的抗体可达9~10个滴度,此后每2个月下降1个滴度,保护线为6个滴度,如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环境中病毒量大,需7个滴度才能保护。预期全群保护到260~280日龄 ,届时要再注射一次油乳苗。
发病鸡群的抗体:其特点是有些鸡的抗体低于保护线,有些鸡因为已经发病,抗体水平特别高。例如成年鸡,有的在5个滴度或以下,有的达12个滴度,而接种疫苗一般是不可能达到12个滴度的。
【疫苗】
鸡新城疫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1、鸡新城疫Ⅱ系活疫苗(B1株)一般简称“Ⅱ系苗”,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被Ⅳ系苗取代。其特点为是毒力弱,用于雏鸡首次接种安全性良好,但形成免疫力较慢,如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则免疫效果不可靠。一般于7~10日龄接种,应滴眼或滴鼻,饮水效果较差,接种后2周左右要及时接种Ⅳ系苗。
2、鸡新城疫Ⅳ系活疫苗(La Sota株)一般简称“Ⅳ系苗”。这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优良疫苗,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20世纪80年代随规模养鸡兴起而广泛应用。其毒力介于Ⅱ系苗和Ⅰ系苗之间,仍属弱毒苗,雏鸡7日龄之后可首次接种,一般无不良反应,如雏鸡体弱、受凉或接种剂量过大,也有时诱发摇头、甩头等轻微呼吸道症状,只要改善保暖,经数日可恢复正常。该苗亦可用于青年鸡和成年鸡。用法可滴眼鼻、肌注或饮水,雏鸡首次接种为了在上呼吸道形成丰富的局部抗体,应采取滴眼鼻或肌注,之后一般采取肌注,以保证接种剂量准确,关键性接种不宜采取饮水。
3、鸡新城疫Ⅳ系活苗(C—30株)C—30毒株是La Sota毒株的克隆侏,其特点是毒力减弱,安全性良好,而免疫原性更优,并基本不受母源抗体影响。C是克隆的缩写,所以该苗也可称为克隆一30苗。其适用范围及用法与前述“普通”Ⅳ系苗相同,而用于雏鸡首免为目前最佳疫苗。
4、鸡新城疫Ⅰ系活疫苗一般简称“Ⅰ系苗”,毒株有多种,均为中等毒力,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只有60日龄以上、体重符合标准、已经接种过两次毒株的鸡群才能接种Ⅰ系苗。用法为肌肉注射,不能滴眼鼻和饮水。接种后产生免疫力很快,有些试验表明37小时既能初步形成免疫力,7~10天后抗体水平上升到高峰,随后正常下降,免疫期可达数月之久。
蛋鸡60~70日龄三免,用Ⅳ系或Ⅰ系苗均可,由于开产前还要进行四免,间隔不到2个月,宜选用Ⅳ系苗,较为安全。
蛋鸡开产前四免,如果油乳苗质量很好,可用Ⅳ系苗作启动苗,以免Ⅰ系苗病毒污染鸡舍;如果油乳苗质量一般,就要配用Ⅰ系苗。
5、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可简称ND油乳苗,所用毒株为La Sota。制品主要有3种,即新城疫单苗、新城疫+减蛋综合征二联苗、新城疫+减蛋综合征+传支三联苗。前2种被广泛应用,三联苗如果对抗体原液进行过浓缩处理,能保证抗原量充足,效果也很好。
【免疫程序】
以下推荐的免疫程序,主要适用于农村养鸡专业户及小型鸡场。
1、蛋鸡父母代与商品代
7~10日龄:Ⅳ系苗2剂量滴眼或滴鼻。
21~23日龄:Ⅳ系苗2剂量滴眼鼻或胸肌注射,最好同时在胸肌注射油乳苗0.25毫升。
60~70日龄:Ⅳ系苗2剂量胸肌注射。上次注射过油乳苗的,此次也可用Ⅳ系苗3~3.5剂量饮水。
100~120日龄:Ⅰ系苗2剂量胸肌注射,同时新减二联油乳苗0.7毫升胸肌注射。260~280日龄:新城疫油乳苗0.7毫升胸肌注射,或从此时开始,每50~60天用Ⅳ系苗3~4剂量饮水一次。
2、肉鸡父母代
7~10日龄:Ⅳ系苗2剂量滴眼或滴鼻。
20~22日龄:Ⅳ系苗2剂量、新城疫油乳苗0.3~1/3毫升分别胸肌注射。
80日龄:Ⅳ系苗2.5剂量或Ⅰ系苗1.5~2剂量胸肌注射。(如上次未用油乳苗,此次接种应提前在60~65日龄进行,用Ⅳ系苗较安全。)
135~145日龄:新城疫油乳苗0.7毫升肌注,或从此时开始,每50~60天用Ⅳ系苗3~4剂量饮水一次。
3、肉用仔鸡
7~9日龄:Ⅳ系苗2剂量滴眼或滴鼻。
往后从以下两种方案中选用一种,第一种效果比较好,第二种适用于较大鸡群。
第一种:20~22日龄用Ⅳ系苗2剂量胸肌注射或滴眼鼻,同时于胸肌注射新城疫油苗0.3毫升。(如油乳苗较粘稠,为保护胸肌肉质,可注于颈中部皮下,勿靠头太近。)
第二种:20~22日龄用Ⅳ系苗3剂量饮水,32~33日龄再用Ⅳ系苗3~4剂量饮水。
【紧急免疫】
如全群鸡精神食欲及产蛋情况良好,仅个别鸡发生新城疫,它有可能是漏免鸡,应冷静观察全群动态再定措施。如病情出现蔓延苗头,则应果断进行紧急免疫。
1、预期效果紧急免疫没有治疗作用,大约5天以内会出现两方面效应:一方面是发病逐渐停止,鸡群精神、采食、产蛋逐渐恢复正常;另一方面是原来处于潜伏期的鸡加快发病,原来轻病鸡症状加重,原来重病鸡加快死亡。期望的是前一种效应占主流,后一种效应少量出现,但能否达到,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鸡群日龄、残余免疫力水平、紧急免疫是否及时、疫苗用量是否恰当等。
一般来说成年鸡和大龄青年鸡已接种过3~4次疫苗,对紧急免疫应答较快,效果较好,10周龄以下效果要差一些,4周龄以下效果非常有限。
2、疫苗与剂量 紧急免疫要适当加大疫苗用量,但不可过分,以免上述负面效果加重。各日龄用苗是分述如下供参考。务必注意:凡注射疫苗一定要严格做到每只鸡一个针头,可用50~100个针头轮煮轮用。
蛋鸡4周龄之前:C—30苗3剂量滴眼鼻。
蛋鸡10~周龄:Ⅳ系苗(包括C—30苗,下同)3~3.5剂量肌注。
蛋鸡10~18周龄:Ⅳ系苗3~4剂量肌注,病情紧迫时Ⅰ系苗2剂量肌注。
蛋鸡18周龄之后:Ⅳ系苗4~5剂量肌注,产蛋期轻微非典型新城疫也可用Ⅳ系苗4~5剂量饮水。
肉用仔鸡3~5周龄:Ⅳ系苗3~3.5剂量肌注。
肉用仔鸡5周龄之后:Ⅳ系苗3.5~4剂量肌注,病情紧迫时可用Ⅰ系苗2剂量肌注。
3、辅助措施
(1)水溶性多维素饮服5~7天。
(2)可用左旋咪唑作免疫增效剂,每千克饲料加8片(每片25毫克),从接种疫苗之日起连用3~4天。
(3)病鸡应隔离,以免散毒。
(4)从注射疫苗第二天起(滴眼鼻及饮水免疫从第4天起),鸡舍内每日喷雾消毒2次。
4、继发感染的治疗新城疫继发“慢呼”、大肠杆菌病及沙门氏菌病,可从接种疫苗第二天起,用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治疗4~6天。
二、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病毒性肿瘤病,该病毒在饲养环境中普遍存在并积累增多,蛋鸡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肉用仔鸡受害主要在于免疫抑制,已引起重视。今后加强预防的主要措施是:进一步搞好1日龄免疫接种,切实防止免疫空白期感染,防止出现免疫逆境,积极进行二次免疫。
【流行特点】
1、传染源马立克氏病病毒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无囊膜的裸病毒,结合在鸡的肿瘤细胞及其他细胞之内,与细胞共存亡,不能离开活细胞在自然界独立生存,所以不能传播致病;再一种是有囊膜的细胞外病毒,在鸡的羽囊产生,从羽孔排出,随皮屑灰尘散播,主要从呼吸道入侵致病。
马立克氏病疫苗的作用比较特殊,它仅能阻止肿瘤形成,并不能阻止病毒侵入鸡体繁殖和排出,因而除了隔离饲养的幼雏之外,其余的鸡几乎全部带毒排毒,5~18周龄排毒量最大。该病毒在常温下可存活4~8个月,在4℃可存活10年,一般养鸡场所虽也经常消毒,病毒数量还是逐渐积累增多,且毒立有所增强,出现了一些超强毒株。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措施就必须相应加强。
2、感染与发病鸡的日龄越小,对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易感性越高,这表现为感染极少的病毒,日后就会发生肿瘤。对1日龄雏鸡进行人工感染,使其数周后发生肿瘤,所需病毒量仅为成年鸡的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也就是说,1日龄雏鸡对病毒的易感性比成年鸡高1千至1万倍。2日龄易感性即有所降低,3日龄又有所降低,如此逐日降低,大约到一月龄之后,虽然照样感染病毒,但只要感染量不是特别大,日后就不至于发生肿瘤。
1日龄注射过疫苗的鸡群,至3周龄已全部形成免疫力,可以阻止肿瘤发生,对这些鸡群只要防止3周龄之前感染病毒,即可基本避免肿瘤的发生。蛋鸡发生肿瘤,依肿瘤所在部位分为五种病型,即大多为内脏型,其次是神经型,少数为眼型、皮肤型和混合型。开头肿瘤很小,不引起症状,随后肿瘤逐渐增大,病鸡才出现极度消瘦等症状,最终死亡或被淘汰。60日龄之前仅偶尔出现死淘,90~150日龄为死亡高峰。过去150日龄之后零星死淘很快停止,近年呈上升趋势,280日龄之后仍有个别死淘。如对本病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死淘率一般可达30%,最高达60%。
肉用仔鸡感染马立克氏病,主要表现为免疫抑制,导致新城疫、“慢呼”、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球虫病等发生较多,生长较慢,但屠宰时肉眼可见到肿瘤的不到1%,故常被忽视。造成免疫抑制的原因,是一部分马立克氏病病毒在B细胞内复制,使许多B细胞溶解破坏。感染日龄越低,B细胞受破坏越大。3周龄之后有些鸡开始发生肿瘤,肿瘤细胞不断分泌免疫抑制物质,即造成更为严重的免疫抑制。蛋鸡由于各项预防马立克氏病措施的保护,这种免疫抑制就比较轻微。因此,对肉用仔鸡应当同蛋鸡一样重视马立克氏病的预防。
【血清型与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Ⅰ型、Ⅱ型和Ⅲ型,其抗原有差异,但有较高的交叉免疫作用。三个血清型的病毒可以分别制苗,也可以混合制苗。目前广泛应运的是血型Ⅲ型苗,即火鸡疱疹病毒苗,只有该苗可以在普通冰冻条件下保存,其余都要在液氮中保存,统称液氮苗。液氮苗因为运输和保存都不方便,农村还很少使用,这里简要介绍。
1、血清Ⅰ型苗血清Ⅰ型病毒是有致病性的强毒株或中等毒力株,要经过人工驯化,培育出无毒或弱毒株,才能用于制苗。目前用于制苗的毒株有荷兰的CVI988株、哈尔滨的814株等。Ⅰ型苗的病毒是细胞结合病毒,即病毒结合在活细胞之内,与细胞共存亡,保存这种疫苗实际上是保存活细胞,要求温度极低。液态氮的温度是零下196℃,Ⅰ型苗就要一直浸在液氮之中,用液氮罐运输和保存。
要Ⅰ型苗抗原力度比较强,并因病毒结合在细胞之内,凭借细胞膜的阻隔,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小。目前CVI988单价苗应运渐多,普遍反映效果较好,814株一般用于制造混合苗。
2、血清Ⅱ型苗血清Ⅱ型病毒是自然界无致病性的弱毒,其中免疫原性良好的毒株适于制苗。目前用于制苗的毒株有国外的SB1株、301B/1株、扬州农大的Z4株等。Ⅱ型苗的病毒也是细胞结合病毒,要在液氮中保存。
Ⅱ型苗安全性好,并因病毒结合在细胞之内,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小。该苗单独使用,一般来说效果不如Ⅲ型苗,而用Ⅱ型+Ⅲ型制成混合苗,两者能协同增效,效果较好。
3、血清Ⅲ型苗血清Ⅲ型病毒是从火鸡体内分离出的,叫火鸡疱疹病毒,简称为HVT,用其制成疫苗同样简写为HVT,其标准毒株为FC126株。
Ⅲ型病毒的突出优点,是制苗时既可以让其结合在细胞之内制成液氮苗,也可以让其释放到细胞之外制成普通冻干苗,冻干苗中没有活细胞,只有活病毒,用普通冰库、冰柜即可保存,大大方便了使用。多年来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马立克氏病疫苗都是HVT冻干苗,虽然该苗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大,有时被中和达40%,但只要适当加大用量,免疫效果在各种单价苗之中居于前列,而且对鸡无致病性,非常安全。
以上三种疫苗,Ⅰ型和Ⅱ型病毒源于家鸡,称为“同源苗”,HVT源于火鸡,称为“异源苗”。研制同源苗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它不仅能抗肿瘤,而且能抗病毒。现在某些同源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这种作用,但未得到充分证实,而异源苗即HVT是肯定没有这种作用的。
4、混合苗混合苗的组成是“同源+异源”,含两个血清型的称为二价苗,含三个血清型的称为三价苗。混合苗的优点是2~3个血清型优势互补,能协同增效,尤其对超强毒效果较好。目前应用较多的是Ⅱ型+Ⅲ型二价苗,此两型协同作用较强,产品有SB1+HVT及Z4 +HVT等。三价苗814+ SB1 +HVT,用户反映也比较好。混合苗要用液氮保存,其中的HVT不像冻干苗那样释放在细胞之外,而是结合在细胞之内,效力要强一些。
马立克氏病预防效果是由免疫接种、防止早期感染、防止免疫逆境等措施综合决定的,因而无论哪一种疫苗,用于生产鸡都难以断言其保护率如何。一般来说,HVT冻干苗免疫一次,可以期望的保护率为95%左右,免疫两次可期望达到97%~98.5%。
【首免与二免】
1、首次免疫刚破壳的雏鸡第一次呼吸,对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易感性最高,对马立克氏病疫苗的敏感性也最高,这种敏感性每小时都在下降,所以同样剂量的疫苗,注射越早,效果越好。再一方面是雏鸡出壳后如果先感染了马立克氏病病毒,随后才注射疫苗,免疫效果就要明显降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也必须尽早注射,最迟不能超过出壳后24小时。HVT冻干苗和只雏鸡应注射2剂量,如雏鸡绒毛大半干即注射,而且疫苗稀释后能在半小时以内用完,也可以注射1.5剂量。
2、二次免疫对本病进行和二次免疫注射,欧洲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试验,80年代逐渐推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层首先采用,部分地区已经普及,效果比较明显,保护率可提高2%~3%。
关于二免的机理,目前所知有以下两点:
(1)、首免之后,疫苗病毒在休内仅增殖6~7天,随后即停止增殖,永远处于潜伏状态,不再发挥作用。7日龄之后进行二免,新注射的疫苗病毒又增殖6~7天,因而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
(2)、首免受母源抗体干扰较大,此时雏鸡免疫功能也不健全,这些都是不利因素。7日龄之后进行二免,虽然雏鸡对疫苗的敏感性已经降低,但上述不利因素已大为改善。再次免疫优势互补,效力便可增强。
二免宜于7~10日龄进行,可同时接种新城疫Ⅳ系苗和“传支”H120苗。如错过这一时机,也可在3周龄之前进行,但与法氏囊炎的免疫接种应错开5~7天。二免用苗量须适当加大,每只鸡不低于2剂量。
也有的地方是雏鸡刚从孵化场接运回来就再次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这实际上是对首免的补充和加强,也有增效作用。
【免疫接种】
马立克氏病疫苗注射技术,种鸡场是十分熟悉的。现在因为主张二次免疫,饲养商品鸡的场户也要注射,所以这里介绍一下注射HVT冻干苗的操作要点。
1、器械应使用连续注射器,以保证注射速度快、剂量准。如使用普通玻璃注射器,因稀释液中含有蔗糖,会发生粘涩,抽吸不动。
2、消毒注射场所事前要喷雾消毒,注射器要拆开与针头、胶管等一起先用清水反复冲洗,然后蒸煮10~15分钟灭菌。严格消毒的目的,一是防止雏鸡在注射之前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二是防止雏鸡颈部针孔感染绿脓杆菌,如果感染,注射后24~72小时会大批死亡。
3、检查稀释液稀释液因含有丰富营养,即使保存期间进去个别细菌,也会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使雏鸡于注射后很快出现大量死亡。因此,稀释液瓶盖如有轻微松动,或液体有轻微混浊都不能使用。进口苗及某些国产苗的稀释液含有指示剂,呈红色或茶色,如被细菌污染即变色,不能使用。
4、稀释液预冷稀释液临用前应置冰箱冷藏2小时,使其降温至2~8℃,无冰箱可用冰块降温。稀释过的疫苗也要放在冰块中,并每隔5~10分钟摇晃一次,直至用完。
5、注射部位一般注于颈部背面皮下,不要靠头太近,也可注于胸肌。
6、其他稀释液中不可添加任何药品,稀释过的疫苗应于1小时以内用完(详见家禽免疫学基础知识部分)。
液氮苗的大体用法,是将疫苗从液氮罐内提出,立即浸于25~37℃温水中约半分钟(具体温度遵厂方说明),使病毒复苏,随即稀释注射。头一次使用这种疫苗应请人指导一下,以免操作不当,造成活细胞死亡,疫苗失效。
【免疫空白期】
1日龄注射HVT冻干苗,依注射剂量多少,大约7~10日龄有少数雏鸡获得保护,2周龄保护率约为50%~80%,3周龄全群基本形成免疫力。所以3周龄之前,日龄越低,处于免役空白期的雏鸡越多。雏鸡如果在免疫空白期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造成免疫抑制,对疫苗就不能继续正常应答,结果免疫水平由很低至偏低不等,这是免疫接种保护率不高甚至基本失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所谓“防止早期感染”,就是要通过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防止免疫空白期感染,日龄越低,这项工作越重要,基本上3周龄之前是关键时期,为此孵化场和养鸡场户要分别做好自己的工作。
1、对孵化场的要求
(1)、孵化场所与养鸡场所至少间隔300米,双方人员不要互相来往,以免病毒带进孵化场所。
(2)、每次出雏前,对存放雏鸡的房间及用具要认真消毒。
(3)、不要让提取雏鸡的客户进入放雏鸡的房间。
2、对养殖户的要求
(1)、育雏室事前要认真消毒,至少应包括清扫、水冲、药液喷洒、甲醛熏蒸四道工序。槽具要先洗刷,再用药液浸泡,最后与育雏室一起用甲醛熏蒸。
(2)、接雏用的纸箱、垫草等,事前不能接触大鸡,并在阳光下曝晒2天。接雏人员当天要换上干净衣鞋,出发前不要接触大鸡。
(3)雏鸡日龄越低,越要与大鸡严格隔离,这种隔离要坚持到4周龄以上。
【免疫逆境】
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之后,雏鸡在健康舒畅、发育良好的情况下,对疫苗才能正常应答。如果发生免疫抑制性感染及强烈应激,或因饲养管理不良,体质瘦弱,免疫应答就处于逆境,会导致低水平应答,从大约3周龄至成年是免疫保护期,鸡群依靠免疫力阻止肿瘤发生,如出现上述逆境,保护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1、 应答期逆境前述免疫空白期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即是一种严重的应答逆境。此外还有:
(1)、1周龄之前接种法氏囊炎中等毒力苗,或3周龄之前发生法氏囊炎。
(2)、1~3日龄接种新城疫活毒苗。
(3)、1周龄之前接种病毒性关节炎活毒苗。
(4)、从母源或从疫苗感染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病毒。
(5)、比较严重的白痢、大肠杆菌等细菌病。
(6)、切嘴操作不当,尤其是土法切嘴,造成流血、伤残等强烈应激。
(7)、生长发育逆境,如育雏温度偏低或忽高忽低、舍内通风不良、雏鸡拥挤、饮水短缺、饲料质差等。
2、保护期逆境雏鸡约在3周龄,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力虽已形成,但并非每一只鸡的免疫力都十分坚强,保护率并未确定。此后如果发生法氏囊炎,对保护率有明显影响,其他逆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一种急性、免疫抑制性传染性病,我国于1979年首次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严重流行,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这些年来疫苗研制、免疫程序和综合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不少成果和经验,发病已显著减少,但由于病毒广泛存在,威胁依然很大。
【流行特点】
本病高度接触传染。病毒主要随鸡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能迅速使同群鸡感染,此外病毒也能从呼吸道和眼结膜入侵。
鸡在3~6周龄对本病易感性最高,此时也是发病高峰期。3周龄之前感染病毒会造成严重免疫抑制,但明显发病的比较少。6周之后发病也逐渐减少,至产蛋初期法氏囊退化,即停止发病。
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之交,其次是夏秋之交,盛夏发病较少,冬季很少。
本病在一个地方初次发生时,鸡群无免疫力,呈急性暴发。流行一两年并开展免疫接种之后,通常只有少部分鸡群发病,在这些鸡群中也是少数鸡发病,但消除这种轻度流行须作很大努力。
病鸡症状主要是蹲伏、闭眼、废食,排白色水样稀粪,震颤(轻微发抖),羽毛逆立(蓬松竖起),脱水(脚爪与皮肤干枯),发病早期偶见自啄肛门等。病程6~7天,死亡率从低到高不等,这主要取决于治疗措施以及是否并发新城疫。病理变化主要是法氏囊肿大并从发病后第4天开始萎缩,胸腿肌有大片或麦粒状出血斑,肾肿大,少数病鸡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等。由于症状与病变均具有特征性,现场比较易于诊断。
【免疫抑制】
本病所造成的免疫抑制比马立克氏病及新城疫等传染病要严重得多,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其次是局部免疫,再次是细胞免疫。
1、免疫抑制的机理法氏囊炎病毒主要在B细胞内复制繁殖,尤其“偏爱”法氏囊中未成熟的B细胞,这就使鸡体内B细胞大量被破坏,而且得不到正常补充。在这种情况下,接种各种疫苗或感染各种微生物,产生的抗体都比较少,所以各种传染病发生率增高,发病后康复较慢,康复率偏低。
2、免疫抑制的一般规律雏鸡在1周龄之前感染法氏囊炎病毒几乎不表现任何症状,但法氏囊受到严重破坏,不能正常发育增大,始终又小又瘪,即造成永久性免疫抑制。1~3周龄感染病毒,逐渐有些鸡出现症状,免疫抑制则逐渐变轻,有的仍为永久性,有的经过一段时期可以恢复。总体上讲,3周龄之前感染病毒即典型发病,病鸡如及早得到治疗,很快康复,法氏囊基本上没有萎缩,其免疫功能受损就比较轻,不久可恢复正常。如发病后3~4天才进行治疗,或未予治疗,自行耐过,则康复后法氏囊明显萎缩,这种免疫缺陷日后就难以完全康复。
【血清型】
法氏囊炎病毒有两个血清型,即Ⅰ型和Ⅱ型,Ⅱ型病毒无致病性,对Ⅰ型不能交叉免疫,不能用于制造疫苗,故无重要意义。Ⅰ型病毒的标准毒株是有致病性的强毒,但在各地传播致病的并非都是标准毒株,而是有许多变异型毒株,称为亚型株或变异株。亚型株与标准株之间,以及亚型株相互之间,抗原都有差异,共同抗原为10%~70%不等。亚型株的毒力与标准株相比,有的更强,有的相似,有的偏弱或很弱,分别称为超强毒、强毒、中等毒力和弱毒。
国内外已筛选出20多个无致病性的亚型毒株用于制造活毒疫苗,这些疫苗的抗原与某一地区野毒的抗原都不可能完全吻合,共同抗原占的比例越高,免疫效果越好,所以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地区使用,效果有差别。一般来说,疫苗病毒与野毒的共同抗原为65%~70%,接种之后所产生的免疫力可以阻止感染而不够强,这就必须提高抗体水平并加强环境消毒才能免于发病。
【疫苗】
法氏囊炎疫苗分为活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两类。
1、活毒苗依所用的毒株不同可分为弱毒力苗、中等毒力苗、中等偏强毒力苗三种,但划分界限不是很明确。有的疫苗用两个以上毒株制成则称为多价苗。
(1)、弱毒力苗:又称为温和型活苗,毒株有PBG98等。这种疫苗对法氏囊无损伤,但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较弱,形成免疫力较慢,保护率较差,现已很少应用。
(2)、中等毒力苗:毒株有B87、BJ-836等,在我国被广泛应用。这种疫苗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比较强,对法氏囊虽有轻度损伤,但可很快恢复。蛋鸡16~20日龄首免后5~7天,部分雏鸡可获得保护,26~35日龄二免后7天,功毒保护率可达85%~95%,生产上的鸡群只要鸡舍卫生消毒较好,大多可完全保护。该苗最好单独接种,与其他疫苗的接种错开5天以上;首免如早于7日龄,对马立克氏病疫苗的保护率有不利影响。
(3)、中等偏强毒力苗:这是进口苗,毒力高于国内中等毒力苗,但国外厂家认为仍属于中等毒力,主要适用于肉仔鸡。从实践看,这种疫苗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更强一些,效果比较好,但对法氏囊的损伤稍重,恢复过程稍长,对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法氏囊炎严重流行地区可用于肉仔鸡,酌情于12~15日龄首免,间隔10天二免。
(4)、多价苗:一般用两个或三个毒株制成,分别称为二价苗、三价苗,所用毒株以中等毒力为主。这种疫苗抗原谱比较宽,旨在与野毒抗原吻合程度较高,但在一个地区是否比单价苗优越,则要根据使用效果来判断。
法氏囊炎野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接种活毒苗亦宜顺应这一途径,滴口腔最好,滴眼亦佳,大群鸡可采取饮水免疫。
2、油乳剂灭活苗是从法氏囊炎病死鸡具有典型病变的法氏囊组织取得强毒,经SPF鸡胚培养增量,再用甲醛灭活,加上油乳剂制成的。主要用于种鸡,在育雏期用过两次活毒苗的基础上再于18周龄和40周龄各肌注油乳苗一次,其下代雏鸡可获得比较整齐的高水平母源抗体,保护到3周龄以上,这是防止雏鸡早期感染的重要措施。油乳苗单独用于3周龄以下雏鸡,效力既慢且弱,如与活毒苗联用,即活+死一次免疫,则成本加大,效果也不如用2~3次活苗。
以上均为厂家正规生产的疫苗。此外,基层兽医单位取当地法氏囊炎病死鸡严重病变的法氏囊,可制成组织灭活苗,用于雏鸡效果非常好。大体方法是:法氏囊冰冻保存,用时加5倍生理盐水,用捣碎机打成匀浆,反复冻融3次,过滤除渣,每1000毫升加37%的甲醛溶液4毫升摇匀,置37℃恒温箱内灭活36小时(每4~6小时振荡一次),取出进行安全试验之后即可使用。对雏鸡可于7~10日龄肌注0.3毫升,18~20日龄再肌注0.5毫升,不必另用活苗。由于病变法氏囊难以大量得到,这种自制疫苗只能用于个别鸡群。
【免疫程序】
1、首免日龄种鸡在18周龄和40周龄各注射过一次油乳苗的,其下代雏鸡母源抗体一般可保护到3~4周龄,大约在5周龄母源抗体消失。对这些雏鸡在16~20、30~34日龄各接种一次活毒苗,效果就比较好。
种鸡如果只在育雏期接种过2~3次活毒苗,开产前未注射油乳苗,则产蛋期仅有残余的低水平抗体,但往往有一部分鸡因为不同程度地感染过法氏囊炎强毒,甚至是法氏囊炎康复鸡,其抗体水平就比较高,所以下一代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一般能保护到1周龄,也有的直至5周龄母源抗体才消失。对这些雏鸡在7~10、18~20、30~32日龄各接种一次活毒苗比较好,但7~10日龄这一次,对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有不利影响,与新城疫首免以及切嘴也不好错开,所以通常在14~15日龄首次接种活毒苗,早期感染只能通过加强消毒去尽可能避免。其实,即使在7日龄首次接种活毒苗,也不能完全防止早期感染,因为接种之后,母源抗体被中和而下降,疫苗抗体至少5~7天才能升上来,两者有几天脱节,就成为易感空隙。因此,防止3周龄之前感染和发病的唯一可靠措施是对种鸡注射两次油乳苗,并安排常规加强育雏室的隔离消毒。
关于测定母源抗体,精确测定很复杂,一般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测定母源抗体阳性率,作为确定首免日龄的参考依据。农村养鸡专业户大多无此条件,可根据种鸡是否注射过油乳苗来确定免疫程序。
2、推荐免疫程序
(1)、蛋鸡父母代:其上代种鸡(祖代)注射过油乳苗的,18~20、32~34日龄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上代种鸡未注射油乳苗的,一般地区14~15、29~30日龄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法氏囊炎严重流行地区13、23、33日龄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新城疫首免7日龄、二免18日龄),在此基础上,18周龄和40周龄各注射油乳苗0.5~0.6毫升。
(2)、商品蛋鸡:按父母代方法接种活毒苗。
(3)、肉鸡父母代种鸡(祖代)注射过油乳苗的,18~20日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30~32日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30~32日龄再接种2~2.5剂量;上代种鸡未注射油苗的,13~15日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25~27日龄再接种2~2.5剂量。20~22周龄和40~42周龄各注射油乳苗0.7毫升。
(4)、肉用仔鸡:上代种鸡注射过油乳苗的,如果当地法氏囊炎已基本控制,舍内消毒良好,在18~20日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只此一次即可;上代种鸡未注射油乳苗的,13~15日龄接种中等毒力苗2剂量,25~27日龄接种2~2.5剂量。
上述接种剂量可滴口或饮水,饮水不要再加量。
3、关于接种活毒苗引起发病的问题法氏囊炎免疫接种的过程,对雏鸡来说是由母源抗体保护转变为疫苗保护的过程,这种转变不可能衔接得没有空隙,特别是接种活毒苗之后两三天,由于母源抗体被中和下降,疫苗效力尚未接上,有时导致少数鸡感染发病或近似发病。也有的是一些鸡本来已经处于感染后的潜伏期,受疫苗刺激而加速发病。这些情况往往被误认为疫苗有致病性,实际上问题在于鸡舍内存在法氏囊炎病毒,因此一定要十分重视消毒工作,尽可能将鸡舍内病毒减少带最低程度。
【治疗】
本病治疗措施包括特效治疗、中药治疗、辅助治疗与护理,以及继发症治疗。
1、特效治疗法氏囊炎高免血清和高免蛋黄液具有被动免疫作用,是治疗本病的特效药品,在发病当天注射效果最好,第2天也比较好,再晚就差一些。一般只需肌注一次,个别病重的鸡经8~12小时未明显好转可再肌注一次。治疗的鸡一般不会再次发病,未发病的鸡注射后预防作用仅能维持10天左右。
血清的用量要根据效价决定。中等质量的效价为(1:16)~(1:32),蛋鸡20日龄可肌注0.4毫升,30日龄0.6毫升,40日龄0.8毫升,依此类推;肉用仔鸡20日龄肌注0. 8毫升,30日龄1.3毫升,40日龄2毫升分两点注射。蛋黄液因为是经过稀释的,效价达到1;16属中上等,达到1:32的比较少,其吸收稍慢,故用量要比血清增加50%~100%,超过1.5 毫升应分两点注射。对重病鸡应尽可能使用优质血清,对肉用仔鸡为保护胸肌肉质,也宜选用血清而避免注射蛋黄液。
发生法氏囊炎的鸡群常继发新城疫,为防止针头传播新城疫病毒,注射血清与蛋黄液应当每只鸡换一个针头,但这样浪费血清与蛋黄液太多,可5~10只鸡换一个针头。换下的针头先用清水冲净,再熏蒸消毒。
血清与蛋黄液对于被注射的鸡来说是异体蛋白,常引起轻度的过敏反应,表现蹲伏嗜睡,经数小时可恢复正常,有时个别重病鸡在沉睡中死去。更大的问题是血清与蛋黄液在制造过程中被细菌污染,如果污染,细菌即在其中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随后因为一直冻结,无明显变质,而化冻注射之后,一部分鸡随即昏沉,很快死亡。因此,对血清与蛋黄液应当慎用,如有个别或少数鸡发病,无蔓延势头,可先将病鸡隔离注射,对其于的鸡观察动态再定措施,不要轻易对全群鸡注射。如需要全群注射,最好先以所购血清或蛋黄液注射十余只,观察两三个小时,确认安全再用。
2、中药治疗中成药以能混水饮服者为佳,可用太原产的“斯毒克”,每瓶250毫升,与适量环丙沙星共配饮水125千克,连用3~4天。对个别重病鸡可用斯毒克原液滴于舌下,让其咽下,0.5千克体重每次20滴,每日2次。中药煎剂可用以下经验方: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各200克,银花、黄芩、黄柏、干草各100克,藿香、石膏各50克,以上为一付,煎二汁混合,加于饮水中,供体重400~500克的鸡饮1天,药渣拌料,如此连用3天。(下接第二篇)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