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成分的测定
实验一 饲料水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干物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饲料干物质含量与饲料营养价值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干物质(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试样在105±2℃烘箱,在一个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式恒温烘箱:可控制温度为105±2℃;
5、称样皿:玻璃或铝质,直径40mm以上,高25mm以下;
6、干燥器: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测试方法
洁净称样皿,在105±2℃烘箱中烘1h,取出,在于燥器中冷却30min,称准至0.0002g,再烘干m30in,同样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用己恒重称样皿称取两分平行试样,每份2~5g(含水重0.1g以上,样品厚度4mm以下)。
准确至0.0002g,不盖称样皿盖,在105±2℃烘箱中烘3h(以温度到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皿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再同样烘干l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2g。
水分(%)=水分质量/样本质量X100=m1--m2/m1--m2X100
式中:m1—105℃烘干前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
m2一105℃烘干后试样及称样皿质量(g);
m0一已恒重的称样皿质量(g)。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2%,否则应重做。 实验二 饲料粗蛋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蛋白质的测定,让学生了解了解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基本原理,掌握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粗蛋白质的方法,掌握粗蛋白质含量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各种饲料的有机物质在还原性催化剂(如CuSO4,K2SO4或Na2SO4或Se粉)的帮助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作用,使蛋白质和其它有机态氮(在一定处理下也包括硝酸态氨)都转变成NH4+并与H2SO4化合成(NH4)2SO4,而非含氮物质,则以CO 2 ↑,H2O↑,SO 2↑状态逸出。消化液在浓碱的作用下进行蒸馏,释放出的铵态氮,用硼酸溶液吸收之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 0.1mol/L)滴定,求出氮的含量,根据不同的饲料再乘以一定的系数(通常用6.25系数计算),即为粗蛋白质的含量。
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2NH4(CH2)2COOH+13H2SO4→(NH4)2SO4+6CO2+12SO2+16H2(丙氨酸)
2、(NH4)2SO4 +2NaOH→2NH 3+3H2O+2Na2SO4
3、4H3BO3+ NH 3→NH4HB4O7+5H2O
4、NH4HB4O7+HCl+5H2O→NH4C1+4H3BO3
本法不能区别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只能部分回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在测定结果中除蛋白质外,还有氨基酸、酰胺,铵盐和部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故以粗蛋白质表示之。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析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消煮炉或电炉;
5、滴定管:酸式,25或50ml;
6、凯式烧瓶:100或500m1;
7、凯氏蔗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8、锥形瓶,150或250m1;
9、容量瓶:100ml。
三、实验内容
1、称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无损失地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硫酸铜0.9g,无水硫酸钾(或硫酸钠)15g,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硫酸25ml和2粒玻璃珠,在消煮炉士小心加热,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溶液澄清后,再加热消化15min。
2、氨的蒸馏
(1)常量直接茂馏法将上述的试样消煮液冷却,加蒸馏水200ml,摇匀,冷却。沿瓶壁小心加入40%氢氧化钠溶液100ml,立即与蒸馏装置相连.蒸馏装置冷凝管的末端应浸入50ml硼酸吸收液lcm。加混合指示剂2滴,轻摇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匀,加热蒸馏,直至馏出液体积约150ml。先将吸收液取下,再停止加热。
(2)半微量水蒸汽蒸馏法上述试样的消煮液冷却,加蒸馏水20m1转入100ml容量瓶,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取2%硼酸溶液20ml,加混合指示剂2滴,使半微量蕉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此溶液;蒸馏装置的蒸汽发生器的水中应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且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应补加少许硫酸。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40%氢氧化钠溶液,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并在入口处加水封密好,防止漏气,蒸馏4min,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用蒸馏水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吸收液。
3、滴定用硼酸吸收氨后,立即用0.05mol/L的HCI标准溶液滴定,仍以甲基红或混合甲基红为指示剂。
在测定饲料样本中含氮量的同时,应做一空白对照测定,即各种试剂的用量及操作步骤完全相同,但不加样本,这样可以校正因药品不纯所发生的误差,吸收氨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红色为终点。
4、空白测定称取蔗糖0.0lg,以代替试样,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应不得超过0.3ml。
5、计算
每m1的lmol/L盐酸标准溶液相当于0.0140g的N。因此,
式中:v2—试样滴定时所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1);
v1—空白滴定时所需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1);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一试样的质量(g);
v —试样的分解液总体积(ml);
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1);
0.0140—每ml HCl标准溶液相当于N的克数;
6.25一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质含量在2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粗蛋白质含量在l0%~25%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测定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代替试样,按测定步骤文字中的各步骤操作,并按公式计算(但不乘系数6.25),测得硫酸铵含氮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
试样消煮时,加入硫酸铜0.2g,无水硫酸钠2g,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硫酸10ml,仍可使饲料试样分解完全,只是试样焦化再变为澄清所需时间要略长些。 实验三 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使学生掌握各类饲料样品中粗脂肪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测定原理
索氏(Soxhlet)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量,因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杆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水浴锅,室温~100℃;
5、恒温烘箱;
6、索氏脂肪提取器:100或150ml;
7、滤纸或滤纸简:中速,脱脂;
8、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级)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
索式提取器应干燥无水。抽提瓶(内有沸石数粒)在105±2℃烘箱中烘干3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称重差小于0.0008g为恒重。
称取试样1~5g,准确至0.0002g,于滤纸筒中,或用滤纸包好,放入150℃烘箱中,烘干2h(或称测水分后的干试样,折算成风干样重),滤纸筒应高于提取器虹吸管的高度,滤纸包长度应以可全部浸泡于乙醚中为准。将滤纸筒或包放入抽提管,在抽提瓶中加无水乙醚60~100ml,在60~75℃的水浴(用蒸馏水)上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醚回流次数为每小时约10次,共回流约50次(含油高的试样约70次)或检查抽提管流出的乙醚瓶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
取出试样,仍用原提取器回收乙醚直至抽提瓶中乙醚几乎全部收完,取下抽提瓶,在水溶上蒸去残余乙醚。擦净瓶外壁。将抽提瓶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1h,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
式中:m—风干试样质量(g);
m1—已恒重的抽提瓶质量(g);
m2—己恒重的盛有脂肪的抽提瓶质量(g)。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上(含10%)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粗脂肪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5%。 实验四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粗灰分的测定,使学掌握粗灰分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表示。残渣中主要是氧化物,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饲料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高温炉:电加热,有高温计巳可控制炉温在550℃;
5、坩埚;
6、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三、实验内容
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在550±2℃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l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重。再重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5g(灰分重0.05g以上)试样,准确至0.0002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人高温炉,于550±20℃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灼烧1h,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式中,m0—己恒重空均埚质量(g);
m1—坩埚加试样质量(g);
m2—灰化后坩埚加灰分质量(g)。 ,
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灰分含量在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粗灰分量在5%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5%。 实验五饲料钙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钙的测定,使学生掌握钙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草酸铵定量沉淀,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钙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土20℃;
5、坩埚:瓷质;
6、容量瓶:100ml;
7、滴定管:酸式,25或50ml;
8、玻璃漏斗:6cm直径;
9、定量滤纸:中速,Φ7~9cm;
10、移液管:10,20ml;
11、烧杯:200ml;
12、凯氏烧瓶:250或500ml。
四、实验内容
1、试样的分解
(1)干法称取试样3~5g于坩埚中,准确至0.0002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于550℃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后接续进行)。在盛灰坩埚中加入盐酸溶液10m和浓硝酸数滴,小心煮沸。将此溶液转入l00ml容量瓶,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2)湿法(用于无机物或液体饲料)
称取试样2~5g于凯氏烧瓶中,准确至0.0002g。加入硝酸(GB326—65,化学纯)30m1,加热煮沸,至二氧化氮黄烟逸尽,冷却后加入70%~72%高氯酸(GB623—77,分析纯)10ml,小心煮沸至溶液无色。不得蒸干(危险!)。冷却后加蒸馏水50ml,并煮沸驱逐二氧化氮,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2、试样的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含钙量20mg左右)于烧杯中,加蒸馏水100ml,甲基红指示剂2滴。滴加氨水氨水溶液至溶液至橙色。再加盐酸溶液使溶液变红色(pH2.5~3.0)。小心煮沸慢慢滴加热草酸铵溶液l0ml,并不断搅拌。如溶液变橙色,应补滴盐酸溶液至红色。煮沸数分钟,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或在水浴上加热2h)。
用滤纸过滤,用1:50的氨水溶液洗沉淀6~8次,至无草酸根离子(接滤液数ml加!加硫酸数滴,加热至80℃,再加高锰酸钾1滴,呈微红色,应0.5min不褪色)。
将沉淀和滤纸转入原烧杯,加硫酸10ml,蒸馏水50ml,加热至75~85℃,用0.05mol/L高锰酸钾滴定,溶液呈粉红色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同时进行空白溶液的测定。
式中:V—0.05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用体积(ml);
V0—测定空白时,0.05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用体积(ml);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V’—滴定时移取试养分解液体积(ml);
40/2—钙的mol数。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含钙量1%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3%;含钙量1%~5%时,允许相对偏差5%;含钙量1%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10%。 实验六饲料总磷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饲料样品中磷的测定,使学生掌握用钼黄比色法测定饲料样品中总磷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先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使磷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NH4)3PO4NH4VO3·16MoO3,在波长420nm下进行比色测定。此法测得为总含磷量,其中包括动物难以吸收的植酸磷。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分光光度计:有10mm比色池,可在420nm下测吸光度;
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20℃;
6、坩埚:瓷质;
7、容量瓶:100ml或1000ml;
8、容量瓶或具塞比色管:50ml;
9、刻度移液管:10ml;
10、凯氏烧瓶:250ml或500m1。
四、实验内容
1、试样的分解
(1)干法称取试样3~5g于坩埚中,准确至0.0002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于550℃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后接续进行)。在盛灰坩埚中加入盐酸溶液10m和浓硝酸数滴,小心煮沸。将此溶液转入l00ml容量瓶,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2)湿法(用于无机物或液体饲料)
称取试样2~5g于凯氏烧瓶中,准确至0.0002g。加入硝酸(GB326—65,化学纯)30m1,加热煮沸,至二氧化氮黄烟逸尽,冷却后加入70%~72%高氯酸(GB623—77,分析纯)10ml,小心煮沸至溶液无色。不得蒸干(危险!)。冷却后加蒸馏水50ml,并煮沸驱逐二氧化氮,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2、标准曲线的绘制准确移取磷标准溶液(50μg/m1)0,1.0,2.0,4.0,6.0,8.0,10.0,12.0,15.0ml于50ml容量瓶中,各加入钒钼铵辊邑试剂10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min以上。以0ml溶液为参比,用10mm比色池,在4200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各溶液的吸光度。以磷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的测定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10ml(含磷量50—500μ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钒钼酸铵显色试剂10ml,按上述的方法显色和比色测定,测得试样分解液的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的含磷量。
式中:m —试样质量(g);
V—比色测定时所移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
X—由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液含磷量(μg)。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含磷量在0.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3%;含钙量0.5%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10%。 实验七饲料盐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莫尔法测定饲料中的盐分(氯)的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中性溶液中,C1-与CrO42-能分别与Ag+形成溶解度较小的AgCl白色沉淀和度相对较大的砖红色Ag2CrO 4沉淀。因此,在滴入AgNO3标准溶液的过程中;只要溶液中有适量的K2CrO4,首先析出的是溶解度较小的AgCl沉淀,而当快达到等当,Ag+浓度随溶液中C1-的减少而迅速增加,当增加到Ag2CrO4沉淀所需要的Ag+浓度随溶液中c1-的减少时,便析出Ag2CrO4沉淀,使溶液呈浅砖红色,其反应式如下:
等当点前:Ag++C1-=AgCl↓(白色)
等当点时:2Ag++CrO42-=Ag2CrO4↓(砖红色)
三、实验设备
瓷坩埚(25~30ml),玻棒,试管,滴定管(棕色),漏斗,容量瓶(250m1),吸管(1m1),电炉,移液管(10ml)。
四、实验内容
精称2g左右样本于坩埚中,在电炉上小火炭化至无烟后,移入550℃高温电炉灰化至灰白色,用热蒸馏水滤入250ml容量瓶中,洗至无C1-存在为止(即取滤液2-3滴,加1滴AgNO3,至无AgCl沉淀生成)定容至刻度。用移液管吸取滤液10ml于三角瓶中,加1%的酚酞2~3滴,用0.1NNaOH调至微红,再滴加0.1NH2SO4至刚变为无色,然后加lmll0%K2CrO4,用AgNO3标准液滴至溶液呈浅砖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止。
空白试剂除用蒸馏水10ml代替样本液外,其他同样本液测定。
式中:N— AgNO3标准液摩尔浓度;
V1—滴定样本液消耗AgNO3的ml数;
V0—滴定空白液消耗AgNO3ml数;
W—样本重(g)。 实验八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了解粗纤维测定方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二、实验原理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醚、乙醇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三、实验设备
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电热恒温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5、高温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在550~600℃;
6、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30ml酸洗石棉悬浮液。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
7、消煮器:由冷凝球的高型烧杯(50ml)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8、锅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及漏斗;
9、滤器:200目不锈钢网和尼龙网,或G2号玻璃滤器;
10、干燥器:用氯化钙(干燥试剂)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
四、实验内容
(1)称样: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如果脂肪<1%可不脱脂,1~10%可不必脱脂,但建议脱脂,脂肪>10%必须脱脂,或用测脂肪后残渣。
(2)酸煮:加入0.255±0.005mol/L煮沸的硫酸200ml和1滴正辛醇,使其在2min沸腾,且连续微沸30±1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样品不可损失。
(3)过滤:用沸蒸馏水洗至不含酸。
(4)碱煮:将酸洗不溶物放入原容器中,加浓度准确为0.313±0.005mol/L且已沸的氢氧化钠溶液200ml,同样微沸30min。
(5)过滤:先用25ml0.255mol/L硫酸洗涤,再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用乙醇15ml洗残渣。
(6)烘干灰化:取下坩埚,130℃烘干至恒重。550±25℃灼烧30min,冷却称重至恒重。
1976年Van Soet提出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作为评价饲草纤维类物质的指标。
NDF:木质素、纤维素、二氧化硅、半纤维素、细胞壁的成分如镶嵌微量的蛋白质
ADF:木质素、纤维素、二氧化硅
ADF-NDF=半纤维素
ADF-ADL=纤维素
该法可以分别测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硅酸盐,这量一大进步,但该法提取出的纤维物质中残留含氮尚有20~50%(有可能不消化),在NDF还有淀粉残留,使准确性下降,该法不适于纤维量低的精料(蛋白质或淀粉多的试样),因此也叫饲草分析方案。
Fonnesback(冯列士贝克)于1970~1974年提出冯氏法。
(1)先用蛋白酶将饲料进行消化(pH=3.5),然后用酸性洗涤剂煮沸1h,使原饲料中95%以上的蛋白质被消化。
(2)将上步分离出的细胞壁用40%硫酸煮1h,使半纤维素水解,过滤残渣为纤维素和木质素,酸不溶灰分,1步-2步=半纤维素含量。
(3)将上步所得的残渣用72%硫酸处理3h,过滤洗涤残渣,105±2℃烘干,称重,然后灼烧称重,木质素逸失,剩余为二氧化硅。 实验九 能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了解氧弹式热量计测热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有机物的燃烧热系单位质量有机化合物完全氧化时,所能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燃烧热,也称总能。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化学反应,只要其开始与终末状态一定,则反应的热效应就一定。这一原理使我们测定各种物质的燃烧热变为有意义。有机物差不多均能氧化完全,并且反应进行很快,因此,准确地测定燃烧热就有了可能。由所测得的燃烧热还可以计算反应的热效应和化合物的生成热。
将由消化代谢试验所用的饲料或日粮以及所收集的粪、尿样品,制备成一定质量的测定试样,装于充有(25±5)kg·cm-2纯氧氧弹中进行燃烧。燃烧所产生之热量为氧弹周围已知质量的蒸馏水及热量计整个体系所吸收,并由贝克曼温度计读出水温上升的度数。该上升的温度乘以热量计体系和水的热容量之和,即可得出试样的燃烧热。
在测定过程中一些因素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须加以校正才可得出真实的热价。例如,由于辐射的影响,水温上升的度数与由燃烧产热所致的实际升温之间有偏差;引火丝本身燃烧的发热量;以及含有氮、硫等元素的样品,在氧化后生成硝酸、硫酸,其发热量应予以扣除等。
三、实验设备
1、氧弹式热量计;
2、氧气钢瓶(附氧气表)及支架;
3、容量瓶:2000,1000,200mL;
4、量筒200,500mL;
5、滴定管50mL;
6、吸管10mL;
7、烧杯250,500mL。
四、实验内容
1、准备工作
测定前应擦净氧弹各部污物及油渍,以防试验时发生危险,氧气钢瓶应置于阴凉安全处,并应注意避免滑倒。
(1)称量样品及引火丝的准备。取1~1.5g风干饲料样品(经粉碎过40目筛),用压样机压成饼状,然后置于干燥洁净的坩埚中称重(准确至0.000lg)。
样品的多少依测定时温度上升不高于3~4℃为准,最好以1℃左右为宜。如温差大时,热量计因辐射而损失的热也多,引起的误差也较大。此外,在称量样品的同时,应测定样品的含水量,以便换算成绝干基础的热价。
量取及称重10cm的引火丝,将盛有样品的坩埚置于弹头的坩埚支架上,将引火丝固定在两个电极之上,其中一端应距样品表面1~2mm。引火丝切勿接触坩埚。
(2)加水及充氧。在弹头与弹体装配前,取5~10mL水注入氧弹底部,以吸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五氧化二氮与三氧化硫气体。加入的水量不要求很精确,但应与测定热量计水当量相一致。
然后用螺帽将弹头与弹体扭紧,取下进气阀的螺母,拧上连接氧气瓶的气管接头,充氧之前应先打开针形阀。先充氧约5kg·cm2,使氧弹中空气排尽。然后,充氧压力应逐渐增至25~30kg·cm2。但充氧不可过快,否则会使坩埚中的试样为气流所冲散而损失。这一点必须注意。
(3)内外水筒的准备及热量计的安装。从外筒的注水口加入水至离上缘1.5cm处止,为防止水中杂质的沉淀,应用蒸馏水。外筒灌水后可用搅拌器搅拌(外筒水不须经常更换),待水温与室温一致时,才能使用。如热量计长期不用,应将水套中的水全部放出干燥保存。
热量计内筒的蒸馏水应盖过氧弹进气阀螺母2/3高度。各套仪器的水量不同,2000~3000g。国产GR-3500型热量计的加水量为3000g,每次称量应相等,准确至0.1~0.5 g(如不具备称量条件,可用容量瓶量取2000~3000mL蒸馏水)。为减少辐射,测定前应调节内筒水温使低于外筒水温,GR-3500型以0.5~0.7℃为宜,其他型号在1~1.5℃之间(试样发热量少时,可相差0.5 ℃)。内筒灌水应在内筒放入外筒,并将氧弹放入内筒后才可进行。灌注时注意勿使水溅出,以免影响数值的准确性。
氧弹在内筒中应放置适当的位置,勿使搅拌器的叶片与内筒或氧弹接触,然后将贝克曼温度计固定于支架上,使其水银球中心位于氧弹一半高度的位置,最后盖上盖子。
整个热量计准备就绪后,才可开动搅拌器,为保证测定时搅拌所生的热大导相等。搅拌器的速度变化,不得超过10%。搅拌速度可由控制箱上的旋钮加以调节。
2、测定工作
全部测定工作分为3期:燃烧前期(即初期)、燃烧期(即主期)及燃烧后期(即末期)。
(1)燃烧前期(初期)是燃烧之前的阶段,用以了解热由外筒传入内筒的速度。搅拌器开动3~5min后,开始记录温度,每分钟1次。当每分钟温度上升几乎恒定时,可定为初期的起点,也即试验的开始点(定为d点)。然后,每隔1min读记1次温度,如此连续5~10min。读温度应精确至0.001℃。
(2)燃烧前期之末按电钮点火(此时定为0点),燃烧前期最后1次读温,也就是燃烧期(主期)的第一次读温。燃烧期(主期)内每0.5min记录1次,直至温度不再上升为止(此时为c点),燃烧即行结束。使用的点火电压约为24V,由于点火而进入热量计体系的电热通常可忽略。但通电流的时间每次都应相同,不应超过2s。如通电时间过久,则因点火而产生的热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精确度。
(3)燃烧后期(末期)。燃烧期结束即为燃烧后期(末期)的开始。其目的在测定热由内筒传向外筒的速度,亦须每分钟读记温度1次,至每分钟温度变化不大时为止,需5~10min。燃烧后期的终点,即为全部试验期的结束(定为d点)。
3结束工作
测定温度后,停止搅拌器。首先取下温度计,然后从内筒取出搅拌器及氧弹氧弹应静置30min,使能溶解的气体完全溶解。然后将排气口打开,使氧弹中剩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在5~10min徐徐排出。拧开螺帽,取出弹头,如氧弹内有黑烟或未燃尽的试样,则这个试验应作废。如燃烧成功,则小心取出烧剩余的引火丝,精确测量其长度或质量。用热蒸馏水仔细冲洗氧弹内壁、坩埚及进气阀、导气管等各部分,洗液及燃烧后的灰分移入洁净的烧杯中,供测定酸与硫的含量,以校正酸的生成热。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酸的生成热很小,约为4J,因此常忽略不计。
氧弹、内筒、搅拌器在使用后应用纱布擦干净。各塞门应保持不关闭状态,并用热风将其接触部分吹干,防止塞门生锈而不能密闭而漏气。
每次燃烧结束后,应清除坩埚中的残余物。普通坩埚可置于高温电炉中,加热至600℃维持3~4min,燃去可能存在的污物及水分。白金坩埚可在稀盐酸中煮沸,也可用氟氢酸稍加热以去污,石英坩埚只能擦拭,因加热与用氟氢酸处理,都对石英有损。
饲料燃烧热(总能)的计算
式中Q为饲料或粪、尿样品的燃烧热,kJ·g-1;K为热量计的水当量;T为主期阶段最终温度,℃;T0为主期阶段最初温度,℃;R为在T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值,℃;R0为在T0时温度计刻度的校正值,℃;H为用贝克曼温度计时,温度计上海一刻度相当于实际温度值,℃;m为试样的质量,g;△T为热量计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校正值;b为点火丝的质量,g;q为点火丝的热值,kJ·g-1。
样品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相差不超过0.13kJ·g-1。
点火丝热值:铁丝,6.69kJ·g-1;镍丝,3.24kJ·g-1;铜丝,2.51 kJ·g-1;铅丝,0.42 kJ·g-1。 实验十 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定尿素酶活性的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将粉碎的大豆制品与中性尿素缓冲溶液混合,在30℃保持30min后,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产生氨的反应。用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和所产生的氨,再用氢氧化标准溶液回滴。
三、实验设备
1、样品筛:孔径200μm;
2、酸度计:精度0.02pH,附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定装置;
3、恒温水浴:可控温30±0.5℃;
4、试管:直径18mm,长1 50mm,有磨口塞子;
5、精密计时器;
6、粉碎机:粉碎时应不生强热(如球磨机
7、分析天平.感量0.1mg;
8、移液管;10mL。
四、实验内容
称取约0.2g已粉碎的试样,称准至0.1mg,转入试管中,(如活性很高的样品,可只称0.05g试样),移入10ml尿素缓冲溶液,立即盖好试管并剧烈摇动,马上置于30±0.5℃恒温水浴中,准确计时保持30min。即刻移人10m1盐酸溶液,迅速冷却到20℃。
将试管内容物全部转入烧杯,用5ml水冲洗试管两次,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到pH4.70 。
另取试管作空白试验,移人10ml尿素缓冲液,10ml盐酸溶液。称取与上述试样量相当的试样,也称准至0.1mg,迅速加入此试管中。立即盖好试管并剧烈摇动,将试管置于30±0.5℃的恒温水浴,同样准确保持20min,冷却至20℃,将试管内容物全部转入烧杯,用5mL水冲洗试管两次,并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 4.70。
以每分钟每克大豆制品释放氨的mg量来表示尿素酶的活性(UA),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1/L);
V0一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1);
V—测定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1);
m—试样质量(g)。
若试样经粉碎前的预干燥处理时,则其计算如下:
式中:S一预干燥时试样失重的百分率。
由一个分析人员用相同方法,同时或连续两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差,应不超过平均值的10%,以其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 很好,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