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4月肉鸡流行病及发病原因
2013年3-4月份,我国家禽疫病发病率极高;主要形式是温和型流感(H9)+支原体(MG)+细菌混感、致病性强禽流感、温和型禽流感(H9)+新城疫(ND)+混合感染、新城疫+支原体。根据调查,大部分家禽养殖区,对此时流行的疫病控制困惑颇多,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鸡苗质量差、5日龄内、10日龄内发病较多,主要是垂直传播的H9+MG、ND+MG、也有较多致病性强AI发生,导致控制难度大、大批量死亡等。其二,气候变化频率高,温差幅度大。由于春季风多1、5-10日龄主要是ND+MG病。主要引起“咳嗽”为主的呼吸道症状,剖检后淋巴滤泡、气管黏膜、喉部黏膜出血明显;但是,这些部位同时全部发生病变的几率不一定很高,也许只有2-3个,也许只有1个。春季是鸡新城疫发病率最高的季节,典型和非典型发病率各占一半。也有部分地区在该日龄段出现较大死亡率,主要是“包心包肝” 病变,以为是大肠杆菌病,实际是H9的问题。
2、10-20日龄主要是H9+MG+大肠杆菌、ND+MG。由于种鸡目前AI发病率高,雏鸡垂直传播的H9及致病性强的AIV相对较为普遍;在雏鸡上主要表现在10日龄内发生呼吸道症状,其次是7日龄、14日龄、21日龄左右接种疫苗发病。此时发病的鸡群,主要的致病病毒是H9,其次是NDV;首先感染的病菌是支原体而不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一般是在支原体感染后的第三天开始感染,表现为混感,症状首先是胸气囊内出现泡沫、然后是干酪样物,再发展下去就是典型的包心包肝气囊炎病变。
3、部分地区发现有较多的鸡群感染巴氏杆菌、鼻气管炎鸟杆菌。感染巴氏杆菌的肉鸡鸡群主要表现为跛行、瘫痪、并且此病易加大鸡只死亡率;剖检主要是髋关节有干酪样分泌物、出血。鼻气管炎鸟杆菌引起的主要是鼻腔高度肿胀出血、同MG一样引起腹腔产生大量泡沫、胸气囊有干净的干酪样物质等症状。
4、20-33日龄肉鸡,根据调查多是H9+混合感染、H9+ND+混合感染、H9+IB+混感。此时,诊断难度不大,但却是肉鸡病中控制难度最大的时期。掌握混感的主要致病病原、配合继发感染的控制,科学制定控制方案、合理选择有效药物是主要原则。控制继发感染尽量选择气囊炎类专用药物,控制几率相对较大。
5、对于死亡率高,疑似致病性强AI的鸡群,要及时淘汰处理,不建议治疗。
且寒、气温变化频繁,给禽群环境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条件差的群体易受到凉风侵袭、鸡舍湿度普遍较低导致支原体感染机会增多。 近期气管阻塞严重 治疗难度大 死亡率高 :L:L:L:L:L:L这是肉鸡难养的现实状况 这是肉鸡难养的现实状况 谢谢您的分享 h9,AL垂直传播吗?有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xie谢分享:lol 主要是气管阻塞加气囊炎 说的是,我的就是如此,从下最后一场雪开始我的鸡就坏了,37天出的鸡勉强保本。 请各位高人谈一下,AI能否垂直传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