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7361 发表于 2008-6-4 14:50:10

新城疫的分类

不同新城疫病毒毒株诱发的新城疫不仅发病情况不同、症状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且治疗方法不一,具体归纳为五种:
1.可致各年龄鸡急性死亡,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性损坏,称嗜内脏型速发新城疫;
2.可致各年龄鸡急性死亡,表现为呼吸道和神经症状,称嗜神经型速发新城疫;
3.可致使幼禽急性死亡,称嗜肺脑型速发新城疫;
4.表现轻微的或不明显的呼吸道感染,发展缓慢,为非典型呼吸型新城疫;
5.无症状,主要是肠道感染,不明显发病,为非典型消化道型新城疫;
大家认为对否,有针对性治疗这几种新城疫的方法,不妨发上来共享。

共享精神 发表于 2008-6-4 15:39:29

流行特点

1.    1. 饲养密集的地方多发(环境污染严重);

2.    2. 多批次的鸡场发病率高;

3.    3. 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80~300日龄;

4.    4. 每2个月用常规冻干疫苗免疫不能阻止该病的发生;

   二、    临床症状

 鸡群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噜症状,呼吸道症状可持续5~7天或更长。一般在呼吸道症状出现后2~4天,采食量下降。采食量下降的同时出现产蛋波动和下降,产蛋下降20~40%不等,产蛋下降的多少与鸡群免疫状况和鸡群的体质有很大关系。产蛋下降的同时,软皮蛋、白皮蛋、薄壳蛋、褪色蛋增加,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明显下降。产蛋率一般经7~10天降到底,回升极为缓慢,且出现部分假产鸡。有些产蛋鸡群发病后,外观精神、死淘率基本正常,只表现一过性绿稀粪,但产蛋率明显下降,蛋壳发白、褪色。

   三、    实验室鉴定

1.    1. 病毒分离:本次流行病病毒分离较困难,发病多日的鸡群分离率较低。采取发病初期的典型病鸡的气管、脾脏分离率较高。经鉴定分离病毒为基因Ⅶ新城疫。

2.    2. 抗体检测:发病初期鸡群新城疫的抗体水平较低,一般在25、26,并且抗体水平的整齐度差(离散度高)。恢复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一般在211以上,并且整齐。

   四、    防治

1.    1.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

大量的临床表明,饲养管理好、体质好(体重达标)、环境污染程度轻的鸡群新城疫的保护性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长,抗体水平下降速度慢,而且产蛋下降幅度小,产蛋恢复快。

2.    2. 选择针对性的疫苗。

本次流行的新城疫是由基因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与以前的新城疫病毒在F-基因上有较大区别,大量临床病例表明:每1~2个月用Lasota、Clone-30、B1等常规冻干苗免疫对该病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并且多次使用冻干苗可降低鸡群的抗体水平,使抗体水平更加不整齐,更容易发病,有些鸡群常常在免疫后2~3天发病。

只有用新城疫分离毒(基因Ⅶ)与标准毒制备的新城疫多价油剂苗,才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在这些地区,开产前用易邦公司生产的油苗免疫后,发病较轻,而且发病日龄一般在250天以后。其它公司生产的油苗免疫的鸡群在180日龄就会发病。

3.    3. 很多人认为夏季温度高,鸡群不易发病毒病,忽视了对新城疫的防治,也是造成夏季新城疫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4.   4.建立一个适合高污染地区的免疫程序:我国现在养鸡业大多为区域化饲养。由于养鸡时间长,疫病失控,所以凡是养鸡密集的地方都是高污染区。

免疫程序:

7~10日龄
新城疫IV-H120
2倍量滴眼


新城疫-肾传支二联油苗
0.4ml/只
皮下注射

20日龄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
0.5ml/只
皮下注射

40~45日龄
新城疫IV-H120
2倍量滴眼


新城疫-禽流感二联油苗
0.5ml/只
皮下注射

110日龄
新城疫IV-H120
3倍量滴眼


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三联油苗
0.5ml/只
皮下注射

120日龄
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
0.5ml/只
皮下注射

150日龄
新城疫I系冻干苗
3倍量肌注


变异传支油乳剂灭活苗
0.5ml/只
皮下注射

200日龄
新城疫-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
0.5ml/只
皮下注射


   六、治疗    鸡群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方法。

1、速容多维饮水

2、速治-100、清瘟灵饮水

   3、发病初期冻干疫苗紧急接种

sj1902 发表于 2008-6-4 17:30:28

学习了

多种维生素 发表于 2008-6-4 19:14:43

讲得好啊,收藏了。 :lol

勤奋好学 发表于 2008-6-4 20:22:04

收了

养殖人 发表于 2008-6-4 21:53:49

经典很经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城疫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