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 发表于 2008-5-22 08:45:07

养禽专业户在使用疫苗中的一些误区

;在家禽生产上,科学正确地使用疫苗,是养殖户培育高产、稳产、健康的家禽和实现养禽高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在目前家禽生产实践中,对疫苗的使用上则出现好多误区,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无免疫接种程序。误认为没有免疫计划,照样能把家禽养好。在实际生产中不管禽类数量多少,都应根据抗体的消长规律、当地的疫情情况以及厂家提供的雏禽的免疫状况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免疫计划,并按时认真的去做好。
   
   2、使用疫苗无针对性。在禽类生产上,不该用的疫苗也用了,从而为禽类发病埋下了祸根。如传染性喉气管炎,在未发病地区或发生过的场户不要使用其弱毒苗。接种后的家禽可长期向外排毒,结果会造成以后饲养的禽群体随时有可暴发该病。对刚建的场所和隔离条件较好地场所,在选择疫苗时必须慎之又慎,可不用的疫苗就不用。
   
   3、误认为任何疫苗都可以混合使用。疫苗之间有干扰或拮抗作用,结果会造成无效免疫或降效。如鸡新城疫I系苗和鸡痘苗不能同时使用,从科学角度上讲,单苗比联苗好,疫苗之间使用间隔时间4天以上为好,最少也得间隔2天。2种或2种以上的活疫苗不宜混合使用,厂家生产的联苗则另当别论。有些疫苗有它的特殊性,使用时必须详细阅读其说明书。
   
   4、误认为疫苗使用的次数越多越好。在家禽生产上,则过多地频繁的接种某种疫苗,过多的抗原会中合抗体,结果适得其反。一般应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来计划疫苗的接种时间,如IV系疫苗首免与二免间隔时间15天为好,IBD苗首免与二免间隔时间10天为宜。油乳剂灭活苗不宜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5、误认为疫苗饮水最方便、最省事。虽然疫苗饮水方便和省事,但其免疫效果最差,如NDI系苗只能注射不宜饮水,因为它是中等毒力偏强的毒株,饮水后会散毒,易发生非典型新城疫;鸡痘疫苗翅皮下剌种;灭火疫苗最好肌肉注射,不可饮水。
   
   6、误认为疫苗剂量越多免疫效果越好。免疫剂量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抗体产生会受到抑制,出现免疫麻痹。实际中有的疫苗连量都不要,如脑脊髓炎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疫苗,只要用禽群的二分之一量就足够,因为免疫个体达到群体一定比例时,可相互传递而发生水平免疫。
   
   7、误认为国产苗不如进口苗质量好。从目前国内疫苗生产水平来看,我国好多国产疫苗质量可与进口疫苗媲美。进口苗一是价格贵,二是疫苗中有些毒株与我国的毒株不一样,从而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8、误认为使用疫苗时任何药物都不能用。对于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弱毒活疫苗,可以应用抗菌药物,如青、链霉素、喹诺酮类药物,但不宜将抗菌药物加入疫苗内;使用弱毒活疫苗时,也不能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抗病毒的中草药。对于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弱毒菌苗,也不可以用抗生素。在进行接种的前后2天内不进行任何消毒。
   灭火苗也称死苗,是由病原微生物经物理化学方法灭活后制成的,仍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使家禽产生特异性抵抗力。应用灭活油苗不存在杀死活苗的问题,可以应用抗生素,油乳剂灭活苗最好与弱毒活疫苗结合使用。许多资料表明,有些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呋喃类药物、磺胺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在免疫期间不宜应用,它们直接影响免疫功能。
   
   9、疫苗随便存放。因为不同类型的疫苗,所要求的保存条件则不相同,油乳剂灭活苗应冷藏保存(2~15℃环境),如在存放过程中出现油水分离现象时,则不宜再使用。
   
   俗话说得好:收多收少在于管,有收无收在于防。搞好养禽的防疫工作,走出疫苗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做到正确科学使用疫苗,才能确保养禽业的健康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禽专业户在使用疫苗中的一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