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 发表于 2006-4-12 18:51:52

【原创】蛋雏鸡新城疫的诊疗体会

近年来,雏鸡新城疫有较多的发生,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变逐渐典型化为特点,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危害相当严重,现根据本地区近几年的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发病日龄以20-50日龄居多,也有稍大日龄的鸡群;几乎有超过50%的鸡群发病;死亡率在5%-50%,如果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能更高,个别鸡群甚至达80%。
  2 发病症状
  一般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啰音,咳嗽,采食、饮水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2-3天过后出现精神萎靡的鸡只,开始拉黄、绿稀便,头颈震颤,共济失调,瘫痪,食欲废绝,常在1-2天内死亡。鸡群采食量、饮水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死亡鸡只多集中这几天。发病后期出现头颈扭转的鸡只,多为阵发性,受惊吓时扭转严重。
  3 剖检病变
  有40%的发病鸡气管上部,尤其是喉头部出血较重,绝大部分鸡只气管粘液较多,且带有少量血液;气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混浊、增厚,若有支原体并发感染气囊内还可能出现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有30%左右的鸡只心冠脂肪有小的出血点;几乎所有的鸡只肾脏均有轻度的肿胀,输尿管轻度堵塞;消化道的病变有一定特征性:腺胃乳头出血的病鸡不多,多数腺胃乳头肿胀,有较少数的分泌物,乳头间隙有少量出血斑点;肌胃角质层下不少量的出血斑块;十二指肠多为弥漫性出血,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最常见的在十二指肠粘膜,卵黄蒂前后的肠粘膜,回肠粘膜有明显的椭圆形增生灶,重度的出血少数形成溃疡灶。
  4 发病原因浅析
  4.1 免疫不成功,抗体水平低。
  4.1.1首免日龄选择的不合适,新城疫疫苗免疫过早,被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所中和;疫苗免疫过晚,造成一定的免疫空白期。
  4.1.2选用了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没有产生足够高的抗体水平。
  4.1.3免疫接种的途径不合适,有的首次接种竟采用饮水方式,忽视了呼吸道局部粘膜免疫,所以首免最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
  4.1.4免疫接种时具体操作不规范,造成免疫不确实,抗体离散度大。
  4.2 怀疑每年春季有新城疫的强毒株流行
  在实际生产中,育雏期不接种复合新城疫油苗的鸡群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所以笔者提倡在2或3周龄最好接种一次复合新城疫油苗。
  4.3 鸡群管理不善以及有别的疾病影响抗体的产生
  4.3.1育雏期鸡群密度过大是一通病,没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抗体的产生,即使能产生抗体,也是参差不齐。
  4.3.2鸡群中存在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疾病或隐性感染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鸡体的抵抗力下降,疫苗作用于机体不能产生很好的免疫应答。
  4.3.3另外还有一些能造成鸡群严重应激的因素,如温差过大等。
  5 防治措施
  5.1 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时须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5.1.1如鸡群发病较快、较重,不宜紧急接种,如不然,鸡群的死亡率会很高,有的会超过50%。实践证明,在发病头2-3天先应用一些抗病毒、抗菌的药物治疗,恢复差不多后再接种,这样较为稳妥,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5.1.2紧急接种时不能注射接种(其他的药物也不能注射),就算是能保证每只鸡一个针头(生产中不可能做到)也不宜注射。否则会因应激等造成大批死亡,经注射后的鸡群往往会变得无计可施。
  5.1.3紧急接种时的疫苗不宜用I系或新城疫油苗,一来I系的毒性大,二来这两种疫苗均需注射。生产中,以3-4倍滴鼻接种SPFⅣ系较为可靠。
  5.1.4紧急接种过后,不能放弃药物治疗,要坚持治疗,对症治疗。
  5.2 药物治疗
  生产实践中混合饮用以下两类药物:一.抗病毒中草药,如双黄连口服液、荆防败毒散等;二.抗菌药物,要应用毒副作用小的,如阿莫西林,克拉西林等。适时的紧急接种SPFⅣ系疫苗,再配合此方案积极用药,一般死亡率可被控制在10%以内。
  5.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抵抗力
  5.3.1首先应减小鸡群密度。
  5.3.2把鸡舍内的温度提高2-3℃,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5.3.3在晚上尽量不熄灯,这样可以增加病鸡饮水采食的机会,还可以防止挤压发病的鸡只。
  5.3.4适量应用优质电解多维。


此是本人在禽病诊疗中积累的小经验,可能不太成熟,请大家指正。谢谢!

zgsj016 发表于 2006-4-12 21:24:34

论述的精辟,春季遇到不少,治疗效果差,应引起养殖户的主意。

张博 发表于 2006-4-12 22:53:19

不错!!!楼主写的很实用!!!希望你多多参与啊!!!论坛有你更精彩!!!!!代表鸡病防治区谢谢你!!!!
    欢迎你多多参与,发表更多的好帖!!!

易好 发表于 2006-4-13 08:13:34

引用龙哥]近年来,雏鸡新城疫有较多的发生,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变逐渐典型化为特点,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危害相当严重,现根据本地区近几年的发病情况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发病日龄以20-50日龄居多,也有稍大日龄的鸡群;几乎有超过50%的鸡群发病;死亡率在5%-50%,如果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能更高,个别鸡群甚至达80%。
  2 发病症状
  一般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啰音,咳嗽,采食、饮水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2-3天过后出现精神萎靡的鸡只,开始拉黄、绿稀便,头颈震颤,共济失调,瘫痪,食欲废绝,常在1-2天内死亡。鸡群采食量、饮水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死亡鸡只多集中这几天。发病后期出现头颈扭转的鸡只,多为阵发性,受惊吓时扭转严重。
  3 剖检病变
  有40%的发病鸡气管上部,尤其是喉头部出血较重,绝大部分鸡只气管粘液较多,且带有少量血液;气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混浊、增厚,若有支原体并发感染气囊内还可能出现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有30%左右的鸡只心冠脂肪有小的出血点;几乎所有的鸡只肾脏均有轻度的肿胀,输尿管轻度堵塞;消化道的病变有一定特征性:腺胃乳头出血的病鸡不多,多数腺胃乳头肿胀,有较少数的分泌物,乳头间隙有少量出血斑点;肌胃角质层下不少量的出血斑块;十二指肠多为弥漫性出血,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最常见的在十二指肠粘膜,卵黄蒂前后的肠粘膜,回肠粘膜有明显的椭圆形增生灶,重度的出血少数形成溃疡灶。
  4 发病原因浅析
  4.1 免疫不成功,抗体水平低。
  4.1.1首免日龄选择的不合适,新城疫疫苗免疫过早,被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所中和;疫苗免疫过晚,造成一定的免疫空白期。
  4.1.2选用了质量不合格的疫苗,没有产生足够高的抗体水平。
  4.1.3免疫接种的途径不合适,有的首次接种竟采用饮水方式,忽视局部粘膜免疫,所以首免最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
  4.1.4免疫接种时具体操作不规范,造成免疫不确实,抗体离散度大。
  4.2 怀疑每年春季有新城疫的强毒株流行
  在实际生产中,育雏期不接种复合新城疫油苗的鸡群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所以笔者提倡在2或3周龄最好接种一次复合新城疫油苗。
  4.3 鸡群管理不善以及有别的疾病影响抗体的产生
  4.3.1育雏期鸡群密度过大是一通病,没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抗体的产生,即使能产生抗体,也是参差不齐。
  4.3.2鸡群中存在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疾病或隐性感染一些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鸡体的抵抗力下降,疫苗作用于机体不能产生很好的免疫应答。
  4.3.3另外还有一些能造成鸡群严重应激的因素,如温差过大等。
  5 防治措施
  5.1 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时须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5.1.1如鸡群发病较快、较重,不宜紧急接种,如不然,鸡群的死亡率会很高,有的会超过50%。实践证明,在发病头2-3天先应用一些抗病毒、抗菌的药物治疗,恢复差不多后再接种,这样较为稳妥,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5.1.2紧急接种时不能注射接种(其他的药物也不能注射),就算是能保证每只鸡一个针头(生产中不可能做到)也不宜注射。否则会因应激等造成大批死亡,经注射后的鸡群往往会变得无计可施。
  5.1.3紧急接种时的疫苗不宜用I系或新城疫油苗,一来I系的毒性大,二来这两种疫苗均需注射。生产中,以3-4倍滴鼻接种SPFⅣ系较为可靠。
  5.1.4紧急接种过后,不能放弃药物治疗,要坚持治疗,对症治疗。
  5.2 药物治疗
  生产实践中混合饮用以下两类药物:一.抗病毒中草药,如双黄连口服液、荆防败毒散等;二.抗菌药物,要应用毒副作用小的,如阿莫西林,克拉西林等。适时的紧急接种SPFⅣ系疫苗,再配合此方案积极用药,一般死亡率可被控制在10%以内。
  5.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抵抗力
  5.3.1首先应减小鸡群密度。
  5.3.2把鸡舍内的温度提高2-3℃,同时注意通风换气。
  5.3.3在晚上尽量不熄灯,这样可以增加病鸡饮水采食的机会,还可以防止挤压发病的鸡只。
  5.3.4适量应用优质电解多维。


此是本人在禽病诊疗中积累的小经验,可能不太成熟,请大家指正。谢谢!

shopo888 发表于 2006-4-13 11:14:42

支持

彬哥 发表于 2006-4-13 11:55:48

好贴,顶/

青青禽病 发表于 2006-4-14 20:09:07

雏鸡新城疫重要早发现早重视,重视雏鸡呼吸道疾病。有呼吸道疾病时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请重视新城疫。雏鸡新城疫防疫最早三日令就可以做结合新支油苗7--10日令皮下注射,二免新城疫安排在18-20日令。40日令三免就可以很好免疫新城疫。

飞雪迎春 发表于 2006-4-15 20:49:01

青青禽病]雏鸡新城疫重要早发现早重视,重视雏鸡呼吸道疾病。有呼吸道疾病时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请重视新城疫。雏鸡新城疫防疫最早三日令就可以做结合新支油苗7--10日令皮下注射,二免新城疫安排在18-20日令。40日令三免就可以很好免疫新城疫。       首免还是测定母源抗体为好。如果不能监测,也要按常规确定,ND母源抗体一般在7日龄后降低。所以最好是在7日龄后做疫苗。按上述的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太短,象这样的疫苗保护期是多长呢?这样高频的用疫苗会产生免疫麻痹的。

飞雪迎春 发表于 2006-4-15 20:55:34

龙哥的论文写的很有实战性,经验丰富,文笔也好,是篇好文章。

下面这句我觉得有概念之误。

4.1.3免疫接种的途径不合适,有的首次接种竟采用饮水方式,忽视局部粘膜免疫,所以首免最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

无论是饮水还是点眼、点鼻都属粘膜免疫啊!不过饮水免疫有时存在水质、均匀度、量多少的问题,不如点眼、点鼻效果确实。

彬哥 发表于 2006-4-15 23:27:18

还是龙哥的正确的,滴鼻主要是疫苗在鼻腔内大量繁殖,起到了局部免疫的作用,也就是把住呼吸道这到关口建立好的防疫屏障,而饮水免疫是在肠到道大量繁殖产生抗体,起到了保护肠到局部的作用,灭活苗虽然不能在体内繁殖,但是它有大量的抗原量不断的释放/

鸡不可失888 发表于 2006-4-16 11:47:47

新城疫:mad:

悠然 发表于 2006-4-16 14:07:43

支持!

龙哥 发表于 2006-4-16 18:25:36

谢谢您的关注,可能您有些误解,我讲的接种新城疫油苗是2或者3周龄,不是间隔一周。

龙哥 发表于 2006-4-16 18:32:32

飞雪迎春] 首免还是测定母源抗体为好。如果不能监测,也要按常规确定,ND母源抗体一般在7日龄后降低。所以最好是在7日龄后做疫苗。按上述的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太短,象这样的疫苗保护期是多长呢?这样高频的用疫苗会产生免疫麻痹的。

谢谢您的关注,本人所讲的是活毒疫苗正常免疫(如您所述),而接种新城疫复合油苗是另外加的,是在2周龄或者是3周龄,不是间隔一周。

龙哥 发表于 2006-4-16 18:40:40

4.1.3免疫接种的途径不合适,有的首次接种竟采用饮水方式,忽视局部粘膜免疫,所以首免最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

无论是饮水还是点眼、点鼻都属粘膜免疫啊!不过饮水免疫有时存在水质、均匀度、量多少的问题,不如点眼、点鼻效果确实。
再次感谢您的斧正,我知道我有所误解了,我只是想阐明饮水免疫效果差一些。我会改正的。谢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蛋雏鸡新城疫的诊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