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饲养员的减少,养鸡业该往何处走?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劳动力的相对减少,劳动力供不应求,于是工人工资普遍上涨。和10年前相比,工人的工资上涨了8-10倍,农村强壮劳动力收入上涨了10-100倍,养殖行业由于饲料价格上涨2-3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只有1-2倍,有些时候维持在原位,所以如果劳动力价格跟着社会上涨,必然导致养鸡行业成本过高,除了锅巴没有饭(没有利润)。如果不上涨工人工资,整个事业就无法展开。如果过于提高养鸡场的自动化程度,又导致大大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面对这一矛盾,不知各位老师有什么良策?! 沿海工厂工人工资和补贴已经超过5000元,和管理人员相差不大了。鸡场饲养员的工资究竟应该保持在多高的水平? 工资是涨了,再看看物价吧 ,一比较工资没涨一样 迟早和日本鬼子一样一碗面条几千块 逐渐往正规化和规模化上发展,自动化肯定是大趋势。 逐渐往正规化和规模化上发展,自动化肯定是大趋势 工资上涨了,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工人也不好找,被迫考虑自动化,今年改建房子,正在考虑采用什么模式。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我也觉得正规化、规模化、自动化是发展趋势。只是固定资产投入太大了老板不愿意! 畜牧业与农业一样要走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路线!否则将被淘汰 硬件养殖条件在向前发展,人员技能素质也要随之提高的 农业问题是中国很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农村人收入少,而是农业收入少。像我等城里面的农业从事人员日子是最难过的,我已经考虑放弃从事了几十年的养殖业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