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管理的见解
现在的养殖业发展趋势,逐渐由散养户过度到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集团化发展,只从食品安全被人们从新认识以后,人们对肉食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对鸡的管理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我们是养鸡用药,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用药养鸡,说实话肉鸡45天左右的肉鸡用药成本都在3元以上,817土杂在1元以上,大家可想而知我们的食品安全受到了多大的威胁?大家的餐桌上的美味肉鸡含有多少对人体有害的药物残留啊!最近特别是闹的沸沸扬扬的“速成鸡”事件,使养殖业更是雪上加霜!养殖业又遇到了一个灾难天。养殖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是绿色养殖、规范养殖、健康养殖、无抗养殖。
养殖成本要减少,养殖观念要改变,从养殖方面的每一个细节上要改变和提高,提高管理上每一个细节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每一个方位。
养鸡成功的条件有哪些? 鸡苗+饲料+环境+防疫×管理=养鸡成功
公式可知养鸡重点在管理,占到60%的作用。管理有两个目标。1、少吃料,多长肉。2、鸡不得病。病菌+应激=疾病。由公式知,如何让鸡不得病,就必须消除病菌和应激。
1、鸡苗—健康鸡苗重量在40克左右的为良好鸡苗,低于40克的鸡苗成活率不高,高于40克的鸡苗是老母鸡产的蛋,大小不齐,成活率也不高。一般每100只雏鸡重量在8斤左右的为健康优良鸡苗。
2、饲料---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70%左右,近几年饲料品种是越来越多,参差不齐,各公司都片面追求鸡爱吃颗粒饲料的特性,没有把握好质量关,没有一个饲料厂追求来避免霉菌毒素产生的后果,造成的鸡难养、过早造成疾病的发生而带来的损害,希望大家尽快认识由霉菌毒素造成对鸡的损害,对肉鸡早期发生的鸡腺胃炎、肉鸡矮小综合症、肌胃炎等等这一些疾病的发生都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有很大的关系。
进鸡上料,第一次上料时间是鸡互啄有觅食行为,是最佳时间。第一次上料6-8g碎玉米(低蛋白)有利于卵黄吸收。如刚开始就用高蛋白饲料,不利胎粪排出,易造成终生消化不良,拉白粪。
进鸡后先摸嗉,嗉子软(弱鸡)的料(或水)中加抗生素,硬的(健康鸡)不加,忌大群用药,病鸡单独用药、喂养,病弱鸡要分群。
上料技巧:1、定时定量:前两周3小时一次,两周后4小时一次。
3、防疫---鸡的第一次免疫最好贴近10日龄,因为鸡的免疫器官不健全,防的越早越不好,防的越早免疫力越差,易造成免疫空白。第一次必须点眼,用H120(最好用进口28861.5—2头份)不能饮水,因为鸡的免疫器官哈氏腺在鸡的眼附近,只有激发免疫器官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效果,产生免疫应答。肉鸡免疫越少,效果越好,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鸡免疫什么样的疫苗就很容易得啥样的疾病,这就说明了少免疫,做疫苗要做有效的免疫,疫苗必须从冰柜里拿出来40分钟后再稀释,稀释疫苗最好用能提高免疫应答或提高免疫抗体的药物来稀释疫苗(如转移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类的高端产品),在10日龄前后可以注射鸡新城疫—禽流感二联或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支三联疫苗,每鸡0.3—0.4ml注射,如果注射油苗的鸡群在21日龄后就没必要接种四系苗了,法氏囊病根据季节情况防疫,没有季节流行情况可以不用接种防疫。
4、管理---给管理要效益,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养鸡要学会经营管理。有句话是饲养品种是基础,环境是关键,防疫是保障,销售是中心。管理有很多细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密度等等。
(1)肉鸡养殖温度很关键,前一天先预温------防止网和墙壁凉,影响生长,防止扎堆、白痢出现。高温育雏第一天35℃有助卵黄易吸收,为了使鸡母体抗体高,不得病。出鸡温度是37.5℃;1—3天温度在33—34℃,以后每天降半度,最好是看鸡施温,把握好每天的昼夜温差不可以超过3度,超过3度鸡就很容易得病。
(2)湿度在饲养肉鸡过程中也非常地重要,前期湿度要大一点,10天前宁湿不干,采用坐水壶加湿,10天后宁干不湿,前期进去鸡舍有种夏天闷热的感觉为好,看到小鸡身上潮乎乎的,不能浑身湿透羽毛为好,前期湿度在70%,后期30%为好,后期湿度不能过大,湿度过大容易得球虫和肠道病,得了肠道病容易得大肠杆菌和细菌性肠炎及其病毒病;湿度太小了就变干燥了,干燥了容易继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尽量减少应激反应为好。
(3)空气—养殖环境是个宝,任何药物代替不了,养殖环境就是指的鸡舍内的空气质量,饲养的肉鸡每天24小时都在这个环境里面生存生长,所以鸡舍里面的饲养环境是关键;鸡舍里面什么时候也不能有睁不开眼的状况,氨气浓度过大特别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病一上来,其他疾病也会一拥而上的。有句话说的好;养好肉鸡的秘诀就是通风通风再通风。通风的同时别忘了保温工作,在通风的同时一定要把鸡舍内的温度升到比平时高1—2度为好,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贼风吹到鸡身上,有句话说的就是不怕狂风一片,就怕贼风一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通风1、温度高时多通时间,少通次数。温度低时少通时间多通次数。2、任何时候风不能直接吹鸡易感冒(万恶之源)南风开北窗,北风开南窗,实在不行开天窗,天窗是冬天降温养鸡法,没动力不流通。3、加风扇夏天向里吹,冬天向外打。烟筒每间离房顶1。5米以上,有利于排出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脏气排出。人与鸡一样,凉易造成慢呼、大肠杆菌、新城疫,法氏囊。通风不良乃万病之源。
(4)光照—1-3天24小时光照,4—7天23小时光照,在3—4天第三天必须有一小时关灯时间,让鸡知道什么是晚上,否则一停电鸡就叫,应激,一天白吃料。
在7—14天控制光照2—4小时,光照22小时,这样有利于肉鸡暴死和腹水病的发生,并且要适当地限制饲喂一点,把正常的饲料降至70%左右,可以对后期的生长有促进作用。15日龄到出栏,白天自然光照,晚上开灯一个小时灭灯3小时光照,根据鸡吃进排出时间是4个小时,鸡最好是每4个小时饲喂一次(加料)。看见吃料就行,注意灯不能挂在走廊上,因为灯在哪,鸡在哪。
(5)密度=效益(钱)-- 鸡有六大基本需要:饲料、饮水、空气、光照、卫生、空间。密度指鸡生存的空间,就好比一把椅子,一个人坐舒服,两面三刀处坐就紧张,鸡它也需要一定生存空间。能可人下为人,不可鸡下为鸡,说明了密度的重要性,鸡的密度大了,鸡活动不开,就会闹事(生病—死亡)。12-15只/M2(指817)(大肉食8-10只)除去料水槽面积。第一周30只以后每周降5只。密度过大易诱发呼吸道。随之而来大肠杆菌、新城役、法氏囊都来了,所以密度至关重要,是万病之源。多进鸡不一定多挣钱,养挣钱,能养多少,养多少,多一只也不养。
5、饮水—进鸡后先饮水后开食,初饮16—18℃水,刚抽出来的深井水就是这样的水。饮水添加5%葡萄糖和多维素。夏天40度的水鸡宁可渴死也不喝。鸡饮水有两个目的:一是渴了饮,二是漱口。漱口是鸡的习性,鸡饮水同小孩喝喝水,爱喝就喝,不喝拉倒。(举例:大人一口一口喝爱60C的水,小孩喝40C的水,一气喝饱)一般养殖户饮水免疫都8点停水,12点免疫饮水。这种方法不对正确方法是晚上12点灭灯,拿出水槽。早晨只上料,不上水,8、9点钟免疫,这时喝的水多免疫均匀,防止鸡只漱口,不喝水。
作者:关振生----东阿县 顶你伙计 顶 谢谢分享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