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清风 发表于 2013-1-7 20:24:23

肉鸡养殖中的温度控制问题

肉鸡的养殖管理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开水开食,换料,扩群,分栏,消毒,加湿,降温。。。。。。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下面我先谈谈温度。
   肉鸡的养殖管理,温度是重中之重。何也?因为一切生命活动的控制都是由特殊的蛋白质--酶---来完成的。而酶又是很娇弱的,它需要一个合适且恒定的温度才能发挥它的活性。所以高等动物都是恒温动物。温度的重要性就是这么来的。
    大家都知道,规模场的温度是由温控仪来控制的。温控仪在出厂时,程序都设定好了的,我们只需将进鸡日龄,鸡的体重输入进去。它就会自动按程序调节,不需人操心的。真的吗?非也。这仅仅是表面现象。下面听我道来:
1,温控仪对温度的感知是通过---探头---来完成的。探头放置的位置不同(棚前,棚后,棚中间,四周,高度的不同)同一个棚就会有不同的数据出来。哪一个是合适的?
温控仪一般有两个探头,数据取中间值。育雏间三等分,将两个探头分别放在,两个等分线的中间。(呵呵,挺绕的)
高度:育雏时放的与网床同高,随小鸡的长大逐渐提高。也有人说,应该和鸡背同高。本人不赞同,咋了?怕小鸡冻肚肚也。
我们将探头放在中间,周围的温度是偏低的。因为温度在棚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特别是育雏时,我们将温度的标准,设定的偏高些。
2,温控仪的温度有时会欺骗我们。为何?因为它是一个定值,而鸡的体感温度是一个变值。其实体感温度才是鸡真正需要的温度。
那体感温度与啥有关?
体感温度和湿度成正相关。随湿度的增加而升高。所以育雏时36,35,34度都是合适的,还有一个湿度的原因。
体感温度和风速成负相关。随风速的增加而降低。所以肉鸡后期大通风时,温度设定的比标准值偏高。
3,冷季温控要偏高,热季温控要标准。防疫后提温1---2度,鸡群不健康也需提温。这是大原则,人人都知道。
4,育雏控温要严,波动在1度内最好,因为小鸡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发育完善,高温易致脱水,喝水多,不利消化,引起肠炎。
低温影响卵黄吸收,扎堆,减少采食,影响发育,易脐炎,白痢,肺炎,伤肾。
随小鸡的长大,温控就宽松了,但是一天内的波动不该超2度。
5,一天之内,白天低些,晚间高些最好。
6,养殖前期温控偏高,前期体重易达标,中期增料快,但后期死淘高,后期增料慢。养殖前期温控稍低,前期体重梢轻,中期增料稍慢,但后期增料强劲,整个生长期死淘低。此非理论,实践中验证过了的。

总而言之,设备不能完全代替了人,它减轻了我们的劳动的同时,也放大了风险。我们就是要像林黛玉进贾府一样时时小心,处处留意,方可驶的万年船。

超越自我1 发表于 2013-1-7 20:52:13

收藏了!对我有很大帮助!

内容来自[手机版]

松土人 发表于 2013-1-7 21:44:11

收藏:) :)

紫罗兰 发表于 2013-1-7 21:47:42

真的很不错!又给我提醒了一下!

真情再现、 发表于 2013-1-7 22:31:53

辛苦了飞析的很透彻

树歧 发表于 2013-1-7 23:29:54

管理高手、高级专家、感谢您的热忱,向您致谢!

树歧 发表于 2013-1-7 23:32:09

文章太精辟了!

知足者 发表于 2013-1-8 01:37:33

谢谢收藏了…

优创 发表于 2013-1-9 11:53:54

我还是说先进的设备只能减轻人得劳动强度而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肉鸡养殖中的温度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