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和控制
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和控制近几年由于禽流感的普遍流行造成新城疫流行增多,给新城疫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但不可否认新城疫仍然是目前养殖业中发病率最高,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冬末春初季节气候多变,造成新城疫发病率增加,所以对新城疫的预防和控制应引起养殖业足够重视。
一 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
肉鸡或蛋鸡育雏期发病日龄多集中在30日龄左右,一般在二免前后。临床最初多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采食量下降。嗉囊积满大量液,倒提可从口腔流出黏液。排绿色,黄色,白色稀便,重病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最后消瘦死亡,死亡率一般5%-25%不等。病程一般10-15天。疾病后期也就是恢复期部分鸡只出现神经症状。一般有神经症状出现就预示疾病要结束了,鸡群到了恢复期。解剖变化,最初发病的鸡主要出现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这一点容易和肾传混淆。随着病情加重可见喉头,气管出血严重,有较多黏液,肠道出血,大部分鸡可见腺胃肿大,乳头出血,肠道可见枣核样溃疡。
产蛋鸡群发病日龄多在180-300天,临床主要表现呼吸时有呼噜声,饲料和饮水减少,绿色粪便,个别鸡精神不好,鸡冠萎缩。死亡率5%左右。产蛋率下降10%-50%不等,个别鸡群产蛋率在一周时间可由90%降至20%-30%。软壳蛋和褪色蛋增多。剖检变化,喉头和气管黏膜出血,黏液增多,肠道出血严重。卵泡变形充血,出血,腹腔有破裂卵泡引起卵黄性腹膜炎,个别鸡可见典型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淋巴结肿胀或出血。
二 引起新城疫发生的因素。
1病毒的原因。近几年来新城疫病毒毒力明显增强,病毒基因型也有所变化。
2环境污染严重。在养殖密集区,规模化养殖场多批次鸡群混养,消毒不够彻底,环境污染严重,病毒长期存在,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造成一家发病传染整个区域传播流行。规模化养殖场一栋鸡舍发病,全场发病。
3饲养管理不到位。饲养管理意识差,密度大,温度不稳定,鸡舍通风不良造成有害气体含量严重超标,引起鸡群发生呼吸道疾病,呼吸道黏膜受损,病毒乘虚而入引起发病。再有鸡群营业不良或鸡群有慢性疾病存在,导致机体抗体水平降低,疫苗应答降低引起发病。
4免疫问题。免疫程序不合理或操作不正确,近几年有于重视了禽流感而忽视新城疫的预防。
三 鉴别诊断。
1 高致病性禽流感。鸡群发病急,可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病鸡鸡冠出现坏死点,边缘紫色坏死,腿部鳞片出血严重。解剖可见器官出血严重,输卵管有脓性分泌物,但肠道没有枣核样溃疡。
2 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病鸡群饮水增加,采食量减少严重。头部水肿,冠,肉垂水肿,脚磷出血。肉鸡临床多混合感染。,蛋鸡产蛋率下降严重,畸形蛋,软皮蛋增多。
四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鸡群抵抗力。平时主要鸡舍环境控制,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是鸡群不生病或少生病的基础,特别主要鸡舍温度稳定,良好的通风。注意饲料营养全面,劣质饲料造成鸡群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2 加强隔离消毒减少病毒数量环境污染严重,病毒长期存在是新城疫发病的重要因素。养殖场要做好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消毒措施要规范,加少外来人员进入鸡场。
3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当地新城疫流行情况制度合理的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应在活苗应用的同时接种油苗,使鸡群产生较高抗体,减少新城疫的发病。在发病严重地区雏鸡应尽早接种新城疫油苗(7-30天),产蛋鸡群在产前接种新城疫油苗后应在180-200天再次补种油苗。实践证明产蛋鸡群在180天接种新城疫油苗基本能够保证鸡群在高峰期避免新城疫的发病。
学习学习, 总版主就是总版主,好文章,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