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温度对于雏鸡健康的重要性
温度控制对于雏鸡健康的重要性
初生雏鸡和胚胎对环境温度特别敏感。鸡和哺乳动物一样都是恒温动物,而鸡不是刚出生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研究证明,胚胎从变温到恒温的转变需要5~6天时间,从孵化的19天开始到出雏后4~5天完成,而初产种鸡所孵出的雏鸡还需延长1~2天。这意味着1日龄雏鸡的调节、维持体温的能力不健全,环境温度降低,会使其体温明显下降。在雏鸡入舍的2h内,1日龄雏鸡的体温可以下降5℃,从40℃下降到35℃或更低。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雏鸡经过的表面(棚架网面或垫料表面)的温度来控制这个时期雏鸡的体温。如果鸡舍的温度正常而网面或垫料表面温度过低(低于29~30℃),雏鸡的双脚会向接触面大量散热,俯卧的雏鸡会感觉到更加寒冷,因为身体与垫料的大面积接触,散热更快,而导致体温下降更快,所以要防止雏鸡的热量散失,仅仅保持空气的温度是不够的,要选择导热慢的柔软垫料并保持垫料表面或网面温度30~32℃且均匀,提前1~2天预温的目的就在于此。
雏鸡体温过低的后果。虽然1日龄雏鸡的体温允许有个较宽的变动范围,但是,如果体温不能尽快恢复正常,将对雏鸡产生致命的影响。雏鸡对低温的第一反应是开始鸣叫,希望引起注意,如果育雏人员对于雏鸡的反应没有理睬,雏鸡的体温将继续降低,甚至俯卧在低温的垫料上,导致体温下降更快。
俯卧的雏鸡找不到饲料和饮水,并且容易把周围的雏鸡绊倒,由于无法采食和饮水,雏鸡无法获得能量,也无法刺激消化道和免疫系统发育,而其体内卵黄的吸收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参与,如果没有采食,卵黄在腹腔存留的时间将会延长,脐带感染与伤亡的风险增加,雏鸡从卵黄获得的母源抗体就会减少。最终将使其免疫系统发育受阻,抵抗力下降,最终容易发生大肠杆菌或其他细菌感染。
需要强调的是上面的过程对鸡群的生产性能会产生长久的影响。第一周的死亡率增加反倒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的是,低温对于大部分活下来的雏鸡所造成的影响:他们在两三天之内将不发育或发育很慢,可能仍保持着刚孵出时的体重。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第一周的成活率、平均体重和饲料转化率,而且鸡群的均匀度一直都会非常差。
保持舒适的表面温度,配合合适的相对湿度和风速,是育雏成功的关键。
希望同行们切实注意此事,预祝各位养殖成功。
薛军海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学习了 写的太好了!手机上网没法加分!就推荐精彩吧! 要选择导热慢的柔软垫料并保持垫料表面或网面温度30~32℃且均匀,提前1~2天预温的目的就在于此。(这点很重要!) 文章简明扼要,讲出了初生雏鸡对温度要求的重要性,搞过孵化的朋友就知道初生雏离开孵化器后,温差对雏鸡发育的影响是什么概念,谢谢丰年老师分享! 雏鸡的双脚会向接触面大量散热。
(只要温度不够,雏鸡体热散失过多,就会表现为鸡抓有凉感,我们可据此判断育雏的温度是否适宜) 好贴,收藏了,谢谢。
回 7楼(鸡鸣天下舞) 的帖子
鸡鸣天下舞:好贴,收藏了,谢谢。 (2012-10-26 10:07)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简明扼要挺好 简明扼要挺好 这个对养殖效果很重要。 “保持舒适的表面温度,配合合适的相对湿度和风速,是育雏成功的关键。”
说的非常好! 好帖子,值得收藏。顶 顶 顶 学习啦,我终于找到上两批失败的原因啦。 学习啦:victory: :victory: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