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舍建设要求。(新手必看)
鸡舍建设误区随着新农村建设及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蛋鸡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兽医生物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种免疫落实到位。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仍有80%以上蛋鸡养殖户受疾病困扰?究其原因,与鸡舍建设不合理、饲养设备简易、鸡舍通风条件差等有关,鸡群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体质和抗病力下降,从而对外界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导致一些疾病的频繁发生。农户在鸡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养鸡
场地选择时不考虑防疫隔离条件,鸡舍建在院内或养殖高度密集区,不利于防疫隔离的要求。 误区二:什么样的场房都能养鸡
场房简陋,饲养条件差,隔热、保温条件差,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
误区三:什么样的设备都能养鸡
鸡只占笼面积小,采食、饮水空间不能保证,造成鸡群发育不均匀,营养摄取不够,体质差,容易感染疾病。
误区四:什么样的通风条件都能养鸡
鸡舍设计不合理,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特别在冬季,冬春、秋冬季节转化时表现更明显,是这些季节鸡群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主要原因。
鸡笼选择标准
1、两阶段饲养可选育雏育成笼和产蛋笼;三阶段饲养分别选择育雏笼、育成笼和蛋鸡笼。
2、鸡笼的选型一般选择热镀锌结构,利于耐用和不易腐蚀。
3、育雏育成阶段选择平底笼;产蛋阶段选择斜底笼,利于集蛋。
4、采用三阶段饲养时,育雏笼推荐使用大笼,育成和蛋鸡选择小笼。
5、不管选择何种类型的笼,蛋鸡只鸡占笼面积不能小于485cm2 ,笼高度为42厘米;0-3周不能超过50-60只/m2;4-6周不能超过20-30只/m2;
鸡舍清粪系统设计
1、从方便、有利于鸡舍空气和防疫三个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2、推荐采用机械清粪方式,鸡舍过道宽度为100-120厘米。
3、设计时要考虑粪沟宽度、所用的粪车及绳索、减速机、转角滑轮等。
粪沟宽度:按照所使用的鸡笼类型(鸡笼分全阶梯式和半阶梯式)设计,注意最底层笼前沿与粪沟线在同一条线,防止鸡粪落在走廊,影响防疫。
粪沟深度:一般前高后低,形成微型坡度(1.5‰放坡)。粪沟末高以刮出的粪不能溢出地面为原则,一般100米鸡舍不低于50厘米。
4、粪沟末端与外界相通,尽可能一次性将粪刮出舍外。
5、高床式结构,深度为1.5-1.8米,需要在粪坑墙上安装风机。
6、减速机类型可根据鸡舍长度进行合理选择。 养鸡场供暖工程要求
1、中小型养鸡场采用分散供暖方式;大型规模化养鸡场采用集中供暖方式。
2、不管采用哪种模式供暖,必须要保证育雏、育成阶段的温度需要,且要稳定。
3、一般育雏育成舍需要安装供暖系统,蛋鸡舍不需要。但是特别寒冷的地区,譬如西北、东北地区需要安装供暖系统。
4、锅炉、散热片面积的选择应根据供暖面积的需要设计,供暖时,鸡舍温度能够达到38-40℃。 鸡场道路工程建设要求
1、场内道路:设计时要考虑运输和防疫的要求。要求净污分开,分流明确,互不交叉,排水性好,路面质量要好。道路推荐使用混泥土结构,厚度15-18厘米,混泥土强度C20以上;道路与建筑物距离为2-4米。
2、场外道路:路面最小宽度为两辆中型车顺利错车,约为4-8米。 养鸡场场区布局原则
养鸡场布局根据主导风向,按如下顺序排列:
1、在布局上要考虑全进全出模式,一个场区内推荐饲养同一阶段的鸡群。
2、采用三阶段饲养分育雏场、育成场、蛋鸡场。
3、采用两阶段饲养分育雏育成场和蛋鸡场。
4、育雏育成场在上风向,蛋鸡场在下风向,各场区之间的距离3公里以上。
鸡场场址选择必须关注的几个关键因素Re:鸡舍建设误区
鸡场场址选择必须关注的几个关键因素鸡场选择原则:以方便生产经营、便利交通,防疫、隔离条件好,投资成本低为原则。
实际建设中应具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地理条件: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向阳背风;远离噪音。
2、水质条件:水质较好,取水方便,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水源远离城市,上游无污染源;最好自打水井并修水塔或变频设备,保证饮水需要。
3、土壤条件:土壤未被传染病污染,能承受建房的基础耐压、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保证场地干燥。建议选择在沙壤土中建场。
4、气候条件:了解场址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如:主导风向、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当地最高与最低气温等),以便建筑设计和指导生产。
5、供电条件:了解有无双路供电的可能,如没有,则需自备发电机以防停电。原则是: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供电,机械化程度越高的鸡场对电力的依赖性越强。
6、交通条件:交通方便,考虑防疫和运输方便。离交通干线的距离在1000米以上。
7、疫情环境:避开居民点(离村庄500米以上)和周围养殖场(3公里范围)。 :) :) 学习了 学习中,不错 谢谢分享 学习中,谢谢分享 引用第9楼liuged于2008-05-08 21:21发表的:
学习中,不错 :victory: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