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探究鸡与蛋的互变过程)
一、选题背景在蛋与鸡的互变中,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直是人们的争论热点我们了解到:让抱窝的母鸡把鸡蛋孵化成小鸡,再让小鸡长大成为能抱窝的母鸡,这一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并不难。特别是在农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于是,我们以此实践活动为背景,进行科学探究,以提高科学素养,并参与自主地学习和创新。
二、探究目的
1、通过观察鸡的生长繁衍过程,深入了解蛋与鸡的互变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及探究创新能力,同时培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等能力。
2、通过探讨蛋与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它们互变的因素等,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
3、通过此项活动,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
4、通过此项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生命的关爱,提高环保意识。
三、探究过程
(一)实验准备:
1、设计实施步骤: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观察从蛋到鸡的变化过程(主要记录孵化期蛋腔内胚胎的变化及蛋的重量变化。)
第二阶段:观察从鸡雏到抱窝母鸡的生长过程(主要记录生长周期及特征。)
4、在买回的农家蛋中挑选已受精蛋9只,并标上记号。
(挑选方法是:将鸡蛋放在灯箱上观察,若透出的影子中有一小黑点浮动,此为受精卵,也叫胚盘,唯有这种鸡蛋才能孵出小鸡。)。
搭建鸡棚,配置:纸皮箱1只(内铺有稻草堆)(二)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孵化期的观察
1、蛋腔内胚胎的变化(主要通过灯箱观察)
天数
胚胎变化要点
图示
二:孵化期的鸡蛋称重
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2、实施过程:给已编号的鸡蛋,每隔一周称重一次。
3、数据记录(g)
蛋号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周
46.6
46.6
48.5
46.5
46.9
50.5
48.7
59.5
47.8
第二周
44
43.7
45.5
43.7
39.4
48.2
45
56.4
45
第三周
42
41.9
43.7
41.8
37.2
46.8
42.9
49.4
43
4、数据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鸡蛋进入孵化期以后,其质量每周均以1~2克减小。据有关方面的专家指,孵化期内的胚胎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并通过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而代谢产物则从蛋壳上散发出去。
由此亦证明,蛋壳并不密不透风,它表面有许多细孔,能将胚胎发育的代谢产物散发出蛋腔,并让氧气不断透进蛋腔。
第二阶段:观察鸡雏到抱窝母鸡的生长过程
1、鸡雏的生长周期及其特点:
总结:总的来说,在发育过程中,雄鸡比雌鸡成长得要快,体型也较大。而具体的发育快慢要视乎周围环境和鸡雏自身的因素。
2、从雌鸡到抱窝母鸡:
(1) 成熟:第十三周后,雌鸡以“咯咯”的长啼来显示自己的成熟,并吸引雄鸡的注意。
(2) 交配:交配前,雄鸡先会溜达在母鸡身边,并不时单脚旋转着。当母鸡顺从地伏下后,它便迅速踩在母鸡的背上,并叼着母鸡颈上的毛,整个过程只须几秒钟。(照片如右)
(3) 产卵:第十五周,第一只雌鸡开始下蛋,但蛋的个体较小,仅用拇指和食指就能将其合围,且上面沾有血丝红。
(4) 抱窝:当把受精的鸡蛋放进鸡窝后,成熟的母鸡能够自觉地把蛋孵出,尽管不一定是自己产的蛋。也许这就是母性的天职。
(5)育雏:由于鸡雏只能进食颗粒较小的食物,母鸡则会把食物啄碎,并发出“咯咯”的叫声吸引她的子女来吃。
至此,我们的实验观察过程告一段落。
四、 探究结果
1、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认为从生物个体的繁衍角度来看,应该是先有鸡,再有蛋。因为只在鸡先把蛋孵化成小鸡,等小鸡长大后又能孵蛋。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延续生命的繁衍。所以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支持“先有鸡,再有蛋”的说法
、从实验中得出,大自然的万物变化,是决定于事物本身的内部因素,而外界的环境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也就是说,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我们在实验中就证实了这一点——只有受了精的蛋才能孵出小鸡,这就是蛋能变成小鸡的依据,起决定的作用。而气温、母鸡所孵的蛋的只数等等外界条件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孵化的时间长短(18——22天)。在观察雏鸡成长中,我们也发现了:直接影响鸡的生长期的不仅是鸡雏本身的先天体质,还有喂养的饲料质量、生活的环境、空间等外界条件。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已写成论文,另作发表。 简而言之 :):):):):) 你真会扯淡~~~~~~~~~~~~~~~~~~~~~~~~~~~~~~~ :lol:lol:lol
都能达到论文水平了高 是在是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