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王志刚 发表于 2012-9-29 23:10:25

网上淘的与用药有关的网文

一、用药误区  目前,在禽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应用经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和不足:  1、不注意给药的时间:无论什么药物,固定给药模式或用药习惯,不是在料前喂,就是在料后喂。  2、不注意给药次数:不管什么药物,通通一天给药1次。  3、不注意给药间隔:凡是一日2次给药,白天间隔时短(6-7小时),而晚上间隔过长(17-18小时)。  4、不重视给药方法:无论什么药物,不管什么疾病,一律饮水或拌料给药,自由饮水或采食。  5、偏面加大用药量或减少兑水量:无论什么药物,按照厂家产品说明书,通通加倍用药。  6、疗程不足或频繁换药:不管什么药物,不论什么疾病,见效或不见效,通通3天停药。  7、不适时更换新药:许多用户用某一种药物治愈了某一种疾病,就认准这种药物,反复使用,即使包装规格甚至颜色改变也不接受,且不改变用量,一用到底。  8、药物选择不对症:如本来为呼吸道疾病,口服给药用肠道不宜吸收药物(硫酸新霉素等)。  9、盲目搭配用药:不论什么疾病,如大肠杆菌与慢呼混感,不清楚药理药效,多种药物搭配使用,如含有治疗大肠杆菌的头孢噻肟钠与含有治疗支原体感染的红霉素搭配。  10、忽视不同情况下的用药差别:如疾病状态、种别、药物酸碱性影响、水质等。  关于给药时间(又称时间药理)  n (一) 内服药物大多数是在胃肠道吸收的,因此,胃肠道的生理环境,尤其是PH值的高低,饱腹状态,胃排空速率等往往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F)。如林可霉素需空腹给药,采食后给药药效下降2/3;而红霉素则需喂料中或喂料后给药,否则,易受胃酸破坏,药效下降80%。  而有的药物需定点给药,如用氨茶碱治疗支原体、传支、传喉所致呼吸困难时,最佳用药方法是将2天的用量于晚间8点一次应用,这样既可提高其平喘效果,且强心作用增加4-8倍,还可以减少与其它药物如红霉素、氨基糖甙类等不良反应发生。  需要注意给药时间的常用药物及内服方法如下:  1、需空腹给药的药物有(料前1小时):半合成青霉素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钠除外)、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喹诺酮类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等。  2、料后2小时给药的药物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旋氧氟沙星  3、需定点给药的药物有:  A.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禽大肠杆菌败血病、腹膜炎、重症菌毒混合感染):将2天用量于上午8点一次性投药,可提高效果,减轻撤停反应。  B.氨茶碱:将2天用量于晚间8点一次性投药。  C.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将1天用量于晚间9点一次性投药  D.蛋鸡补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早晨6点补钙疗效最佳。  4、需喂料时给药的药物有:脂溶性维生素(VD、VA、VE、VK1、VK2)、红霉素等。  5、关于中药:  A.治疗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心包炎、肝周炎、宜早晨料前一次投喂。  B.治疗肠道疾病、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时,宜晚间料后一次投喂  关于给药次数  浓度依赖型杀菌药物(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其杀菌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而不是用药次数,以2MBC(最低杀菌浓度,可以理解为通常使用效量的2倍)一日 只需给药一次,有利于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缩短达峰时间,既可以提高疗效,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否则即使一天给药10次,也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抑菌药(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喹恶林钠等)的作用,在达到MIC(最低抑菌浓度)时,主要取决于必要的用药次数,次数不足,即使10倍MIC,也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造成细菌有高浓度压力下的相对耐药性产生。  关于给药次数  某些半衰期长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钠、硫酸阿托品、盐酸溴已环铵等,也可一日给药一次。  可一日给药一次的药物有:头孢三嗪、氨基糖甙类、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用于支原体感染)、克林霉素(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硫酸粘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硫酸阿托品、盐酸溴已新等。  可二日给药一次的药物有:地塞米松磷酸钠、氨茶碱等。其它的药物多为一日2次用药。有的药物如用麻黄碱喷雾给药解除严重喘疾时,也可一日多次给药。  关于给药间隔  不同药物一日用药次数不同,特别是上述提到的抑菌药物。而在通常的用药习惯上,有时可能出于使用方便一日仅2次给药,因此,在尽可能选择血药半衰期长的品种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给药间隔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例如:用户可能上午9-10点给药,下午4-5点就给药了,治疗效果差。而正确的用药间隔为12小时,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不易做到的话,白天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保证在10小时以上,以确保药物的连续作用。  联合用药的前提  下列情况可考虑联合用药。  ① 重症感染如心内膜炎、脑内膜炎  ② 腹腔感染、心包炎、肝周炎  ③ 重症菌毒混合感染如大肠杆菌病与禽流感混合感染  ④ 不明原因混合感染(为迅速控制病情,治疗初期多联合用药,一旦确定病原或经药敏试验,去掉低敏或不对症者)。  抗感染药物分类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制,一般将抗感染药物分为以下4类  A:繁殖期杀菌剂或破坏细胞壁者,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磷霉素类(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A类)、多肽类。  B: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安莎类。  C: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林可胺类  D:慢效抑菌剂:磺胺类、卡巴氧类、磺胺增效剂  药物间作用结果  禽病治疗中多选用的协同作用有:  头孢素类+磷霉素钙  半合成抗生素+多肽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氨基糖甙类+安莎类(利福平)  氨基糖甙类+C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磺胺类+磺胺增效剂  利福平+卡巴氧类(痢菌净)  利福平+多肽类(硫酸粘杆菌素)  药物间作用结果  有条件的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甙类具有明显协同作用,但宜间隔2h使用  原因 :破坏β-内酰胺环,尤以庆大霉素为甚。  药物间作用结果  相加作用:  丁胺+庆大  磺胺类+喹诺酮类  红霉素+泰乐菌素  磺胺类+磺胺类n  拮抗作用:  青霉素类、头孢类+C类  喹诺酮类+利福平  喹诺酮类+C类  利福平+C类  林可胺类+大环内脂类+氯霉素类(或C各类之间)  经典用药  特别作用:  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禽伤寒)  环丙沙星+克林霉素(慢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利福平+氧氟沙星(大肠杆菌病)  其它用药注意  药物的作用效果还与疾病状态、种别、药物酸碱性、水质有一定的关系  A、大肠杆菌肾肿  不应该选择易致肾肿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E等,可选择头孢菌素类、利福平等治疗。另外,许多药物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如头孢菌素类,可将该类药物适当减量(减量1/4)后一日用药一次。  B、肝肿大、肝周炎  许多药物是经肝脏代谢的,当发生上述疾病时,应适当减量(减1/3)。  种别n  肉鸡为酸性体质,用碱性药物如碱性恩诺沙星治疗,效果不佳。而治疗蛋鸡疾病时(通常100kg水中加50g硼砂)则往往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酸碱性对治疗效果影响  ①需在碱性环境中使用的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利福平(PH值n<9)、阿奇霉素(PH值6.2时MIC较PH值7.2时高100倍)、恩诺沙星、磺胺类。  ②需在酸性环境中使用的药物:强力霉素。  ③需在中性环境中使用的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4、水质:有的水质中含重金属离子如Fe2+(铁锈)、AI3+(铝)很多,对强力霉素、喹诺酮类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需投喂水质改良剂(螯合剂),一般在100kg饮水中加用EDTA-2Na10g。  药物的用法用量  如果不是毒性大的药物,首次倍量,以后常量使用(此为美国首席医药顾问所推荐的最佳给药方法)。  如果用原料药,自行配制治疗疾病,用药浓度可参照兽医药理书。(不同疾病首选药和联合用药参见下面有关内容)n  抗感染药物的正确选择  1、鸡大肠杆菌病:  ① 全身感染,心包炎、肝炎、肝周炎: n 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重症感染结合恩诺沙星钠或磷霉素钙。  ② 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头孢哌酮钠一舒巴坦钠,重症加用左旋氧氟沙星,与厌氧菌混感加用甲硝唑,有需氧杆菌存在加用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③ 肠道感染、肠炎、腹泻:  n 利福平+痢菌净(易导致产蛋下降,蛋鸡可选用)  粘菌素E和丁胺卡那霉素 (蛋鸡用)  盐酸土霉素+痢菌净n  阿莫西林+舒巴坦钠或棒酸+多粘菌素E  多粘菌素E+利复平+TMP  2、坏死性肠炎(含球虫伴发性) :头孢哌酮钠一舒巴坦钠或克林霉素+甲哨唑  3、支原体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宜为速效抑菌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琥乙红霉素、替米考星等。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渗透,目前已出现了许多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现将常用的3类免疫增强剂的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一、 化学合成类免疫增强剂
  (一)左旋咪唑
  左旋咪唑是第一个被发现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人工合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促进细胞和体液免疫。左旋咪唑能增强正常鸡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使鸡抗胸腺依赖性抗原抗体滴度、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Hu 等通过比较左旋咪唑、甲硝唑等5 种含咪唑基团的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左旋咪唑的免疫调节活性作用与咪唑基团有关,另外还发现咪唑类化合物可作用于cAMP磷酸酯酶,促进cAMP水解,从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目前公认左旋咪唑的免疫调节活性作用机理存在3个方面:一是左旋咪唑具有拟胆碱能样活性,与咪唑基团有关;二是左旋咪唑能诱导机体产生各种淋巴因子;三是左旋咪唑的代谢产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
  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乔彦良等研究结果显示,高母源抗体雏鸡首次免疫鸡新城疫活疫苗前或免疫后,配合应用10毫克/千克体重左旋咪唑,对前期血清抗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无明显影响,但能延长抗体高峰水平维持时间。新城疫疫苗二次免疫前应用10毫克/千克体重左旋咪唑,血清内抗新城疫病毒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AugeLov 等( 1984) 在气雾免疫新城疫疫苗6天后, 按7毫克/千克体重口服左旋咪唑,发现在鸡血清中的唾液酶、溶菌酶含量明显比只接种疫苗的鸡高;肖俊杰等( 1991) 报道,新城疫Ⅱ系苗中加入左旋咪唑-葡聚糖微粒, 不仅能消除母源抗体对雏鸡的影响, 而且能显著提高其免疫效果,尤其对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雏鸡更为明显。刘玉常等( 1992) 报道, 在给鸡注射新城疫Ⅰ系苗的同时服用左旋咪唑,能增强免疫效果。
  对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有关文献报道疫苗免疫的同时应用左旋咪唑,可明显促进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鸡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用药后外周血T 淋巴细胞转化明显增强,血清内抗马立克氏病毒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KaLra( 1979) 等对接种了马立克疫苗的鸡,分别在接种的同时或接种后投予左旋咪唑,发现在240天以上的存活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对鸡法氏囊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韩雪清等报道雏鸡免疫前应用左旋咪唑(3.8 、0.38 、0.038毫克/千克) 7~14天后即表现出免疫增强作用,且左旋咪唑还具有颉颃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对新城疫疫苗免疫干扰的作用。乔彦良等报道用左旋咪唑处理传染性法氏囊病鸡,可促进其增重,恢复脾及法氏囊免疫活性细胞,用于正常鸡也可增加法氏囊重量指数及脾重量。
  左旋咪唑在畜牧业中应用广泛,但最近几年欧盟和日本已禁止使用左旋咪唑作为肉鸡饲料添加剂,这将大大限制其在我国的应用。
  (二)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为高效选择性H2受体颉颃剂,H2受体不仅局限分布于胃肠道,也广泛分布于淋巴细胞表面。因此,人们对西咪替丁调节组织胺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应答的其他作用进行了研究,证明西咪替丁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广泛作用。研究还发现西咪替丁具有明显促进鸡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在细胞免疫中,特异性抗原可刺激淋巴细胞释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使巨噬细胞功能活化,并抑制其游走运动,组织胺能抑制致敏淋巴细胞生成MIF ,而西咪替丁能拮抗组织胺对MIF生成的抑制作用。有关研究还首次观察了西咪替丁对正常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发现西咪替丁可明显促进正常鸡体内T淋巴细胞增殖,使CD4+ 细胞百分比升高,CD8+细胞百分比下降,CD4+ / CD8+ 细胞比值升高,使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 活性明显升高,表明西咪替丁具有明显促进鸡细胞免疫的功能。
  在体液免疫中,西咪替丁可促进小鼠抗SRBC 抗体产生,使破伤风毒素免疫小鼠体内破伤风抗毒素滴度明显增加,免疫原性较弱的抗原诱导的抗体滴度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西咪替丁均能明显促进机体抗胸腺依赖性和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功能。
  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接种新城疫活疫苗前配合应用西咪替丁可明显颉颃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使机体维持较高抗体水平;疫苗接种后配合应用西咪替丁可明显加速抗体高峰水平的到来,并使抗体高峰水平维持时间延长。疫苗二次免疫前应用西咪替丁,可明显促进新城疫疫苗接种鸡的体液免疫功能,用药后血清内抗新城疫病毒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
  对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的同时应用10~100毫克/千克体重的西咪替丁,具有明显促进鸡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用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明显增强,血清内抗HVT特异性抗体明显升高。
  (三)新鱼腥草素钠
  新鱼腥草素钠为十二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为白色鳞片状、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臭。大量研究表明, 新鱼腥草素钠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脾内T、B细胞密度及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新鱼腥草素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朱善元报道,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具有提高鸡体抗新城疫病毒血凝抑制抗体效价和外周血CD4+ /CD8+淋巴细胞比值的作用, 其中,中剂量的新鱼腥草素钠与白细胞介素的免疫增强效果相当, 并且这种影响作用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合适剂量的鱼腥草素钠对提高机体的最佳免疫力有重要影响。
  另外,还发现该药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 还能够拮抗氟苯尼考导致的免疫抑制作用。
二、微生物来源类免疫增强剂
  微生物来源类物质作为免疫增强剂的种类也较多,其中一些有益菌,如双歧杆菌既可增强消化功能的活性,同时也是免疫调节剂,还有一些细菌的细胞壁也具备良好的免疫调节功能,如分枝杆菌细胞壁的胞壁酰二肽。
  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 MDP)是1974年ELLouz等从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活性的最小结构片段,是分枝杆菌的主要免疫活性成分之一,其成分为N一乙酸胞壁酸一L一丙氨酸一D一异谷氨酰胺。      它是弗氏全佐剂((FCA)的活性部分,单纯注射胞壁酰二肽即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的免疫功能,与抗原合用则可增强机体对多种抗原的免疫功能。
  胞壁酰二肽虽然分子量很小,但有很强的佐剂活性,能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提高疫苗、菌苗、病毒亚单位及寄生虫苗的保护力,其优点是注射局部反应轻微,极少发生局部化脓等不良反应;无抗原性和过敏原性,反复注射,不产生抗体也不产生过敏反应;无致癌作用;分子量小,对生物学降解作用有抵抗力,可以口服。胞壁酰二肽的主要作用是活化巨噬细胞,在注射部位形成肉芽肿,吸引吞噬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因子,进一步增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使其更易捕获抗原。
  胞壁酰二肽曾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佐剂之一。但胞壁酰二肽存在致热原性(pyrogenicity),在动物体内会引起赖特尔过敏综合征,为了降低胞壁酰二肽的毒副作用,近几年对其分子进行系统化学改造的研究十分活跃,已报道的化学合成胞壁酰二肽衍生物或类似物己超过600种,其中最有效的是胞壁酰二肽亲脂性衍生物。研究表明,在水溶性胞壁酰二肽分子中引进各种长链脂肪酸及其它亲脂性基团,增加了该分子的亲脂性,而亲脂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免疫佐剂的免疫增强效应呈正相关关系。
三、微量营养素类免疫增强剂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硒、锌、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和维生素C等。
   (一)硒的研究应用
      
  硒对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它能促进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缺硒时动物免疫水平降低。缺硒的鸡,抗绵羊红细胞的IgG滴度会明显降低,补硒后恢复正常。黄克和等证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硒可显著增强鸡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并可以减少雏鸡马立克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有关硒的免疫增强功能研究已经很多,现在人们已经把眼光转向硒的药物制剂方面和有机硒的研制开发方面。
  在药物制剂方面,已研制开发了纳米硒,纳米硒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保护研究已经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在有机硒的研制开发方面,已开发了多种有机硒,如硒代甲硫氨酸、硒酵母等。有关硒酵母与亚硒酸钠的生物学效率的比较,已通过试验测出,在改进奶牛、猪的缺硒状况方面,硒酵母的效率要比亚硒酸钠高。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具有低毒高效、易于吸收的特点,无机硒——亚硒酸钠是最常用的硒补充剂,在畜牧业应用尤其广泛,但由于亚硒酸钠是毒性物质,稍一过量就会引起中毒,特别是幼龄动物更为敏感,且生物利用率不理想,这些都将大大地限制亚硒酸钠在实践中的应用。当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高效低毒的有机硒,如硒酵母,因此,有机硒将是未来的主导硒补充剂。
  (二)维生素的研究应用   
   
  维生素E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证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使30日龄肉鸡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滴度、IgG含量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Franchini等发现维生素E具有佐剂作用,当用维生素E油代替灭活油苗中20%和30%的矿物油时,能使抗体滴度产生得更快更高。
  有报道称饲喂维生素A缺乏的日粮可导致鸡胸腺和法氏囊发育受阻、萎缩,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减少,血清抗体浓度下降,高剂量维生素A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导致的死亡,增强体液免疫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使新城疫抗体滴度提高,补体活性及溶菌酶活性升高,维持最佳免疫反应的维生素A需要量远远高于维持最佳生产性能的需要量。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免疫增强剂的不断发现,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发展很快,今后对免疫增强剂的研究,一方面要建立更好的体外模型,以筛选更多的免疫增强剂,同时更好地估价免疫增强剂在机体中的免疫活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其安全性问题,临床前期试验非常重要。FDA和MAID(变态反应及感染性疾病研究所)规范了用以评价免疫增强剂的疫苗免疫效果及安全性问题所要完成的实验,新的免疫增强剂必须要用这些标准方法来评价。因此,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应该能促进抗原(包括弱免疫性抗原)引起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而且不引起有害的副作用;能以不同途径免疫,也能用于不同抗原;能在免疫抑制个体中发挥作用;应用于食用动物不应留有毒素残留;能有效影响免疫反应质量(型的控制、局部免疫以及细胞类型的控制);稳定、便宜而且容易产生。
   
中兽药防制鸡多病因呼吸道病的原则及药对组方主讲:史万玉

      讲师介绍:史万玉,男,(1969-),河北农业大学动科学院教授/硕导,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亚洲传统兽医学会理事,华北中兽医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兽医研究会理事兼秘书。

  针对鸡多病因呼吸道病以呼吸困难,呼吸道充血、出血、有粘液,支气管堵塞,气囊浑浊增厚,腹膜炎、心包炎,蛋鸡卵泡充血、出血、萎缩、变形,输卵管炎等为主症的特点,按中兽医理论辨证分析,多因外感热毒之邪犯肺所致。由于病邪犯肺,至肺失肃降,肺气壅不宜,气道不利,又因邪热疫毒上攻咽喉、气管,故而出现呼吸困难、咳喘、啰音等症,根据中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理,在治疗上宜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一、中兽医药防制鸡多病因呼吸道病的原则:标本兼治   (一)治本原则细解  1.扶正,就是扶住“正气”,正气是肺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以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所以扶正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提高鸡体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通过使用以补益药为主的中药,促进脏腑机能活动,进而全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增强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具有此项功能的中药有多糖类,如银耳多糖、枸杞多糖、灵芝多糖、淫羊藿多糖、黄芪多糖、柴胡多糖等;苷类,如柴胡皂苷、黄芪皂苷、人参皂苷、绞股蓝总皂苷、三七总皂苷等。  另外,大黄素、黄芩素、黄连素、红花黄色素等成分及单味中药如当归、黄芪、茯苓、猪苓、女贞子、地龙、芦笋等也具有增强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  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此项功能的中药主要有多糖类,如银耳多糖、枸杞多糖、淫羊藿多糖、苜蓿多糖、猪苓多糖等;苷类,如黄芪苷、淫羊藿苷、人参皂苷等。  另外,植物血凝素、葫芦素、前益母草素、穿心莲内酯、丹皮酚、青蒿素类等中药成分,以及单味中药黄芪、枸杞、淫羊藿、鱼腥草、茯苓、葛根、白花蛇舌草等也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  促进B细胞分化及分泌抗体的能力具有此项功能的中药有多糖类,如香菇多糖、石斛多糖、牛膝多糖、茯苓多糖、褐藻糖胶、TAIPAN多糖、枸杞多糖、猴头菇多糖等;苷类,如黄芪皂苷、肿节风总黄酮苷、五加皮总苷、淫羊藿苷、人参皂苷等。  另外,β-丁香烯 、汉防己甲素、蟾素、东莨菪素、淫羊藿黄酮、何首乌等中药成分及单味中药黄芪、当归、三七、虎杖、鸦胆子、锁阳、女贞子、天花粉、山茱萸等也具有类似功能。  促进NK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的能力   具有此项功能的中药成分主要有防风多糖、牛膝多糖、中华猕猴桃根多糖、枸杞多糖、板蓝根多糖、商陆多糖等;单味中药有黄芪、冬虫夏草、三七、刺梨汁、昆明山海棠、软枣猕猴桃根、阿胶、肉苁蓉、地龙和西洋参等。   诱导或促进干扰素的产生   具有此项功能的中药有效成分有云芝多糖及糖肽、甘草多糖和人参皂苷、刺五加多糖和刺五加苷、银耳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等;单味中药有商陆、黄芪、苏叶、海藻、青蒿、白芍、红花、桑白皮、当归、白芷等 。  诱导或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   中药珠子参总皂苷、参三醇皂苷、甘草甜素、五加皮和女贞子、海藻、黄芪等可诱导或促进白细胞介素(IL)的产生;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海藻多糖、商陆多糖、大黄多糖、茯苓多糖、淫羊藿苷、绞股蓝总皂苷以及单味中药淫羊藿、党参、野菊花、旱莲草等可显著促进动物机体IL-2的产生及其生物活性,进而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第二,提高鸡群抗环境应激的能力,中兽医学认为“心藏神”,机体抗干扰及抗应激能力的强弱与“心藏神”功能的正常与否关系密切,当“心不藏神”时,轻微的环境刺激,就会引起心悸、躁动不安等全身不良应激反应,因此,可用具有“安神”功效的中药如远志、酸枣仁、朱砂、龙骨、柏子仁、茯神、夜交藤、合欢皮、合欢花等。  第三,提高鸡群的抵抗力,在做好鸡群免疫预防的同时,配合应用具有提高鸡体免疫功能的中药可大大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大大提高鸡群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  举例,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猖獗,其弱毒疫苗难以达到保护,河北农大的相关专家将玉屏风散以1%、0.75%、0.5%的剂量拌料饲喂7日龄雏鸡,连喂12天;14日龄用法氏囊疫苗免疫,分别于21、28、35、42和49日龄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玉屏风散可显著提高血清中传染性法氏囊的抗体水平、CD4+/ CD8+值,也能提高鸡外周血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结果提示,玉屏风散可提高雏鸡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水平。  2.祛邪,即通过清热解毒祛除病邪,包括病毒、支原体和细菌3个方面。  一是驱除病毒,病毒属中兽医学中的热毒,治宜清热解毒,故许多中药尤其是清热类中药都具有抗病毒的功效,如鱼腥草、射干、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贯叶连翘等都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尤其是香薷挥发油、鱼腥草、贯叶连翘、板蓝根、黄芪、柴胡、黄芩、银翘散、麻杏石甘汤、玉屏风口服液等对呼吸道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二是驱除支原体,支原体也属中兽医学中的热毒,也宜清解热毒。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贝母、桔梗、款冬花、双花、蒲公英、黄连等中药均具有抑制支原体的效果。  三是驱除细菌,细菌也属中兽医学中的热毒,故许多清热类中药都具有抗菌功效,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芩、大青叶、白花蛇舌草、白头翁等。  (二)治标原则细解  对于多病因呼吸道病,治标则要化痰、平喘。   1.中医认为痰产生的机理是,机体首先出现“水湿内停”,然后在热毒之邪的蒸发、煎炼、浓缩以后形成的。因为脾主运化,不仅运化水谷,而且运化水液,当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时,不仅表现为食欲减退,还会出现水湿内停,故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所以要化痰必健脾,脾健水则利,痰生化无源,当然,没有热邪的煎炼痰也不易生成,故还需“清热”。  因此,化痰要健脾利湿,清热化痰,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中药有陈皮、茯苓等,其中首推陈皮,不仅可以健脾燥湿,还可化痰,是治疗痰湿咳嗽之要药;具有化痰功效的中药有陈皮、半夏、天南星、桔梗、旋覆花、白前、前胡、瓜蒌、川贝母、浙贝母等。  2.中医认为,“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故咳喘不仅与肺有关,与肾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止咳平喘要补肾纳气,泻肺平喘。具有补肾纳气功效的中药有肉桂、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薏米仁等;具有泻肺平喘功效的中药有麻黄、杏仁、百部、紫菀、款冬花、苏子等。
二、防制鸡多病因呼吸道病的药对组方  药对是指经常在一起配伍应用的两味药,是单味中药与中药复方之间的桥梁、复方的主干,巧用药对,可达到“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的功效。  金银花与连翘   金银花性味甘寒,清热解毒,既可清风温之热,又可解血中之毒,性平稳而功显著,偏于上半身之热;连翘味苦微寒,轻清而浮,亦为清热解毒要药,善清心而去上焦诸热,散结消肿而治疮,偏于透达全身之热。二药伍用,并走于上,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力量倍增,既能透热解表,又能清解里热,还能流通气血,宣导十二经脉气滞血凝,以消肿散结止痛。  黄连与黄芩   黄芩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为清泻实火常用药物;黄连大苦大寒,为泻实火、解热毒的要药。二药皆为苦寒之品,黄芩尤以清肺火为多用,黄连尤长泻心胃实热,止湿热痢疾,两药合用,以泄上、中二焦邪热为见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效果显著。  黄芩与天门冬   黄芩苦寒,清除上、中焦火邪,尤以清泄肺热为见长;天门冬甘寒,能润燥清肺滋肾降火。二药配伍,补泻并施,清润结合,以黄芩清肃泻肺热,天门冬既滋阴降火,又制黄芩苦燥伤阴之性,从而可起到保肺气而不被火扰,相使相制,补不恋邪,泻不伤正,清润肺肾之燥,清补之中,使金水相生。  黄芩与栀子   黄芩苦寒,其治在肺,偏于清泻上、中二焦之火热,酒炒偏于入气分,清降肺中之热,治上焦湿热;栀子苦寒,其治在三焦,善清三焦火热,祛湿解毒,炒焦入血分,清血分郁热又能止血。二药相须为用,降泄同施,气血并治,且黄芩得栀子之助,清肺伏火之力增加,栀芩合用,能清三焦、肺热、止血热妄行。  黄芩与知母    黄芩性寒气薄,能除上、中二焦火邪,善泻肺火解肌热,为肺经之要药;知母辛苦寒凉,气味俱厚,既能滋肾燥而滋阴,又能清肺金而泻火。两药配对,相须为用,一偏于清热,一偏于滋阴,清泻肺火之力大增。  石膏与甘草   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外能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甘草味甘,补脾润肺,调和药性,生用偏凉,可清热解毒,二药合用,起调和之功,甘草配石膏,能缓解石膏大寒伤胃。石膏配甘草,清宣肺热,润肺止咳之力增强。  山豆根与射干    射干泄火解毒,降气祛痰散结;山豆根直折实热火毒,清泄心肺胃热。二者均为苦寒之品,咽喉肿痛之常用药,唯射干偏于降火散血;山豆根泻火解毒力胜,二药合用,相须为用,增加清热解毒利咽,祛痰之效。  山豆根与板蓝根    板蓝根苦寒,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山豆根大苦大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专于利咽。两药配用,相须为用,相互促进,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力增强。  地骨皮与桑白皮    桑白皮泻肺热,开气郁,偏入气分泻肺中邪热;地骨皮清肺热,降肝肾虚火,除阴分伏热,偏于入血分清肺中伏火。二者皆为甘寒之品,相须为用,具有清肺热而不伤阴,护阴液而不致恋邪的特点。  杏仁与桔梗   杏仁辛散苦降,以降为主,长于宣通肺气,润燥上气,滑肠通便;桔梗既升且降,以升为主,功擅宣通肺气,升清降浊,澄源清流,疏通肠胃。二药相配,协同为用,宣降肺气,祛痰止咳之功增强。  杏仁与川贝母   杏仁辛苦微温,辛能散邪,苦可下气,润能通便,温可宜滞,其治重在宣降肺气,气降则喘咳平,郁滞宣则痰浊除;川贝母性味偏凉,甘以润燥,苦以化痰,凉以清金除热,其治重在化痰兼清痰热,痰化则咳喘平,热清则肺金宁。二者伍用,一温一凉,一润一降,一以治气,一以治痰,润降合法,气利痰消,喘咳自宁。  杏仁与厚朴   杏仁辛温而多脂,入肺经而擅降气行痰,止咳平喘;厚朴辛苦温,辛散苦泄,下气降逆,燥湿降满。二药伍用,共降肺气而定喘,且又能燥湿行痰,湿去痰无以生,痰消则肺气自利,故有良好的下气祛痰定喘之功。  杏仁与麻黄   麻黄与杏仁同入肺经,二者伍用,功可宣肺降气,调畅气机,麻黄擅于宣畅肺气,杏仁长于宣降肺气。肺主宣发和肃降,宣降相宜则肺气和顺,二药一宣一降,相辅相成,正合肺之机宜,止咳平喘作用显著。  杏仁与白芥子    杏仁甘苦而温,能止咳定喘,化痰润肠,既可用于肺燥咳嗽,又可用于外感咳嗽;白芥子性味辛温,能利气豁痰,散寒通络。两药合用,化痰止咳作用显著。   桔便与甘草    桔梗苦、辛、平,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二药合用主治风热客于少阴,咽喉肿痛;风热郁于肺经,致肺痈、咳唾脓血。  半夏与黄芩    半夏辛温性燥,入脾胃二经,可化饮祛痰,和胃止呕;黄芩苦寒,入肺经,苦燥肺中之痰,寒清肺中之热。二药合用,脾肺同治,既杜生痰之源,又清贮痰之器,源清流洁,痰化肺清,湿去逆降之功显矣。  紫菀与橘红   橘红散寒理化,燥温化痰,水食宽中;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橘红偏于燥湿化痰,紫菀侧于润肺祛痰,二药伍用,一燥一润,一化一祛,痰可去,嗽可宁。
  陈皮与贝母   陈皮苦辛而温,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然燥而不烈,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理气则可健脾补中,燥痰则可化痰消滞;贝母苦寒,功能清热散结,止咳化痰,则痰无以贮,故可使化痰止咳之功增强。  麻黄与黄芩    麻黄轻清上浮,可散寒解表,宣肺平喘;黄芩苦寒清,功能清肺泻火,燥浊祛痰。二药相参,辛苦并施,寒浊兼用,以麻黄之辛宣肺气、开腠理,以治肺壅之喘咳,且以黄芩之苦寒,制麻黄之温热,并能清肺,燥湿而化痰。  麻黄与射干射干苦寒,擅入肺经,有降逆祛痰之功;麻黄辛温,功偏宣肺平喘,二药配伍,一降气消痰,一宣肺平喘,一降一宣,麻黄性温,寒温并用,其性较平,故无论证情偏寒偏热,均可选用本药对。  桔梗与鱼腥草    桔梗辛开苦降,既升且降,善开肺气,快胸膈,止痰嗽,排脓消痈;鱼腥草辛散寒清,善解热毒,消痈肿,利尿通淋。二者配伍,相得益彰,桔梗得鱼腥草之助,则清热解毒,排脓消痈效佳,鱼腥草得桔梗之引,则肺气宜,痰热清,咳嗽自止。  瓜蒌与川贝母   川贝母苦甘而寒,入肺经,功擅润肺化痰、止咳,并开痰气之郁结;瓜蒌甘润,清热导痰润燥。二药配伍,相辅为用,川贝母重在润肺化痰,开郁泄热,瓜蒌侧于清热化痰,宽中散结。二药一润一清,且皆具开散之性,故清热化痰散结之力倍增。  黄芩与贝母    黄芩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为清泻实火的常用药物,临床尤常用于清肺火;贝母苦寒泄热,开郁散结,且润肺作用强,为清热化痰常用之品,临床常将其用于肺热燥咳,劳嗽。二者均为苦寒之品,然黄芩偏清偏燥,贝母偏泻偏散,清泻并用,热无所存,燥散共投,痰湿自消,贝母润肺作用较佳,以免燥泻伤阴之虑,其清肺化痰止咳之效增强。  黄芩与桑白皮    黄芩味苦性寒气薄,主入上焦,善泻肺中之火,治上焦湿热;桑白皮味甘而生寒,专如肺经气分,降肺之气逆,泻肺中实火,利小便而导热。二者合用,桑白皮可佐黄芩以增强泄肺清热之力,有较好的泻肺、平喘、止咳作用。  柴胡与前胡   柴胡苦辛性平,芳香质轻,可升可散,可清热解毒,清少阳半表之邪;前胡苦辛微寒,其功长于下气,具宣散之性,既能降气消痰以泄肺热,又能宣肺散风以祛外邪。二药相伍,柴胡疏泄开郁主升,前胡下气平逆主降,二者一升一降,一疏一宣,最善宣通气机,以复肺之宣发肃降之功,而奏祛痰止咳之力。用于止咳时,柴胡量须小于前胡。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主 要由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能水解青霉素类,第1代、第2代、第3代和部分第4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可在菌株间转移或传播。近年来,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使产ESBLs的细菌不断增加,已成为兽医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值得注意的是,产ESBLs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并且也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等多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这就为动物细菌病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类兽用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畜禽及鱼类的细菌性疾病,随着在兽医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畜禽的致病菌尤其是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寻找合理的联合用药已成为控制耐药菌尤其是产ESBLs鸡大肠杆菌感染亟待解决的问题。鉴此,就氟苯尼考与几种抗菌药的联合用药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从而为氟苯尼考复方制剂的研制及临床合理配伍用药控制产ESBLs鸡大肠杆菌感染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受试菌株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硼ATCC25922,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临床菌株:7株受试大肠杆菌均从山东病鸡肝脏中分离,河南农业大学药理实验室保存。
1.1.2 药物和药敏纸片 氟苯尼考原粉(95%)、黏菌素(90%)、头孢噻呋(95%)、痢菌净(98%)、磷霉素钠(65%)、多西环素(95%)、阿米卡星(65%),均由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头孢噻肟(30μg/片)、头孢曲松(30μg/片)、氨曲南(30μg/片)、头孢他啶(30μg/片)、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1Oμg每片)、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10μg每片)
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1.1.3 培养基、试剂 血平板琼脂(郑州安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麦康凯琼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M -H 琼脂(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M -H 肉汤(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G-N增菌液(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革兰氏染色液(郑州理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4 仪器 SW -CJ-JC型超净工作台、Pyx-DHx型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DZF一6050型真空干燥箱、全自动电子分析天平、新飞电冰箱等。
1.2 方法
1.2.1 菌液制备 将经过鉴定的鸡大肠杆菌分离株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16~18h,挑选单个菌落接种于G-N 增菌液中37℃过夜培养,使菌液浓度相当于108cfu/mL。试验时稀释1000倍,使稀释后的菌液浓度为105cfu/mL。
1.2.2 药物原液的配制 用分析天平精确称取适量药物后,无菌操作使其溶于适宜的溶剂,置4℃ 冰箱中保存备用,配制药在1周内用完。
1.2.3 ESBLs表型筛选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M100-S16)推荐的方法,将增菌培养的菌液均匀涂布于M -H 琼脂上,按照标准纸片扩散法的规定进行,于平板上分别贴上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药敏片,37℃ 过夜培养之后,如抑菌圈直径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怀疑其为产ESBLs菌株:头孢噻肟≤ 27mm,头孢他
啶≤22mm,头孢曲松≤25mm,氨曲南≤27mm。
1.2.4 ESBLs的确认试验(双纸片增效法)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M100-S16)推荐的方法,将疑似产酶的增菌培养的菌液均匀涂布于M -H琼脂板上,将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药敏片两两对应,分别贴在同一个M -H 琼脂板上,37℃ 过夜孵育之后,当2组药物有任意1组出现加克拉维酸比不加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直径≥5mm时,即确认为产ESBLs。
1.2.5 药敏试验用微量液体2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氟苯尼考单方药物和复方药物对7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中,菌液浓度应为105cfu/mL,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18~24h后观察结果,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为MIC。
2 结果与分析
2.1 ESBLs的表型筛选试验及确认试验中抑菌圈直径大小鸡大肠杆菌ESBLs的表型筛选、确认试验结果分别见表1、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头孢噻肟的抑菌圈直径≤27mm 的菌有6株,头孢他啶的抑菌圈直径≤22mm 的菌有7株,头孢曲松的抑菌圈直径≤25mm的菌有5株,氨曲南的抑菌圈直径≤27mm 的菌有6株,故7株菌均可能产ESBLs。
从表2可以看出,7株可疑产ESBLs菌株经确认试验检测,药物中加克拉维酸后,抑菌圈直径明显增大。其中有6株菌出现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直径比头孢噻肟大5mm,有5株菌出现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直径比头孢他啶大于等于5mm。7株可疑产ESBLs菌株均为产ESBLs的阳性菌株。
2.2 药敏试验结果
单药和复方药物对7株临床分离的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MIC值见表3。从表3可看出,7株大肠杆菌对多肽类黏菌素显示高度敏感,而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呋耐药率达10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耐药率达71%,对四环素类多西环素耐药率达57%,对喹啉类痢菌净耐药率达100%,对磷霉素耐药率达57%。说明这7株产ESBLs菌不但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而且显示较高的多重耐药特性。氟苯尼考与黏菌素复配时,虽说以氟苯尼考计抗菌活性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单药黏菌素对7株产酶菌抗菌活性均较强,氟苯尼考与黏菌素(1:1)复配时的MIC与单药黏菌素的MIC几乎一样,氟苯尼考与黏菌素(1:2)复配时,可能是黏菌素的用量加倍的缘故,MIC值普遍降低,由此看出,黏菌素单药使用时就可抑制本试验中的7株产ESBLs大肠杆菌。氟苯尼考与头孢噻呋复配,3个比例均没能使抗菌活性增强。氟苯尼考与阿米卡星3个比例复配时,43 的菌株抗菌活性有所提高,其中以1:2的比例复配时MIC值下降程度最大。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3个比例复配时,7株菌的MIC值在不同比例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以1:2比例复配时下降幅度最大。氟苯尼考与痢菌净只有1:2比例复配时,57 的菌株MIC值呈现较小程度下降。氟苯尼考与磷霉素联合用药时,只有2株菌在1:1和1:2的比例复配时MIC有所降低。

3 讨论
1)本试验中分离的7株鸡大肠杆菌,经检测均产ESBLs,100%的高检出率,说明产ESBLs菌株呈直线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第3代动物专用广谱头孢菌素在鸡病防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第3代医用头孢的滥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现象相当严重,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的困难。这些耐药菌绝大多数产ESBLs,自1983年德国首次发现此酶以来,与之相关的国内外报道日益增多,产ESBLs菌的种类也越来越多,逐渐引起关注。
2)分离出的7株产ESBLs鸡大肠杆菌,不仅对头孢噻呋100%耐药,而且对氯霉素类氟苯尼考100%耐药,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71 耐药,对四环素类多西环素57%耐药,对喹啉类痢菌净100%耐药,对磷霉素57%耐药。由此可以看出,产ES-BLs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而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这与胡功政等 相关报道一致。菌株产酶使药物失活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产ESBLs菌株,能够使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环断裂而使β-内酰胺药物失效。但产酶菌同时对多种药物产生的多重耐药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氟苯尼考属动物专用的广谱抗生素,为氯霉素的结构同系物,其作用机理及抗菌谱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相似,氯霉素有严重的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良反应,而氟苯尼考弥补了此种不足。因此,在动物疾病防治上,氟苯尼考替代了氯霉素,在兽医临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致使大量耐药菌株产生,氟苯尼考的抗菌作
用也逐渐降低,人们不得不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结合本次试验结果来看,氟苯尼考与6种药物联合用药时,与头孢噻呋复配完全无效,这与理论上是相符的,头孢噻呋是I类速效杀菌剂抗菌药,氟苯尼考是Ⅲ类速效抑菌剂,I类和Ⅲ类合用时Ⅲ类药物可迅速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致细菌基本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和I类合用时有导致后者活性减弱的可能,二者不宜合用。而其他几类药均能使一部分菌
株的抗菌活性有所提高,均以1:2效果最佳,其中以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1:2配伍,7株菌的MlC值下降幅度最大,6种联合用药中这一组合最好,这与苑丽等报道的相一致。原本对氟苯尼考耐药的产ESBLs菌株在联合用药以后,抗菌活性明显提高,从而可以看出,联合用药是一个控制产ESBLs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赵连生 发表于 2012-9-30 00:23:46

有时候人们总是愿意束缚自己,其根源就是知道的太多。

郯城老头 发表于 2012-9-30 07:38:34

还没看完就把我累坏了,水平有限,一知半解,专业性很强,谢谢分享

绿色畜牧 发表于 2012-9-30 08:08:16

收藏了啊   :victory: :victory:

树歧 发表于 2012-9-30 08:25:03

这哪是农民王志刚,起码是企业里的技术老总。非常感谢你的劳动和无私!

那秋萧瑟 发表于 2012-9-30 09:57:41

先收藏了吧,现在是农忙季节,等闲时再看!

wangjun1978 发表于 2012-9-30 09:59:02

谢谢分享,收藏了!

1045022969 发表于 2012-9-30 10:36:49

不错,学到不少东西

迎财神 发表于 2012-9-30 20:22:48

不错的帖子,收藏了!希望有更多的好帖子发表!!!

郭少杰 发表于 2012-10-1 23:58:14

再养不好鸡一点理由都没有了,把以上掌握了还用养鸡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上淘的与用药有关的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