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饮水时间长短
记得看过一个帖子,说有的药物是靠浓度,浓度不够时间再长也不行,有的药物是靠时间,时间不够浓度再大也不行。请大家介绍一下或者帮忙找一下这个帖子。拜托了。 杀菌药物靠得是浓度,抑菌性药物靠的是时间。但是都是相对的,抑菌药物没有足够的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再长也没用;再优秀的杀菌药物,如果没有足够的用药次数,同样也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别处找到了根据抗菌药物杀菌作用是否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将抗菌药物分成两类:
⑴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提高此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对杀菌率和杀菌程度有很大作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是浓度依赖型杀菌剂,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存在后效作用。因此,这类药物的作用效果与总剂量有关,给药方案重点在提高血药浓度,当它们血峰浓度高达8~10倍MIC时其耐药菌株形成受破坏,且1天1次给药可能效果更佳,氨基糖苷类的肾、耳毒性也得以延迟甚至缓解;
⑵时间依赖型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此类药物只显示极小浓度依赖性,其剂量不需大,只要达到有效浓度即可。对此类药物力图通过增大剂量来增强杀菌作用不但不能达到用药目的,反而使毒副作用加重。
β-内酰胺类对革兰氏阴性菌的后效作用极短或不存在,高浓度的效果并非强于低浓度;而血浓度或组织浓度低于MIC后细菌很快又重新生长,这类药物主要药效参数指标是血浆和组织中浓度高于MIC的持续时间。最佳给药方案是使细菌连续暴露在有效浓度下,对半衰期较长的β-内酰胺类药物间歇给药也可维持有效浓度;半衰期短者可持续静脉给药或缩短给药间歇。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无后效作用,经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模型证明,给药间隔缩短的给药方法效果较好。
万古霉素因其毒性大,又属时间依赖型杀菌剂。故主要用于多重耐药的MRSA球菌感染,并采取持续缓慢静脉滴注或小量分次给药为宜。 同意一楼 刘中杰 的说法 同意一楼的说法, 除了跟药物本身有关之外,跟病情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大群精神都比较沉郁的话,此时饮药不宜集中,应分开较长时间饮用。 向刘老师学习了,:P 说有的药物是靠浓度,浓度不够时间再长也不行,有的药物是靠时间,时间不够浓度再大也不行。什么药品都得保症鸡喝上为好! 药理精通了,这也就不是个问题了。 学习了,真是长知识啊! 浓度和时间都是相对而言的,在保证鸡都能喝到药水或者说绝大部分能喝到药的前提下,才有此说。其他的同意一楼的说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