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萱 发表于 2012-8-22 10:24:20

规模化父母代肉种鸡场的饲养管理--第八章父母代肉种鸡分期饲养与管理1(连载)

第八章:父母代肉种鸡分期饲养与管理 采食中良好种鸡群
种鸡饲养管理的目标—提供优质肉鸡苗
健康种鸡群是为了提供优质的种蛋和苗鸡:强化种鸡场管理,种鸡群健康;加强种蛋管理,提供优质种蛋和苗鸡。
空舍期:清理鸡舍外围杂草,保证鸡舍两边5米范围内无杂草。随着鸡群淘汰及时整理可整理的饲养设备。根据老鼠数量,鸡舍周边均匀设定灭鼠点,投药灭鼠,至少持续7天以上。根据昆虫数量,喷洒杀虫剂。拆卸棚架,清理鸡粪。清完鸡粪后,要喷洒水,并尽可能干净地清扫舍内灰尘及剩余鸡粪。冲洗鸡舍及设备,喷枪最低压力为250—300磅/立方英寸,如果产蛋箱要拿出鸡舍,则在出舍前要冲洗干净。用3%火碱水消毒地面。维修鸡舍及设备。用福尔马林按1:20的浓度喷洒消毒。安装棚架,安装时浸泡漏粪地板。鸡舍周围铺洒生石灰。进垫料及垫料消毒(根据各自公司消毒程序操作)。安装准备育雏设备,各种设备必须先消毒后入舍。安装结束后,检查调试各种设备,确保正常运转。用福尔马林消毒整个鸡舍。摇上卷帘,关好门,封舍7-14天,如开启鸡舍到进鸡时间超过10天,空舍10天以上很关键。要用消毒药再次消毒。
垫料的管理:A、垫料内湿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以手抓垫料感觉潮,手扬不起尘为宜,但也不能结块);B、更换垫料减少垫料内鸡粪的含量(鸡粪含量不能超过垫料总量的35%)C、垫料的管理应是薄了就加,厚了就清除为好;建议产蛋期中期更换三分之二的垫料出去;使垫料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浓度降低;D、管理方法应从增加消毒次数,减少通风量来提高垫料湿度;加强通风量降低舍内湿度;
淘汰完种鸡到进鸡时要有45天以上;10天内舍内完全冲洗干净:舍内干燥期不低于10天;任何病原体在绝对干燥情况下是不会存活太久的;舍内墙壁地面冲洗干净后,干净程度以流水不留痕迹为宜;空舍10天后,再把地面墙壁均匀地涮上20%生石灰:然后再干燥10天以上。任何消毒(包括甲醛熏蒸消毒在内)重点都打到屋顶上;舍外也要如新场一样:如何做呢?污区清理干净不进人活动,最好洒生石灰,形成生石灰膜;净区严格清理洒上生石灰,不要破坏生石灰形成的保护膜;
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1-6周)管理
1.接鸡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饮水、饲料、温度、湿度、卫生防疫等准备工作,主管必须检查落实好每项工作,使用进鸡准备工作检查表。鸡舍和饲养设备必须于3天前消毒过。进出鸡舍人员必须严格消毒。检查保温设备,根据季节不同提前1-3天预热。就是温度好提升,也要提前一天预温,这一点是为了让墙壁温度达标准,围栏内垫料温度为32℃左右。预温同时确保舍内墙壁湿透,以确保进鸡后舍内湿度达标准。分配各栏育雏设备,各栏必须有专门温度计。水质要干净达标,水温与舍温相同。初次给雏鸡喝水,最好要用5%的葡萄糖水。准备称重设备、采血用品及报表等。该阶段不允许外来人员参观,围墙到鸡舍地面要定期消毒。进鸡前进行人员培训。
2.鸡苗到场工作操作程序:确认鸡苗到场时间,以便更好地准备接鸡。不允许运输鸡苗车辆直接进场, 要通过场内车转运,或者严格消毒后进入场内,司机不下车。接鸡前必须核实好箱数,并分清公鸡母鸡。按计划数量把鸡苗分放到各栏,公母鸡要分开。每一栏应该尽量放置同一生产周龄的鸡苗。公母鸡都要抽样称重。打开鸡苗盒、点数,每次抓5只,放在饮水设备较近的地方。记录好每栏鸡数。记录运输中死亡及点数时淘汰的鸡苗数量,调整使各栏数量一致。鸡苗箱纸盒、垫纸送检,雏鸡采血送检。训练雏鸡饮水。进出鸡舍必须严格消毒,不允许有漏风,禁止昆虫、鸟及其它动物入舍。
3.育雏期饲养管理: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饲养设备的配置与使用。温度、湿度控制及其影响因素。关键时期体重要求。初饮及开食的方法。断喙;通风换气,垫料及光照管理。饲养设备:普拉松 150只/个;手提饮水器:50只/个;乳头 15只/ 个;围栏板 10张/栏;料槽 5CM/只;开食盘 100只/个料盘 100只/个,鸡苗用。
温度湿度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温度、湿度要适宜。鸡苗数量要合适。围栏扩大要及时。保温设备使用时间要合适。如何检查温度,以观察鸡群实际分布状况为准。
鸡龄             伞下温度               舍内湿度
1周         30-33°C(90-95°F)          70%
2周         28-30°C(85-90°F)         65—70%
3周         26°C   (85°F)            60—65%
4周                                    55—65%
备注:鸡舍里保证一定的湿度对于球虫免疫效果、环境控制有很大好处。
影响温度的其它因素: 舍外温度的高低及变化。鸡舍有无漏风的地方。
控制温度要注意的重要事项:第一天温度必须达到30-33°C ,温度测定点距地面高度与鸡头平。 育雏控温时间一般为3周,每周下降2--3°C 。前两周检查鸡群要格外认真仔细。检查温度是否合适的最佳方法,是观察鸡苗的分布状态及表现。温度适宜,鸡苗在围栏内散开均匀,感觉舒适,呼吸均匀良好,身体舒展良好 ,活泼。鸡苗集中某一角落,说明有贼风。发现鸡苗在围栏打堆,说明温度太低。关键时期体重要求:少量鸡只驾着翅膀,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或者表现为热源处鸡只较少。
第一个生命薄弱期是:0—1周:发育特点:种蛋入孵后开始发育,活体进入生长时期:生长所需营养全部通过尿囊供给,在雏鸡破壳后,由尿囊呼吸转成肺呼吸,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生命出生。经过一系列操作后,雏鸡接转到育雏场内:雏鸡进入生长初期级段,开水开食后刺激胃肠道开始发育,也是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快速发育期,同时也是其他系统的启蒙发育期;
0—1周;是种鸡从出壳到自身正常生活动开始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从尿囊通过蛋提供营养一下过渡到通过胃肠道吸收营养的过程;呼吸也从尿囊通过气室呼吸转成肺呼吸;机体所有系统启蒙发育期。所以我把这个期定为种鸡的第一个生命薄弱期。管理重点;刺激食欲及开水开食工作。
接鸡时工作:掌握准确的接鸡时间,一定要随时联系送雏车辆,密切关注准确的入雏时间。以便合理安排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舍温的保持、饮水器的添加、饲料的湿拌等等。
低温接雏:雏鸡经过长时间的路途运输,饥饿、口渴、身体条件较为虚弱。为了使雏鸡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我们可以在育雏温度的基础上稍微降低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7--29度之间,这样,能够让雏鸡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为以后生长的正常进行打下基础。精细的接鸡育雏温度控制:接鸡前2小时到雏鸡来后一个小时温度应控制在27-29度之间,鸡入舍1个小时后上1度温度,以后每增加一个小时上调1度,分别是:28-30 ℃, 29-31 ℃, 30-32 ℃,这样鸡群就会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准备工作之饲料(湿拌):选择合适的颗粒破碎料,加湿并添加绿源生等药物,不但利于开口,同时可以发挥绿源生等药物的良好作用,帮助消化,有利于胎粪排出,减少了糊肛的机率。同时也增加了适口性,有利于饲料全价性摄入;杜绝雏鸡挑食。拌料时注意:松软度以用手握紧成团,而不出水。松开后,轻揉即散的状态为最佳。
开水开食是管理重点工作:接鸡时饲养密度:接鸡最初的十个小时的密度很关键,一般按每平方米75—80只,也就是育雏前五天的饲养密度的二倍,高密度饲养的原理是:雏鸡的特性是学着抢着吃食的,就象老母鸡教雏鸡吃料一样,这是它们从祖代传下来的,所以在合适的大密度饲养过程中有利于所有雏鸡都学会吃料,而且能尽早吃饱料。做法是把所有的育雏面积都作为开食面积,铺上料袋或塑料布都行,使用拌湿的饲料开食,把料拌湿方法是,湿度为手握成团,松开手握一下即碎为好,含水量在35%左右。每半个小时洒一次料,少洒勤添,驱赶鸡群活动。把所有的饮水器也都放入。雏鸡越短时间内吃饱料者就越好。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雏鸡入舍十个小时时饱食率达到96%以上,吃上料的比率达到100%,把吃不上料和喝不上水的鸡只100%挑出,单独饲养:一个好的做法就是把每20—25只鸡,放入出雏盒内,放入一个小饮水器,洒入料。并重点照顾它们。
种雏鸡接鸡时助饮是提高成活率和均匀度重要工作:
(助饮) 逐只将雏鸡从纸盒中拿出,将鸡嘴/眼睛蘸入到提前加入葡萄糖与赐益的饮水中,不但能够达到百分百的开水率,同时,为达到良好的开食率做好铺垫。作用:可以使100%雏鸡喝到第一口水。
助饮方法分解:一步抓鸡:拇指外的四指与手撑抓住雏鸡颈部上方,雏鸡头向拇指方向;二步助饮:拇指与食指捏住鸡嘴用力按入水中一下,然后松开拇指与食指让其完全把水咽下去;再重复一次。三步放鸡:第二次把鸡嘴按入水中,立即放手松鸡在饮水器边;
其实就是:抓鸡—沾嘴—松手指—沾嘴—放鸡
开口饲料的湿拌:选择合适的颗粒破碎料,加湿并添加绿源生等药物,不但利于开口,同时可以发挥绿源生等药物的良好作用,帮助消化,有利于胎粪排出,减少了糊肛的机率。同时也增加了适口性,有利于饲料全价性摄入;杜绝雏鸡挑食。拌料时注意:松软度以用手握紧成团,而不出水。松开后,轻揉即散的状态为最佳。
待雏鸡大部分开水、出盒后,将事先拌好的湿料均匀撒在铺好的饲料袋上,诱导雏鸡啄食,建立食欲。(使雏鸡抬头能喝水,低头能吃料,哪样方便。)
每次拌适量的饲料,每半小时撒料一次。(逗鸡开食) 开食6小时左右,即可将栏内的开食盘翻开并在内撒料,以后逐步将开食盘全部加入栏内,并不再向编织袋上撒料。10个小时左右,将雏鸡的采食全部过渡到开食盘,并慢慢取走料袋。
测定饱食率:管理人员在8~10小时的时候,测定每栏的鸡群饱食率,将鸡群按照未吃料未饮水、饮水、吃料、吃饱料进行层次划分并计算饱食率。雏鸡开食情况检查分四个方面:吃饱料(嗉内有一团饲料)、吃上料(嗉内有饲料和水的混合物)、饮上水和料水没有。
依据管理人员测定情况,安排工人进行逐一摸鸡,将未饮水、没吃料的弱鸡、小鸡挑出放在残栏中单独饲养(注意残栏的特殊照顾,并且由于鸡群的群居性,不要将单个、少量的弱鸡单独饲养,避免其孤独,精神不振,记着它们是弱势群体,要特别关注)
待雏鸡开水后,根据用药程序适时更换、添加水球内的水。注意不要一次添加过多的水,避免因长时间放置导致药物的失效。以少添勤换为原则。
育雏期防止水杯污染的一个好的做法:在水线下面铺上料袋,可以有效防止垫料进入水杯,污染饮水, 同时也能最快发现水线洒水,减少垫料湿度,此法一周后据实际情况去掉取走。哪时雏鸡能完全站直饮水了。
根据鸡群的分布状况进行赶鸡:如果鸡群分布均匀,开水、开食正常,可以每小时“驱赶”鸡群一次,让其自由活动,增强食欲。如果鸡群扎堆,则需随时赶鸡,保证鸡群不出现扎堆现象。
一日内育雏成败占肉鸡饲养全期的50%重要性;
好处:A、增强雏鸡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雏鸡成活率;B、为育成期提高均匀度打下良好的基础。C、控制弱小鸡的发生,为育成期提高育成率打下良好的基础。D、有利于提高机体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
温度控制:不能过高或过低;
开水前温度不超过29℃;目的防止雏鸡脱水和员工过于劳累;
饮上水后温度控制在30--32℃;入舍助饮一小时后和自由饮水二个小时后;高温与低温都会严重影响食欲的刺激;高温也会造成:温度和湿度难以控制、员工过于劳累等。不要让雏鸡适应非在高温处饲养;管理重点:让每只雏鸡在最短时间内吃饱料,不惜一切代价刺激食欲。
控制鸡舍内内的湿度不低于65%。
提升湿度的方法有两种:地面洒水和提温后喷雾
免疫。100%安全免疫(同时检出未采食到料的雏鸡)
每4小时换水一次,保证饮水器与饮水干净。统计一天的采食量,制定下一天的预计喂料量,尽最大努力让鸡群多采食饲料;(入舍后23小时统计)。
1-7天自由采食,主要是第一周体重达到进鸡时体重的4倍;4周时要求达成标准体重440克,对以后产蛋有深远的影响。围栏要逐渐扩大,因为该阶段小鸡生长特别快。水、料设备分布必须均匀,保证所有鸡只在2米范围内找到水、料。
2日龄管理,雏鸡已经逐步适应了新的环境,那么,以后的工作也要一步步开展起来,饲料的多次添加、饮水器的适时更换、按时诱鸡活动促进采食、弱鸡的精心照顾、舍内环境的控制都非常关键。充足的料位是管理的办法。
定点进行喂料,定时驱赶雏鸡,每次定量加入料量,一般是两小时加一次料,一个小时驱赶一次雏鸡,按前一天料量加5克饲喂,作为今天料量去分配。
继续拌湿料,分多次饲喂:第二天仍然需要把料拌湿(公鸡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大约一周),预计并计算好总料量,然后根据每栏的鸡数将料分开,全部添加到开食盘中,注意撒料时要均匀,且不要太厚。全天每两小时撒一次料,将料按预计总数分开,每次大约20kg,一定不要图省事减少加料次数,避免因料盘内饲料长时间过多剩余造成雏鸡食欲下降,影响采食。
按时驱赶鸡群,增加食欲:为了保证能够使鸡群吃足当天的料量,可以每小时“驱赶”,让其多活动,增加食欲。要根据具体情况赶鸡,鸡群采食后也要有一个休息、消化的过程,观察鸡群,如果分布均匀、无扎堆现象,即可每小时赶一次。如果有扎堆现象,则需不断的赶开,如果问题持续出现,就要仔细查找原因,看是否是因为温度偏低,鸡群因受凉而聚堆。
及时清理开食盘中的稻壳:第二天的工作重点:及时清理因鸡群跑动、排泄而受到“污染”、“不新鲜”的饲料中的垫料和鸡粪,每天至少清理四次。每次清理可将多余的稻壳重新撒在栏内;清理完毕后的饲料可以拌入适量多维均匀的撒在每一栏的各个开食盘中,避免因一个开食盘中剩余旧料过多,雏鸡对此盘采食欲差而不去吃料现象的出现。一定要随时即喂,防止饲料因污染酸败;
在水线(饮水球)下方铺编织袋:有效避免了稻壳污染接水杯/饮水球的问题。制作带钩的长杆,换饮水器时使用,可以减少工人劳动量,并且对鸡群的应激较小。
挑出弱鸡单独饲养,尽快使其恢复健康状态:根据天气状况,3日龄可以开始通风,通风时水帘为唯一进风口,并加强水帘消毒工作,一天三次为好,通风前进行;
如果三日龄晚上11点前吃料情况良好可以再熄灯一小时,提前一小时,将料盘撤出,余料回收称量,填写报表。准备料桶,充分消毒后进入鸡舍;注意料位的重要性,自由采食阶段也注意料位充足,均恒雏鸡的斗志;防止弱鸡发生;可以打开水线,让鸡群慢慢适应。注意:挑至残栏中的弱鸡,一定要照顾周到,及时更换水料。
喂料管理办法与饮水管理:
喂料管理:确保饲料新鲜、无污染,来场前要经过细菌学检查,特别是沙门氏菌和霉菌,并且留样250克。喂料设备数量充足,料盘分布、饲料分配要均匀。在1-3周内,喂料要少量多次。第一次喂料必须保证每只鸡都吃到料。通过敲响料盘,或抓鸡到开食盘教鸡吃料。光照强度要大于30-40LUX,并且要均匀,以保证鸡苗看到饲料。检查料盘内饲料是否干净,定时清理,不容许有潮湿,霉变饲料。第3天准备用大鸡设备,第5天开始逐渐更换,第10天全部更换完毕。
饮水管理:鸡苗到场后及时给水,给料。前几天,手提饮水器50只/个。引导鸡苗使用大鸡饮水设备,在3天开始引导,在引导过程中仍然使用小饮水器,直到每只鸡都学会使用,5-7天开始逐步拿掉小饮水器2个/天,10天前应该被换完。小饮水器均匀放置在围栏内,放置在砖头或木块上,防止垫料进入水中。鸡苗到场前4小时准备好水,放在围栏边,使水温接近舍温(水温27℃左右)。必须保证每只鸡苗都能饮到水。1)饮水设备放置均匀;2)光照强度大于30-40LUX,均匀度要好。保持饮水器干净卫生。如果使用葡萄糖饮水,饮水时间不超过1小时,以保证水不受细菌污染。给小鸡饮的水必须干净,一般用0.2-0.3ppm的氯消毒的水最好。
断喙(环境管理良好的情况下母鸡可以不断喙,公鸡断喙)断喙好坏很重要,会影响鸡只发育、产蛋、受精率。
断喙目的:1)减少饲料浪费;2)减少啄羽发生。
断喙管理:1)断喙操作者;2)断喙设备;3)断喙方法技术。
断喙员:1)必须喜欢该工作,踏实;2)有经验,操作方法准确;3)操作要善始善终,能吃苦耐劳;4)对鸡苗温和,轻、快、准;5)本人性格要仔细认真,处理问题正确。
断喙设备:1)断喙器用前检查,确保良好,断喙孔必须达到标准。断喙孔板要平整没变形,如有问题要换新的;2)断喙器必须消毒过,并清理干净,没有以前使用剩余物;3)断喙器必须保证用电安全,电线无破损,接触要良好;4)刀片要不钝,每只刀片断喙2500只。5)接触不好,会使刀片发热,刀片温度应在700℃左右,刀片颜色为深红色(樱桃色);6)经常用湿棉刷擦试孔板热量,保证不太热;7)考虑断喙时排烟,减少对人的影响;8)保证刀片与孔板间隙合适,防止太大或太小;
断喙技术:
1)断喙时间最好为4-6日龄,具体确定要根据鸡苗到场时大小。过早断喙可能影响鸡苗发育,过晚断喙,可能造成断喙困难,出血较多。
2)根据喙的大小及断喙标准选用孔10/64英寸、11/64英寸、12/64英寸,一般情况第5天断喙用11/64英寸的孔比较合适。
3)断喙长度不准超过喙长1/2;
4)断喙人姿势要端正、舒适,手臂要与孔板配合好,控制喙的手臂与身体成90°角,小臂与孔水平。手臂动作要灵活。 机器要稳,牢靠。用一只手抓鸡,用另一只手大拇指压在鸡头部,用食指托住鸡下颌部,轻轻拉长鸡脖,使舌头回缩。把喙放入合适孔中,鸡喙与孔板成90°。踩下脚踏板时间不超过3秒要放开。 拿鸡出来检查有无出血,如有,应灼烧,烫喙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损坏生长点细胞,影响喙生长。轻轻将鸡苗放到围栏内。 断喙人数每舍不超过3人,其中1人负责公鸡,另2人负责母鸡;每人断喙应分栏,使每栏板断喙效果一致,有利于以后饲养管理。 每栋鸡舍断喙必须在当天完成。
5)断喙前后对鸡苗的管理要求:抓、握、放要轻柔。围栏板隔开时,要使鸡只能方便喝到加有维生素的水,装入断喙筐的鸡只不可太多,断完一筐抓一筐。 要有人负责检查已断喙鸡苗,检查断喙质量,有无出血,如有要及时处理。断喙后鸡苗给料要厚一些,并用粉料或破碎料,防止鸡喙碰到料盘出血。断喙后2-3天,鸡苗应激大,饮水量少,供水供料设备要放低,并保证水料充足。保证温度合适,喂料、饮水设备在热源范围内。断喙时要加3-5天维生素于饮水中,以减小应激。
通风换气、垫料、光照管理:
光照程序:
周龄       光照时间(小时)      光照强度(LUX)   灯泡瓦数
1—3天         23                      30-40               100
4—7天    每天减少一个小时            30-40               100
8-14天   每天减少两个小时到8小时为止5-10                25
通风换气:鸡舍要封闭好,防止昆虫及带病生物进入鸡舍,用排风扇通风。根据排风扇开启数量合理调整进风口大小,保证鸡舍负压符合标准。风扇开启数量应根据鸡龄,温度等确定,要经常观察鸡群冷、热、呼吸表现。
垫料管理:要选用质量最好的垫料。来源可靠、干净。进舍前垫料必须通过消毒。潮湿垫料要换掉;定期翻垫料,保持垫料平整。进鸡苗前,必须抽样化验是否有细菌及霉菌。
4—8周:种鸡体发育进入一个快速期,8周骨骼长度达到成年鸡骨骼长度的90%左右;真接决定了种鸡体成熟的好坏,也就决定了肉种鸡一生的生产性能的高低。
4—8周:是骨骼快速发育期,8周时的骨骼长度以达到成年骨骼长度的85%以上;这一时间的均匀度直接决定了体成熟均匀度的高低。体成熟均匀度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种鸡一生中的生产性能的高低。这一时期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所以我叫这个期为第一个管理重点期。管理重点;控制增重的合理性。
育雏期影响均匀度的因素
雏鸡的质量:雏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种鸡均匀度的高低,雏鸡影响到均匀度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不同周龄的种鸡产的雏鸡,种鸡有传染病存在,造成种雏苗疾病发生。
舍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不同,产生温差,使雏鸡采食不均,进而造成均匀度下降。
0—3日的湿度:前三天湿度偏低情况下易引起慢性呼吸道发生,同样也会引起雏鸡脱水,造成大小不均的表现。
首次饮水与开食的质量:开水开食不好的话会引起弱小鸡的发生和采食不均匀。
饲料质量
饲料的分布料量、料位、喂料速度投料是否均匀
断喙:固定专人进行断喙,断喙人员越少越好;防止断喙时间过长,以防烙死喙过多;减少部分料位,增加饲料厚度,减轻疼痛应激;补充微量营养素减缓断喙应激;补充微生素K3粉促进止血;
球虫:球虫免疫的重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产蛋期慢性球虫的发生引起产蛋率下降,引起主要以肠炎为主的病理变化;但在免疫球虫疫苗过程中由于管理、操作办法和疫苗质量问题往往引起球虫疫苗免疫后死淘率增加。少则几十只,多者上千只的都有,同时造成免疫失败。到底应如何做好免疫球虫的工作呢?
做好球虫疫苗免疫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确保疫苗质量;优秀场家,保存过关。
2、防疫球虫疫苗时操作不能失误;有以下几点不能忘记:①足够饲料量,让每只鸡都吃饱;②料中拌疫苗要均匀;③有足够的料位,让每只鸡同时能吃到料;④每栏按鸡数分清料量和料位;操作办法是:①3日龄按每只鸡6克;4日龄按每只鸡8克料;不能太少;管理人员自己拌料:②用小喷雾器每瓶疫苗一公斤水,一个人喷料,一个人拌料,到把所有疫苗喷完为止; ③按加入的水量加上料量平分给每栏的每只鸡。
3、防疫后的管理与维护:控制舍内湿度不能过高和过低应在35—60之间;提高湿度只地面洒水,不能在垫料上洒水;防疫后五天,天天观查粪便情况,并进行化验室检测;
4、预防球虫野毒株感染;野毒株会加重疫苗反应同时引起大的死亡;预防的方法很简单:不要让雏鸡以任何方式接触到土地面;也就是在育雏过程中所有员工不走土地面;
合理分群:5--7日龄断喙时认真挑鸡;12日龄左右大、中、小进行分群;3、4、5周每周进行一次分群。6周时每栋只分两栏,均匀度低时可逐只称重分群;
育雏期体重控制;肉种鸡饲养中体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育雏期更是如此,但各周控制方法不尽相同;1—2周促进采食使鸡群快速增重;1周末体重不低于170克。3周后控制料量按标准增重;
以四周末体重为基础,进行体重调节制定新的增重指标;
1、四周末体重高标准40克以内的,可每周少增重5克,到十二周左右使体重回到标准体重范围;
2、四周末体重低于标准40克以内的,让其在十二周前以每周多增5克的周增重使鸡群赶上标准体重;
3、四周末体重高标准50克以上的,可每周少增重5克,但到12周即刻按标准增重不能在少增重;12周后要按标准增重进行增重。
如实际4周末体重为520克比标准高90克,使其到12周回到比标准体重高50克的调节曲线饲养不能再少增体重。
4、四周末体重低于标准40--100克之间,使其到8周与标准只差20克为宜,差额除4,作前四周多增重值,8周后每周多增重5克,使鸡群赶上标准体重;如是实际体重低标准70克的体重曲线,则8周前每周增重12克左右,8周后多增重5克/周。使其到12周达到标准体重。
周管理重点是:
第一周:0日龄:1、接鸡前准备工作:车辆消毒备好。2、做好开水药物加入准备。3、接鸡前一个小时加好水洒上湿拌的饲料。4、接鸡前到接鸡后3小时恒定舍内温度在27--29℃。5、多次在墙壁上洒水进而保证舍内墙壁湿度在10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舍内湿度在75%左右。可以使用消毒设备。
1日龄:1、分群点数,做好记录,称重。2、2.5-10%的白糖(前十个小时用)和电解质多维矿饮水3天。3、温度控制方面:鸡才入舍时控制舍内温度在27-29℃,让鸡吃料饮水,入舍一个小进后温度提升到30℃,然后在过一个小时再提高到31℃,然后再过一个小时使温度控制在31-33℃.保持温度31-33℃.以维持到2日龄。温度要慢慢提上去,绝对不能忽高忽低。4、全价鸡花料开食。5、开照明灯,瓦数为60W。6、前十个小时喂料中拌入12%微生态制剂。前十个小时饲养密度在70—80只/平方米。7、入舍十小时后水线也要过渡使用,调教雏鸡使用自动饮水器,真空饮水器也要配合使用以防止部分鸡饮水不足。8、按每个开食盘供30只雏鸡去准备。充足的料位是管理的关键。
2日龄:1、1-5日龄饮水中加抗菌药预防细菌性疾病。2、每日加料8-10次使鸡只尽早开食,采食均匀。3、观察保温温度是否适宜,调节适宜温度,温度在31--32℃。4、23小时光照。5、使用开食盘和小料桶喂料,确保料位充足。刺激食欲仍是管理重点。
3日龄:1、每日更换饮水3次。2、加垫料、防饮水器漏水。3、饲喂多种维生素。3-10日液体维生素AD3E饮水,减少应激。4、挑出弱小鸡只。温度在30--32℃。料位充足是关键。5、疫苗:防疫球虫病:做好疫苗免疫工作是管理的关键。控制舍内湿度在50--65%之间,以防止疫苗免疫工作失败。
4日龄:1、每日早上、下午、晚上更换饮水各一次,并洗净饮水器。过渡渡自动饮水器。2、每日早、中、晚、夜加料各一次。3、关好门窗,防止贼风,但要考虑到舍内供气充足。4、观察雏鸡活动以确保舍温正常,每天22小时连续光照,2小时黑暗。5、灯泡瓦数为40W。温度在29--31℃。6、做好扩栏前的准备工作。
5日龄:1、增加饮水器与料槽。2、观察鸡群状态与粪便是否正常。3、观察温度注意雏鸡状态,及时调节室内温度。4、撤去一半真空饮水器,使用水线供水,要教会雏鸡用水线。温度在28--31℃。5、做好扩栏的工作使密度在20只/平方米左右。6、料位是雏鸡均匀度的关键。7、做好病关免疫。
6日龄:1、更换水线下潮湿结块垫料。2、早上检查是否缺料与缺水,及时增加料桶与饮水器。3、再撤去部分小真空饮水器,全用水线供水。舍内温度在28--30℃。
7日龄:1、 晚上抽样称重一次,称重要有代表性。鸡的生长发育情况与标准体重对照,找出生长慢的原因。2、全部更换全自动饮水器和大料桶。舍内温度控制在28--29℃。一周末的体重很关键,确保体重达到要求的标准。它代表着鸡群的健康情况。
第二周:1、提高种鸡均匀度进行第一次分群管理。2、调整室内温度,温度在27--29℃。注意通风。3、增加垫料。4、8-14日龄每天减少光照两个小时。5、以 体重大小考虑限料:以体重达200克,料量吃到30克开始限料。公鸡仍自由采食。6、注意粪便变化,及时防治球虫病。7、7、14、21、28日龄的体重必须达标,因为育雏期是公鸡骨骼发育、羽毛覆盖、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公鸡体重在28日龄达标,鸡群均匀度则很理想。8、确保初期均匀度不低于78%。
本周免疫工作:8日龄免疫ND油苗和弱毒苗。14日龄免疫IBD弱毒苗。
第三周:1、确保种鸡均匀度不低于75%,要有充足的料位和水位。2、喂料原则:同一时间内,相同条件下每只鸡都能吃到相同料量。喂料注意事项:过渡喂料器具要清楚洒料情况及时补给;垫料上饲养过渡棚架上饲养饲料浪费的危害;喂料器具不同洒料与补给也不同;
本周免疫:AI:H5+H9,同时ND弱毒苗点眼。
第四周:4—8周:是骨骼快速发育期,8周时的骨骼长度以达到成年骨骼长度的85%以上;这一时间的均匀度直接决定了体成熟均匀度的高低。体成熟均匀度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种鸡一生中的生产性能的高低。这一时期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叫这个期为第一个管理重点期。加强育雏期管理确保公鸡4周末体重达到780克以上,拉大骨架。
这一周的管理重点就是为体成熟达到较好的基础。温度允许情况下缩小到最小饲养密度。这样有利于种鸡的体格发育。公鸡管理:第4周要求实际体重达成目标体重。第4周体重如达不到目标体重可延长光照时间至12小时,到第5周一定达到目标体重,饲料从531N换成532N,并实行第一种限饲方案4/3限饲。控制调整料量要根据鸡品种,及鸡标准体重进行,抽样称重方法必须准确,称具经常检查,确保称重准确。4周后公鸡足够的活动量:饲养密度在3.5只/平方米以下;2周内扩栏到5只/平方米;促进肌腱发育和骨架发育;
本周免疫IBD—D78疫苗和鸡痘。
第五周:1、公鸡的自由采食时料位也要适宜;若料位偏少会造成部分雏鸡怯场,失去斗志;对均匀度提升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每天观查吃料情况,计算料位。以第一次加料时让鸡只百分百同时吃到料为准;2、一定要坚持三同原则:同一时间内、相同条件下每只雏鸡都能吃到同等质量的料量;3、公鸡育雏期5周后公鸡的管理:按自由采食料量饲喂到5周后;5周应为六、一限;周末空腹称重以5周末的体重去定新的体重曲线,控制体重生长;使6周末空腹体重不超过1300克。5周龄对公鸡进行选种。第一次选种,着重考虑体重,选种前不必限饲,严格淘汰腿和骨架等有缺陷、羽毛覆盖不良的鸡只。
本周免疫任务:ND-K+AGP和Lasota+Ma+Con。
第六周:计算洒料的量:棚架下铺上塑料布测十个料桶喂料时洒料量,一次性补给;6周末公鸡体重不低于1160克;淘汰弱小鸡和残鸡,以确保种公鸡质量。本周管理重点是确保有一正常的增重。
本周免疫任务:IC—K。
做好育雏期的工作总结:1、前六周体重曲线是不是合理。2、均匀度是不是达标。若均匀度不达标准应找出原因,同时做出修改方案。3、对于种公鸡要采取第一次选种:淘汰体重偏小鸡只、弱鸡和残鸡。这一周由技术人员淘汰哪些腿短的公鸡。4、这一周要对员工育雏期工作进行评价和肯定,通过对鸡群的健康评估,评选出优级的鸡群。                                                   
(三)育成期管理(7—17周)
1.饲养设备及饲养面积:
饲养密度:5.5—7只/平方米
料槽   13CM/只;   料盘或料桶 12—14只/个
普拉松   75只/个;   乳头10只/个
2.饲养方法:育成期饲养控制非常重要,通过饲料控制确保体重增长符合标准,均匀度良好,以保证开产整齐。限饲方法:由于育成期料量小,鸡只吃料快,这样会影响鸡群的均匀度,因此我们要采用限饲,限饲方法除第一种外还有:5/2限饲,6/1限饲,每日限饲。 采食料位长度不少于13cm/只,布料时间不超过6分钟。 先开料线,后开照明。料线一直运转直至料箱料运完。料量达到高峰料量的85%,才可转为每日限饲,骨架在15周已发育定型,在10周时骨架已发育完成90%,因此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我们应及时分群管理,最后一次分群不应超过12周。
鸡群称重与体重控制
体重控制的目标是将鸡群所有鸡只饲养达到周目标体重,且具有良好的均匀度。目标体重是通过控制饲料供给量实现的。饲料耗用量的确定在育成期以体重和维持需要为依据,在产蛋期,除这两个因素外,还要考虑产蛋量和蛋重。
体重检测时,每周每栏称量60-100只鸡或取样1%-2%进行称量。7日龄和14日龄称重时,可许多鸡放在一起称量或每10只鸡放在桶内称量。鸡群称重要在每周同一天同一时间进行,确保在“停饲”日或喂料日选在喂料之前进行称重。
以下基本程序可以保证准确性
用来进行称量体重的秤具要有5公斤量程,精度要达到+/-10克。秤要经常校准。建议使用带打印输出功能的电子秤。每栏圈大约20只鸡。每个抽样所围好鸡只必须全部称重,包括小鸡(淘汰鉴别错误的鸡)。每个鸡舍抽样点,抽样数量、抽样时间要固定。每舍选择抽样点至少6个。称重人员要固定,观察方法及记录要准确、真实。利用以下表格记录体重。计算所有称量过的鸡只的平均体重。决定后续饲料用量。育成期,饲料用量必须维持或增加,但永远不能降低。产蛋高峰过后,饲料用量通常要降低以控制体重,同时维持产蛋持久性及繁殖力。
鸡群均匀度,选淘鉴别错误鸡只:均匀度是反映鸡群中鸡只之间发育差异的指标,均匀度高说明最高、最低体重差别小,开产时,性成熟,体成熟发育整齐,高峰产蛋率良好。 如何检查鸡只均匀度,可从(1)体重及鸡骨架发育状况;(2)换羽整齐程度;(3)抗体是否均匀;(4)性成熟是否均匀(加光时观察鸡冠颜色变化),等方面检查。
均匀度计算方法:称重抽样3-5%,抽样鸡只要全部称重,在平均体重上下各10%的范围内的鸡数占所抽样总鸡数的百分比为该鸡群均匀度。若群体偏小的话,要加大称重鸡只的数量,称量鸡只不少于100只。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因素:1、进鸡时存留甲醛气味;2、在一日龄不同周龄来源的雏鸡混养;3、断喙,没有高标准要求。4、温度过高或过低;5、饲料分布不良。6、喂料量不正确。7、饲料粉率过高或颗粒过大。8、储存时间过长。9、供水不足。10、饲料能量过高或过低。11、喂料时光照强度不够。12、料线高度不正确。13、喂料时间不规律。14、鸡只数量不准确或隔栏串鸡。15、疾病或寄生虫影响。
抽样称重的方法:抽样称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饲养者是否能合理准确确定饲料量。称具必须经过检查,准确度高,最小分度20克。每舍选择抽样点至少6个。每个抽样所围好鸡只必须全部称重。抽样点,抽样数量、抽样时间要固定。抽样数量3%-5%以上,每次抽样数不得少于100只。称重人员要固定,观察方法及记录要准确。称重结束后马上计算体重、均匀度,以便确定料量。12周选淘鉴别错误的鸡只,到17周应把鉴别错误的鸡只完全淘汰。
4.限水计划:限制光照同时限水。限料日定点供水,可以有效控制舍内湿度。
5.光照控制程序及鸡舍饲养管理:光照与母鸡产蛋有很大影响,光照通过刺激脑垂体,产生FSH,LH两种激素,促进卵巢发育和卵泡生成。
增加光照的方法:光照长度;光照强度;鸡只加光的条件。在封闭鸡舍,光照控制要从减到八小时开始直到152或154天期间要做好遮光,以有效控制种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同步发育。                              
遮黑饲养的目的:做好遮黑使每只鸡受到的光刺激一致,保证发育整齐。保证开产时间达到标准要求。提高饲养效率,减少饲料使用量。减少鸡只活动,减少应激因素。以有效控制肉种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同步发育。
遮黑方法:从3(或4)周开始缩短光照时间。光照时间为8小时/天。光照强度控制在5—10lux.。在控光过程中不要增加强度。
光照强度:在封闭鸡舍育成期光照强度5—10lux,测定位置为鸡头部。光照强度要足够鸡只能看到水料。光照强度低可减少鸡只活动。育成期不能增加光照强度:
光照均匀:避免鸡舍内有太亮或太暗的地方。光照均匀度对鸡体重生长及性成熟整齐度有影响。
罗斯父母代种鸡要取得高水平的生产性能,取决于在育成期几个相关管理技术的结合运用。在种鸡的一生中,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生殖系统的发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建立有效的光照模式时,必须对两者综合考虑。正是在育成期和产蛋期对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从而控制和促进了卵巢和睾丸的发育。种鸡对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增加的反应好坏,主要取决于育成期是否达到了体重标准、鸡群的均匀度好坏和营养摄入是否适宜。种鸡使用不适宜的光照程序,将导致对种鸡刺激过度或刺激不足。
在世界各地由于育成期和产蛋期所用设施不同,有三种光照组合。
第一种情况:环境控制鸡舍育成 — 环境控制鸡舍产蛋
第二种情况:环境控制鸡舍育成/遮黑 — 开放式鸡舍产蛋
第三种情况:开放式鸡舍育成 — 开放式鸡舍产蛋。
第一种情况:环境控制鸡舍育成 — 环境控制鸡舍产蛋
育成鸡舍和产蛋鸡舍都不应透光,提供给种鸡所有的光源都应来自人工光照。这个系统使用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鸡舍的密闭性。要注意避免从进气口、风机房、门框等部位漏光。这意味着在黑暗期的光照强度应小于0.4勒克司。应定期检查鸡舍遮黑效果及密闭性。
种鸡对光照时间非常敏感。因此,出现任何意外漏光现象都应及时纠正。
最迟到21日龄(3周龄)必须给种鸡8-9小时的恒定日照时间。光照强度在15-20勒克司之间(0.9-1.8烛光)。如果种鸡出现啄羽或争斗现象,光照强度还可以降低。21 – 140日龄(3 - 20周龄)日照时间不应增加。
产蛋前第一次增加光照时间主要取决于鸡群的均匀度,一般在133日龄(19周龄)。对于均匀度不好的鸡群,应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以刺激种鸡的性成熟,防止对体重较轻或体重较大的种鸡造成过分刺激,避免种鸡出现抱窝和脱肛现象。
在表24(50页)和表25我们给出了推荐的光照程序。表24第一种情况的光照程序年龄光照时间(根据133日龄变异系数%)光照强度勒克司日龄周龄CV8-10%高于10% 1 2323
育雏伞下的光照强度80-100 ,鸡舍内的光照强度15-20 . 2 23233 19194 16165 14146 1212
育雏伞下光照强度30-60 ,鸡舍内光照强度10-20 . 7 11118 10109 99**10-139 88
*10-20 14020118



鸡舍内光照强度30-60147211212154221212161231313168241313175251414182261414189271515
*如果出现啄羽现象可适当降低光照强度。
**最迟不超过21日龄(3周龄)使用恒定的光照时间。
如果产蛋水平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鸡群有可能需要15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进行光照刺激。但每次只增加半小时的光照时间。需要增加两次,每天超过16小时的光照通常不会对产蛋带来任何好处。
对均匀度不好的鸡群光照刺激过度会产生诸如抱窝和脱肛之类的问题。

表25 由鸡群的变异系数决定第一次加光133日龄(19周龄)的均匀度变异系数第一次加光时间8-10%20周10%以上21周

如果种公鸡育成期按罗斯种鸡的体重标准饲养,种公鸡的光照程序一般不需要先于种母鸡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 以确保和种母鸡同步达到性成熟。
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应当同时增加。正是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共同作用刺激了种鸡的性成熟和产蛋性能。产蛋鸡舍的光照强度标准在鸡背高度应为60勒克司(5.6烛光)。产蛋鸡舍光照强度在30-60勒克司(2.8-5.6烛光)的范围是可以接受的。将产蛋鸡舍的光照强度增加到100-150勒克司(9.3-14烛光)可增加产蛋数和种公鸡的活动性。
管理要点
种鸡在育成期只有保持正确的体重、良好的均匀度和正常的营养摄入才能对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刺激产生最佳的反应。
要确保鸡舍的密闭性在黑暗期光照强度应不超过0.4勒克司(0.04烛光)
最迟不超过21日龄(3周龄)对种鸡采用恒定的光照时间。
育成期的光照强度应为10-20勒克司(0.9-1.8烛光)。
种鸡的光照时间不应超过16小时。
种公鸡和种母鸡要使用相同的光照程序,以使它们同时达到性成熟。第二种情况:环境控制/遮黑鸡舍育成—开放式鸡舍产蛋
这种情况使种鸡在育成期的光照得到良好控制,又使种鸡可以在开放式鸡舍产蛋。通过在育成期控制光照解决了与逆季相关的生产问题(如开产推迟、母鸡体重过高、均匀度较差、喂料量过高等)。在遮黑式鸡舍育成的顺季鸡群转入开放式鸡舍后应避免光照的过度刺激。遵循表26(52页)所示的光照程序、并确保正确的体重和良好均匀度可以避免畸形蛋、脱肛、抱窝、卵黄性腹膜炎等问题的发生。
最迟在21日龄(3周龄)必须给种鸡恒定的光照时间,育成期光照强度为10-15勒克斯(0.9-1.8烛光)。恒定的光照时间应是8或9小时,这主要取决于鸡群转入开放式鸡舍时所需的光照刺激程度。在某些纬度区会出现光照过度刺激的问题(会产生脱肛、抱窝和产蛋前期高死亡率等)。如果这个问题持续存在,有必要在育成期采用10小时的恒定光照。对均匀度不好的鸡群光照刺
激过度会产生诸如抱窝和脱肛之类的问题。
产蛋前第一次增加光照的时间应在147天(21周龄)。在这个年龄,鸡群应已转入开放式鸡舍,或已打开用于遮黑的卷布。产蛋期如使用人工光照,其强度至少应为60勒克斯(5.6烛光)。但在30-60勒克司(2.8-5.6烛光)的范围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把人工光照强度增加到100勒克司(9.3烛光)将有利于种母鸡的产蛋数和公鸡的活动性。
管理要点:
种鸡在育成期只有保持正确的体重、良好的均匀度和正常的营养摄入才能对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刺激产生最佳的反应。
要确保育成鸡舍的密闭性,在黑暗期光照强度应不超过0.4勒克司(0.04烛光)。
育成期的光照强度应为10-20勒克司(0.9-1.8烛光)。
种鸡的光照时间不应超过16小时。
种公鸡和种母鸡要使用相同的光照程序,以使它们同时达到性成熟。
第三种情况:开放式鸡舍育成 — 开放式鸡舍产蛋。
在育成期和产蛋期都使用开放式鸡舍,所使用的光照程序必须考虑到自然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季节性变化。在开放式鸡舍育成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
从0-154日龄(0-22周龄)自然光照一直增加。
从0-154日龄(0-22周龄)自然光照先增后降。
从0-154日龄(0-22周龄)自然光照一直下降。
从0-133日龄(0-22周龄)自然光照先降后增。
自然日照时间的这些变化类型。对于不同月份孵化的雏鸡,我们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育成期光照时间的增加或减少情况。
例如种鸡的进鸡时间在10月初(北半球)或4月初(南半球),自然光照时间一直到10-12周龄都在减少,12周龄以后逐渐增加。
人工光照和光照强度:
人工光照的强度应起到刺激产蛋的作用。产蛋期光照强度的标准应为60勒克司(5.6烛光)。但是,光照强度在30-60勒克司(2.8-5.6烛光)范围内时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产蛋鸡舍所使用的人工光照强度增加到100勒克司(9.3烛光)将有利于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数和种公鸡的活动性。当种鸡在育成期所使用的自然光照强度较高时,产蛋鸡舍所需要的人工光照强度也要求较高,这样才能保证达到满意的生产水平。季节对种鸡的影响,不仅存在育成期自然光照时间变化的影响,也存在着光照强度季节性变化对种鸡的影响。如果在育成期,使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较高。在产蛋前对种鸡使用光照强度较低的人工光照进行刺激,种鸡反应可能不敏感。
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限制进入开放式鸡舍的自然光照强度,就可以显著降低季节性对种鸡的影响。鸡舍若使用黑色塑料园艺遮阳网能达到此效果。这种网不仅降低了进入鸡舍的自然光照强度,又保证了鸡舍内有足够的通风。在开始给种鸡加光时,应把黑塑料网撤掉。假如种鸡要移到产蛋舍产蛋,在育成鸡舍内刷黑色涂料也能达到此效果。如果鸡舍内会出现温度较高的情况,通过刷白屋顶外侧的办法来降低温度。季节性变化
季节性的变化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所以很难准确划分一年中的哪些月份是顺季或哪些月份是逆季。其实某些月份既不是顺季也不是逆季。另外纬度也将影响季节的作用。为了简化这个较为复杂的图表,在表27中我们把种鸡的出雏月份按顺季和逆季进行划分。根据出雏月份区分顺季和逆季顺季逆季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9月3月3月9月10月4月4月10月11月5月5月11月12月6月6月12月1月*7月*7月*1月*2月*8月*8月*2月*
*这4个月较难确定是顺季还是逆季。在这4个月季节性对种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鸡场所处的纬度。因此需要对光照程序及体重标准作一些微调。具体请与罗斯育种公司当地的技术经理商讨。

逆季鸡群:在北半球3-8月间和南半球9-2月间孵出的种鸡由于自然光照时间的减少和光照强度的降低将推迟此阶段鸡群的开产时间。与顺季鸡群相比,逆季鸡群不仅开产延迟,而且产蛋高峰和整个产蛋期的产蛋性能都较低。为了消除这些影响,逆季鸡群要求种母鸡的体重较高,种母鸡如果按体重标准饲养,在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同时,延迟了性成熟。这样通过减轻逆季鸡群的限饲程度,性成熟可以提前(见性能标准)。第一次加光应从154日龄(22周龄)开始,光照时间的增加幅度应为3~4小时。
顺季鸡群:饲养顺季鸡群应达到体重标准,并在154日龄(22周龄)第一次增加光照。
要点:种鸡在育成期只有保持正确的体重、良好的均匀度和正常的营养摄入才能对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刺激产生最佳的反应。种鸡的光照时间不应超过17小时。种公鸡和种母鸡要使用相同的光照程序,以使它们同时达到性成熟。
6.公鸡管理:交配能力:与公鸡的体型发育、腿长短有关。也与母鸡的开产体重有关。
公鸡生理特点--睾丸的发育过程:
0--12周:睾丸基本不发育,称为初形期;
13--25周:睾丸生长迅速发育期,称为生长发育期。
26--35周:睾丸发育高峰维持期;
35--50周:睾丸开始萎缩期;(管理重点期)。
50周以后:睾丸萎缩期;50周后受精率下降是正常的。但若下降偏早过快都是不正常的。
周管理重点:
第七周:肉种鸡进入7周后,鸡群生长发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放到首要位置上。提高均匀度的重点是料位和水位,适宜时间扩栏。一定要确保种鸡的喂料的三同原则:同一时间内,相同条件下每一只鸡都能吃到相同料量。注意加料速度,防止9—12周超重增长,以防止应该增重快的周龄时,反而增加不上体重。7-16周龄属于种鸡生长发育的维持阶段,主要目标是体重与胸形控制。尽可能经常化的检查鸡群胸形发育得分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在不同周龄检查鸡数量越多,就能更好的把握鸡群发育状况。鸡群加光时的状况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实现这一苛刻要求(至少85%的鸡只胸型符合相应周龄胸型标准要求)的的唯一途径是在整个维持阶段进行恰当的体重控制。
第八周:1、公鸡8周末胫骨长不低于120mm;2、第一次药物驱寄生虫。免疫:lasota饮水。本周对公、母鸡进行评估。做好种鸡的最后分群工作。对公鸡进行淘汰2%的弱小残鸡。8周时胫骨长度10CM以上,胫骨长度均匀度不低85%。
第九周:9—12周:控制生长,杜绝增重超标;(低标准增重)。注意10—11周加大料量,确保13周后有个好的增重。在本周一定要注意以后增重,一定要防止13周后体重不达标,这会对后期产蛋率和体重控制带来麻烦。
第十周:公鸡分群方面:10周后不准分群。(自由生长)。栖架高度:应控制在45—50CM。10周要采用药物净化;种鸡到达十周时体型以及乎定型,对均匀度的控制以到最后,以后不再分群。
本周免疫:病关REO(S1133)。
第十一周:本周需要有点快速加料,但育成期这几周加料太快时,体重控制失误:直接影响鸡群育成后期性器官的发育,也是后期双黄蛋多的一个重要原因。防止双黄蛋多的措施是要种鸡有一个均恒的周增重。由于卵细胞的快速发育,所以在育成期内提早到11周开始快速加料是应该的,应确保13周后有一个较好的周增重。但加料速度一定要有个度。
第十二周:这周以后公鸡体重应有正常的增重;2、第二次药物驱寄生虫。3、本周睾丸生长发育雏形期。种母鸡在这一周以开始发育了,料量应根上了。
本周免疫:ILT传喉。
第十三周:13--25周:睾丸生长迅速发育期,称为生长发育期。12周后睾丸快速生长,料量应快速加上,应有一个良好的增重,12周后增重不低于120克。25周前睾丸应发育成熟;公鸡13—21周;要求有一个均恒的增重,按标准增重高出几克没关系;(最少按标准增重)。
本周免疫:Lasota+Ma+Con点眼,和ND-K肌注。
第十四周:14—18周:是生殖系统快速发育期,这一时间的均匀度直接决定了性成熟均匀度的高低。性成熟均匀度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种鸡一生中的产蛋高峰的高低。这一时期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叫这个期为第二个管理重点期。管理重点;控制增重的合理性;14周睾丸开始增长,若14周之后公鸡的周增重不够会抑制睾丸的生长。会影响以后精子的产量和活力;
第十五周:公鸡饲养密度:14—22周不高于3.5只/平方米。母鸡的生殖系统快速发育期,周增重要绝对根的上呀。
本周免疫:AE+POX插翅。H5+H9肌注。
第十六周:引起双黄过多的原理有三个方面:1、生殖腺发育期,营养过大或其他方面原因,使卵细胞发育成熟过快,卵细胞之间差异偏小;2、卵泡成熟期营养过大,使卵泡发育成熟过快,卵泡之间差异偏小;3、外界物理应激因素,鸡只惊吓引起不成熟卵泡提前落入输卵管内;16—22周的管理:胸肌丰满度;控制不好:胸肌丰满度要有所增加;胸肌变化很关键;耻骨间系加宽;耻骨尖有肌肉;胸肌代表着能量贮积;料量加的过猛;主要是在20周后。
本周免疫:IC—K。
第十七周:17周后睾丸快速生长,105日龄同样要给公鸡加料4-5%。
本周免疫:减蛋综合症(EDS-76)。
公鸡17周之后的管理:以公鸡体形决定,决定加料多少;公鸡睾丸的大小不均;吃料不够;公、母鸡性发育的一致性;三个一致性:公鸡发育一致性、母鸡发育一致性。公母鸡同时发育性成熟一致性;过早交配过早衰竭;
公母鸡比例表:日龄周龄种公鸡数/100只种母鸡1331911—10.5140—15420—2210—9.5210309.5—9245359—8.5280408.5—8315—35045—508—7.5420607.5—7

种公鸡的管理重点:
我认为:育雏期达标准增重;育成期周均恒增重;混群时:公鸡应是母鸡体重的1.4倍;混入大群公鸡的均匀度不能低于95%;提前三周定群;合群时确保有好的周增重:每周要100%称重;产蛋期每周有30克的周增重为目的;每周上调料量;产蛋期确保微量营养素充足;
种公鸡分期管理重点:
1—3周:促进采食;(超标准生长)
4—8周;促进生长;(6周控制在超标准80—120克之间)有一个快速增重的过程。(第六周减慢加料速度)4周后公鸡足够的活动量:饲养密度在3.5只/平方米以下;8周时胫骨长度10CM以上,胫骨长度均匀度不低85%。
9—12周:控制生长,杜绝增重超标;(按标准下线增重)。注意10—11周加大料量,确保13周后有个好的增重,由于这个时期超重会影响到以后的增重;
13—21周;要求有一个好的增重,按标准增高出几克没关系;(最少按标准增重)淘汰胫骨长不足的公鸡;种鸡在14—18周增重不足,会严重影响种公鸡性腺的发育,从而抑制睾丸生长,对后期精子活力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2—31周:控制增重,但要有足够增重。做好分饲工作;1、做到真正的分饲:要做到分饲的有效性。公鸡分饲网的使用:公鸡料线符近两边一米处建具有升降功能的隔离网。作用是严格分离开公母鸡采食,并能给所有公鸡同等的采食时间。可每周100%称重;特殊情况下可每周两次称重;混群时体重与体型均匀度要达100%。
31--50周:以31周公鸡体重为标准,每周增加体重30克制定体重曲线;通过持续的增料(0.75-1.5克)来保持公鸡良好的周增重和种公鸡的活力。(宁肥不痩)。真正做到每周增重30克左右;我们要接受:周增重30克与每周加料的观念。
50周后:每周加料1—1.5 克,持续加料目的只为提高种公鸡的活力;后期仅防公鸡失重;宁超重也不要让公鸡失重。失重必竟会影响到公鸡的活力。公鸡也要精、气、神。
饲料的控制与公鸡体重
周龄喂料方法   料型    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   体重   料量 千克/100只
1      自由采食531N       23      30-40   0.2      2.5
2      自由采食531N       18      30-40   0.36   4.6
3      自由采食531N       16      30-40   0.52   6.0
4      自由采食531N       12      30-40   0.85   7.0
5      自由采食532N       8(12)   30-40      0.93   8.0
6      控制               8         5-10       1.17   7.8
混群,体重达到标准的120%
公鸡的选留:6周时(42天)进行选种,主要淘汰体重过小,不宜留作种用的公鸡。及时淘汰一些鉴别错误、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适宜留作种用公鸡的条件:体型发育良好,胸肌丰满,腿长健壮,体重达到标准的120% 。
造成舍内公鸡打斗的因素:1、公鸡均匀度不好,发育不一致;2、饲料、水,分布不均匀;3、料位、水位不够;4、公母比例不适当;5、光照强度过大。6、舍内温度偏高;
公母分饲:公鸡单独饲养,能更好的控制公鸡体重,有利于提高均匀度。混群时,应在晚上熄灯后进行,减少应激。混群时应将公鸡均匀分布于舍内。
种公鸡的管理重点:管理种公鸡的目的是饲养足够数量的高质量公鸡在22周龄时与母鸡进行交配,然后在产蛋阶段产下最大量的受精蛋。高质量的公鸡就意味着:公鸡在整个生产阶段具有维持高受精率的潜力。充足则要求无论什么时候,比例都特别合适。如23周龄母鸡数量都占在8-10%之间。从收集的数据以及其他的信息看,强调种公鸡的管理已经不仅仅看重种公鸡的体重而是对鸡的体重、骨骼、均匀度、体况以及交配比例的综合考虑。关键是体重和饲料从1日龄到产蛋是逐渐增加的。产蛋时的体重已经经过控制确保生长速率合适,体况与日龄相符和。
早期生长:鸡早期生长良好很重要。鸡群在0-14天生长良好,到6周龄时饲喂颗粒料。如果鸡群在骨架、羽毛、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发育良好,7、14、21和28天体重应该能够达到目标体重。
1--3周刺激性采食(定时:关灯前1小时吃完料为准;定量:每天下午设定第二天的料量。定次数:)饲喂。日耗料达到40克时可以定量饲喂;2周体重达标准即可限饲了;每日加料2克左右;
合理的骨架形成对于育种舍内的成熟公鸡建群比较有利。如果28天的体重满足要求,均匀度也达到最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求将鸡群按等级重新分群也会减少。 在5周龄的时候选择后备鸡用作种用很重要。这里将发育较好的鸡(CV在5-7%之间)移至育种舍,考虑到将来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损失而多增加一些鸡只。有腿病或者骨骼缺陷的鸡转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鸡群中。保持鸡群大小均匀要求饲养过程中要有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喂空间以及饲料消耗量。在10周龄时将鸡群分为两种等级证明是有效的。但是10周龄以后再进行分级却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这是鸡的骨骼已经长成86%以上,管理者已经没有机会再去做任何努力进一步影响骨骼大小发育。
4周末体重达720—780之间不要再超了;在6周末体重达到1075--1130克时;管理办法是:以四周末体重为基础,每周加上4周后每周的周增重,制定下新的生长体重曲线,进行体重控制就是了;其实:标准的周增重控制是管理重点;即使一个阶段有点超重,后来几周也不能用失重来补救。所以任何时候的标准周增重是必须的。考核指标: 均匀度不低于85%,成活率不低于98%;合格率不低于90%。监测8w和12w的胫骨长度(与公母鸡配合力强相关),作为种公鸡重要的选种依据。8w:10-11cm;12w:12-13cm。淘汰病、残、小公鸡(小于全群平均体重30%)考核指标:体重均匀度不低于90%,胫骨长均匀度不低于90%;体重不超标准;
   鸡群密度在3-5.5只/ m²比较合适。如果使用一个固定支架系统饲喂空间在10cm/只也是可以的,第10周时15cm/只,15周则18cm/只。从第10周开始,在生长速率上保持养分充足是很重要的。在这个时间足细胞开始发育,睾丸继续发育到23周的时候达到性成熟。从第15周开始,睾丸开始迅速发育,体形生长必须紧跟上,这一点很关键否则受精能力会推迟或者消失。在育种上一直对种公鸡的饲料转化率进行筛选,因此在中间饲养过程中需要稀释日粮养分以增加鸡的采食量以确保鸡采食足够的养分用于生长和发育。
在转到产蛋舍之前,必须对公鸡进行最后筛选。筛选的公鸡均匀度必须好,体态上扬,体形发育良好。有腿或者骨骼缺陷的公鸡不能选作种用,因为这种鸡往往不能交配成功甚至可能对母鸡造成伤害。发育阶段应该与母鸡尽可能接近,以鸡冠、肉垂和羽毛成熟度作为观察标志。 最好在母鸡移入前24小时将公鸡移到母鸡产蛋舍内。这有助于公鸡觅食和饮水,如果公司仍然在生长阶段则尤为重要。公鸡在30周龄前必须根据生长情况进行饲喂以确保鸡的生理和心理达到成熟状态。
   生长速率的损失会推迟受精时间,对后期受精也不利。到24周为止,公鸡每天采食量必须达到135g/天,到种鸡的生产下降为止每天增加1g。然后以体重与体型情况,每周必须加料以刺激种公鸡的活力,但是维持体重极为重要,饲喂水平取决于营养价值和分阶段饲喂系统的效率。重要的必须要提醒的是公鸡饲喂空间必须保持不变,随着公鸡数量的下降饲喂空间必须不停的调整。这可以预防公鸡发育不均匀。
在生产高峰后的公鸡管理原则和程序与生产高峰前相似。公鸡的体重和体况通过调整鸡的采食量来控制。所以随着公鸡的逐渐生长,必须控制体重保证鸡缓慢的稳定增长(30g/周)。经常采集公鸡样本进行称重以确保体重在目标范围内。必须对每个公鸡样本进行评估以测定鸡是否保持在理想体况能够繁殖。鸡群采食量的变化是基于对采集样本的评估结果。样本量太小可能会导致管理决策错误。
   在30周龄以后,公鸡每周体重增加大约30g,这样持续30周时间。体重数据应该与其他信息一起综合考虑决定饲喂量。公鸡的饲喂量变化很大,主要取决于饲喂系统能够预防公母鸡分食的能力。如果控制比较好,公鸡的饲喂量正常在140-165g/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必须逐渐增加。以这个作为一个规则,每周增加1g,从30周龄开始,必须维持生长和体况。饲喂量取决于分阶段饲喂体系的安全以及饲料的能量水平。
   公鸡饲喂不足或者饲喂过量都可能发生,这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在40周龄以后进行限饲比较普遍。公鸡需要食物来维持、生长以及保持交配活力。如果营养相差过大,首先受影响的就是公鸡的交配能力。公鸡开始反应变得迟钝、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尽而出现羽毛脱落、食欲下降,交配能力下降以及啼叫声减少。除此之外,泄殖腔变得苍白、公鸡泄殖腔的可变性加大。当这些情况发生时,相对活跃一些的公鸡会利用它们的体储备工作很短一段时间,但是其他一些公鸡会停止交配。如果情况严重,大多数鸡群将不能恢复。总之,这会导致受精率降低。 一旦观察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采取大量纠正措施: 检查公鸡饲喂器是否能被母鸡使用。
检查公鸡饲喂空间是否充足(18cm或者7-9只公鸡/栏)。若都没有问题则: 饲喂量必须增加5-10g/天。 必须检查一下每周平均体重增加数据的精确度,如果存在以为采样重新称重。 公鸡饲喂过量会导致公鸡胸肌发育过度,体重超标,这些都会对母鸡造成伤害,在与公鸡交配时候以及脚垫产生更大的应激。根据生理状况进行常规淘汰个别公鸡。脚差、腿弱、不长肉、鸡冠不好以及泄殖腔颜色不好的鸡应该淘汰。当公鸡转移过时,必须保持饲喂空间不变。管理种公鸡的技术不是“高新技术”。注意细节,监控和维持正确的体增重以及体形可以减少受精率下降问题的发生。观察公鸡的行为并对此作出正确的反应,这有助于保持种公鸡的质量,从而提高受精率。

天骄伊人 发表于 2012-8-22 10:41:04

谢谢分享!主要太长,收藏一下慢慢坐下读啊!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8-22 10:46:57

是呀,这是一本书的内容!

内容来自[短消息]

天骄伊人 发表于 2012-8-22 11:04:43

我太佩服你了,太敬业了,到时出版了,我买一本学习一下啊!

内容来自[短消息]

完美相遇吧 发表于 2012-8-22 12:34:06

感谢杨老师分享,收藏慢慢看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8-22 15:57:00

谢谢朋友的支持,我送你一本好了!

内容来自[短消息]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8-23 08:53:45

请多提提建议!让我把书完善的更好!

杨一帆 发表于 2012-8-25 14:24:14

优秀文章!杨老师辛苦了,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规模化父母代肉种鸡场的饲养管理--第八章父母代肉种鸡分期饲养与管理1(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