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的"四三二一"疾病防控精髓
中国现阶段饲养环境条件下,除了一些大型的养禽场外,大多数蛋鸡养殖是一家一户小规模饲养。由于禽舍简陋,设备陈旧,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等原因,疾病控制难度较大。另外,近年来兴起的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又是个新生事物,政府在这方面还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因此,疫病流行趋势逐年增加。那么,如何改变传统的疫病防治模式,实施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以确保鸡群的健康稳定呢?公司根据30多年成功疾病防控经验,制订并推广了适合中国蛋鸡养殖条件下的“4321”疾病防控模式,提出“确保鸡群具有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是有效防控疾病的核心。即:40%的精力放在鸡群免疫上;30%的精力做好环境控制;20%的精力做好抗体监测工作;10%的精力做好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从根本意义上解决疾病防控的难题。
一,均匀有效抗体是有效防控疾病的核心
传染病的流行依赖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这三个环节的完全具备,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发生传染病,那么如何阻断这三个环节的链接呢?
其一、构建“与世隔绝”的“SPF”生存环境。即将所有病源阻隔在鸡的生长环境之外,由于其投入大,对环境要求高,多应用在小群体的实验鸡或种禽繁育。
其二、让鸡产生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生存屏障,即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这是疾病防控的精髓。
中国农民养殖的现状是:农民养殖为主体,而且以庭院养殖占绝大多数的养殖环境中,一个村子能养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蛋鸡,这样一个特征导致了疾病防控难度的增加。即:规模小,群体大,技术水平较低;选择鸡苗、疫苗、饲料等比较混杂,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对粪便、病死鸡的处理不到位,人为造成恶劣的养殖环境。因此,现实中很难构建一个绝对意义上的“SPF”的生存环境,且由于这种方式投入大、成本高,一般养殖户很难做到。
保证鸡群产生均匀、有效抗体水平的方法投入少,效率高,适合于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蛋鸡养殖户。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能够抵御外在各种细菌、病毒等的干扰和侵害,保证鸡群的健康,从而确保鸡群高产、稳产。同时种鸡群均有有效的抗体水平,包括禽流感、法氏囊、新城疫等能够确保雏鸡具有均匀有效的母源抗体,这是鸡群均匀有效抗体的基础。在中国蛋鸡饲养环境下,均匀有效的抗体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视、最不易做到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每日一帖 :):):)
顶! 大哥,你说的太笼统了,不适用 啊! :) 做到难啊!! 顶了 这些都是让大家参考的顶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