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石斋 发表于 2008-2-25 15:52:40

张老汉养鸡

王春华
(本文字数:1208)             《农家顾问》 2008年第1期
字号: 【大 中 小】


   
  鸡窝洼村家家户户都养鸡,鸡蛋是鸡窝洼村人的油和盐,也是鸡窝洼人的“小银行”。
  不过鸡窝洼人养的鸡却不多,一家也就几十只,多的几百只,每次县城逢集时,坐在男人骑的摩托车后面的鸡窝洼婆娘们手里都提着一个装满鸡蛋的篮子,拿到城里去卖。村里的鸡全是放养在院子中,鸡蛋的味道香,城里人喜欢,能卖个好价钱。
  张老汉是村里公认的能人,他虽说已经50多岁,却折腾个不停:养过蝎子、蜈蚣,也养过鸽子、兔子。三年前,张老汉突然开始养鸡了。可自从张老汉开始养鸡,就看不到鸡窝洼的女人们提鸡蛋的篮子了。
  他的鸡场不在自家院中,也不在村头,而是设在离村5里地的山头上。鸡窝洼本来就在山脚下,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长满了人工栽植的槐树、松树、果树,还有自然生长的各种林木。
  在那座山头上,张老汉凭借着山崖,挖了5个山洞,一个是他和老伴住的,一个是盛放鸡蛋和蛋箱的,另外三个洞在地面上打着一米高的木桩,木桩上搭着木架子,这是为他的鸡准备的窝。
  春天的时候,张老汉从各家各户中把鸡蛋收集起来,在自家院中建了个孵化室。鸡蛋变成了4000多只小鸡,又在自家院中养了60多天,便把小公鸡从鸡群中分出来,以每只2元钱卖给村里人,剩下的小母鸡,被他带到山头的鸡场里。
  白天,张老汉毫不留情地把小鸡赶出鸡窝,赶进林子里,小鸡们散布在林子里,只能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小鸡们在林子的灌木丛中、落叶中刨着虫子,美滋滋地享用着美味。中午,张老汉吹响了哨子,小鸡们扑腾腾半飞半跑,来到院中,张老汉为小鸡们准备了清凉的水,小鸡们欢快地饮着,然后上架休息。过了中午,张老汉又把小鸡们赶进树林。
  过了一个多月,小鸡们长成了大鸡,陆陆续续下起了蛋,张老汉把鸡蛋收起来,装进从县城专门订制的蛋箱中,蛋箱上印着绿色的图案,还印着一行乌黑的字:“鸡窝洼土鸡蛋”。
  渐渐地,村民们发现,村里经常来些坐着小车的陌生人,这些人来了就打听张老汉的家住在哪儿,然后就看见陌生人把张老汉的鸡蛋往车上搬。再后来,村民们看见张老汉每隔三五天就要用三轮车往城里运蛋箱,听说是给超市供货。
  第二年,张老汉孵化了5000多只小鸡,又把小鸡放养在山头,好奇的村民相约到张老汉的鸡场参观,他们看到张老汉一枚鸡蛋卖到1.5元钱,而他们家养的鸡蛋,三枚才能卖到这个价。
  鸡窝洼的村民们坐不住了,都争着往张老汉的鸡场跑,有的不要工钱,主动在鸡场帮忙干活。
  不久前,县里在鸡窝洼开了养鸡现场会,张老汉在会上讲了经验,县里的领导夸赞张老汉是全县第一个上山养土鸡的专业户,还给他奖了个大彩电,让村里人羡慕得流口水。
  前些天,从鸡窝洼传出消息,村里大部分农家也学着张老汉养起了土鸡,有不少人夸下海口要超过张老汉5000只的规模哩。

刘定章 发表于 2008-2-25 20:18:44

不错

点点滴滴 发表于 2008-2-25 22:21:42

lijun2007 发表于 2008-2-25 23:39:19

:):):)

zhonghua 发表于 2008-2-26 15:41:05

不错,有了自己的品牌,当然就有钱赚了呀?
不敢做那行都好,只有你做出名气,做出品牌来,才有人上门来送钱给你呀!
呵呵!:lol

是;开绿灯 发表于 2008-2-27 16:51:48

有头脑。

闻鸡旗舞 发表于 2008-2-27 21:21:18

有点象编故事,够5000只鸡吃的虫子,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养殖场地,不过报上经常这样瞎编过,称为“绿色食品”。

年理千万鸡 发表于 2008-2-29 15:30:14

哪有那么多的绿色蛋啊,有不少商家为了迎合人们追求健康的消费心理,精挑细选些个头小,粘着粪的畸形蛋叫卖,声称营养全面“生态蛋,头茬蛋,小鸡蛋”,价格定位很高,获利丰厚!文中提及张老汉的经营思路是对的,但也有疏漏之处,4000只蛋鸡需要的活动空间很大,每天需要的饲料应当很多,单纯靠捕捉虫子很难养大,起码也是生长速度慢。

林无码 发表于 2008-2-29 19:39:58

能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老汉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