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肉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病型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该病为条件性传染病,多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是目前养禽业中最重要的最棘手的传染病之一。对此,我参阅近几年的有关肉鸡大肠杆菌在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并结合实际应用,总结了一些防治对策,对肉鸡大肠杆菌的防治提出如下看法:一、制定一套合理的预防用药程序。
1-5日龄:主要预防鸡白痢,肠炎,饮水3-5天,在5日龄时,注射新支二联油苗。
7-10日龄:主要预防肠炎为主,在10日龄,新支二联疫苗点眼
12-15日龄:主要预防慢呼吸道病继发感染,可采用畅舒饮水3-5天,配合强力霉素拌料3-5天,在15日龄时,法倍灵疫苗饮水或滴口免疫。
17-20日龄:主要预防法氏囊疫苗免疫反应,可采用阿莫西林饮水3-5天,配合黄芪多糖拌料3-5天。
21日龄: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
23-26日龄:主要预防慢性呼吸道病和肠道病,此时最易发病,应重点投药预防
30-34日龄:主要预防肠道病
36-40日龄:主要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病混合感染,此时也就是肉鸡大肠杆菌与病毒病、慢呼混合感染高发期,黄芪多糖拌料4天。
43-46日龄:以预防肠道病为主。
49-52日龄:以肠道病为主。
二、查找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1、大肠杆菌的适应性:由于大肠杆菌为了适应外界不利环境,而产生的耐药菌株,这是其自身因素。
2、药物诱发作用:
(1)有病乱投药:在某些养殖场畜禽发病后,一旦怀疑由大肠杆菌引起,不管是何种药物,只要是抗生素,便投药使用,但很少能收到有效地治疗效果。目前,还有些养殖户更是陷入了哪种药价高选用哪种药的思想误区,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而且为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创造了条件。
(2)长时间用药:某些养殖户为了防止疫病的发生,便采用饲料或饮水中长期添加药物预防,另有一些养殖户在发生大肠杆菌病使用药物控制以后,没有适时停药等。
(3)小剂量药:由于兽药市场一些不合格的药品泛滥,许多假药、劣质药充斥市场,某些药物有效成分含量远远不足,本来已经选用了敏感药物,但由于用药剂量过小,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当然,一些养殖户为防止产生禽的药物残留而小剂量反复用药,也会导致细菌逐步产生耐药性。
三、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防治措施:
(1)科学的饲料管理,大肠杆菌是条件性病菌,如养殖场鸡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转群应激过大,突然变换饲料等原因均可导致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因此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清除诱因,最减少大肠杆菌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2)加强消毒措施:养殖场的消毒措施如何是影响大肠杆菌发病与否的又一原因。试验表明,对鸡舍及食水槽消毒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蔓延。
(3)益生素的使用:大肠杆菌为肠道菌群,因此可以采用饲料或饮水中有目的添加益生素,利用菌群竞争作用,增加肠道内有益菌的含量,减少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数量,从而降低大肠杆菌的发病机率。
(4)疫苗预防: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可在发生过大肠杆菌病的养殖场采取发病鸡群的致病菌,做成百家大肠杆菌药,结合本场情况制度合理可免疫程序,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2、药物治疗方面:
(1)针对性用药:由于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具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可作药敏试验。
(2)可靠的药物:购买药物时要尽量选择高信誉度兽药厂家的产品。
(3)适宜的剂量:在投药时不要随意加大药量,不仅增加药费,而且也易中毒或产生耐药性。药量过小时达不到治疗效果。
(4)合理疗程:用药时间过短,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容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用药时间过长,可造成药物中毒和残留。因此,根据现阶段大肠杆菌病的耐药性,我们再选择一种药物时,以3-5天为一个疗程比较好。
(5)交替用药:大肠杆菌发病后,对某些顽固性病毒和污染严重地区,应选择敏感药物交替用药,并配合中草药使用,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是月龄还是日龄呀?:lol 52天 天数怎么长?料比咋样 等到出鸡,养鸡的也就老了:lol 纯理论。。。。。。。。 等到出鸡已是时代同堂了,鸡长的胡子都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