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对地下饲养方式的看法
马春对地下饲养方式的看法文/本刊记者 杜洁茹2011年6月,记者曾到河北易县养殖户马春的养鸡场采访,那时,他的鸡舍采用的是半地下模式,而地下鸡舍也正在施工。
据介绍,他的半地下鸡舍是在2007年建成的。谈及为何从半地下鸡舍模式转为地下养鸡模式,他说,半地下鸡舍确实达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2011年8月他的全地下鸡舍建成。马春的鸡舍长83米,宽34米。距离地面2.5米,如今鸡舍存栏3000只山鸡。
“刚建成后只是放进去几只山鸡进行饲喂试验,后来发现山鸡没有死亡还产了蛋。于是就把3000只山鸡全部放到地下进行饲养。”马春兴奋地告诉记者。
经过半年的饲喂,马春发现了全地下鸡舍的优势。
“由于温度恒定,在地下养鸡利大于弊。”马春介绍,“山鸡特性是一般七月份以后就不产蛋了,需要等到来年的三月份才产蛋。但是自从用了全地下养鸡模式一年四季都在产蛋,而且山鸡的采食量不增加,以前产蛋率在60%左右,现在产蛋率提高到82%。”
地下养山鸡的另一个好处是节省人工。由于不用采暖了,鸡病也少了,刮粪采用了自动设备,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抽出5分钟来捡蛋,一天喂两次鸡就没有什么事情了。
那采用全地下养鸡模式后出现哪些弊端呢?
“唯一的缺点是以前山鸡在阳光下生长,鸡的红冠是红润的。但是现在山鸡长期在地下鸡冠不是那么红润了,蛋壳质量也不是那么好了。”马春说。
“不过这个弊端也能解决,听说现在专家研究出一种光源,能够替代太阳光。可以促使钙磷的转化,市面上的销售价格一组是90元,而我的养殖场需要20组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马春说。
后记:对这三位践行者采访时,记者一直在探索地下鸡舍和半地下鸡舍哪种优势更多?哪种模式才是更好的?
邢晓洪认为全地下鸡舍能够避开恶劣的养殖大环境,减少了疫病是最佳的模式。而李入行认为,半地下养鸡模式不但建设费用少,还可以提高种鸡的产蛋率,也是不错的模式。马春则认为全地下养鸡模式利远远大于弊。经过三位的介绍,记者想到那句最朴素的真理:“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够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不管是地下还是半地下,只有适合自己养殖场的方式才是最佳的。由于土质、地质不同,养殖者的资金也不同,根本不存在对比。
和记者前往衡水采访的张先生,想进入地下鸡舍以及想对正在建设的鸡舍进行详细的参观遭到拒绝,想看一下建筑图纸同样碰了一鼻子灰,在路上和记者倒出他满腹的牢骚。的确,目前地下鸡舍还缺乏规范,现在养殖者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包括邢晓洪以及马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怎样既减少建筑费用又能顺利的完工,而少走弯路,亟需完善相关资料出台“地下养鸡建设规范”。
马春告诉记者,他在排风口安装的风机是从中央空调拆下来的旧风机。这让记者发现养殖业确实是一个缺乏资金支持的行业,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只有资金支持才能有好的养殖模式,才能够提高生产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