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和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症
[发病简况]某市某养鸡场,1991年共饲养288父母代鸡4992羽,28日龄接种新城疫IV系弱毒苗。
32日龄时,鸡群出现病情,经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控制了疫情;不幸的是,又在90日龄时再次发病,
发病率高达60%,病死率为16.7%。
[病因浅析]
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一般为条件性致病菌,常因气候突变、饲料配合不当、营养状况下降和外伤等
引起鸡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使鸡体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增强,数量增多,鸡体正常平衡状态遭
破坏,发生大肠杆菌病;外界环境中的葡萄球菌乘机污染伤口引起葡萄球菌病。
[主要病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蓬乱,行走迟缓,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少数产蛋鸡产软壳蛋
。病程持续一周。
[剖检病变]
先后共剖检死鸡8羽,病变基本一致,今归纳如下:
1、实质脏器病鸡的心包膜增厚,混浊,有数量不等、豆渣样渗出物覆着。肝脏肿大,被膜混浊,表
面附有数量不等的胶冻样渗出物。肾脏肿大、出血。
2、肠道病死鸡的黏膜充血或出血,盲肠扁桃体散布新鲜或陈旧出血点。
3、气囊和关节病死鸡的气囊混浊、增厚,内有数量不等的干酪样的渗出物。
病死鸡的关节肿大,内有数量不等的淡黄色渗出液。
[定性诊断——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细菌分离培养后出现以下两种菌落:
1号菌落:为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隆起、不透明、灰白色小菌落;鲜血琼脂平板上,呈β溶血
,继续培养后,呈金黄色。
2号菌落:为圆形、隆起、湿润、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灰白色、中等大菌落;鲜血琼脂平板
上无溶血环。
经纯化培养,涂片,革蓝染色镜检,发现一号菌为革兰阳性球菌;2号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两端椭圆的
中等大杆菌。
经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凝固酶试验后,鉴定为葡萄球菌和大杆菌。
根据现场调查、病鸡临床表现和病死鸡剖检病变,以及上实验室检验结果,288父母代鸡群的疫病,确
诊为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和关节炎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
[抢救疗法]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优选对上述两种病菌均高度敏感的药物——庆大霉素,采取群防群治:病鸡每羽肌
注5000单位,连用3日;鸡群饮用庆大霉素(0.01%—0.02%)
[效果观察]
该鸡群发生疫情后,立即采用抢救疗法,控病效果明显,不到1周,病鸡不再死亡,假定健康鸡群亦不
在出现病鸡;不到10日,鸡群生产恢复了正常。
[经验小结—防病要点]
大、中、小型鸡场一定要搞好环境卫生,必须坚持定期消毒,并要彻底清除粪便、堆积发酵,还要及时清除易引起外伤的因素,这是控制鸡群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病的关键性措施,千万不能马虎,必须高度重视。 :D:D:D: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