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柏萱 发表于 2012-3-21 22:20:42

冬季育成期温度的管理是否重要呢?如何管理育成后期的温度?

冬季育成种鸡时,往往管理人员忽视舍内小气候管理,由于种鸡到育成后期,管理人员认为它们是大鸡了,对冷的抵抗力增强了,所以就在温度管理 上有所忽视,有的鸡场育成后期舍内温度在10度左右,虽然不会引起鸡群大的问题,但对鸡群应激是巨大的。冬季温度偏低和温差过大的危害:所有病原体在冬季最冷的时候,存活不成问题,但繁殖过快的可能性不大,但很多疫病的发生都在这个季节,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冷应激的发生:冷应激是舍内温度和温差太大有关;
舍内温度控制(按理论数据):
鸡只在产蛋期的适宜温度是18--28℃。
临界温度是:最低13.8℃---最高30.8℃
临界温度以外对产蛋率会有明显影响;
考虑供温系统改造,确保舍内温度不低于18℃,再低也不要低于16℃;
采取的措施是:保证舍内温度不低于16℃,温差不高于2 ℃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3-21 22:23:42

其实话说回来了,许多管理人员也知道温度低于种鸡要求的适宜温度会对种鸡造成不良的影响,也是种鸡疫情的是大诱因,对这的了解许多管理工作者也是知道的,也很清楚,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这样哪样的问题,进入严寒的冬季后舍内温度就是升不上去,也就算了,自我安慰吧了,让鸡只适应低温管理吧!到低是什么原因造成舍内温度上不去了呢?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设备功能达不能舍内提温要求,在舍内最小通风量的情况下仍不能达到目标要求的;2、通风量过大致使舍内温度上不去,可能存在舍内湿度偏大,异味太大,加强通风是为了排除异味,这是管理问题;3、鸡舍密封不严,鸡舍管理人员在进入严寒冬季时,还没有对多余风机和进风口进行封闭,造成热的过量散发;有的场进入12月份,八个风机还没封呢,造风机处出现滴水成冰现象;4、不能正确使用横向风机,以减少舍内风速,另外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横向风机与舍内热风带在同一边的棚架上,热风被就近排出;5、不能或无法正确使用最小通风量;原因可能是舍内异味过大和管理理念问题;

鶏祥洳嬑 发表于 2012-3-22 00:09:37

杨老师分析得很透彻,既有理论又有现状,学习了。通风和保温的矛盾,是冬季养鸡的最大矛盾。冷应激的危害也清楚,但有时候确实很无奈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3-22 09:23:19

回 2楼(鶏祥洳嬑) 的帖子

鶏祥洳嬑:杨老师分析得很透彻,既有理论又有现状,学习了。通风和保温的矛盾,是冬季养鸡的最大矛盾。冷应激的危害也清楚,但有时候确实很无奈 (2012-03-22 00:09)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许多问题都处在这些方面,所以成功率较低。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3-22 09:34:49

育成期舍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8 ℃
否则会带来隐性的危害;不容忽视呀

杨柏萱 发表于 2012-3-22 09:35:51

设备没问题的情况下,就是管理的问题了!所以冬季的管理重点就是控制舍内湿度!只要舍内湿度不偏大;舍内异味就会少,我们就可以使用最小通风量进行通风,让通风只有一个目的,哪就是提供新鲜空气;通风的其它作用,都通过加强舍内小气候的管理来调整和解决;舍内异味的根源来自垫料内,对垫料的管理是冬季的管理重点。垫料的管理就是控制垫料湿度和鸡粪的含量;让鸡只在棚架上休息就能解决上述主要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季育成期温度的管理是否重要呢?如何管理育成后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