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非细胞形态生物)及常用治疗药物
在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约占75%,除总性传染病外,病毒还可引起持续性感染。有的病毒性疾病,还可以继发某些疾病,从而使疾病防治复杂化。1、病毒的特性
病毒个性极其微小,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才可看到,因为病毒结构最简单,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在离体条件下,可以首期具备侵袭力。病毒传染性强,流行广泛,而且很少有特效药物防治。
2、病毒的分类
(1)根据病毒感染宿主的范围,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2)根据核酸可分为:
A、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此类病毒有:痘病毒科(鸡瘟病毒)、细小病毒科(小鹅瘟病毒)、腺病毒科(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包涵体肝炎病毒)、疱疹病毒科(鸭瘟病毒、马立克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等。
B、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
此类病毒有:正粘病毒(禽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新城疫、肺病毒)、冠状病毒科(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呼肠胍病毒科(鸡病毒关节炎、法氏囊病毒)等。
3、病毒感染
病毒性感染的方式有:
(1)通过粘膜表面感染。主要是呼吸道与消化道,是多种病毒的入侵门户。
(2)通过皮肤感染。破损的皮肤为某些病毒感染门户。
(3)垂直感染。为通过分娩时中母体传至胎儿的感染。
4、鸡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及危害
(1)鸡常见的病毒病有: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肺病毒病、传染性法氏囊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禽脑脊髓炎、禽流感、产蛋下降综合症、鸡痘、病毒性关节炎、包涵体肝炎、鸡传染性贫血、白血病等。
(2)病毒性病症的危害
①传染性高、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往往导致严重经济损失。②生产速度减慢,生产性能低。
③组织器官损伤,更容易继发感染。
④细菌继发感染更直接导致死亡和严重经济损失。
⑤造成免疫抑制病、导致鸡体对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易感性大大增加。
5、常用抗病毒药物
①病毒唑(三氮唑核甘)
本品为广谱抗病毒药,能抑制病毒合成酶,从而抑制多种RNA、DNA病毒复制。
②吗啉胍
本品对流感病毒的增殖的各个阶段有明显抑制作用。
③金刚烷胺(三环癸胺)
对A型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④金刚乙胺
本品为一身抗病毒药,对A型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效果。
⑤阿昔洛韦(无环鸟苗)
治疗疱疹类病毒感染作用较强,不良反应较小。
⑥干扰素
干扰素并不直接作用病毒,而且在未感染细胞表面占特殊受体结合,可产生20余种细胞蛋白,其中抗病毒蛋白分别对病毒增殖各个阶段产生作用。此外,干扰素还可作用于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
※干扰素必须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就是体内病毒尚未广泛散布和引起严重病变之前应用干扰素才能奏效。
干扰素还有明显的种属特性,就是说某种动物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只能保护同种属或非常接近种属的动物细胞。
近年来,兽医界对干扰素依赖过分夸大,而且应用时机不对,所以效果并不理想,使养殖户花些无用钱。
⑦此外,许多中药对病毒也有防治作用。
比如:黄芪、板兰根、穿心莲、大青叶、鱼腥草、黄连、金银花、龙胆草等。
好东西呀收藏一下 病毒唑跟吗啉胍 不一样吗?
好像都是病毒灵吧 非常简单的病毒为什么控制不住呢 好东西谢谢分享 回2楼,病毒唑跟吗啉胍是不一样的,
病毒唑是利巴韦林,盐酸吗啉胍是病毒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