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细菌的认识及用药分析
1、细菌的结构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细菌的特殊结构为: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仅某些细菌有。
2、细菌的致病力:
A、凡能引起动物疾病的细菌,统称为致病菌或称病原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条件下不引起动物疾病,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B、病原性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实际工作中,表现细菌毒力的大小,常用最小致死量(MLD)或半致死率(LD50)表示。侵袭力和毒素是构成病原菌的毒力要素。
C、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构,在体内生长、繁殖、扩散、蔓延的能力称为侵袭力。它主要表现为:(1)细菌的附着上皮的细胞能力;(2)抗吞噬作用;(3)促进扩散能力。
D、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有毒产物,称为毒素。毒素大大加强了病原菌对要体的毒害作用。而根据毒素的产生方式,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
E、例如:大肠杆菌是值得认真对付的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布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此病增加了病禽的死亡率。大肠杆菌是鸡体内的常在菌,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当鸡群受到应激时,很容易激发本病。因此,大肠杆菌一般不是原发病,而是常因为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免疫抑制、应激太大(如扩群、换料、惊吓、天气变化、疫苗接种等)造成的。所以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且对药物易产生抗药性。
3、抗菌的代表药物:
A、药物及作用机理: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有磷霉素、杆菌肽、青霉素、头孢菌素。
(2)增加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有多肽(多粘菌素和硫粘菌素)。多稀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有氨基糖苷、林可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脂类、氯霉素。
(4)抑制细菌核酸合成,有新生霉素、利福平、灰黄霉素、喹诺酮类(合成药物)
(5)影响叶酸的合成,有磺胺类、抗菌增效剂。
B、氨基糖苷类 代表药物:
新霉素:作用特点是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尤其对畜禽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有非常好的疗效。溶水性好、作用迅速、可通过各种途径给药。
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蛋白质合成,并使细菌细胞膜通透增加,细胞内重要生物物质外漏而是现杀菌作用,本品在碱性溶液中抗菌作用较强。
C、磷霉素类代表药物
磷霉素钠:本品毒性低、无抗原性、使用安全,具有应用前景。又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广谱耐酶,高效、低毒。组织渗透性好,血药、尿药浓度高。过敏反应小,与其他抗生素不产生拮抗潮湿,大肠杆菌接触本品后4—6小时可全部死亡。可见本品杀菌速度快。
D、多肽类代表药物
硫酸粘杆菌素。本品又各有硫酸粘菌素、克利斯汀、多粘菌素E、抗敌素。本品主要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几乎对所有革兰氏阴性菌都有效。是防治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白氏菌等肠道疾病有效药物。
E、青霉素类 代表药物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本品可用于治疗如下感染。
(1)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客炎发作、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2)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
(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疖、脓肿、蜂窝织炎、伤口感染等。
(4)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炎、尿路感染等。
(5)其他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术后感染等。 很好的帖子为啥没人回复啊? 谢谢楼主的分享,期待有更多好帖子 期待有更多好帖子 谢谢楼主的分享,很好的帖子。 说的好,药物要是能说的再详细点就太好了 您的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