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传染病的防治12—鸡病毒性关节炎
鸡病毒性关节炎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鸡的关节特别是趾关节异常的一种传染病。只感染鸡,主要见于4~7周龄肉鸡。
【病原】
本病病原是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禽呼肠孤病毒。
【症状】
病鸡表现不同程度的跛行。食欲和活力减退,不愿走动。继而表现日渐消瘦、贫血、发育迟滞,少数病鸡衰竭而死。种鸡或产蛋鸡群感染本病后,产蛋量可下降10%~15%。多数感染鸡呈隐性经过。
【病变】
在病的急性期,肉眼病变主要发生在跗关节、趾关节、趾曲腱及趾伸腱,可见关节及腱鞘水肿、充血或点状出血,关节腔内有少量淡黄色或带血色渗出物。慢性病例关节腔渗出液较少,关节硬固,不能将跗关节伸直到正常状态。关节软骨糜烂,滑膜出血,肌腱断裂、出血、坏死,腱和腱鞘粘连。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采集病变部位病料接种鸡胚或易感细胞通过中和试验或SPF雏鸡趾跖部接种人工发病试验等确诊本病。此外荧光抗体技术及琼脂免疫扩散试验也有助于确诊本病。
当成年鸡出现关节类似病变时,应排除以下病因:(1)“绿色脚”:以腓肠肌断裂为特征的另一种疾病,常见于4~9月龄的肉鸡或蛋鸡,病变与病毒性关节炎完全相同,但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或代谢因子有关。(2)病毒性关节炎与细菌性关节炎、支原体性滑膜炎症状相似,或与之合并感染,因而早期难以区别,应通过病原分离鉴定来区别之。
【防治】
目前国外已有多种灭活苗或弱毒苗可供选择。用于种鸡群或雏鸡群免疫接种。此外加强综合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阻止本病传播。
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用于本病治疗,一旦发生本病,将病鸡群从禽舍清除后,场地应彻底清洁消毒,空置2~3周后再引进雏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