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tao 发表于 2008-1-16 12:10:10

禽类传染病的防治10— 鸡包涵体肝炎

                                                                     鸡包涵体肝炎
    鸡包涵体肝炎是由于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病鸡突然死亡增多,严重贫血,黄疸,肝脏肿大、出血和坏死灶为特征。1~2周龄鸡多见,患病率为25%~100%,死亡率可达30%~40%。
【病原】
    本病病原为腺病毒科鸟腺病毒属的成员。
【症状】
    生长鸡群中本病发病迅速,常突然出现死鸡。病鸡发热、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下痢、嗜睡、羽毛蓬乱、曲腿蹲立。4~10周龄的青年鸡,如果在双脚麻痹,临死前会出现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病变】
    特征是肝肿大,呈黄色脂变,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皮肤苍白或黄染,有出血点,特别是腿部和胸部,内部出血常见于骨骼肌和浆膜下组织。肾常肿大、苍白,皮质可见出血。骨髓苍白发黄,血液稀薄水样。法氏囊和脾脏变小,心包积水。发病早期在实质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
【诊断】
    正在生长发育的幼鸡群病死率突然增加而发病率并不很高时,可疑有本病存在。如从显微镜检查中发现肝典型病变和核内包涵体时,可以确诊。本病须与鸡传染性贫血和中毒物质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区别。
【防治】
    迄今尚无肯定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
    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有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减少病死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禽类传染病的防治10— 鸡包涵体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