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措施
畜禽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措施郭福金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7年第12期
字号: 【大 中 小】
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全国不断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做好畜禽疫苗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最有效措施之一。但有的畜禽疫苗注射了,却还发生疫病?对此谈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1.疫苗失败,疫苗过期或在疫苗采购、运输、保存过程中保管不善。现在国产冻干苗部保存-15℃以下,灭活疫苗都保存在2℃~8℃。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疫苗效价降低,有时甚至失效。
2.疫苗接种不当,剂量不足,使用针头,注射器等消毒不严,未按正规操作。
3.没按防疫程序接种,接种过早、过迟,接种次数不合理,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或在相近时间接种时,疫苗之间可能会产生干扰作用,机体对其中一种免疫原的免疫应答水平显著降低。
4.母源抗体干扰,机体的免疫应答尚未达到保护水平,畜禽已感染甚至发病。
5.畜禽免疫功能失常,如在高温恶劣环境条件下,饲料突变,转群、惊吓等应激状况下接种,畜禽生病,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时接种,以上因素均会使畜禽的免疫活性下降,对抗原的刺激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影响免疫效果。
6.疏于管理,畜禽营养缺乏,消毒、卫生跟不上,畜禽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对接种疫苗刺激不能产生理想的抗体。
7.疫苗质量不达标,在疫苗制造过程中,由于质量控制不严格,致使部分疫苗有效成分没达到标准要求,冻干苗密封不严而失真空;油乳剂疫苗乳化不良而分层等均会造成疫苗减效或失效。
二、防止免疫失败的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尤其在注苗前后,应精心管理,以增加动物的体质,减少免疫抑制疾病的发生。
2.制以科学的免疫程序,根据本地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特点,选择最易受疾病威胁的畜禽作为主要接种对象。
3.选择高效疫苗,建议到正规或指定的动物防疫部门选购疫苗,在低温下运输;在规定温度下保存。
4.合理的免疫途径,(1)肌肉注射。注射器应洗净,煮沸消毒,针头一畜一换,一个注射器不能同时混用2种以上疫苗,吸出的疫苗用不完不能再放回瓶中,针头不能太短以免注到皮下。(2)饮水免疫。用于饮水的疫苗必须高效价苗。饮水器应是塑料并且干净的,必须是冷开水或蒸馏水,水中加入0.12%~0.5%脱指奶粉以延长其活性,饮水免疫前停水,冬天2~3小时,夏天1小时,疫苗分2次饮用。
5.减少免疫应激。在较凉爽的时间对健康畜禽进行接种,接种当天不应换人,换圈、换料、阉割、驱虫等,接种后,有些畜禽有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不食等现象,1~2天自然会好。
6.注意接种方法,接种前,对照说明书与瓶签,接种的剂量,接种部位,接种方法等都应严格遵循说明书,当天稀释的疫苗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
郭福金(集贤县永安乡人民政府畜牧站)
回 楼主(矾石斋) 的帖子
写的不错,先顶一下!要能补充一些免疫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就更好了 好帖! :)
页:
[1]